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博客 :: 首页 ::  :: 联系 ::  :: 管理

题目有点人身攻击的味道,攻击的对象是伟大的中国政府——的一个部门,广电总局。新浪的报道:“据《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自2006年9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在每天17时—20时之间,均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和介绍境外动画片的资讯节目或展示境外动画片的栏目。”

广电总局一向不甘寂寞,喜好颁布各种没头脑的禁令,比如三月份针对超女的禁令,2月份不得报道明星私生活的禁令。如果这些都还算是有点目的性,比如第一条是出于某种阴暗心理,第二条是自以为是的道德感,现在这个打击外国动画片(注:事实上就是日本动画片)的禁令又是从何而来的?显然,为了保护国产动画片产业。看了真是令人叹息,都什么年代了,改革开放20多年了,加入WTO都好几年了,还采用这种封、堵、禁的老一套,搞这种国家级的地方保护主义。很像足协的限制外援上场时间(还是上场人数?不清楚),看来中国的官僚都是一个模子里整出来的,傻都傻得这么像。国产的动画片烂成什么样估计他们也心里有数,把观众当弱智的动画片永远都不会有观众。我从小到大,动画片看了无数,掐指一算,曾经6点左右守在电视机前等候的,机器猫,一休和尚,猫和老鼠,天空战记,魔神坛斗士,魔神英雄坛,都是外国的,而且基本上都是日本动画片,还剩一个是老美的,被人家文化侵略和平演变了十几年。没办法,这是优胜劣汰,自然选择,防是防不住的。可笑广电总局,还有我们亲爱的GFW的设置者们,还在自欺欺人。

再提醒他们一下,现在想看动画片,可用不着打开电视。打开电脑是更好的选择。我不知道现在的小孩选择哪一种,但是动画片的观众不只是小孩——而中国的动画片制作者往往这么想,而且把假想的观众歪曲成那种什么都不懂,审美观念和他们自己一样差的孩子——我都20岁了,也算个成年人了,不光看日本动画片,还顺带看日本漫画,而且还相当喜欢,关心漫画的下一次更新在什么时候。饱经沧桑的广电总局的大叔大伯们,你们能理解吗?这就是代沟。

再附一条好玩的:
8月10日,防止网上“恶搞”成风专家座谈会召开了,各路专家云集讨论网络的“文明发展”。其中很多专家表示对于现在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方式“忧心忡忡”,并表示将尽力“扭转不正之风”。

我已经懒得再评论了。重复我的结论:这就是代沟。

链接一个:广电总局,挺忙的

posted @ 2006-08-28 17:18 chenger 阅读(444) | 评论 (1)编辑 收藏

中午很犹豫要不要看男篮的比赛,因为我觉得输是肯定要输得,咱们的实力明摆着矮了斯洛文尼亚一截。但最后还是忍不住看了。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这场比赛充满了所有戏剧性的因素:落后,追平,僵持,最后时刻的绝杀,奇迹终于出现。全场窝囊无比的王仕鹏和朱芳雨瞬间牛逼,斯洛文尼亚队傻了,呆了,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客观地说,咱们的水平还是比斯队差了不少,从战术意识和配合到传球投篮这样的细节,全方位落后。最明显的就是篮板,上半场输得一塌糊涂,下半场有所起色,但表现仍然很差。今天只有两样东西没落后,一是心气,或者说斗志,二是运气,老天眷顾。在看到王仕鹏最后的神奇一投我的第一个反应居然是黄健翔。这个时候应该有一个黄健翔在声嘶力竭地狂吼:

三分球,三分球,王仕鹏立功了,王仕鹏立功了!不要给斯洛文尼亚人任何的机会。——伟大的中国篮球运动员!他继承了中国篮球的光荣的传统。胡卫东、孙军,刘玉栋在这一刻灵魂附体!王仕鹏一个人他代表了中国篮球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胡卫东生日快乐(呵呵,就 当他今天生日吧!).......中国万岁!

