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319, comments - 22,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11
  C++博客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聚合  :: 管理

很多程序有这样的功能,双击某个图片可以打开源文件,右键菜单中的Show in Finder功能,Cocoa中对这块支持较好,有现成的方法:

[[NSWorkspace sharedWorkspace] openFile:fileName];

[[NSWorkspace sharedWorkspace] selectFile:fileName inFileViewerRootedAtPath:path];  // 如果只打开目录不需要选中具体文件,fileName可为nil。

posted @ 2013-01-07 23:23 RTY 阅读(624) | 评论 (0)编辑 收藏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19634.htm

感谢GZX的投递
今天刚刚收到Windows 8商店的提示,扫雷可以更新了,于是兴致勃勃的下载最新版的Windows 8扫雷,截图给大家看。
从开始屏幕上看,扫雷的应用磁帖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但是打开应用之后,就会发现有了不一样的地方。
在主题部分,你将会看到新的主题“传统主题”。

当你点击了传统主题后,游戏选项卡部分将会变为传统的扫雷样式。

随意进入一个选项卡,就可以看到我们熟悉的界面

进入自定义模式后,我们可以看到三个选项条,分别为:长、宽以及雷数,最大值如图所示

进入冒险模式后,我们可以发现与之前的版本并没有太大变化

出现了广告界面则是在“每日挑战”中

打开“每日挑战”,我们可以看到界面的右侧多了一个广告显示的位置,如下图红框内所示

而当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模式后,就被强迫观看30s的广告

视频缓冲阶段,你会看到如下文字:“Thanks to our sponsors, this game is free(感谢我们的赞助商,本游戏完全免费)”

而观看视频时,它还会提示你游戏开始的时间,注意中下部
进入游戏后,则与之前介绍的界面完全类似


这里要提示的是,每次打开扫雷应用的“每日挑战”,你只需要观看一次视频广告(每次的广告均有所不同),就可以体验全部的三个模式
 
那么,你准备好升级你的扫雷了么?

posted @ 2012-12-26 10:32 RTY 阅读(381) | 评论 (0)编辑 收藏

UITabBarController是选项卡栏导航控制器,显示效果是在页面底部有多个选项卡,通过点击不同选项卡可以在不同的ViewController之间进行切换。


这种对象的层次结构至少包含6个对象:

一个UITabBarController;

两个UIViewController;

一个UITabBar;

两个UITabBarItem;


UITabBarController 是选项卡栏视图控制器,UITabBar是底部两个UITabBarItem的容器,管理两个UITabBarItem,每个UITabBarItem对 应一个UIViewController,然后每个UIViewController都有自己的视图和视图控制器。


UITabBarController中有一个viewControllers属性,这是一个NSArray,包含选项卡控制器的视图控制器


下面来用代码创建一个UITabBarController:

下面是工程结构:

首先创建两个带xib文件的ViewController,分别为FirstViewController和SecondViewController

然后在AppDelegate.h中声明@property (strong,nonatomic) UITabBarController *tabBarController;,并添加协议UITabBarControllerDelegate


在.m中实现如下代码:

  1. - (BOOL)application:(UIApplication *)application 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NSDictionary *)launchOptions  
  2. {  
  3.     self.window = [[[UIWindow alloc] initWithFrame:[[UIScreen mainScreen] bounds]] autorelease];  
  4.     // Override point for customization after application launch.  
  5.      
  6.     //第一个tab的viewController  
  7.     FirstViewController *firstViewController = [[FirstViewController alloc]init];  
  8.      
  9.     //如果在这里指定tabitem标题,则在FirstViewController中指定self.tabBarItem.title则不生效     
  10.     firstViewController.title = @"First view";  
  11.      
  12.     UITabBarItem *firstItem = [[UITabBarItem alloc]initWithTitle:@"First" image:nil tag:1];  
  13.     [firstItem setFinishedSelectedImage:[UIImage imageNamed:@"p1"] withFinishedUnselectedImage:[UIImage imageNamed:@"p1_f"]];  
  14.     firstViewController.tabBarItem = firstItem;  
  15.      
  16.      
  17.     SecondViewController *secondViewController = [[SecondViewController alloc]init];  
  18.      
  19.     //构建TabBarItem  
  20.     UITabBarItem *secondItem = [[UITabBarItem alloc]initWithTitle:@"Second" image:nil tag:2];  
  21.      
  22.     //设置选中和非选中状态下的图片  
  23.     [secondItem setFinishedSelectedImage:[UIImage imageNamed:@"p2_f"] withFinishedUnselectedImage:[UIImage imageNamed:@"p2"]];  
  24.     //右上角小图标  
  25.    [secondItem setBadgeValue:@"2"];  
  26.     //指定tabBarItem  
  27.     secondViewController.tabBarItem = secondItem;  
  28.     [secondItem release];  
  29.      
  30.     //构建UITabBarController并指定代理为本身  
  31.     self.tabBarController = [[[UITabBarController alloc]init] autorelease];  
  32.     self.tabBarController.delegate = self;  
  33.      
  34.     //为UITabBarController添加TabBarItem  
  35.     self.tabBarController.viewControllers = [NSArray arrayWithObjects:firstViewController,secondViewController, nil];  
  36.      
  37.     [firstViewController release];  
  38.     [secondViewController release];  
  39.      
  40.     //设置选中哪个tab  
  41. //    [self.tabBarController setSelectedIndex:0];  
  42.      
  43.     //指定根视图  
  44.     self.window.rootViewController  = self.tabBarController;  
  45.      
  46.     self.windo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whiteColor];  
  47.     [self.window makeKeyAndVisible];  
  48.     return YES;  
  49. }  




posted @ 2012-12-26 10:31 RTY 阅读(1152)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向大家介绍如何进行Lua程序设计。我假设大家都学过至少一门编程语言,比如Basic或C,特别是C。因为Lua的最大用途是在宿主程序中作为脚本使用的。

  Lua 的语法比较简单,学习起来也比较省力,但功能却并不弱。

  在Lua中,一切都是变量,除了关键字。请记住这句话。

I. 首先是注释

  写一个程序,总是少不了注释的。
  在Lua中,你可以使用单行注释和多行注释。
  单行注释中,连续两个减号"--"表示注释的开始,一直延续到行末为止。相当于C++语言中的"//"。
  多行注释中,由"--[["表示注释开始,并且一直延续到"]]"为止。这种注释相当于C语言中的"/*…*/"。在注释当中,"[["和"]]"是可以嵌套的。

