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仅仅是必需的,而且是一种深入的休息方式。它的出现并不是由于极端的疲倦,而是从身体内自发产生,且受身体内部控制的。
(一)睡眠不是“临时死亡”
睡眠并不像把汽车放入车库,关上发动机,关好车门并在那儿放到第二天早上。我们在睡眠时发生了许多事情,但这些事情和白天发生
的不一样。在睡眠中,我们的大脑及其他各个脏器乃至一个细胞都同白天一样活跃,睡眠不是“临时死亡”。睡眠同休息也不一样,休息是清醒状态下一种被动的、
柔和的形式。休息时,我们仍然醒着,仍有反应能力并保持机警。睡眠更不是懒惰的象征或虚弱的征兆。光工作不休息的人,发生事故只是个时间问题。有这样一位
汽车司机,车一连开了24小时,一切如常,非常得意,殊不知他的精力消耗已达极限,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极度下降。如此下去,出事故是早晚的事。而贪睡的人
也得提高警惕,这种人往往连吃饭时都不能保持清醒,这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懒惰。其实懒人并不想睡觉,而是游手好闲。因此说,贪睡的人可能患有需要认真解决的
睡眠疾病。
(二)睡眠:缺乏逻辑的思维
有的科学家将睡眠与清醒做了对比,认为他们是事物的两个对立面。正如我们所观察到的一样,处于睡眠状态时,我们的身体一般是不
活跃的,除了个别无意识的动作,如翻身、抓痒。睡眠中的人很可能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毫无反应——尽管我们同他们说话,他们可能给出一些语无伦次的回答。大脑
的特殊机制抑制了感官传来的各种信息流,与此同时,大脑的其他信号系统处于放松状态,甚至使身体的许多肌肉处于瘫痪状态。虽然我们在睡眠中思维仍是活跃的
——我们有思想并在睡梦中看到许多形象——但我们的大脑加工过程缺乏清醒时所具有的结构和逻辑。
我们可以从观察中得出睡眠的特点。仔细观察一个人的睡眠,他们一动不动地躺着,床铺舒适,周围安静,他们的呼吸轻而均匀。他
们也可能不时地翻身、抓痒。我们还可能看到他们的眼球在眼皮下转动,这表明他们在做梦。如果我们给他们一个足够强的刺激物,如孩子的哭声或闹铃,他们会马
上苏醒过来,尽管当时不能彻底清醒。
(三)解读睡眠奥秘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我整夜都在做梦或我从来都不做梦,这些都是不确切的说法。自远古时代人们就已认识到睡眠由无梦和有梦两个阶段组成。
我们在前面说过,人晚上睡觉要经历4~5个独立周期,每个周期持续约90分钟。这些周期与周期之间有短暂的所谓清醒期,不过这些清醒期我们是记不住的。
每个睡眠周期又分为五个阶段:其中I~IV期称为非快速眼动期(NREM),另一期称为快速眼动期(REM)。I期睡眠是清醒
和睡眠之间的转换期,又有人称瞌睡,人很容易在此期醒来,占睡眠总时间的5%~10%。II期睡眠约占整个睡眠期的50%,比例最大,属中度睡眠。
III~IV期又称深睡眠期,人体在此期进行自我修复,又称再生期,占总睡眠的20%。V期眼球快速地从一侧转到另一侧,故又称快速眼动期(REM),占
总睡眠的20%~25%。80%的梦都发生在此期,伴有不规则的心率、呼吸频率加快。如果睡眠者正好从此期醒来,则能完整地叙述梦的内容,否则梦的回忆则
是不完整的。另外,通常人的分娩、脑出血、心肌梗死、溃疡穿孔、哮喘等多发生于此期睡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