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彭司华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框架(也就是研究生报考时的二级学科)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教育部评定控制学科的国家重点学科院校分布: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
(3)系统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5)导航,制导与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点说明
按国际惯例,模式识别属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范畴,故本报告不进行其历史回顾.
智能系统尽管和控制学科有密切的联系,但它的发展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故本报告也不涉及.
值得提出的是我国从事模式识别的学者谭铁牛(中科院自动化所所长)于2004年获得IEEE Fellow的荣誉.
J.C.Maxwell :控制理论的源头
以反馈控制为其主要研究内容的自动控制理论的历史,若从目前公认的第一篇理论论文, J.C.Maxwell 在1868年发表的"论调节器"算起,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然而控制思想与技术的存在至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维纳:控制学科的鼻祖
1894年11月26日维纳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的一个犹太人的家庭中.他的父亲是哈佛大学的语言教授.维纳自幼聪慧,1906年(12岁)便进入土夫兹学院学习,1909年(15岁)时获数学学士学位.1913年(19岁)以关于数理逻辑的论文获哈佛大学博土学位. 1933年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48年他发表了划时代的著作《控制论》.
控制论的基本含义是:现代的自动机器和人都是由感觉装置(器官),动作装置(器官),传递信息的系统(神经系统)所组成的一种系统.自动机器和人都是在接收,处理,传递和存贮信息,并利用信息去完成动作,实现与外界的联系.在系统工作中,反馈控制给定控制信号使动作装置(器官)动作.动作结果由感觉装置(器官)检测出来,并反馈回去与给定信号相比较.如果比较有偏差,偏差信号会继续控制动作装置(器官)动作,直到偏差信号消失为止.
更简单地说:控制论指的是感觉和机器方面的控制和通讯.控制论就是研究动物 (包括人类),自动机器和有机体的控制和通讯的理论.
张钟俊: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专家.1915年出生,浙江嘉善人.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193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一门《伺服机件》课程奠定了他是中国控制学科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网络综合,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和系统工程等领域,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_1948年,张钟俊在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讲授伺服原理,1950年在长春机电研究研究所又讲了这门课程,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讲授控制理论的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上海建议和参与建立了统一的电力系统,实现了集中管理和调度.1956年参加全国12年科学规划工作,编写了电力系统规划,并作为电力系统组组长,参加了长江三峡水力发电站的规划论证.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钱学森:控制理论
_ 1911年祖籍杭州,生于上海.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科学家.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9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 .并担任过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中国控制学科最重要的奠基人,中国自动化学会首任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曾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在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等多领域取得出色研究成果,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57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创办
1957年5月由钱学森牵头,郎世俊和沈尚贤,钟士模,陆元九等共同发起,成立了由29人组成的自动化学会筹备委员会.同年6月,筹委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大会,成立了9人的常务委员会.
中国自动化学筹委会成员
钱学森,屠善澄, 朱淇昌, 朱良漪, 沈尚贤, 郎世俊, 陆元九, 钟士模, 杨嘉墀, 文传源, 王传善, 朱 正, 朱物华, 金 兰, 咎 陵, 殷宏章, 梁思礼, 许德纪, 疏松桂, 杨龙生, 蒋大宗, 钱伟长, 王双华, 彭淳绍, 黄纬禄, 顾谷同, 陆佰勤, 武汝扬, 何健文
中国自动化学筹委会常委会
钱学森,屠善澄,朱淇昌,朱良漪,沈尚贤,郎世俊,陆元九,钟士模和杨嘉墀
中国自动化学会的成立
1961年,中国自动化学会正式成立.会议修改并通过了会章,选出了第一届理事会.钱学森当选为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创办
为发展我国自动化学科,中国科学院于1956年,在北京组建自动化研究所筹备委员会,钱伟长任主任委员.当时正在美国留学的自动化专家陆元九,杨嘉墀,屠善澄相继应召回国,到该所工作.