II. Lua编程

  经典的"Hello world"的程序总是被用来开始介绍一种语言。在Lua中,写一个这样的程序很简单:
  print("Hello world")
  在Lua中,语句之间可以用分号";"隔开,也可以用空白隔开。一般来说,如果多个语句写在同一行的话,建议总是用分号隔开。
  Lua 有好几种程序控制语句,如:

  条件控制:if 条件 then … elseif 条件 then … else … end
  While循环:while 条件 do … end
  Repeat循环:repeat … until 条件
  For循环:for 变量 = 初值,终点值,步进 do … end
  For循环:for 变量1,变量2,… ,变量N in表或枚举函数 do … end

  注意一下,for的循环变量总是只作用于for的局部变量,你也可以省略步进值,这时候,for循环会使用1作为步进值。
  你可以用break来中止一个循环。
  如果你有程序设计的基础,比如你学过Basic,C之类的,你会觉得Lua也不难。但Lua有几个地方是明显不同于这些程序设计语言的,所以请特别注意。

  .语句块
    语句块在C++中是用"{"和"}"括起来的,在Lua中,它是用do 和 end 括起来的。比如: 
    do print("Hello") end
    你可以在 函数 中和 语句块 中定局部变量。

  .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在Lua被强化了。它可以同时给多个变量赋值。
    例如:
    a,b,c,d=1,2,3,4
    甚至是:
    a,b=b,a -- 多么方便的交换变量功能啊。
    在默认情况下,变量总是认为是全局的。假如你要定义局部变量,则在第一次赋值的时候,需要用local说明。比如:
    local a,b,c = 1,2,3 -- a,b,c都是局部变量

  .数值运算
    和C语言一样,支持 +, -, *, /。但Lua还多了一个"^"。这表示指数乘方运算。比如2^3 结果为8, 2^4结果为16。
    连接两个字符串,可以用".."运处符。如:
    "This a " .. "string." -- 等于 "this a string"

  .比较运算
    < > <= >= == ~=
    分别表示 小于,大于,不大于,不小于,相等,不相等
    所有这些操作符总是返回true或false。
    对于Table,Function和Userdata类型的数据,只有 == 和 ~=可以用。相等表示两个变量引用的是同一个数据。比如:
    a={1,2}
    b=a
    print(a==b, a~=b) -- true, false
    a={1,2}
    b={1,2}
    print(a==b, a~=b) -- false, true

  .逻辑运算
    and, or, not
    其中,and 和 or 与C语言区别特别大。
    在这里,请先记住,在Lua中,只有false和nil才计算为false,其它任何数据都计算为true,0也是true!
    and 和 or的运算结果不是true和false,而是和它的两个操作数相关。
    a and b:如果a为false,则返回a;否则返回b
    a or b:如果 a 为true,则返回a;否则返回b

    举几个例子:
     print(4 and 5) --> 5
     print(nil and 13) --> nil
     print(false and 13) --> false
     print(4 or 5) --> 4
     print(false or 5) --> 5

    在Lua中这是很有用的特性,也是比较令人混洧的特性。
    我们可以模拟C语言中的语句:x = a? b : c,在Lua中,可以写成:x = a and b or c。
    最有用的语句是: x = x or v,它相当于:if not x then x = v end 。

  .运算符优先级,从高到低顺序如下:
    ^
    not - (一元运算)
     * /
     + -
     ..(字符串连接)
     < > <= >= ~= ==
     and
     or

==========================================================

 

III. 关键字

  关键字是不能做为变量的。Lua的关键字不多,就以下几个:
  and break do else elseif
  end false for function if
  in local nil not or
  repeat return then true until while

IV. 变量类型

  怎么确定一个变量是什么类型的呢?大家可以用type()函数来检查。Lua支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Nil 空值,所有没有使用过的变量,都是nil。nil既是值,又是类型。
  Boolean 布尔值
  Number 数值,在Lua里,数值相当于C语言的double
  String 字符串,如果你愿意的话,字符串是可以包含'\0'字符的
  Table 关系表类型,这个类型功能比较强大,我们在后面慢慢说。
  Function 函数类型,不要怀疑,函数也是一种类型,也就是说,所有的函数,它本身就是一个变量。
  Userdata 嗯,这个类型专门用来和Lua的宿主打交道的。宿主通常是用C和C++来编写的,在这种情况下,Userdata可以是宿主的任意数据类型,常用的有Struct和指针。
  Thread   线程类型,在Lua中没有真正的线程。Lua中可以将一个函数分成几部份运行。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Lua的文档。

V. 变量的定义

  所有的语言,都要用到变量。在Lua中,不管你在什么地方使用变量,都不需要声明,并且所有的这些变量总是全局变量,除非,你在前面加上"local"。
  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因为你可能想在函数里使用局部变量,却忘了用local来说明。
  至于变量名字,它是大小写相关的。也就是说,A和a是两个不同的变量。
  定义一个变量的方法就是赋值。"="操作就是用来赋值的
  我们一起来定义几种常用类型的变量吧。
  A. Nil
    正如前面所说的,没有使用过的变量的值,都是Nil。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将一个变量清除,这时候,我们可以直接给变量赋以nil值。如:
    var1=nil -- 请注意 nil 一定要小写

  B. Boolean
    布尔值通常是用在进行条件判断的时候。布尔值有两种:true 和 false。在Lua中,只有false和nil才被计算为false,而所有任何其它类型的值,都是true。比如0,空串等等,都是true。不要被C语言的习惯所误导,0在Lua中的的确确是true。你也可以直接给一个变量赋以Boolean类型的值,如:
    varboolean = true

  C. Number
    在Lua中,是没有整数类型的,也不需要。一般情况下,只要数值不是很大(比如不超过100,000,000,000,000),是不会产生舍入误差的。在很多CPU上,实数的运算并不比整数慢。
    实数的表示方法,同C语言类似,如:
    4 0.4 4.57e-3 0.3e12 5e+20

  D. String
    字符串,总是一种非常常用的高级类型。在Lua中,你可以非常方便的定义很长很长的字符串。
    字符串在Lua中有几种方法来表示,最通用的方法,是用双引号或单引号来括起一个字符串的,如:
    "This is a string."
    和C语言相同的,它支持一些转义字符,列表如下:
    \a bell
    \b back space
    \f form feed
    \n newline
    \r carriage return
    \t horizontal tab
    \v vertical tab
    \\ backslash
    \" double quote
    \' single quote
    \[ left square bracket
    \] right square bracket

