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是青春的后期,35岁以后是收获的季节,如果你没有资格说这句话,你将会憎恨自己。所以在35岁以前,在青春年华里,你最好把下面十件事做好!
第一,学会本行业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并有所发展。35岁之前是一个人从事原始积累的阶段,35岁之后就应该勃发了。
第二,养成个人风格。在35岁以前,找出你所喜欢的,不论是衣着或是爱好,哪怕是与众不同的小习惯也好。20岁、30岁时你可以不断尝试、不断改变,但是到了35岁,你便要明确地建立个人风格。一位男士或女士在事业中途改变自己的形象,就会让人觉得很不可靠。
第三,在感情生活方面平和安定。在攀登事业的高峰时,如果私人生活不愉快,陷入感情危机,对你会产生很大的干扰,甚至会逐渐令你对别的事物失去兴趣。如果你想结束一段没有结果的恋情,或者你想和女友结婚,那就赶快行动吧,免得把问题拖到生命的第35个春秋。在35岁以后,你应该专注地看着你对事业的投资开始获利。
第四,明白自己的短处。承认有些事情你的确做不好,或者不愿做。如果你讨厌数字而喜欢创作,那就不要因为待遇高或顺从别人的期望而强迫自己做数字工作。在35岁之前,一定要投入你所喜爱、所擅长的那种工作。否则,35岁之后必然会有一段郁郁不乐的日子。而且,真正的成功可能因为活力的消退而丧失。
第五,知道自己的长处。你应该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并且清楚你所喜欢做而又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不管你目前担任什么样的角色,知道自己的长处对成功都很重要。
第六,储备辞职另谋生路的钱。在这个多变的职业世界里,你也许不会永远在一个地方工作,或者永远在一个位置上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当你感到无法施展时,你很可能会想到辞职,或者开辟第二职业,如果你事先储蓄了足够的钱,你便有了一个安全的后盾。
第七,建立人际关系网。如果到了35岁你仍未建立起牢固的人际关系网,那你就有麻烦了。这个人际关系网包括你的朋友、亲人,最低限度包括所有可以互相帮助的人。
第八,学会授权他人。许多人不肯或不能这样做,因此始终被钉在从属的职位上。
第九,学会在什么时候三缄其口。因说话不小心而自毁前程的人,比因为任何其他原因丧失成功的人都多。
第十,对人要忠诚。如果你到了35岁仍未能建立起坚如磐石的忠诚信誉,这一缺点将会困扰你一生。35岁以前,忠诚只是投资;35岁以后,你会作为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收到忠诚的回报。
毕业饯行:
第一句话是:优秀是一种习惯。
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所以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
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创造性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性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大自然。
PS:要会“装”,要持续地、不间断地“装”,装久了就成了真的了,就成了习惯了,比如有人说我装深沉,你装装看,你装30年看看,装的时间长了,装的自然了,还是装的了吗,呵呵
第二句话是:生命是一种过程。
事情的结果尽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过程更加重要,因为结果好了我们会更加快乐,但过程使我们的生命充实。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没有结果的,但人的生命的结果一定是死亡,我们不能因此说生命没有意义。近点说,大学生谈恋爱,每天都在信誓旦旦地说我会爱你一辈子,这实际上是不真实的。实际统计数据表明,我们宿舍6个人,5个在大学里谈了恋爱,在大学就结束的2个,毕业后结束的2个,唯一一个修成正果的,我们只能祝福他们一路走好。你说爱情能永恒吗?
