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见到的很多磁道的示意图都是这样的:注意标线的位置,“指向一条线”,我当时的理解好像是这条线就是磁道。还有的解释是说磁道就是一个“同心圆”的集合
那么,我的疑问就是,既然那条线是同心圆,那么两条线之间的那快空白是什么呀? 什么也不是? 空着的? 就是为了分开磁道?晕倒。那这浪费的部分也太多了吧。毕竟两条线中间部分的宽度看起来比磁道可实在是宽太多了。
- 后来,查了下别的图片,才发现磁道原来应该是这样子的:不是“同心圆”,应该是“同心圆环”
到此,我关于磁道的疑问才终于有了答案。 汗自己一个!!!
后来又联想到了其他的问题:
每个磁道上的扇区数目是一样的么?
- 早期的磁盘每个磁道上的扇区数目是一样,限制了磁盘的容量;后来为了增大磁盘容量采用了新技术,也就是说越往外每磁道扇区数目越多
- 早期的硬盘是每个磁道有相同的扇区,但是现在的硬盘采用线性寻址,所以每个磁道上扇区数不一样,外面的多,里面的少.光盘跟硬盘差不多.但是用螺线的.不像硬盘采用同心圆
- 不过,还是可以用CHS(柱面,磁道,扇区)的方式来定位, 因为IDE磁盘做了内部转换,让你看起来好像每条磁道上面的簇数量都是一样的
0磁道是在磁盘的外圈还是内圈
- 由于历史原因 , 磁盘的0磁道在最外圈(过去的老式硬盘,每条磁道上的簇的数量都是一样多的。也就是说最里面和最外面的磁道的簇的数目是一样的。显然,磁密度越低,数据的安全越有保障。而MBR放在0柱面的,第0个磁道的,第1个簇上面,为了这个关键数据的安全,所以磁道要从最外开始安排。)
- 但是,光盘的0磁道和磁盘,软盘刚好向盘,光盘的0磁道是在最内圈的
尽管扇区是能独立寻址的最小单位,但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是簇
- 所以文件的大小和文件所占用的磁盘空间是不同的。所占用的磁盘空间往往多余文件的大小
硬盘簇的大小设为多少才合适
- 默认的情况下,在格式化的时侯如果没有指定簇的大小,那么系统会根据分区的大小选择默认的簇值
- 其实在NTFS文件系统中格式化的时候,可以在“Format”命令后面添加“/a:UnitSize”参数来指定簇的大小,UnitSize表示簇大小的值,NTFS支持512/1024/2048/4096/8192/16K/32K/64KB
- 在NTFS文件系统中,簇的大小会影响到磁盘文件的排列,设置适当的簇大小可以减少磁盘空间丢失和分区上碎片的数量。如果簇设置过大,会影响到磁盘存储效率;反之如果设置过小,虽然会提高利用效率,但是会产生大量磁盘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