    由于这种字符串只能写在一行中,因此,不可避免的要用到转义字符。加入了转义字符的串,看起来实在是不敢恭维,比如:
    "one line\nnext line\n\"in quotes\", 'in quotes'"
    一大堆的"\"符号让人看起来很倒胃口。如果你与我有同感,那么,我们在Lua中,可以用另一种表示方法:用"[["和"]]"将多行的字符串括起来,如:
    page = [[
    <HTML>
      <HEAD>
        <TITLE>An HTML Page</TITLE>
      </HEAD>
      <BODY>
        <A HREF="http://www.lua.org">Lua</A>
        [[a text between double brackets]]
      </BODY>
    </HTML>
    ]]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字符串中,如果含有单独使用的"[["或"]]"就仍然得用"\["或"\]"来避免歧义。当然,这种情况是极少会发生的。



==================================================================

E. Table
    关系表类型,这是一个很强大的类型。我们可以把这个类型看作是一个数组。只是C语言的数组,只能用正整数来作索引;在Lua中,你可以用任意类型来作数组的索引,除了nil。同样,在C语言中,数组的内容只允许一种类型;在Lua中,你也可以用任意类型的值来作数组的内容,除了nil。
    Table的定义很简单,它的主要特征是用"{"和"}"来括起一系列数据元素的。比如:

    T1 = {} -- 定义一个空表
    T1[1]=10 -- 然后我们就可以象C语言一样来使用它了。
    T1["John"]={Age=27, Gender="Male"}
    这一句相当于:
    T1["John"]={} -- 必须先定义成一个表,还记得未定义的变量是nil类型吗
    T1["John"]["Age"]=27
    T1["John"]["Gender"]="Male"
    当表的索引是字符串的时候,我们可以简写成:
    T1.John={}
    T1.John.Age=27
    T1.John.Gender="Male"
    或
    T1.John{Age=27, Gender="Male"}
    这是一个很强的特性。

    在定义表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数据内容一起写在"{"和"}"之间,这样子是非常方便,而且很好看。比如,前面的T1的定义,我们可以这么写:

    T1=
    {
      10, -- 相当于 [1] = 10
      [100] = 40,
      John= -- 如果你原意,你还可以写成:["John"] =
      {
        Age=27, -- 如果你原意,你还可以写成:["Age"] =27
        Gender=Male -- 如果你原意,你还可以写成:["Gender"] =Male
      },
      20 -- 相当于 [2] = 20
    }

    看起来很漂亮,不是吗?我们在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所有元素之间,总是用逗号","隔开;
    第二,所有索引值都需要用"["和"]"括起来;如果是字符串,还可以去掉引号和中括号;
    第三,如果不写索引,则索引就会被认为是数字,并按顺序自动从1往后编;

    表类型的构造是如此的方便,以致于常常被人用来代替配置文件。是的,不用怀疑,它比ini文件要漂亮,并且强大的多。

  F. Function
    函数,在Lua中,函数的定义也很简单。典型的定义如下:
    function add(a,b) -- add 是函数名字,a和b是参数名字
     return a+b -- return 用来返回函数的运行结果
    end

    请注意,return语言一定要写在end之前。假如你非要在中间放上一句return,那么请写成:do return end。
    还记得前面说过,函数也是变量类型吗?上面的函数定义,其实相当于:
    add = function (a,b) return a+b end
    当你重新给add赋值时,它就不再表示这个函数了。你甚至可以赋给add任意数据,包括nil (这样,你就清除了add变量)。Function是不是很象C语言的函数指针呢?

    和C语言一样,Lua的函数可以接受可变参数个数,它同样是用"…"来定义的,比如:
    function sum (a,b,…)
    如果想取得…所代表的参数,可以在函数中访问arg局部变量(表类型)得到。
    如 sum(1,2,3,4)
    则,在函数中,a = 1, b = 2, arg = {3, 4}
    更可贵的是,它可以同时返回多个结果,比如:
    function s()
      return 1,2,3,4
    end
    a,b,c,d = s() -- 此时,a = 1, b = 2, c = 3, d = 4
前面说过,表类型可以拥有任意类型的值,包括函数!因此,有一个很强大的特性是,拥有函数的表,哦,我想更恰当的应该说是对象吧。Lua可以使用面向对象编程了。不信?那我举例如下:

    t =
    {
     Age = 27
     add = function(self, n) self.Age = self.Age+n end
    }
    print(t.Age) -- 27
    t.add(t, 10)
    print(t.Age) -- 37

    不过,t.add(t,10) 这一句实在是有点土对吧?没关系,在Lua中,你可以简写成:
    t:add(10) -- 相当于 t.add(t,10)

  G. Userdata 和 Thread
    这两个类型的话题,超出了本文的内容,就不打算细说了。

===========================================================

VI. 结束语

  就这么结束了吗?当然不是,接下来,需要用Lua解释器,来帮助你理解和实践了。这篇小文只是帮助你大体了解Lua的语法。如果你有编程基础,相信会很快对Lua上手了。
  就象C语言一样,Lua提供了相当多的标准函数来增强语言的功能。使用这些标准函数,你可以很方便的操作各种数据类型,并处理输入输出。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你可以参考《Programming in Lua 》一书,你可以在网络上直接观看电子版,网址为:http://www.lua.org/pil/index.html
  当然,Lua的最强大的功能是能与宿主程序亲蜜无间的合作,因此,下一篇文章,我会告诉大家,如何在你的程序中使用Lua语言作为脚本,使你的程序和Lua脚本进行交互。

使用流程

1. 函数的使用

    以下程序演示了如何在Lua中使用函数, 及局部变量
例e02.lua
-- functions 
function pythagorean(a, b) 
local c2 = a^2 + b^2 
return sqrt(c2) 
end 
print(pythagorean(3,4))

运行结果
5

程序说明
在Lua中函数的定义格式为:
function 函数名(参数)
...
end
    与Pascal语言不同, end不需要与begin配对, 只需要在函数结束后打个end就可以了.本例函数的作用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直角边, 求斜边长度. 参数a,b分别表示直角边长,
    在函数内定义了local形变量用于存储斜边的平方. 与C语言相同, 定义在函数内的代码不会被直接执行, 只有主程序调用时才会被执行.
    local表示定义一个局部变量, 如果不加local刚表示c2为一个全局变量, local的作用域是在最里层的end和其配对的关键字之间, 如if ... end, while ... end等。全局变量的作用域是整个程序。

