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立 博士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副主任医师
娄思权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主任医师
* 脊髓型颈椎病在X线片上的特点:有一般颈椎退变的X线平片所见,在侧位X线片可见颈椎发僵,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有骨质增生,项韧带可有钙化现象:过伸过屈侧位片可显示病变节段不稳定,病变节段在屈伸时活动过彦等。除此以外,还可发现有各种原因导致的椎管狭窄存在,多数可以发现有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通过测量),部分病人还可发现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等,有时也可发现有椎体分隔不全等先天性畸形存在。
* 脊髓型颈椎病在核磁共振(MRl)上的特点:核磁共振可较清晰地发现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椎体后缘骨刺以及它们对硬膜囊和脊髓的压迫程度、压迫部位,可发现后纵韧带骨化和黄韧带钙化的部位和程度,以及对硬膜囊和脊髓的压迫程度及部位;还可以看到脊髓受压后变形的情况,在纵断面上可显示脊髓多节段受压呈波浪样的压迹、严重者可发现脊髓变细等;还可发现脊髓的异常信号,包括缺血、水肿和坏死的信号。在正常情况下,在横断面上的核磁共振图像可见脊髓呈椭圆形或接近椭圆形,脊髓受压变形后可以变扁,可以看到脊髓受压后出现的:凹陷及压迹等。但颈椎椎管狭窄的情况在核磁共振上难以有清楚的显现。
核磁共振还可有助于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在与椎管内肿瘤、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等疾病的鉴别中,核磁共振是首选的检查措施。
* 脊髓型颈椎病在CT及CTM检查上的特点:颈椎病病人做CT不如核磁共振有价值,但在显示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OPLL)、黄韧带钙化以及椎体后缘骨刺等情况方面,比核磁共振清楚。如进行CTM(脊髓造影加CT)检查,则还可以发现脊髓受压后变形的情况,对于明确脊髓受压的程度和节段很有意义,但CTM为有创性检查,病人可能出现对造影剂过敏等不良反应,因而不如核磁共振安全有效。
* 脊髓型颈椎病的脊髓造影:过去对脊髓型颈椎病病人常做脊髓造影检查,以造影剂在椎间盘突出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来确定病变的节段和部位。近年来由于影像技术的发展如核磁共振的应用,脊髓造影已趋于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