56年自动化研究所筹备委员会
主任委员: 钱伟长(兼)
副主任委员:钱钟韩(兼,南京工学院副院长)
沈尚贤(兼,交通大学教授)
武汝扬(建委计量局副局长)
委 员:朱物华(兼,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长)
郎世俊(兼,东北工学院教授)
钟士模(兼,清华大学教授)
陆元九(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夏光韦(兼,中国科学院机电研究所副所长)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创办
1959年,东北工学院负责筹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为此,东北工学院成立了电子系,为建所培养人才.郎世俊任系主任,负责主持建所工作.还抽调了100多名中专学生到电子系学习,这批学生后来成了该所的骨干力量.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简史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成立于1970年.于五十年代即设置了与自动化学科有关的一批专业,包括工业企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1955年设在电机系),自动学与远动学专业 (1955年设在电机系,1958年6月并入自动控制系改名为自动控制专业),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中的热力设备自动化专门化以及后来的热工量测及自动控制专业(1956年设在动力机械系)等.
1970年5月,清华大学将一批有关的专业联合建立起国内第一个自动化系(初期名为工业自动化系),其人员主要来源于电机系和动力机械系两大部分. 参与组建的电机系单位包括工业企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教研组,电子学教研组(原名工业电子学教研组),可控硅元件及装置车间,电机系系机关以及少数由其他教研组抽调出来的教师;动力机械系的单位包括热工量测及自动控制教研组的绝大部分教师.初建系时全系教职工共约20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34人,助教43人,还有1970届毕业生87人,此外还包括一部分基础课和政治课教师.
清华大学自动化类专业创办年代
1954: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
1955:工业企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
1955:自动学与远动学专业(1958年改为自动控制专业);
1956年或1960:热工量测及自动控制专业.
名词解释:
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
工企专业 (简称)
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
工业自动化专业
以上4个专业是一个专业
钟士模 :控制理论
1911年生于浙江省浦江县.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机工程系博士.1955年创办第一个自动与远动学专业(清华大学), 1958年创办全国第一个自动控制系(清华大学).参与筹建了中国自动化学会,当选为副理事长.并且代表中国参与发起和筹建了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 .
附:1970(5)年清华大学的电机工程系,动力机械系和自动控制系的相关专业和教研组合并,在国内首先组建了自动化系.
关肇直:控制理论
关肇直,1919年生于天津市,原籍广东海南县,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巴黎大学彭加勒研究所研究生毕业.我国现代控制理论的创建者,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创建者之一,长期致力于泛函分析,现代控制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从事控制理论研究的研究室.70年代以后致力于系统科学的研究,筹建了中国第一个从事系统科学研究的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和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一届理事长.在弹性振动控制中所得成果是他对控制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
宋健:控制理论
1931年生于山东荣成.前苏联莫斯科包曼工学院研究生毕业,博士. 1960年前后,在最优控制系统理论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成果,后又从事分布参数控制理论的研究,建立了由偏微分方程描述的受控对象与常微分方程描述的控制器的模型,解决了这类系统的稳定性,点观测,点控制的理论问题.在几个型号导弹控制系统设计和反弹道导弹的方案设计及组织领导通信卫星的发射和定点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陈珽:控制理论
原籍贵州省修文县,1919年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大学电机系 毕业.
1955年,陈珽被派往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自动控制(苏联专家培训),1957年春返校后,他创办了该院的自动控制专业.1957年在华中工学院创办自动控制专业. 70年代末创办了该校系统工程专业.
郎世俊:冶金自动化
1914年生于贵州省贵阳市.毕业于西南联大.我国工业自动化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创建人之一. 1952年,他在东北工学院主持创办了工业电气化自动化专业.这应该是中国第一批自动化类的专业.
他是冶金自动化的奠基者.
另外: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也是1952年成立的,当时还有其它一些学校成立了该专业.
过程控制
以控制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以传感器技术,自动化仪表等为主的技术应用领域,完成对生产过程的自动采集,自动控制功能,即过程控制系统.
1957年,受教育部委托,根据紧急措施,在清华大学开办了我国第一个自动化进修班——全国生产过程自动化进修班.这个进修班的性质相当于今天的研究生班.该班共有学员99名,分别来自全国各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25名教职工则来自清华大学,东北工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
郑维敏:过程控制
1923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原籍浙江省鄞县.清华大学电机系 毕业.1954年他负责筹建清华大学的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并在全国率先开办了生产过程自动化专门化.担任工业自动化教研室主任30年(1956~1985).