2. 循环语句

例e03.lua
-- Loops 
for i=1,5 do 
print("i is now " .. i) 
end

运行结果
i is now 1 
i is now 2 
i is now 3 
i is now 4 
i is now 5

程序说明
    这里偶们用到了for语句
for 变量 = 参数1, 参数2, 参数3 do
循环体
end
    变量将以参数3为步长, 由参数1变化到参数2
例如: 
for i=1,f(x) do print(i) end
for i=10,1,-1 do print(i) end

    这里print("i is now " .. i)中,偶们用到了..,这是用来连接两个字符串的,偶在(1)的试试看中提到的,不知道你们答对了没有。虽然这里i是一个整型量,Lua在处理的时候会自动转成字符串型,不需偶们费心。

3. 条件分支语句

例e04.lua
-- Loops and conditionals 
for i=1,5 do
print(“i is now “ .. i)
if i < 2 then 
print(“small”) 
elseif i < 4 then 
print(“medium”) 
else 
print(“big”) 
end 
end

运行结果
i is now 1 
small 
i is now 2 
medium 
i is now 3 
medium 
i is now 4 
big 
i is now 5 
big

程序说明
    if else用法比较简单, 类似于C语言, 不过此处需要注意的是整个if只需要一个end,哪怕用了多个elseif, 也是一个end.
例如
if op == "+" then
r = a + b
elseif op == "-" then
r = a - b
elseif op == "*" then
r = a*b
elseif op == "/" then
r = a/b
else
error("invalid operation")
end


4.试试看

    Lua中除了for循环以外, 还支持多种循环, 请用while...do和repeat...until改写本文中的for程序。

数组的使用

1.简介

    Lua语言只有一种基本数据结构, 那就是table, 所有其他数据结构如数组啦,类啦, 都可以由table实现.

2.table的下标

例e05.lua
-- Arrays 
myData = {} 
myData[0] = “foo” 
myData[1] = 42

-- Hash tables 
myData[“bar”] = “baz”

-- Iterate through the 
-- structure 
for key, value in myData do 
print(key .. “=“ .. value) 
end

输出结果
0=foo 
1=42 
bar=baz

程序说明
    首先定义了一个table myData={}, 然后用数字作为下标赋了两个值给它. 这种定义方法类似于C中的数组, 但与数组不同的是, 每个数组元素不需要为相同类型,就像本例中一个为整型, 一个为字符串.

    程序第二部分, 以字符串做为下标, 又向table内增加了一个元素. 这种table非常像STL里面的map. table下标可以为Lua所支持的任意基本类型, 除了nil值以外.

    Lua对Table占用内存的处理是自动的, 如下面这段代码
a = {}
a["x"] = 10
b = a -- `b' refers to the same table as `a'
print(b["x"]) --> 10
b["x"] = 20
print(a["x"]) --> 20
a = nil -- now only `b' still refers to the table
b = nil -- now there are no references left to the table
    b和a都指向相同的table, 只占用一块内存, 当执行到a = nil时, b仍然指向table,
    而当执行到b=nil时, 因为没有指向table的变量了, 所以Lua会自动释放table所占内存

3.Table的嵌套

    Table的使用还可以嵌套,如下例
例e06.lua
-- Table ‘constructor’ 
myPolygon = { 
color=“blue”, 
thickness=2, 
npoints=4; 
{x=0, y=0}, 
{x=-10, y=0}, 
{x=-5, y=4}, 
{x=0, y=4} 
}

-- Print the color 
print(myPolygon[“color”])

-- Print it again using dot 
-- notation 
print(myPolygon.color)

-- The points are accessible 
-- in myPolygon[1] to myPolygon[4]

-- Print the second point’s x 
-- coordinate 
print(myPolygon[2].x)

程序说明

    首先建立一个table, 与上一例不同的是,在table的constructor里面有{x=0,y=0}, 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其实就是一个小table, 定义在了大table之内, 小table的table名省略了.最后一行myPolygon[2].x,就是大table里面小table的访问方式.

posted @ 2012-11-29 16:32 RTY 阅读(36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xcode4的环境变量,Build Settings参数,workspace及联编设置

一、xcode4中的环境变量

$(BUILT_PRODUCTS_DIR)

build成功后的,最终产品路径--可以在Build Settings参数的Per-configuration Build Products Path项里设置

$(TARGET_NAME)

目标工程名称

$(SRCROOT)

工程文件(比如Nuno.xcodeproj)的路径 

$(CURRENT_PROJECT_VERSION)

当前工程版本号

 

其他:

当编译静态库,设备选模拟器(iPhone 5.0 Simulator),未设置任何Build Settings参数时,默认的基础路径:

/Users/xxx/Library/Developer/Xcode/DerivedData/xxxWorkspace-caepeadwrerdcrftijaolkkagbjf

下面用$()代替上面一长串东东

$(SYMROOT) = $()/Build/Products

$(BUILD_DIR) = $()/Build/Products

$(BUILD_ROOT) =  $()/Build/Products

这三个变量中的$()不会随着Build Settings参数的设置而改变

相反,以下可以通过设置而改变

$(CONFIGURATION_BUILD_DIR) = $()/Build/Products/Debug-iphonesimulator

$(BUILT_PRODUCTS_DIR) = $()/Build/Products/Debug-iphonesimulator

$(CONFIGURATION_TEMP_DIR) = $()/Build/Intermediates/UtilLib.build/Debug-iphonesimulator

$(TARGET_BUILD_DIR) = $()/Build/Products/Debug-iphonesimulator

$(SDK_NAME) = iphonesimulator5.0

$(PLATFORM_NAME) = iphonesimulator

$(CONFIGURATION) = Debug

$(TARGET_NAME) = UtilLib

$(EXECUTABLE_NAME) = libUtilLib.a 可执行文件名

${IPHONEOS_DEPLOYMENT_TARGET} 5.0

$(ACTION) = build

$(CURRENTCONFIG_SIMULATOR_DIR) 当前模拟器路径 

$(CURRENTCONFIG_DEVICE_DIR) 当前设备路径 

 

$(BUILD_DIR)/$(CONFIGURATION)$(EFFECTIVE_PLATFORM_NAME =

$()/Build/Products/Debug-iphonesimulator

$(PROJECT_TEMP_DIR)/$(CONFIGURATION)$(EFFECTIVE_PLATFORM_NAME) = $()/Build/Intermediates/UtilLib.build/Debug-iphonesimulator

 