别的就不说了,这一场胜利固然伟大,但是咱们的实力还是很差。千万不要像国足那样,老拿一场两场的胜利做遮羞布,而不去做最根本的工作——联赛。


posted @ 2006-08-24 17:16 chenger 阅读(176)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在上海考完AW,顺便去了趟上海书城。对于我这样清心寡欲(……)的人来说,整个上海也只有这个地方还值得一去。现在在南京念书,图书方面基本是不缺了,不像中学时一个小城市,巴掌大的书店,令我等爱书人心寒。所以以前就常常跑到杭州上海搬一点书回来。今天跑到福州路书城,转了一下午,感觉变化还是很大——不是书店,而是自己。上了大学之后,买的书就慢慢集中到计算机,数学和物理上面,对人文类的书不是太感冒了,或者说有点麻木了。这是不是说明我人性正在被现代的科学文明所扭曲?扯远了。

这边要说科学技术类的书,还真得不算很丰富,感觉上不如南京长三角。不过也没办法,毕竟大多数读者对这一类书需求不多。最后还是象征性地买了几本

Effective C++ 3rd Edition(和第二版相比变化很大,但考虑到C++0x将要出炉,可能过两年又要有4th Edition了。计算机图书就是这样,简直是个无底洞,谁叫这一行变化这么快呢)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叫这个书名的书很多,不过Griffiths的这本可能是最好的。我倒是非常希望能买到Cohen-Tannoudji的两卷Quantum Mechanics,号称最强的量力教材,虽然有电子版但在电脑上看量力书实在属于自虐行为)

还有一本Klein写的关于几何作图三大问题的书,薄薄一本,等到将来老年痴呆了可以用来练练脑子……

posted @ 2006-08-24 09:17 chenger 阅读(338) | 评论 (4)编辑 收藏

明天出发去上海,22号回。考试安排在21号上午11点。虽然信心有些飘忽,但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退路了。现在寄希望于人品,让我碰一个高频吧。
今晚中国男篮15分惨败意大利,再次遭遇黑色5分钟。欧洲球队拿这一招治我们屡试不爽,连着被人扔进N个三分球,最后意大利三分命中率居然有5成,基本上可以认为姚明是在1挑5,外线就是四个字,形同虚设。怎么就这么差呢?真是丢脸。输了也就算了,输得这么难看,这么窝囊,快赶上国足了……
看过比赛的人都不能不对尤纳斯的换人产生疑问!我没看全场,但关键的几次换人都看到了,很奇怪的把状态很好的易健联换下。最不能容忍的是SB鸟人朱芳雨!雅典时表现就及其拙劣,今天更是无边猥琐,要多差有多差。这种人居然还放在场上这么长时间,尤纳斯的用兵有问题。
姚明也够郁闷,每次被国家队征招打得都这么憋气,今次还是脚伤未愈,也不知道对下赛季打NBA有没有什么影响,真是为了国家牺牲了个人利益。他打得很努力,但一帮队友都浑浑噩噩,除了少数几个像小易还知道自己在干啥,能给姚明帮上点忙,剩下的真是,别帮倒忙都不错了。王治郅在这种时候居然受伤……总之这回是没戏了,也就塞内加尔这非洲兄弟可以拿来祭旗,剩下的咱都别指望,输得别太难看就是胜利。

posted @ 2006-08-19 23:25 chenger 阅读(235) | 评论 (1)编辑 收藏

现在每天抽一个小时看看Haskell作为调节。有个哥们将考试推到明年六月了。据说今天考的都是超高频题(样本数量为3,太少……)。我那不坚定的决心在动摇。用福克纳的话:“他们在苦熬”。这叫装逼。