中国的过程控制是从热工自动控制开始的!
方崇智 :过程控制
1919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中央大学机械系 毕业.1955年经苏联专家建议,清华大学设立了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自动化专门化,当时方崇智教授在汽轮机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已发现自动控制是推动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于是毅然服从工作需要,组建教研室,担负起电站自动化专门化的教学任务.这就是清华1960年成立的热工量测及自动控制专业的前身,它实际上也是我国过程控制专业的第一个雏型.
1957年2月,他为"自动化"专门化的学生讲授"自动调节系统及计算". 1958年,他为全国第一期自动化进修班讲授"发电厂锅炉设备的自动调节",还开出了"自动调节原理","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等多门课程,为国内许多高等院校培养了一批从事过程控制科研和教学的骨干.这些学术骨干回到全国各地后,同建国后陆续回国的有关专家一起,先后建立了各类过程控制专业,在我国逐步形成了过程控制学科.
早在1962年方崇智就亲自编写了"自动调节原理","热工过程自动化"等专业教材,80年代又相继组织编写了"过程控制","过程辨识","过程计算机控制"等高质量的教材,并把美国著名过程控制专家Shinskey的著作《过程控制系统》翻译成中文出版,推荐作为教学参考书。
钱钟韩 :过程控制
1911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 毕业.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生. 60年代初,提出了建立低阶近似模型的(以级数展开为基础的)数学方法,解决了当时国产模拟计算机容量太小的一个题.1973年,为国内蒸汽发电机组的第一次大规模系统仿真试验提供了简化实用数学模型的成套公式.利用等效电路,阐明了各种热力设备的动态运行特性,为控制和综合自动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参加了华东地区各大电厂的热工自动化试点和计算机控制试点,为推广自动化技术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周春晖:过程控制
1922年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原籍为云南省富源县.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特拉华大学硕士,密西根大学 博士.在50~60年代期间,我国的工业自动化尚属启蒙阶段,他在一个合成氨厂就提出并实现了用自动控制的方法代替生产过程中大型气柜的方案.这一方案的实施,在当时尚属国内首创.除了极个别先进工业国家,这种措施很少见到.
1958年在国内首创化工自动化专业.
杨嘉墀:导航,制导与控制
1919年生于江苏省吴江县.空间自动控制学家.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美国人回收卫星的控制方案经过13次失败才成功,他领导设计的卫星回收控制方案一次成功.
1957年,杨嘉墀参与中国自动化学会的筹建工作,并在同年9月与清华大学教授钟士模一起参加了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的成立大会.
屠善澄:导航,制导与控制
1923年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县.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毕业.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创建人之一.长期从事导弹,卫星,载人飞船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工作.为《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研制与发射试验做了突出的贡献.为促进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和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做出了重要贡献.工程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陆元九:导航,制导与控制
1920年生于安徽滁县,祖籍来安.中央大学学士,麻省理工学院 博士.惯性导航,自动控制专家.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惯性技术的研究工作.为中国控制技术特别是在惯性技术的发展和运载火箭的惯性制导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梁思礼:导航,制导与控制
1924年生于北京,祖籍广东新会.普渡大学电机系学士,辛辛那提大学博士.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系统研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在中,近程战略导弹的设计中,曾领导和参加研制成功具有中国特点的捷联惯性制导系统,开辟了战略导弹"惯导化"的道路.亲自领导和参加多种导弹,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的研制,试验.对航天可靠性工程提出精辟的论点,成为航天质量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是航天CAD技术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朱良漪:仪表自动化
1920年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毕业于成都燕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明尼苏达州立大学 硕士.是我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他还是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80年代在组织领导我国重点工程30/60万千瓦发电站中,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成功的完成全厂总体监控系统的设计与投入运行作出样板,为促进我国工业仪表产品的制造水平作出突出贡献.