自定义变量

${CONFIGURATION}-iphoneos 表示:Debug-iphoneos

${CONFIGURATION}-iphonesimulator 表示:Debug-iphonesimulator

$(CURRENTCONFIG_DEVICE_DIR) = ${SYMROOT}/${CONFIGURATION}-iphoneos

$(CURRENTCONFIG_SIMULATOR_DIR) = ${SYMROOT}/${CONFIGURATION}-iphonesimulator

自定义一个设备无关的路径(用来存放各种架构arm6/arm7/i386输出的产品)

$(CREATING_UNIVERSAL_DIR) = ${SYMROOT}/${CONFIGURATION}-universal

自定义变量代表的值

$(CURRENTCONFIG_DEVICE_DIR) = $()/Build/Products/Debug-iphoneos

$(CURRENTCONFIG_SIMULATOR_DIR) = $()/Build/Products/Debug-iphonesimulator

$(CREATING_UNIVERSAL_DIR) = $()/Build/Products/Debug-universal

 

iphoneos5.0下的编译脚本:

xcodebuild -project "UtilLib.xcodeproj" -configuration "Debug" -target "UtilLib" -sdk "iphoneos5.0" -arch "armv6 armv7" build RUN_CLANG_STATIC_ANALYZER=NO  $(BUILD_DIR)="${BUILD_DIR}" BUILD_ROOT="${BUILD_ROOT}"

 

iphonesimulator5.0下的编译脚本:

xcodebuild -project "UtilLib.xcodeproj" -configuration "Debug" -target "UtilLib" -sdk "iphonesimulator5.0" -arch "i386" build RUN_CLANG_STATIC_ANALYZER=NO $(BUILD_DIR)="${BUILD_DIR}"  BUILD_ROOT="${BUILD_ROOT}"

加上下面一句表示输出到文件:

> "${BUILD_ROOT}.build_output"

 

lipo脚本工具:合并iPhone模拟器和真机的静态类库,生成通用库

lipo -create -output "${CREATING_UNIVERSAL_DIR}/${EXECUTABLE_NAME}" "${CURRENTCONFIG_DEVICE_DIR}/${EXECUTABLE_NAME}"         "${CURRENTCONFIG_SIMULATOR_DIR}/${EXECUTABLE_NAME}"

意思是:把"${CURRENTCONFIG_DEVICE_DIR}目录下的.a文件,和${CURRENTCONFIG_SIMULATOR_DIR}目录下的.a文件合并,

在${CREATING_UNIVERSAL_DIR}目录下,生成两个设备都通用的静态库,

例如:lipo -create -output xy.a x.a y.a

 

二、xcode4中build Settings常见参数解析

1.Installation Directory:安装路径

静态库编译时,在Build Settings中Installation Directory设置“$(BUILT_PRODUCTS_DIR)”

Skip Install设为YES

Installation Directory默认为/usr/local/lib

因为Build Location默认时,.a文件会放在很长(比如:/Users/xxx/Library/Developer/Xcode/DerivedData/xxxProgram

dalrvzehhtesxdfqhxixzafvddwe/Build/Products/Debug-iPhoneos)的路径下,或是我们target指定的路径

Skip Install如果是NO,可能会被安装到默认路径/usr/local/lib

2.Public Headers Folder Path:对外公开头文件路径

设为“include”(具体的头文件路径为:$(BUILT_PRODUCTS_DIR)/include/xx.h)

在最终文件.a同级目录下生成一个include目录

默认:/usr/local/include

Public Headers Folder Path这个路径就是使用这lib的某工程需要依赖的外部头文件.导入这路径后,#include/import "xx.h"才能看到

3.User Header Search Paths:依赖的外部头文件搜索路径

设置为“$(BUILT_PRODUCTS_DIR)/include”

和2中路径对应

4.Per-configuration Build Products Path:最终文件路径

比如设为“../app”,就会在工程文件.xcodeproj上一层目录下的app目录里,创建最终文件

默认为$(BUILD_DIR)/$(CONFIGURATION)$(EFFECTIVE_PLATFORM_NAME) 

等于$(BUILT_PRODUCTS_DIR)

5.Per-configuration Intermediate Build Files Path:临时中间文件路径

默认为:$(PROJECT_TEMP_DIR)/$(CONFIGURATION)$(EFFECTIVE_PLATFORM_NAME)

6.Code Signing Identity:真机调试的证书选择

选一个和Bundle identifier相对应的证书

Library Search Paths:库搜索路径

Architectures:架构,设为 armv6 或 armv7

Valid Architectures:应用框架,可以设为 armv6、 armv7 或i386

Product Name:工程文件名,默认为$(TARGET_NAME)

Info.plist File:info文件路径

Build Variants:默认为normal

Other Linker Flags:其他链接标签

设为“-ObjC”

当导入的静态库使用了类别,需要设为-ObjC

iOS Deployment Target:ios部署对象

比如可以选择设为,ios3到ios5的一种版本

Prefix Header:预编头文件(比如:UtilLib/UtilLib-Prefix.pch)

Precompile Prefix Header:设为“Yes”,表示允许加入预编译头

 

三、workspace(工作区)

作用:管理多个工程(project),多工程联编

 

四、workspace多工程联编设置

一、

1.新建一个静态库工程,比如UtilLib,并生成UtilLib.h和UtilLib.m文件

2.选中需要公开的头文件,

把右侧栏的Target Membership中设置为public

或则,选中工程目录target的Build Phases标签的copy headers项,在public中添加要公开的头文件

3.Architectures设为:armv6 armv7

4.Valid Architectures设为:armv6 armv7 i386

5.Build Products Path设为:$(SRCROOT)/../build

6.Per-configuration Build Products Path设为:

$(SRCROOT)/../build/$(CONFIGURATION)$(EFFECTIVE_PLATFORM_NAME)

7.Per-configuration Intermediate Build Files Path设为:

$(SRCROOT)/../build/$(TARGET_NAME).build/$(CONFIGURATION)$(EFFECTIVE_PLATFORM_NAME)

8.设置安装路径:Installation Directory项

9.设置对外公开的头文件路径:Public Headers Folder Path项


10.为静态库添加依赖的shell脚本

选中工程目录target的Build Phases标签,点击由下角的Add Build Phase按钮

在弹出的菜单里选择Add run script项,然后页面中会多出一个Run Script项

在黑框里填写"$SRCROOT/mergeArmSymbols.sh"

建立对此脚本的依赖(编译静态库的后会运行此脚本)

如果编译时设备选的是iphone simulator:

则此脚本会在对应iphone device的产品目录Debug-iphoneos中,生成对device有用的.a静态库,

相反,如果设备选的是iphone device:

则此脚本会在对应iphone simulator的产品目录Debug-iphoneos中,生成对simulator有用的.a静态库

最后,此脚本调用lipo工具,把本工程生成静态库与此脚本生成的静态库合并,生成simulator和device都通用的.a文件

 

11.具体bash shell脚本如下

mergeArmSymbols.sh

下载右边的图片,然后把后缀改为.sh(其实就是上面的脚本,因为博客园只能上传图片)

静态库编译后的目录结构如下:

 

二、 

1.新建主工程,比如Nuno,添加对静态库的依赖

点击工程,在Build Phases标签的Link Binary With Libraries项中点击加号添加UtilLib.a库

选中上面的红色项,在右边栏的Location选Relative to Project,把值设为../libs/libUtilLib.a

2.设置主工程依赖的外部头文件路径:User Header Search Paths项

$(SRCROOT)/../include

3.设置Header Search Paths为:$(SRCROOT)/../include

4.设置Library Search Paths为:$(SRCROOT)/../libs

编译运行即可实现联编 

 

(备注:选择模拟器iphone 5.0 simulator,编译静态库的时,最终文件会在Debug-iphonesimulator,就算成功.a文件还是红色,

这是可能是xcode的bug,不会自动切换路径

因为$(BUILT_PRODUCTS_DIR)所指的位置,是build/Debug-iphonesos,不是包含最终.a文件的Debug-iphonesimulator;

选择ios Device,编译成的最终文件才在build/Debug-iphonesos下,.a文件变成非红色

所有得用mergeArmSymbols.sh脚本来解决)


posted @ 2012-11-28 16:51 RTY 阅读(63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1.    // TODO —— 表示尚未完成的待办事项。
2.    // XXX —— 表示被注释的代码虽然实现了功能,但是实现方案有待商榷,希望将来能改进。
3.    // FIXME —— 表示被注释的代码需要被修正。

posted @ 2012-11-28 12:21 RTY 阅读(398) | 评论 (0)编辑 收藏

UIBarButtonSystemItem的样式图片

 

typedef enum {
    UIBarButtonSystemItemDone,
    UIBarButtonSystemItemCancel,
    UIBarButtonSystemItemEdit,  
    UIBarButtonSystemItemSave,  
    UIBarButtonSystemItemAdd,
    UIBarButtonSystemItemFlexibleSpace,
    UIBarButtonSystemItemFixedSpace,
    UIBarButtonSystemItemCompose,
    UIBarButtonSystemItemReply,
    UIBarButtonSystemItemAction,
    UIBarButtonSystemItemOrganize,
    UIBarButtonSystemItemBookmarks,
    UIBarButtonSystemItemSearch,
    UIBarButtonSystemItemRefresh,
    UIBarButtonSystemItemStop,
    UIBarButtonSystemItemCamera,
    UIBarButtonSystemItemTrash,
    UIBarButtonSystemItemPlay,
    UIBarButtonSystemItemPause,
    UIBarButtonSystemItemRewind,
    UIBarButtonSystemItemFastForward,
#if __IPHONE_3_0 <= __IPHONE_OS_VERSION_MAX_ALLOWED
    UIBarButtonSystemItemUndo,
    UIBarButtonSystemItemRedo,
#endif
#if __IPHONE_4_0 <= __IPHONE_OS_VERSION_MAX_ALLOWED
    UIBarButtonSystemItemPageCurl,
#endif
} UIBarButtonSystemItem;

 

 

图片如下:

UIBarButtonSystemItemAdd

UIBarButtonSystemItemCompose

UIBarButtonSystemItemReply

UIBarButtonSystemItemAction

UIBarButtonSystemItemOrganize

UIBarButtonSystemItemBookmarks

UIBarButtonSystemItemSearch

UIBarButtonSystemItemRefresh

UIBarButtonSystemItemStop

UIBarButtonSystemItemCamera

UIBarButtonSystemItemTrash

UIBarButtonSystemItemPlay

UIBarButtonSystemItemPause

UIBarButtonSystemItemRewind

UIBarButtonSystemItemFastForward

UIBarButtonSystemItemUndo

UIBarButtonSystemItemRedo

天下风云出我辈, 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笑谈中, 不胜人生一场醉.

posted @ 2012-11-26 14:16 RTY 阅读(356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原文:http://blog.csdn.net/weiqubo/article/details/8152326

由init、loadView、viewDidLoad、viewDidUnload、dealloc的关系说起

分类: iOS 273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对于iphone开发人员来说,内存管理是极为重要的技巧,哪怕程序的功能再强大,设计再漂亮,如果内存控制不好,也难逃程序莫名退出的噩运,这与网页开发是完全不同的。

内存控制里面有很多门道,在这里分析一下 viewDidUnload 和 dealloc 的区别,关于这两者的区别的文章很多,但是大都是摘抄和翻译官方文档,有的也只是简单的说两句,并没有详细说出两者具体的区别。

在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首先要知道 view 的生命周期,google 里面有很多文章,可以先去搜一下,这里就不详解了。

顾名思义  viewDidUnload 就是当 view 被卸载以后执行的语句,它与 viewDidLoad 是相互呼应的。大家都知道官方的解释是执行类似

 

self.myOutlet = nil;

 

的命令,但是为什么这么干,什么时候调用这个方法呢?

这个方法是不能手动调用的,它实际上是当应用程序接收到手机内存警告的时候自动调用的方法,目的就是清空内存除当前 viewController 以外所有已经加载过的 viewController 里面的暂时不再使用的一些控件或数据,以避免应用程序应消耗内存过多被强制关闭。记住,是除当前正在展示的 view 所属 viewController 以外所有已经在内存里面的 viewController 执行 viewDidUnload 方法, 而不是当前 viewController 执行 viewDidUnload,当然,这些 viewController 不会被 dealloc。所以在 viewDidUnload 里面一般都是释放 IBOutlet 变量和在 viewDidLoad、viewWillAppear、viewDidAppear 等方法能够重建的数据。而由其他页面传递过来的数据或者无法经过 viewDidLoad、viewWillAppear、viewDidAppear 等方法重建的数据则不能释放,举例子说如果在 navigationController 由上一个页面传递过来的一张图片,在 viewDidUnload 里被释放的话,则当 view 再次加载的时候就无法恢复了。

那为什么要写成 self.myOutlet = nil; ,实际上这个语法是执行了 property 里的setter 方法,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变量赋值,它干了两件事:1、老数据 release 掉,2、新数据(nil)retain(当 property 设置为 retain 的情况下),当然对 nil retain 是无意义的。如果写成 myOutlet = nil,那就是简单的把 myOutlet 指向 nil,这样内存就泄漏了,因为老数据没有 release。而如果仅仅写成 [myOutlet release] 也会有问题,因为当 view 被 dealloc 的时候会 再次 release,程序就出错了,而对 nil release 是没有问题的。
 
dealloc 是当前 viewController 被释放的时候,清空所有当前 viewController 里面的实体和数据来释放内存,该方法也是自动调用的,无需手动执行。举例说明当 modalView 被 dismissModalViewControllerAnimated 或者 navigationController 回到上一页的时候,这个方法就会被自动调用。因为这个页面已经不再使用了,所以可以把所有实体和数据都释放(release)掉。

其实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 viewDidUnload 是内存除当前以外所有 viewController 同时执行,而 dealloc 只是当前 viewController 执行。这个是网上的材料没有说明的。

个人拙见,不对之处还请提正!