用Haskell写了两个排序算法,快速排序和合并排序。都很短,没几行程序,虽然效率肯定是不敢恭维的,但能用来满足我们那自欺欺人的美感,言简意赅不是很高的境界么?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写程序都差不多。但同时要清楚,要可读性。说了这么多还是看看成果吧:

module Sort where

-- Quick Sort Algorithm

quicksort [] = []
quicksort (x
:xs) = quicksort [y | y <- xs,y <= x]
++ [x] ++ quicksort [y | y <- xs,y > x]

-- Merge two ordered sequences
merge' [] [] = []
merge' lst []
= lst
merge' [] lst
= lst
merge' (x1
:xs1) (x2:xs2) =
if
x1 < x2
then x1:(merge' xs1 (x2:xs2))
else x2:(merge' (x1:xs1) xs2)

-- Merge Sort Algorithm
mergesort [] = []
mergesort (x
:[]) = [x]
mergesort lst
=
let
parts = splitAt (div (length lst) 2) lst
in merge' (mergesort (fst parts))
(mergesort (snd parts))



其实只利用了递归和Haskell强大的列表处理功能。这也不是Haskell的专利,我相信Python或Ruby或Lisp也完全能做到。

posted @ 2006-08-18 22:20 chenger 阅读(889) | 评论 (2)编辑 收藏

昨天用Issue提纲自虐了一个上午,中午时有些无聊将硬盘上一本电子版的(也就是盗版的?)Doom启世录翻出来看。哪知一发不可收拾,疯狂的看了2个小时,将两个John的故事看完了(毫无疑问这两个John是主角),虽然他们的故事远未结束。Carmark被描写成一个对技术怀有一种近乎宗教狂热般追求的程序员,除了引擎不关心游戏的任何其他方面,为人处事则几乎一塌糊涂,很多方面已经不像正常人。最近看了一段Carmark演讲的录像,讲话就像打机关枪,抑扬顿挫或者节奏变化是没有的。这可能是做技术做到极致的一种副作用。Carmark另外值得称道的一点就是他的黑客精神。至于Romero,首先也是个程序员,但是后来越来越变成一个超级玩家、明星,当然最主要是游戏设计师。才华乱窜,但多少有一点虚荣,自大。两个人性格互补,id的成功就源自于此;互补其实也就是冲突,最终导致了Romero的离开,id也开始走下坡路,Doom3的引擎虽然无比强大,但游戏性饱受批评。Romemo自创事业后也没少挨骂。这是一个legend,一个传奇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结局令人捉摸不透。
从80年代开始,游戏的发展史几乎就是电脑的发展史:从Apple到PC,从DOS到Windows,从16色的VGA到3D图形加速卡。当年Carmark在PC上实现了如今司空见惯的平滑滚动就足以轰动世界,到后来真正Interactive的3D虚拟环境在Quake上诞生……其间没有几年的时间。这段历史会让所有热爱技术的人热血沸腾。
书里对两个John和他们的伙伴们的描写也相当符合人们对黑客,或者说桀骜不驯的技术天才们的想象:长发(Carmark是例外),T-Shirt(通常印有一些诡异图案或者文字,像Romero就在Doom一炮冲天之后在T-shirt后面写了"Wrote it",并给他老妈寄了件印有"My son wrote it"的T-shirt……),喝可乐,牛仔裤(上面有几个洞作为点缀),听摇滚(通常是重金属)……偷偷对照了一下,发现自己一条都不符合,虽然摇滚我是爱听得,但也不排斥流行,总之什么都行。我头脑里根深蒂固的传统中庸思想……
顺便想到,谁要能用Carmark编程的劲头搞GRE考试,1600+6是没有问题的。但GRE,或者所有考试都不能带给人编程那样挑战智力的快感。简直是废话!
由于那本书作成了黑色背景加绿色文字,看起来很有id游戏的风格,我眼睛盯着屏幕看了2个小时,然后再打开word看,发现白底黑字的字上都有些泛红。然后再打开我黑底白字的Vim,看到的是黑底红字……立刻去闭目养神达1个小时之久,终于恢复了正常。

posted @ 2006-08-18 10:09 chenger 阅读(575) | 评论 (10)编辑 收藏

被GRE作文弄得快要心理变态,严重的不自信。特此用Haskell写一个小程序,主题还是永恒的求素数

module Prime where
prime' [] = []
prime' (x
:xs) = x:(prime' (filter (\y -> (mod y x)/=0) xs))
prime n
=
prime' [2.. n]