刘豹:仪表自动化
1923年生于上海市.重庆大学机械系本科,科罗拉多大学 硕士.1954年他在天津大学开设了国内第一门化工自动化类新课;两年以后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化工仪表与自动化"专业,成为我国仪表自动化教育的开创人;1954年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自动控制方面的专著《自动控制原理》;自1978年始,刘豹的研究领域从自动控制开始转向系统工程.他与21位科技界同仁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能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刘豹在70年代末就积极推动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来研究能源规划,预测及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应用方面,为我国能源供应进行了预测,提出为保证实现我国2000年的发展目标就必须采取节能措施等一系列重要科学论断,为制定国家能源政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继而帮助国家计委做出了节能规划,能源生产规划.在学术理论方面,总结了多年应用研究的成果,与合作者一道提出了国家能源供应模型系统等多项理论成果及学术论文.
电力拖动自动化
以控制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以电工电子,电力电子,变频技术为主要技术核心,以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为主要实现手段完成机电能量的转换和电能的变换.
疏松桂:电力拖动自动化
1911年生于安徽省桐城县.武汉大学电机系本科,田纳西大学电机系 硕士,卡乃基理工学院 硕士.自动控制及系统可靠性专家,是我国自动电力拖动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控制系统可靠性研究与教育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工业,国防方面的控制系统及其可靠性研究,取得了一批创造性的科技成果,指导了国防和生产实践,为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顾绳谷 :电力拖动自动化
1930年生于上海市南汇县.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本科,列宁格勒矿业学院矿山自动化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顾绳谷,工业电气自动化专家.50年代开始从事交流传动及其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在国外期间,首次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磁化调压变压器,提出并研制成一种新型自动化电力拖动系统"三相调压变压器——异步电动机";在交流调速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在推动和发展我国同国外科学家之间的友谊和合作方面,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长期在自动化学科建设及学校的发展与建设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严筱钧:机械工业自动化
1920年生于江苏省常州市.中央大学电机系本科毕业.长期致力于我国机械工业自动化的研究与生产实践,1955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从事机械工业自动化的研究室,在磁放大器,离子电气传动,工业控制计算机及其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我国机械工业自动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许国志 :系统工程
1919年生于江苏省扬州市.上海交大本科,堪萨斯大学 博士.受钱学森委派负责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运筹学研究室.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系统科学研究所,创办了第一个系统工程的刊物"系统工程的理论与实践",并任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9年4月,许国志向钱学森提出在我国发展系统工程的设想,得到钱学森的赞同.同年发表了由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撰写的题为"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这篇论文对推动我国系统工程的开展,起了关键性作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钱学森,刘豹,陈珽都是中国系统工程学科的开拓者.
当今受到国际关注的控制学科学者:
吕勇哉
陈翰馥
郭雷
卢强
王飞跃
吕勇哉,男,1937年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曾担任过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主席.1998年获得IEEE Fellow荣誉.
IEEE给吕勇哉 Fellow的原因:Contributions to modeling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of industrial systems.
1996 Kelly Award presented by AISE
1995 Kelly Award presented by AISE
IFAC Outstanding Service Award for sustained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major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IFAC, 1996;
UOP Technology Award presented by Instrument Society of America 1989.
陈翰馥
自动控制理论专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杭州.1961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获得IEEE Fellow荣誉.
IEEE给陈翰馥Fellow的原因
For contributions to identification and stochastic adaptive control.
60-70年代研究随机系统的能观性,不用初值的状态估计,给出最优随机奇异控制.80年代起研究系统辨识,适应控制和随机逼近.在辨识方面,给出常用辨识算法的收敛速度,估出闭环控制系统的参数.在适应控制方面,用扰动方法,使参数估计趋于真值,同时使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最优.在随机逼近方面,提出变界截尾算法,引进确定性的直接分析方法,去掉了对回归函数的限制性条件,对噪声要求降到最低,使随机逼近应用范围大为拓广,成功地用到随机适应镇定控制,大范围优化,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等领域.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郭雷
控制科学家.生于山东淄博.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1998年获得IEEE Fellow荣誉.