PS: 很多朋友都说无法调试 viewDidUnload,其实是可以的。方法是在 iOS 模拟器的菜单里选 硬件->模拟内存警告,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到 viewDidUnload 里面 NSLog 的东西了,可以试试在打开过的 viewController 里都 NSLog 一下看看效果。而 dealloc 里面可以直接 NSLog。



由init、loadView、viewDidLoad、viewDidUnload、dealloc的关系说起

init方法

在init方法中实例化必要的对象(遵从LazyLoad思想)

init方法中初始化ViewController本身

 loadView方法

当view需要被展示而它却是nil时,viewController会调用该方法。不要直接调用该方法。

如果手工维护views,必须重载重写该方法

如果使用IB维护views,必须不能重载重写该方法

loadView和IB构建view

你在控制器中实现了loadView方法,那么你可能会在应用运行的某个时候被内存管理控制调用。 如果设备内存不足的时候, view 控制器会收到didReceiveMemoryWarning的消息。 默认的实现是检查当前控制器的view是否在使用。 如果它的view不在当前正在使用的view hierarchy里面,且你的控制器实现了loadView方法,那么这个view将被release, loadView方法将被再次调用来创建一个新的view。

 

viewDidLoad方法

viewDidLoad 此方法只有当view从nib文件初始化的时候才被调用。

重载重写该方法以进一步定制view

在iPhone OS 3.0及之后的版本中,还应该重载重写viewDidUnload来释放对view的任何索引

viewDidLoad后调用数据Model

viewDidUnload方法

当系统内存吃紧的时候会调用该方法(注:viewController没有被dealloc)

内存吃紧时,在iPhone OS 3.0之前didReceiveMemoryWarning是释放无用内存的唯一方式,但是OS 3.0及以后viewDidUnload方法是更好的方式

在该方法中将所有IBOutlet(无论是property还是实例变量)置为nil(系统release view时已经将其release掉了)

在该方法中释放其他与view有关的对象、其他在运行时创建(但非系统必须)的对象、在viewDidLoad中被创建的对象、缓存数据等 release对象后,将对象置为nil(IBOutlet只需要将其置为nil,系统release view时已经将其release掉了)

一般认为viewDidUnload是viewDidLoad的镜像,因为当view被重新请求时,viewDidLoad还会重新被执行

viewDidUnload中被release的对象必须是很容易被重新创建的对象(比如在viewDidLoad或其他方法中创建的对象),不要release用户数据或其他很难被重新创建的对象

dealloc方法

viewDidUnload和dealloc方法没有关联,dealloc还是继续做它该做的事情

看到以下的代码

- (void)viewDidUnload {

self.detailViewController = nil; 

self.languageNames = nil; 

self.languageCodes = nil;

}

- (void)dealloc {

[detailViewController release];

 [languageNames release]; 

[languageCodes release]; 

[super dealloc];

}


如果是先调用viewDidUnload后再调用dealloc, 那么languageNames都已经是nil了,再掉release有什么意义呢?
原 因似乎是, 对一个viewcontroller来说,它的数据的初始化在init中,而它管理的view采用了lazy load的方式,也就是有需要的时候才会载入, 所以跟view相关的数据可以在viewDidLoad(也就是在view被载入的时候)进行初始化。当内存紧张的时候, ios会销毁点一些view, 通过调用viewDidUnload (里面一般也只是把跟view相关的数据设为nil), 但这个时候viewcontroller本身还在, 所以它的dealloc不会被调用,除非是到了viewcontroller也被销毁的时候

posted @ 2012-11-23 10:41 RTY 阅读(470) | 评论 (0)编辑 收藏

隔上一次写iPad app开发文章已经是10个月,那篇iPad app开发概述还不错,曾经成为了google关键字“iPad app 开发”搜索的第一位,可能是大牛们都太忙于赚app store的钱了,留下我这个小虾来写文章。这次的文章集中与iOS的多核编程和内存管理,为什么?因为iPad 2已经是双核CPU了!虽然iPad 1的应用已经不慢了,但大家完全可以使用苹果的多核编程框架来写出更加responsive的应用。

 

多核运算

在iOS中concurrency编程的框架就是GCD(Grand Central Dispatch), GCD的使用非常简单。它把任务分派到不同的queue队列来处理。开发者把任务代码装到一个个block里面,操作系统把这些任务代码分派到不同的资源里去处理,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为什么初学者写tableview的时候,滑动列表时总会很卡,因为很多初学者把图片装载放到main thread主线程去执行,例如我们要滑动畅顺的话,iOS最快可以1秒内刷新60次,如何你的一个cell的文字和图片装载超过1/60秒的话,自然就会卡。所以一般我们会把图片装载这些需要多点时间的移出main thread来处理,对于用GCD来说,就是把图片载入放到另外一个queue队列中来异步执行,当资源准备好了后,放回到main thread中显示出来。main thread在GCD中就是main queue。

 

创建一个新queue队列的代码:

 

 

C代码  收藏代码
  1. dispatch_queue_t network_queue;  
  2.   
  3. network_queue = dispatch_queue_create("com.myapp.network", nill);  

 

例如,我们图片读取放到network_queue来进行异步执行

 

 

C代码  收藏代码
  1. dispatch_async(network_queue, ^{    
  2.     UIImage *cellImage = [self loadMyImageFromNetwork:image_url];    
  3.     // 将图片cache到本地    
  4.     [self cacheImage:cellImage];    
  5.     
  6.     .....    
  7.         
  8. } );  
 