所以最真实的说法是:“我今天,此时此刻,正在真心地爱着
你。”明天也许你会失恋,失恋后我们会体验到痛苦。这种体验也是丰富你生命的一个过程。
PS:生命本身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是你自己赋予你的生命一种你希望实现的意义,因此享受生命的过程就是一种意义所在。认真地去对待生命中你认为值得的每一个人和事,但对于结果请不要计较得太认真。
第三句话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并不一定是直线。
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直截了当就把事情做好。我们有时需要等待,有时需要合作,有时需要技巧。我们做事情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障碍,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硬挺、硬冲,我们可以选择有困难绕过去,有障碍绕过去,也许这样做事情更加顺利。尤其在中国这个比较复杂的社会中,大家要学会想办法谅解别人,要让人觉得你这个人很成熟,很不错,你才能把事情做成。
PS:如果你在考数学试题,一定要答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在中国办事情,直线性思维在很多地方要碰壁,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处事智慧。当然它的衍生物就是办事效率的极端低下。
第四句话是: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我在滑雪的时候,最大的体会就是停不下来。我刚开始学滑雪时没有请教练,看着别人滑雪,觉得很容易,不就是从山顶滑到山下吗?于是我穿上滑雪板,哧溜一下就滑下去了,结果我从山顶滑到山下,实际上是滚到山下,摔了很多个跟斗。我发现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停止、怎么保持平衡。最后我反复练习怎么在雪地上、斜坡上停下来。练了一个星期,我终于学会了在任何坡上停止、滑行、再停止。这个时候我就发现自己会滑雪了,就敢从山顶高速地往山坡下冲。因为我知道只要我想停,一转身就能停下来。只要你能停下来,你
就不会撞上树、撞上石头、撞上人,你就不会被撞死。因此,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高速前进。
PS:用汽车来比喻,宝马可以上200公里,奇瑞却只能上120公里,为什么?发动机估计不相上下,差距在刹车系统,上了200公里刹不了车,呵呵,去见上帝吧!
第五句话是:放弃是一种智慧。
当你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们都吃掉,因为你把六个苹果全都吃掉,你也只吃到了六个苹果,尝到一种味道。如果你把六个苹果中的五个拿出来给别人吃,尽管表面上你丢了五个苹果,但实际上你却得到了其他五个人的友情和好感。以后你还能得到更多,当别人有了别的水果的时候,也一定会和你分享,你会从这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橘子,那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梨,最后你可能就得到了六种不同的水果,六种不同的味道,六个人的
友谊。人一定要学会用你拥有的东西去换取对你来说更加重要和丰富的东西。所以说,放弃是一种智慧。
PS: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能力问题:
一、个人能力
很多时候在网上可以看到这样的信息,如某某公司需要某某员工,要求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等。好像一种能力就存在“有”和“没有”这两种可能性。其实不然,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只是你发挥的程度不同。我们说一个具有某种能力的人是指这个人能够在自然的条件下,无特别强加的意识就可以把这种能力自如的发挥出来。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必要培养全部能力,何况这也是人能力所不能及的。不过作为一个职业的开发人员,满足更好胜任工作的能力作为一种技能是值得我们刻意的培养的。我个人认为一个好的开发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分析能力。
a) 协作能力
前面已经说到了开发人员一定要具有团队意识。那么团队意识是通过什么来体现的呢?就是我们现在讨论的协作能力。在现在的项目开发中往往不是先看成员的专业能力有多高(这并不等于不重视专业能力),而是看该成员有没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优秀的沟通能力。能不能和其他成员迅速沟通,共同解决问题。这就是我说的协作能力。他可以有效的控制项目的时间成本,从而节约资金,增加提高项目质量的机会。
b) 学习能力
在现在的软件开发世界,再也不是靠学一门语言就可以打天下的时代了。大量的项目开发工具、中间件产品、设计模式甚至技术理念层出不穷。这些新生儿随着时间的推移日趋成熟。它们为减少软件开发成本,提高软件质量,增加项目开发成功率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尽快了解这些先进技术,学习已经成熟的开发方法和工具,可以提高开发人员在工作中的效率和成功率。把业务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c) 创造能力
学习了新的技术技能就要应用它。孙悟空如果空学七十二般变法,却不会在需要时加以应用也会枉得虚名的。而且,使用要因时、因地、因利,不能瞎用。如果二朗神变成狗而孙悟空变成骨头岂不是自投落网。So,创造能力就是把现有知识合理加以利用,甚至变成新知识的能力,并且该新知识应该符合现有需求的需要。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尤其要具有这种能力。应用项目由于涉及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方面,需求也是繁杂多变的,甚至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需求随时变化也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开发人员应该创造性的合理使用现有技能。这不仅可以为项目的进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是技术魅力的精彩展现。
d) 分析能力