IEEE给郭雷Fellow的原因
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adaptive control
and recursive identification of linear stochastic systems
郭雷解决了自适应控制中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随机自适应跟踪,极点配置与LQG控制).对在工业中有广泛应用的最小二乘自校正调节器,解决了其稳定性和收敛性这一国际控制界长期未解决的著名难题.通过引进新的思想和方法,建立了一般非平稳时变参数系统的估计理论,奠定了实际中常用的三类基本跟踪算法(LMS,RLS,KF)的严格理论基础.对"反馈"这一控制论中最基本的概念,提出了定量研究"反馈机制的最大能力与极限"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论框架,对几类典型的非线性不确定动态系统,得到了反馈机制对付不确定性之最大能力的临界值.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强
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动态学专家.安徽芜湖人.1964年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清华大学教授.199×年获得IEEE Fellow荣誉.
IEEE给卢强Fellow的原因
For contributions to optimal control theory applications in power systems.
80年代,开拓了电力系统最优控制领域,推动了学科发展.将变分法及其他有关数学分支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动态学,计算机软件及仿真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电力系统线性最优控制新学科体系.90年代,将微分几何理论与电力系统动态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集成,创立了电力系统非线性分散最优控制的微分几何方法体系;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王飞跃
1961年生于山东青岛,籍贯浙江东阳,现为中科院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1990年于美国伦塞利尔理工学院获计算机与系统工程博士学位,1990年起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先后任助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 现为中美智能控制与系统联合研发中心主任.
目前担任了IEEE Intelligent Systems杂志ITS主编.2004年获得IEEE Fellow荣誉.
IEEE给王飞跃Fellow的原因
For contributions to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to complex systems.
王飞跃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和控制,是智能控制方面的国际知名学者.王飞跃教授是智能机协调理论,语言动力学系统(Linguistic Dynamic Systems, LDS),代理控制方法(Agent-Based Control, ABC)等的提出者;他主要围绕着智能交通系统,智能车辆和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系统和综合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自80年代初至今,王飞跃教授在力学,数学,控制,智能系统,复杂系统,机器人和自动化等领域发表论文及专著百余篇,获研究经费2000多万美元和5000多万人民币.
控制学科的现状与展望
直面复杂系统
自动控制的延伸之一:网络自动化
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完成对各个不同的领域,过程,设备,对象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存贮,利用和控制.
自动控制的延伸之二:管理控制
智能交通
金融工程
楼宇自动化
家庭自动化
本报告介绍的学者
张钟俊,钱学森,钟士模,关肇直, 宋健, 陈 珽,郎世俊,郑维敏, 方崇智, 钱钟韩,周春晖,杨嘉墀,屠善澄, 陆元九,梁思礼,朱良漪,刘 豹,疏松桂, 顾绳谷,严筱钧,许国志,吕勇哉, 陈翰馥,郭雷,卢强,王飞跃.
谨向以上26位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PS:
个人所知大陆控制界比较有名的学者还有以下几位:
冯纯伯,戴汝为,孙优贤,柴天佑,王天然,封锡盛,吴宏鑫,张嗣瀛,吴澄。
冯纯伯
自动控制学家。江苏金坛人。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1958年列宁格勒工业大学电机系,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1994年为俄罗斯联邦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东南大学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在系统建模方法及自适应控制系统研究方面,根据对信号进行预处理的方法,提出一种消除最小二乘辨识中的偏差的新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建模新方法,可用于开环及闭环动态系统辨识、降阶建模、集元辨识、频率特性辨识等。以泛函分析为工具,深入地研究了并联、串联、反馈等复合动态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给出其无源度的计算,因此扩展了已有的无源性定理、V.M.POPOV的绝对稳定性判据等。这些都是鲁棒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工具。以此为理论依据,提出采用智能型的逻辑切换消除自适应控制系统中当存在未建模动态时产生的失稳现象,提出采用智能切换实现仅用输出反馈即可实现的滑动模态控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戴汝为
控制论与人工智能专家。云南昆明人。 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50年代从事工程控制论与最优控制的研究,攻克快速控制的计算难题;70年代最早在国内提出并进行模式识别学科的研究,1981年把统计模式识别与句法模式识别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语义、句法模式识别方法。80年代中期开展人工神经网络在知识工程中应用的研究,用人工神经网络通过学习进行模式识别、联想记忆和形象思维,提供了模式描述与知识表达的统一模型 ,并进一步提出了用物理符号处理、定性物理、可视知识及人工神经网络等综合各种模型的知识系统设计,并在技术上实现。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孙优贤 (1940.12.23-- ) 工业自动化专家。浙江省诸暨市人。196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现代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自控联制浆造纸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协会副理事长。在现代控制工程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针对复杂工业系统的高度不确定性、高度非线性、高度关联性、特大纯滞后和信息不完全性等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系统建模技术、先进控制技术、在线优化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容错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综合自动化技术,并在大型工业装置中得到成功应用,初步建立了现代控制工程的方法论体系。