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及分析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是为了尽快理清系统范围,以便估算开发成本及时间,可不是为了要改造业务流程,系统分析员千万别误解了此步骤之目的。所以,系统分析员在定义及分析业务流程时,记得挑选跟系统有关的业务流程。
无法确定系统范围,就无法估算系统开发所需的成本及时间,当然整个项目也就无法全面展开。所以,系统分析员要尽快完成此项目,最好在一、两周内可以依次生成下列UML文件:
●CIM-1:定义业务流程(业务用例图)
●CIM-2:分析业务流程(活动图)
●CIM-3:定义系统范围(系统用例图)
CIM-1:
系统分析员经过了CIM1~3阶段之后,将定义出一堆的系统用例,随后从中挑选出首批开发的系统用例,这才算确定了系统范围,也才能够估算开发成本及时间,并且正式进入PIM阶段。
业务用例图的主要组成元素是业务用例和业务执行者。每一个业务用例代表一条业务流程,业务执行者则代表位于业务组织外但会启动或参与业务流程的人(或其它系统)。
CIM-2:
通过CIM-1圈出了系统将参与的业务流程之后,针对每一个业务用例,系统分析员得开始分析它的工作流程,并且绘制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与业务人员取得共识。随后到了CIM-3时,才能够依此定义出系统可以协助之处,并且规划出系统范围。
选用活动图作为分析业务流程的工具,主要是因为它能够让系统分析员聚焦在流程内部的一连串工作。在这一连串的工作项目中,有些工作项目可能是纯人工操作,另一些工作项目则可能有系统的协助。找出可信息化的工作项目,并以此定义出系统未来可以提供的服务项目,也就定义出初步的系统范围了。
CIM-3:
经过了CIM-1的定义业务程序以及CIM-2的分析业务流程之后,终于进入到CIM-3这场压轴戏了。CIM-1和CIM-2的生成文件,跟CIM-3的生成文件之间,有如下的关联性:
●CIM-1中的业务执行者,以及CIM-2中的动作负责人,都可能成为CIM-3的系统执行者(System Actor)。
●CIM-2活动图中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成为CIM-3的系统用例。
在CIM-3中,系统分析员将分析CIM-2生成的所有活动图,定义出一堆的系统用例。随后,待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士从中挑选一批系统用例,作为首期发布(Release)的系统用例。此外,系统分析员也将带着这批选中的系统用例进入PIM-1,开始详述每一个系统用例的详细规格。
系统分析员在定义系统用例时,可以参考下列建议:
1、每一个系统用例最好只有一个启动者。
2、系统用例执行时间,如果有联机其他系统,将它们列为支持者。
3、遇到定时启动的系统用例,可以定义一个名为“定时启动者(Timer)”的虚拟启动者。
启动用例的执行者,特称为“启动者”(Initiator),其余不具有启动特质的执行者,可称之为“支持者”(Support)。直接操作计算机的用户,通常就是系统用例的启动者。而且在系统用例执行期间,有时会需要联机其他系统以取得协助,这些联机系统就是支持者。
系统分析员可以先从“CIM-1的业务执行者”和“CIM-2的动作负责人”这两处先找寻激活者。
系统分析员在绘制系统用例图时,可以采用下列几项常见做法:
1、采用带箭头关系线,让启动者指向用例,用例指向支持者。这样一来,从图上就可以明确分辨出启动者与支持者。
2、一个用例通常只有一个启动者,不过可能出现多个支持者。
3、如果有多个启动者的情况,尝试切割成一人一会话(One user, One Session)。
4、有时不同用户都具有启动用例的特性,建议在图上绘出最重要或最主要的启动者,基余启动者记录在用例叙述里,这样可以降低图的复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