说道“三个代表”,纯粹是拿来吸引眼球的,俺准备这篇Blog能够给俺的访问数目提升一下,鹅滴神啊。闲话少说书归正传,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那三个代表:代表客户的利益、代表员工的利益、代表公司的利益。
没有利益的事情是不会有人去做的,只是不同的时间、地点、空间和人员,利益的定义和取舍不同。资本论里面把利益这个东西描述的相当清楚。在这里提出这个“利益”其实是想强调一个网络和相关性。一个项目的存在就有这三方的利益互相挂钩在一起.当然还有一方的利益没有说在这里,我将会在本文的最后一段阐述第四个代表。
第一个代表:客户的利益
“为客户考虑的同时就是为企业的生存考虑”这是鹅多年前提出的一个口号,一个软件产品是一个空洞的东西,大家都是在空中楼阁,从无到有的画圆,只是画这个圆的时候客户告诉你了一个方的框架;然后就看你是否能够画一个圆出来,是椭圆还是正圆,还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
软件产品不同于修楼和盖房子,这是一个很纯粹的空想和冥想的智力活动的结晶。这个结晶没有产生前大家都只能互相描述这个结晶的样子,然后互相在脑海中YY出一个形象,这个大家包括所有人:客户、设计人员、需求人员、编码人员等等。一直到完工拿这个结晶给客户,客户左看三圈,右看三圈。哎呀呀,好像不是我要的那个样子,你们怎么做成这样呢???于是大家重新合计了一下,回去再修改了一下这个结晶再拿给客户,客户看了一下:嗯,好像是这个样子。不要高兴太早了,过几天你又被客户叫过去了:你们弄出来的这个东西不好用,会去再改改... ... ... ...嗯,我想加一些功能... ... ...
(我不知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各位看官有没有兴趣继续看下去,虽然俺写的不是很累,好歹你也给鹅一点Face抢一个沙发嘛!)
如我上面描述的那样,一个软件项目的大概情况就是这样,按照那本软件工程的书里面所说或许可以同那个什么“螺旋式上升”挂钩;但是这种螺旋不是项目管理人员愿意看到的:项目周期加长,成本增加等等,很多问题产生(当然有些螺旋是始终避免不了的)。
软件这个东西始终不同于修房子,人类从群居以来有了几千年的修房子的经验,而软件开发管理的过程从整个人类学来说也不过几十年,再来到中国也真正不过几年。中国人都喜欢热闹,那里热闹就瞅那里,也喜欢一步登天,考,好歹中国人飞天也是这么几年的事情,大家急个P.
说了一点废话,我有点混乱和偏题了,其实我的想法就是一个项目管理人员不能只为了完成项目而完成项目。项目管理人员要真正为客户考虑,为客户解决问题,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客户的角度来看这个正在进行中的软件项目,把客户的需求变为管理人员的需求(把自己变为客户人员),拿这些需求去完善和要求项目。这样才能真正保证这个项目是客户要的,才能保证客户使用起来不会有生涩感。才能避免一些螺旋的产生,主动解决问题比消极应战好。如果项目管理人员不能把自己放在客户的位置,对于软件的要求始终都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第二个代表:代表员工的利益
我一直有些看法:软件产品不是测试出来的,他是制造出来的,测试只是辅助手段。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非常重要因素是一个团队。软件是一个智力性的产品,而载体就是人,项目管理的人。
在我看来(根据我这么多年经验),最能表达软件质量的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人这种动物是非常有惰性的,而且依附性比较强,很多时候都是得过且过;但是当这种动物对什么感兴趣的时候这种最能燃烧小宇宙。
而一个项目管理人员要做的就是协调和沟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他们的信任,了解他们对于自己价值的体现。有正对性的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利益服务。
其实大部分智力性人员一般需要的是两个方面:一种被需要认可的价值;一种被金钱认可的价值。前者需要导向,这个导向没有什么好说的,我认为不同的管理人员方法不一样。后者分为两个方面工资和项目奖金,工资这块我就不多说了,我说的是项目奖金问题:
还记得大锅饭不,没有项目奖惩制度的项目就是一个大锅饭,做好做坏一个样,质量问题很严重,没有项目奖惩制度就是对于项目确少可控制的细节,项目管理人员手中无权,就缺少控制手段。管理,即要管,又要理。项目管理人员手里必须要有权啊,有人事权,财权。胡萝卜没有,大棒也没有哪能做什么事情???
大家出来混其实都是混口饭吃,所以根本就是一个钱,钱啊。一个项目的利益分配方案必须让项目人员认可,否则改项目就是一个松散型的项目:质量问题、进度问题、沟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