领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造性地解决了制浆、造纸、生物化工等大型生产线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总体设计中的重大关键技术,成功地研制了Supcon 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Suny TDCS9200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以及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并实现了产业化,在制浆造纸、生物化工自动化工程领域,针对大型企业的各个生产过程,建立了24种动态数学模型,开发了25种高级控制算法,18种计算机控制系统,研制了6种造纸专用仪表和12个软测量软件,并在2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各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5项。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柴天佑 (1947.11.20——) 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专家。1947年11月7日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原籍甘肃省兰州市。198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获博士学位。曾任IFAC制造与仪表技术协调委员会主席。现任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分中心)主任。提出了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理论与方法,与智能控制、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相结合,主持研制出智能解耦控制技术及系统,并应用于20万千瓦国产机组钢球磨中储式制粉系统和进口3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机炉协调系统等工业过程,取得显著应用成效。提出以生产指标为目标的复杂工业过程优化控制方法,并主持研制了选矿过程优化控制技术和金矿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于企业,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省部级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七项。200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2003年辽宁省科技功勋奖。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天然 (1943.3.7——) 自动化控制与机器人技术专家。1943年3月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地区。196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曾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科协主席。长期致力于机器人技术、大型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是我国机器人和自动化工程技术界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在智能机器人体系结构、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大型自动化系统技术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各一项。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封锡盛 (1941.12.17——) 水下机器人专家。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市。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是我国最早从事水下机器人研究的专家之一,曾经担任我国第一台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电控系统负责人、我国第一台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探索者号”的总设计师、“CR-01”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项目副总设计师、“CR-01”自治水下机器人工程化项目的总设计师和“CR-02”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总设计师。主要负责总体设计、自主控制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等方面的工作。这些项目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此项技术和设备的国家之一。“CR-01”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于1995年及1997年两次为中国大洋协会在太平洋进行了深海探测试验,并对洋底多金属结核进行了调查,取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奖励10项,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篇,国内学术刊物论文14篇,与他人合作编著《机器人学导论》和《水下机器人》。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宏鑫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家,江苏丹徒人。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航天和工业领域的自适应控制和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提出了“全系数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方法”,这是一套完整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方法,对于一类对象在参数估计未收敛到“真值”的过渡过程阶段,能保证系统闭环稳定且具有良好性能。在智能控制方面提出了“特征建模”、“基于对象特征模型描述的黄金分割智能控制方法”、“航天器变结构变系数的智能控制方法”和“基于智能特征模型的智能控制方法”等,为复杂航天器和工业过程智能控制器的设计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此外,他还在交会对接、空间站控制及鲁棒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研究。他的理论方法已应用于“神舟”飞船返回控制、空间环境模拟器控制、卫星整星瞬变热流控制和铝电解过程控制等九类对象400多个控制系统,特别是在“神舟”飞船返回再入自适应控制中的成功应用,其控制精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张嗣瀛
自动控制专家。山东章丘人。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系教授、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早期从事运动稳定性及最优控制的研究,其中有新型的有限时间区间稳定性。曾参加反坦克导弹的研制,解决了控制系统的关键问题,取得突出实效。近期在微分对策的研究中,提出并论证了定性微分对策的极值性质,给出了定性极大值原理,使定量、定性两类问题都统一在极值原理的基础上,形成新体系,并给出一系列应用。在主从对策的研究中,提出惩罚量等新概念及定量计算。近年来提出复杂控制系统对称性及相似性结构研究的新方向。对非线性系统、组合大系统进行了广泛研究,得到系统的规律,即这类结构可使系统降维、分解、化简,并得到简化的控制规律。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土。
吴澄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国家CIMS(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系统集成方法与技术、复杂工业大系统的建模、控制与调度、系统可靠性研究等。1986年起参与并领导"863计划"自动化领域及CIMS主题的规划和实施工作,领导并参与了我国CIMS的研究和应用,曾主持建成我国第一个CIMS实验工程,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届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863计划"一等奖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
另外以控制理论而言,人工智能应当也列入自动化的范畴.