呵呵,相当的简洁明了,有点functional的味道了。说起来这个程序是颇能体现“筛法”的,毕竟filter就是一个筛子。搞了半天,好像都在自夸,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写法。

posted @ 2006-08-16 09:03 chenger 阅读(176)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刚刚从北京新东方回来,听东方的老师说了无数遍的“从绝望中寻找希望”。我现在有点后悔把机考定的这么早,还有不到两个星期就要上战场了,而我还在拼命看提纲,看范文……压抑,不能去想,一想就慢慢进入一种叫做绝望的状态,就好像所有孤立系统都会热寂一样。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也相差不远。

在此发泄,并自勉。

posted @ 2006-08-09 20:08 chenger 阅读(191)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代码如下

sub is_prime {
    my ($number) = @_;
    return (1 x $number) !~ m/\A (?: 1? | (11+?)(?> \1+)) \Z/xms;
}

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堪称Perl中的混乱代码(Obfuscated Code)。所以正则表达式这个玩意,用得好了不说,巨强大无比,可是晦涩起来也不输于机器码。我现在对Perl了解不多,上面这行正则表达式就让我郁闷了很久,刚看到就蒙了:?:和?>是什么东西?赶紧翻出Programming Perl看,原来是Perl的Extented Regular Expression……恶补了一阵之后回头来琢磨,终于大致明白其中的道理。

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最原始的方法:如果要决定正整数N是不是素数,就拿小于N的正整数(从2开始)挨个去除,如果发现除尽则表明是合数。当然,0和1要特殊处理,他们两个都不是素数,前面正则表达式中的1?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11+?)(?> \1+)就开始了循环检验的过程。这其中的过程很有意思,最好是拿Perl的re模块来debug一下,只要在文件开头加上use re"debug"就成了,执行时会详细的输出整个匹配的过程。我们现在就来跟踪一下,在匹配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情。

(1 x $number)创建了一个长度为$number,全部由'1'组成的串。首先,(11+?)可以匹配长度不小于2的全由'1'组成的字符串。假如我们拿"1111"去匹配,那么首先(11+?)会匹配整个串,并将这部分匹配到的内容保存在\1中。然后往下走,这时第二部分的要求不能满足了——(?> \1+)。暂且不管?>是什么意思,这个表达式的要求就是前面匹配到的部分重复出现一次以上(看到这里可能已经有人明白了,这不就是整除么?变态整除!),但是目前的匹配不满足要求:整个串都匹配光了,只剩下一个\Z了。所以我们唯物主义的正则表达式引擎会backtracing(回溯),往回退一步,让(11+?)只匹配"111",但这样还是不行,只好再往回退,这时你发现,\1中的内容是"11",剩下的部分也是"11",匹配成功了。其实这只是4=2*2的另一种说法。注意到函数中的匹配运算符是!~,整个函数返回0。如果一直回退到最少("11")还是匹配不了,说明$number是一个素数。

说到这里,作者的巧思确实值得佩服,虽然看穿了会觉得不过如此。然后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和?:到底是干什么吃的??>的意思是No backtracing,?:则是Cluster but no grouping。?>可以不要,不影响结果(可能对效率有些影响,但相信没有人会拿这种办法去判定素性的),但?:就不可缺少了。

posted @ 2006-08-08 12:03 chenger 阅读(538) | 评论 (0)编辑 收藏

print "Hello,World\n";

posted @ 2006-08-08 11:10 chenger 阅读(17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
共2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