软件工程已经发展到了一门科学的境地,而其第一课往往就是需求分析。其实在开发过程中从业务萃取到测试部署每一个开发人员在着手工作之前或工作当中都免不了分析一下实际工作的内容。但是不是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就可以保证项目按步就班的进行了呢?一定不会,因为任何在预先看似万无一失的计划都不能排除其实际运作中出现差错的可能性。所以分析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现有工作着手之前和之中的分析;二个是在现有工作出现差错时,进行错误分析的能力。一个有良好分析能力的团队可以使项目开发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项目成功率。所以开发人员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知识体系
一个人没上过学,即使他的天赋再高,也不能完成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就想孙悟空的金箍棒,如果没人告诉他怎样使它放大缩小,它在孙猴子手里永远都是一个绣花针。对于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来讲,完整的知识体系就是金箍棒的使用手册。
知识体系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从整体上要了解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知识。它包括在本项目开发过程中用的是什么开发方法。在此基础上明确开发团队中每个人都处在什么角色的位置上,以及每个角色的作用。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要明确自已在开发团队中的位置和作用,确定工作职责,以及与自己工作有协作关系的其他角色和协作内容。另一方面,开发人员要掌握自己工作中要涉及的具体专业领域知识。更加熟悉这些专业知识就能游刃有余的开展工作。(由于每个开发人员所涉及的角色不同,所涉及专业知识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下面介绍的内容并不是每个开发人员都必须掌握的。)
一、 项目管理知识,以及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工具的使用技巧。
现今的项目开发方法很多,如传统的RUP方法,最近流行的XP方法。这些项目开发方法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同样也各自适合不同类型的项目。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方法项目涉众必须至少对它有所了解,只有了解开发方法的特点和长处,才能在开发过程中有意识的与之配合,使开发顺利进行。在这里我想指出,开发方法不仅仅是项目管理人员和项目经理应具备的知识,也是每一个项目涉众人员应该了解的知识。这就像去西天取经的四僧一样,去西天取经的目的不能只有唐僧知道,徒弟三人也应该知道。否则经是取不回来的。
另外,项目管理中会运用许多工具,如Rational系列工具,Borland Together 设计工具。这些工具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学会使用的,但与工作相关的实用工具,开发人员必须学会使用。这些工具分部在项目开发的各个阶段和层面上。它们在保证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开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学会使用这些工具也是必须掌握的知识之一。
二、 专业领域知识
回到我们乐团的例子中。乐团中的大阮演奏人员就要精通阮的演奏技巧。他不用了解别人(比如京胡)的演奏技巧,他只要钻研阮这中弹拨乐器的演奏技巧就可以了。或者说,阮的演奏人员在技巧上只要做好自己的演奏任务就可以了,不必关心其他团员乐器的领域知识。我们项目开发团队也是一个道理。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为了使队员们能够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不断的研究所在位置专业领域的知识。
这种知识所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软件方面的、硬件方面的、架构方面的或设计方面的,因人而异。我把它们称为非特性知识。另外,还有一部分知识需要掌握,就是系统特性的概念。这些概念是系统质量评估的指标标准。理解这些概念有利于明确工作中产品性能的最终目标,提高工作质量。这些特性概念称为特性知识。
非特性知识就像主妇的柴米油盐一样。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非特性知识就是技术知识,没有这些知识就算你是神仙也不好使。它们组成了项目开发中各个环节的实质内容。包括了,硬件平台知识、软件系统知识、设计方面的知识、开发语言知识,甚至还包括架构模式、程序模式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特性知识更多是注重产品性能方面的知识。做米饭谁都会做,可要做出来的饭不湿不糊就需要一定技巧了。做了一锅糊饭给别人吃,谁也不会给你打满分。那么饭的干湿度就是饭的一个特性。同样的道理用到应用软件产品上也是适用的。客户需要的是应用产品在运行、维护以及再开发过程中,安全方面、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系统弹性等诸多方面达到一个满意的成度。这就需要开发人员对工作相关的这些知识有一个基本认识,以便在开发过程中围绕这些特性展开工作。
总的来说,企业的赢利方式都是提供优质的软件服务或软件产品。那么,为了开发出这样高品质的产品,企业就必须有一支善于开发的团队。作为一个应用程序开发人来说,不可避免的你要成为这样一个团队中的一员。维持在开发团队中的生命力迫使你必须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上文所诉的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要有团队意识,二是要认识到自身在团队中的位置,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为了提高这两方面的素质,我们要从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入手培养自己。提高在团队中的竞争力。
废话就写到这里了,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认识,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