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而不息

【ZT】《道德经》第十四章解析

     《老子》第十四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十四章 有道之士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善为道者:在修道方面有造诣的人。微妙玄通:善为道者的功夫已进入识玄的境界,思想意识已经和大道相通。这样以来,他们就具有了奇妙的高深莫测的特异功能,以及一些不能为常人所理解和接受的观念、行为,故说“深不可识。”这是总言“善为道者”的特性。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正因为深不可识,所以只能勉强地描述一些他的外在形象。
豫兮若冬涉川:豫,迟疑犹豫,引申为谨慎小心。豫的另一层意思是欢喜、和乐的意思。综合起来理解,这一句是说,“善为道者”潜心修道,始终谨慎小心,即使 进入高层境界,理应欢乐、庆贺,但在成绩面前却没有表现出半点的骄傲情绪,而是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就象冬天踩冰过河一样,时刻小心,以防陷入危机之 中。
犹兮若畏四邻:犹,是慎惧的意思。“善为道者”与世人相处,无门户、宗族观念,无荣辱、贵贱之分,对人团结友爱,谦诚有加。“若畏四邻”,不是害怕四邻,而是以礼相待,他不为有超常的智慧而傲视四邻,相反却主动接近他们,以沟通情感和意志,体现的是谦下之德。
俨兮其若客:俨,是俨然的意思,表明容貌庄重。修道有成的人,对练功的态度是严肃的,表情是庄重的。他以朴为主人,自我不敢妄作妄为。表现在为人处世上, 他爱人如己,敬重他人,没有主人的观念,而是甘做世人的客人,对人有礼有节,不做违背道德的事。因而,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
涣兮其若冰释:涣,是涣然的意思。修道之人安心静坐,排除各种恩恩怨怨和名利之心对心灵的干扰,使真气贯通全身,就会有浑身温暖如蒸,酥软融融的感觉,直 至自失忘我,这正是涣然冰释的印证。有道之士悟证了这一道理,在人生的实践活动中就不会为身外之物所羁绊,从而全心投入到行道的事业中去。
敦兮其若朴:敦,是诚实、忠厚的意思。大道是至诚不移的,有道之士始终以大道来充实内心世界,使忠厚之德不断升华。因此,他给人的印象必然是至诚不欺、忠厚朴实的。
旷兮其若谷:旷,是广阔、空旷的意思。有道之士的功夫越深,道的境界就越广阔,破译的密码就越多。此时,他的视野早已跳出自我的圈子、家庭的圈子、亲友的圈子,而是放眼于整个人类的利益。他的山谷般的胸怀,天地般的意志,是常人所不能认识和理解的。
混兮其若浊:混和浊,都是愚昧、糊涂的意思。有道之士既然彻悟大道,有天地般的胸怀和志向,自然不会执着于个人的名利得失,而是以忘我的精神,想人民之所 想,急人民之所急。这在有些人看来,劳碌一生而不为名利,无异于头脑简单、愚蠢的傻子。其实,真正浑浊的是那些执着于个人名利的人。雷锋式的“傻子”,才 是人类社会所迫切需要的。
以上七句,是对“善为道者”的个性分别作出的描述。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谁能够静之以道,让那浑浊的名利之心得以慢慢地澄清呢?谁又能够动之以道,让那治国安民的远大志向慢慢地升起呢?
识道在于守静,守静才能逐步转变以名利为中心的价值观念。随着价值观的转变,社会上的不道现象得以逐步认识,济世安民的伟大志向也就随之形成。这一节,是老子对世道的忧心和对仁人志士的呼唤。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盈:充满、满足。蔽:疑为“敝”,旧的,和“新”相对,喻过时的、错误的思想观念。 持有这一功夫的人,不会自我满足。正因为不自我满足,才能不断地消除错误观念取得新的成就。

本章通过对“善为道者”的形象描述,体现了有道者的伟大人格形象。说明道德功的本质和巨大功用。


posted on 2007-05-27 18:57 lovedday 阅读(244)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 博客园   IT新闻   BlogJava   知识库   博问   管理


公告

导航

统计

常用链接

随笔分类(178)

3D游戏编程相关链接

搜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