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下列程序在X86上的运行结果。 struct mybitfields { unsigned short a : 4; unsigned short b : 5; unsigned short c : 7; }test;
void main(void) { int i; test.a=2; test.b=3; test.c=0; i=*((short *)&test); printf("%d ",i); }
在表示一个多字节对象的字节顺序的时候,通常有两个规则: 小端法:在存储器中,按照从最低有效字节到最高有效字节的顺序存储对象,即最低有效位在最前端; 大端法:在存储器中,按照从最高有效字节到最低有效字节的顺序存储对象,即最高有效位在最前端;
Inter的机器采用小端法,而大部分的机器都采用大端法。
有两点是确定的: 1.多字节对象在存储器中被存储为连续的字节顺序; 2.对象的地址为所使用字节序列中最小的地址。
例如:假设一个类型为int的变量x,其值为0x01234567,被存储在存储器的0x100,0x101,0x102,0x103的位置上。 那么,x的地址为0x100,即&x的值就是100,小端法时从0x100到0x103这四个字节中分别存放的值为67,45,23,01,而在大端法中这四个字节中依次存放的是:01,23,45,67。
最高有效位和最低有效位,最高有效字节和最低有效字节: 如果一个多字节数x有w位,可以表示为【xw-1,xw-2,。。。x1, x0】其中,xw-1为最高位,x0为最低位。如果这些位能被组织成字节,那么Xw-1到Xw-8为最高有效字节,X7到X0为最低有效字节。
这个题的为难之处呢,就在于前面定义结构体里面用到的冒号,如果你能理解这个符号的含义,那么问题就很好解决了。这里的冒号相当于分配几位空间,也即在定义结构体的时候,分配的成员a 4位的空间, b 5位,c 7位,一共是16位,正好两个字节。下面画一个简单的示意:
变量名 位数
test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test.a | |0 0 1 0
test.b |0 0 0 1 1 |
test.c 0 0 0 0 0 0 0 | |
在执行i=*((short *)&test); 时,取从地址&test开始两个字节(short占两个字节)的内容转化为short型数据,即为0x0032,再转为int型为0x00000032,即50。输出的结果就是50。当然,这里还涉及到字节及位的存储顺序问题,后面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