代表人物有:陆汝钤,张钹,何新贵,李德毅.
陆汝钤 (1935-)
陆汝钤院士是我国知识工程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把数学中黎曼曲面思想引进PETRI网论,建立了多层PETRI网模型。
1935年生,原籍江苏苏州,生于上海。1959年毕业于德国耶拿大学数学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知识工程和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方面作了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是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倡导并主持完成了以软件的机械化生成和移植为目标的系列软件计划。设计并主持研制了知识工程语言TUILI和大型专家系统开发环境《天马》。研究出基于类自然语言理解的知识自动获取方法。可应用于基于知识的应用软件自动生成,特别是专家系统、ICAI系统和MIS系统的自动生成。研究出计算机动画全过程自动生成技术,在艺术创造领域内推进了人工智能。
张钹
计算机应用专家。福建福清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清华大学教授。早期从事自动控制理论与系统研究,1979年开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提出人工智能问题求解的商空间理论,解决不同粒度空间的问题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复杂性分析等理论问题。以该理论为指导,提出多层信息综合、多层规划与搜索等新的研究方法,形成新的算法,如基于拓扑的规划算法、基于关系矩阵的时间规划方法和统计启发搜索算法等,对降低计算复杂性很有成效。从多粒度的商空间理论出发,还提出了研究不确定性处理、定性推理、模糊分析的信息融合的新原理。此外,还指导和参加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知识工程、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等应用技术研究,完成多项高技术研究任务。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新贵 (1938.10.26—)
浙江省浦江县人。分别于1960年和1967年本科和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和中国载人飞船工程软件专家组组长,是我国首批计算机软件工作者之一。
他长期从事计算机软件和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工作,曾全程担任某大型软件工程"共性软件系统"的技术负责人和总设计师,负责工程的总体设计和组织实施等全面工作,他提出的模糊数据库、加权模糊逻辑、模糊分布值逻辑、可执行模糊语义网络、模糊H网、主动模糊网络、模糊推理网络、加权神经元网络、以及过程神经元网络等的理论与技术对边缘科学《知识处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较大推动作用。至今,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130多篇,并著有《模糊知识处理的理论与技术》、《模糊数据库系统》、《知识处理与专家系统》和《The implementation of a multi-backend database system》等 10部中英文专著;获国家或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9项,其中12项排名第一。何新贵现任北京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抗恶劣环境计算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并任《计算机学报》副主编和《计算机工程与设计》主编。
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毅 (1944.11.28——)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出生于江苏省泰县。196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83年获英国爱丁堡海里奥特·瓦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总参第61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参加了多项电子信息系统重大工程的研制和开发。最早提出控制流—数据流图对理论和一整套用逻辑语言实现的方法。证明了关系数据库模式和一阶谓词逻辑的对等性,提出云模型和发现状态空间,用于不确定性知识表示和数据控制,在智能控制“三级倒立摆动平衡”实验中取得显著成效。获国家和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9项。发表论文130多篇,出版中文著作5本、英文专著2本。2004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此外,在模式识别领域比较牛的还有西交校长郑南宁教授,同样是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以及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牛人:沈向洋。
可以看到东北地区的机器人做的是最牛的,这和当年的沈阳自动化所的首席科学家蒋新松大概有关。包括王天然、封锡盛都是他小弟。北京的自动化所模式识别是大陆最强的,引进了王飞跃后智能控制大为加强,现在新开辟的医学图像方向也是虎虎生风。清华的自动化系和电子系、计算机系联系紧密,图像、人工智能、信息处理、CIMS等等全都做。浙大似乎偏过程控制和化工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