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什么是观察者模式      Observer模式也叫观察者模式,是由GoF提出的23种软件设计模式的一种。Observer模式是行为模式之一,它的作用是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能够自动通知其他关联对象,自动刷新对象状态。   观察者模式(Observer)完美的将观察者和被观察的对象分离开。举个例子,用户界面可以作为一个观察者,业务数据是被观察者...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5-01 11:47 sheng 阅读(636)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摘要: 算法意图: 将算法骨架定义在父类当中,具体的实现放到子类当中。Template method可以不改变算法的骨架在子类中重新定义算法中的某些特定的步骤。 算法适用性: 1.       一次性将算法的不变部分封装到父类当中,将可变的部分放到子类中去实现。 2.      ...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4-29 11:18 sheng 阅读(37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摘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4-26 16:49 sheng 阅读(2108) | 评论 (1)编辑 收藏
在单线程中实现代码很简单: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boost/shared_ptr.hpp"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boost;

class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 (mySingleton.get() == NULL)
        
{
            mySingleton 
= shared_ptr<singleTon>(new singleTon());
            
return mySingleton.get();
        }

        
else
        
{
            
return mySingleton.get();
        }

            

    }
;
private:
    
static shared_ptr<singleTon>mySingleton;
    singleTon()
    
{
        std::cout
<<"singletom has been created!"<<std::endl;
    }
;
}
;
shared_ptr
<singleTon>singleTon::mySingleton = shared_ptr<singleTon>();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for(int i = 0; i < 100; i++)
    
{
        singleTon::getInstance();
    }

    
return 0;
}


这里利用shared_ptr来进行资源管理。
这个设计模式的思想就是在类中设置一个静态对象,然后用singleTon::getInstance()这个函数去调用这个静态对象
posted @ 2012-04-25 11:27 sheng 阅读(41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摘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2-25 15:10 sheng 阅读(33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我昨天去一家公司面试时遇到的问题,
模块一:
1  forint i= 0;i<N; i++)
2  {
3      A;
4      B;
5      C;
6  }
7 
模块二:
 1  forint i= 0;i<N; i++)
 2  {
 3      A;
 4  }
 5  forint i= 0;i<N; i++)
 6  {
 7      B;
 8  }
 9 
10  forint i= 0;i<N; i++)
11  {
12      C;
13  }
举出3个例子说明模块一比模块二执行效率高,同样举出3个例子证明模块二比模块一执行效率高。
头一次遇到这种问题,很棘手,我当时的思路是从cpu执行效率、内存使用效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列举了一些可能的情况,应付了过去。
回来仔细想了一下,查了一些相关的帖子好像都有提过,但都不是很全面,先把问题抛在这个地方等搞清楚了在写。

我以前遇到的问题大概都是这种类型的:
 1 for(int i = 0;i<100;i++)
 2 {
 3    for(int j = 0;j<10000;j++)
 4    {
 5       //balabala
 6    }
 7 }
 8 和
 9 for(int i = 0;i<10000;i++)
10 {
11    for(int j = 0;j<100;j++)
12    {
13       //balabala
14    }
15 }
这两个程序那个执行效率高,如果是以前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第一个效率高,这是由于cpu切换的次数比较多导致性能下降,知道这句话不理解什么原理。我比较赞同下面的说法,
1. 最长循环放到内部可以提高I cache的效率,降低因为循环跳转造成cache的miss以及流水线flush造成的延时
2. 多次相同循环后也能提高跳转预测的成功率,提高流水线效率
3. 编译器会自动展开循环提高效率, 这个不一定是必然有效的
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比如: 1 int x[1000][100];
 2 for(i=0;i<1000;i++)
 3   for(j=0;j<100;j++)
 4 {
 5   //access x[i][j]
 6 }
 7 
 8 int x[1000][100];
 9 for(j=0;j<100;j++)
10   for(i=0;i=1000;i++)
11 {
12   //access x[i][j]
13 }
14 
这时候第一个的效率就比第二个的高,原因嘛和硬件也有一些关系,CPU对于内存的访问都是通过数据缓存(cache)来进行的。
比如一个通用CPU,一级缓存(L1-Cache)的大小为16K,而其组织结构为每32个字节一组(cache line size=32byte),
也就是每次从二级缓存或内存取数据到一级缓存,都是一次性取32个字节。
对于上面的第一段代码,每次取数据到一级缓存,都有连续8次内存访问可以共享一条缓存。
而对于第二段代码,每次取数据到一级缓存后,访问一次后,基本上就没有机会被再次使用了;
上面这两段代码的区别在于第一段代码,每次内存访问后,地址值需要加常数4,而第二段代码,每次访问后,地址值加400。
如果没有对于缓存访问的区别,那么这时我们的确可以将长的循环放在里层,短的放在外层。但是而其主要原因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指令数目的区别的问题,
而主要由于分支预测错误会引起的流水线中断从而导致性能的降低。
     最后一个问题,有人说while比for循环效率高,不知道这个假设是否正确,先立在这搞清楚再补充。









posted @ 2011-12-07 19:57 sheng 阅读(3221)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摘要: 虚函数和虚继承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2-01 10:06 sheng 阅读(348)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
共3页: 1 2 3 

导航

<2024年11月>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统计

常用链接

留言簿(1)

随笔档案

收藏夹

同行

搜索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