 

dispatch_async的意思就是将任务进行异步并行处理,不一定需要一个任务处理完后才能处理下一个。以上代码loadMyImageFromNetwork的意思就是从网络中读取图片,这个任务交给network_queue来处理。这样读取图片的时间过长也不会阻塞主线程界面的处理。

 

当我们处理完图片后,应该更新界面,从queue的概念去设计,就是要将更新界面的代码放到main queue中去,因为iOS里面永远是主线程来刷新重画UI。所以代码应该为,

 

 

C代码  收藏代码
  1. dispatch_async(network_queue, ^{    
  2.     UIImage *cellImage = [self loadMyImageFromNetwork:image_url];    
  3.     // 将图片cache到本地    
  4.     [self cacheImage:cellImage];    
  5.     
  6.    // 回到主线程    
  7.    dispatch_async(dispatch_get_main_queue(), ^{    
  8.       // 显示图片到界面    
  9.       [self displayImageToTableView:cellImage];    
  10.    }];    
  11.         
  12. } );  
 

 

dispatch_get_main_queue() 函数就是返回主线程,^{} 封装的就是任务代码,这样嵌套方式就可以从一个队列queue,跳到另一个queue,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一般可以把networking有关的代码放到一个queue,把图片resize的代码放到另外一个queue,处理完后更新界面,只需要嵌套跳回到 main queue。这样加上几行代码,你的程序就可以利用到系统多核资源,把具体的调度工作交给了操作系统自己来分配。有了这样的代码,不管你的硬件是单核,双核还是iMac的4核,甚至8核,都可以非常好地并行处理。

 

 

内存管理

我一直惊叹iOS和Objective-C内存处理能力,例如iPad版本的iWork,Pages应用就是一个内存处理技术应用的鬼斧神工之作。想想256M内存的iPad,可以带来如此的华丽的界面同时获得如此流畅的用户体验,真是不简单。原因就是iOS一直提倡开发者在有限硬件资源内写出最优化的代码,使用CPU最少,占用内存最小。

 

(以下代码适用于iOS SDK 4.1, 由于新SDK 4.2对内存使用有新改动,所以可能有不同。。。)

1. 尽量少的UIView层

通常我们喜欢把很多控件层(UILabel,UIButton,UIView等)一起放到一个大的UIView容器来显示我们的内容,这个方法一般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要经常重新刷新内容的大区域界面,多数发生在iPad的应用中,这个方法会带来过多的内存使用和动画的延迟(比较卡),例如,scrollview的动画比较卡,又或者,经常收到内存警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每个控件,特别是透明底的,会多次重新绘制(drawRect)过多。其解决办法是,尽量将几个控件合并到一个层上来显示,这样系统会减少系统调用drawRect,从而带来性能上的提升。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iNotes提供手写功能,用户可以在iPad屏幕上写出不同的笔画,开始的设计是,用户每写一划,iNotes就会生成一个新的透明底UIView来保持这个笔画,用户写了10笔,系统就生产了10个UIView,每个view的大小都是整个屏幕的,以便用户的undo操作。这个方案带来严重的内存问题,因为系统将每个层都保持一个bitmap图,一个像素需要4bit来算,一个层的大小就是 4x1024x768 ~ 3M, 10个层就是 10x3M = 30M,很明显,iPad很快爆出内存警告。

 

这个例子最后的方案是,所有笔画都画在同一个层,iNotes可以保存笔画的点进行undo操作。这样的方案就是无论用户画多少笔画,界面重画需要的资源都是一样的。

 

2. 显示最佳尺寸的图片

很多程序员比较懒,网络上拿下来的图片,直接就用UIImageView将其显示给用户,这样的后果就是,程序需要一直保存着大尺寸的图片到内存。解决办法应该是先将图片缩小到需要显示的尺寸,释放大尺寸图片的内存,然后再显示到界面给用户。

 

3. 尽量使用图片pattern,而不是一张大的图片

例如,很多界面设计者喜欢在界面上放一个大底图,但这个底图是老是占用着内存的,最佳方案是,设计出一个小的pattern图,然后用这个方案显示成底图。

 

C代码  收藏代码
  1. UIImage *smallImage = [[UIImage alloc] initWithContentsOfFile:path];  
  2.   
  3. backgroundVie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colorWithPatternImage:smallImage];  
  4.   
  5. [smallImage release];  
 

 

4. 使用完资源后,立即释放

一般objective-c的习惯是,用完的资源要立即释放,因为明白什么时候用完某个资源的是程序员你自己。

例如,我们要读较大的图片,把它缩小后,显示到界面去。当大图片使用完成后,应该立即释放。代码如下:

 

C代码  收藏代码
  1. UIImage *fullscreenImage = [[UIImage alloc] initWithContentOfFile:path];  
  2. UIImage *smallImage = [self resizeImage:fullscreenImage];  
  3.   
  4. [fullscreenImage release];  
  5.   
  6. imageView.image = smallImage;  
  7.   
  8. ......  
 

5. 循环中大量生成的自动释放autorelease对象,可以考虑使用autorelease pool封装

代码范例:

C代码  收藏代码
  1. for(UIView *subview in bigView.subviews) {  
  2.     // 使用autorelease pool自动释放对象池  
  3.     NSAutoreleasePool *pool = [[NSAutoreleasePool alloc] init];  
  4.   
  5.     UIImageView *imageView = (UIImageView *)subview;  
  6.       
  7.     // subview处理代码  
  8.     .......  
  9.   
  10.     // 销毁自动释放对象  
  11.     [pool  drain];  
  12. }  

 自动释放对象池把每个循环内生成的临时对象使用完后立即释放

 

以上的意见是本人多年来编写iPad/iPhone程序的经验,另外iOS4.0的multi-tasking特性发布后,程序可以被调入后台运行,苹果工程师的意见是,进入后台运行时,你的应用应该释放掉能释放的对象,尽量保持在16M左右,这样别的程序运行时才不容易把你的应用挤掉。

 

--------------------------------------------------

太久没有写东西了,中文写作能力退步了,大家别见怪,多给给意见

posted @ 2012-11-16 06:46 RTY 阅读(298)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一般发生在使用最新的XCode。@import url(http://www.cppblog.com/cutesoft_client/cuteeditor/Load.ashx?type=style&file=SyntaxHighlighter.css);@import url(/css/cuteeditor.css);

怎么来解决问题呢,其实

直接一点,就是在指定Complier的时候,选择Clang,不要选择GCC!

你可以试试!有问题可以咨询我!

posted @ 2012-11-07 06:22 RTY 阅读(1214)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
共31页: 1 2 3 4 5 6 7 8 9 L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