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2, comments - 1,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0

2006年11月17日

 

〈一〉    家·梦想

 

此刻,我正坐在回家的客列上。

没有行李,没胆量去准备。

只有一个念头——赶在改变注意之前,尽快,回家。

 

我已经忘记我是怎样忘记它的了,故乡。或许不该叫“故乡”,那个称为“家”的地方。

许久都未曾回去了。

并非山水迢迢蜀道难行,也不是物换星移不堪回首功名未就无颜见江东父老。不愿回去罢了,仅仅。

 

那时的家,是避风港,是梦想起航的地方。

那时的我,还有梦想。

那时的梦想,就是远方。

那时的远方,便在那时的家之外……

 

 

〈二〉    小蚱蜢·三毛

 

不记得某月某日,在网上邂逅这个女孩。

头像的颜色是灵动的绿色,名字里显示的是小蚱蜢。或许是个周六的下午,无聊的感觉就像自杀。在群里聊天的时候被群攻。里面就有她,言语很犀利。

“你打字很快,可以对付一群人。”

“你很跳动,呵。”

“?”

“蚱蜢,能不跳么?”

“呵呵。”

“呵呵。”

就这样开始,也就该这样继续。

 

很喜欢三毛,一直。

以前知道三毛,流浪的,同情他。

后来知道三毛,作家,羡慕她。

再后来,看过了《撒哈拉的故事》,才知道,原来,两个三毛都是流浪的,羡慕。

 

三毛有时会谋杀我。我这样问。

他,只需用酸楚的泪;她,只用一个故事,一句话。你说的该是第二个了。她这样回答。

也是,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伤。这样的句子,只可以给爱看的人看,给看得懂的人看。这样,也就够了。

也对,浪漫,聪慧,有灵性的女子,足够来谋杀太多的情思与梦想。

呵呵。

呵呵。

 

呵,没想到都是不喜欢历史与现实的人。

喜欢这个故事,虽然是一个女子用幻想编织出来的美丽文字。宁愿只知道故事中的三毛,不愿去追寻现实中她的学历、婚姻,是对梦想的吞噬与摧残吧!就跟讨厌用历史去审视三国里的豪杰一样。

 

〈三〉    三毛·梦

 

一张照片,大朵碎花的长裙,沙漠的风沙,黑发,飞扬。

喜欢这张照片,三毛的。

喜欢她的自由,漂泊,落拓不羁。

曾经梦想去漂泊去流浪,不奢望太长时间,一年吧。想去体验一下西南的自然与淳朴,想去内蒙古看看草原的辽阔广袤,想去看看海,喝一口咸咸的海水。想去跟三毛一样,漂泊。

 

安妮宝贝,写到三毛时,道:也许她只是想写一个无望深情的故事。她内心的幻想是有些寂寞的。

三毛,是可爱的。

梦,是让人憧憬的。

海阔天空,四处漂泊……

〈四〉    梦·家

 

曾经有过梦想,现在只有梦了。

曾经有过家,许久不想回去了。

梦,是不愿打破的。

梦想,在“不能”中,逐渐褪色。

家,不知不觉,成了心中的梦了。——不愿回家,不愿去面对过去的梦想了吧。

 

不回家?今天上午的时候,她这样问。

不回家。

不去流浪?

想去,但,不愿去。

有了梦想而不去实现,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时机未到,二是不敢抑或不愿去,你是……

第二种吧。

看来你睡得正酣呢,呵。她笑道,还在做你的梦?

也许,不愿这么快就到达终点——不愿就这样回到起点。

知道海明威是怎么死的么?

嗯,他把猎枪塞进自己的嘴巴,一扣扳机。很惨烈。

不是惨烈。仅仅是喜欢的方式而已。她笑道。

你喜欢的方式?

呵呵。

呵呵。

你可以接受海明威的死,为什么就不能直面三毛的死?呵,如果我们能够放弃掉梦,就跟三毛放弃生命一样,或者对现实、抑或死亡,毫无畏惧的时候,是不是才真正获得了自由。

……

回家吧,该醒了。

谢谢你,呵呵。我该动身了。

呵呵。

 

下线。

回家。

 

醒了,终于。

 

家,我已经忘记我是怎样忘记它的了,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我是怎样想起它的了。

或许还能记得一段时间吧!

或许。

 

 

 

 

posted @ 2006-11-17 21:28 黄文进 阅读(301) | 评论 (1)编辑 收藏

黑夜蓝调

 

〈一〉

 

青春,十八岁,如花的年龄……

经历了风雨雷电,走过了春夏秋冬,来不及思索,来不及品味,甚至来不及演绎,青春,便在人生的旅途中划下了一段怆然的轨迹。

蜕却了几分稚嫩淳朴,平添了几分沧桑与世故;失却了半片童真,换来了些许成熟。青春,在这一刻绽放,成为尘世当中,那灿烂的永恒。

懂得,懂得了青春只是韶华易逝物换人非的见证,不是我们挥霍的资本,懂得了青春只是时光荏苒逝者如斯的随行,不是我们游戏人生的筹码。在青春中寻觅永恒,留住历史的脚印,便是一个追梦人,不懈的目标。

 

〈二〉

 

夜。

黑夜。

当走过一个个喧嚣的白昼,总希望在如水的夜色中滤洗一下心灵的尘埃,总喜欢在深邃的黑夜里寻求一份内心的悸动。

在夜色中,在寒山寺永别的钟声在中,一位落榜者 成就了不朽的宣言。夜,是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是高尚者用高尚书写墓志名的镌刀,是憧憬黎明者心中的圣地……

 

总有一段歌谣承载内心的波澜,总有一种诉说打动你我的心情。

白日里,漫步校园,用心灵观望那些遮不住的隐隐青山,那些流不断的悠悠绿水,到了黑夜,便来品铭这胜景背后的沧桑血泪,去寻找一点历史的印记,去渴求一点心灵的净化。

黑夜,经历了太多黑夜的人,总要渴求一丝璀璨的光明,只有比黑夜更黑的牢狱,才可成就一部永垂青史的史记,只有比黑夜更黑的丧子之痛,才铸就了一部顶峰之作——残缺的红楼梦。也许,在黑夜的洗礼之后迸发的光明,才足以成为历史的永恒。

 

〈三〉

 

蓝。

天蓝。

天蓝色的基调。

蓝,在明亮的眼中,是水天相接时的烟波浩渺,在深邃的眼中,是黑色无法自清的忧郁。

不曾羡慕红色的赤焰,不曾体会绿色的蓬勃,不曾品尝白色的纯粹,亦不曾摆脱黑色的浓重。

蓝,独守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朦胧,忧郁……

 

 

〈四〉

 

密勒说过:一个社会中怪僻的数量,一般总和那个社会所含的天才异秉性、精神力量和道德勇气成正比。

大学,一个民族文化的圣地。大学之大,不在校园之大,而在大师之大,在博大之大。

一所大学,不再依靠治学的严谨学术的醇厚而闻名,却背上了“风景怡人”这样的恶名,这所大学也就差不多老态龙钟了。

就跟这个社会里,敢与在学术中独立怪僻的人如此之少,正是这个社会主要危险的标志。

大学,学术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大学,承载一个民族海纳百川的包容文化底蕴。大学,标志着社会思想民主的程度,显示着社会先进发达的程度。

 

〈五〉

 

总想,总想在青春的岁月里尽享大学的自由。

总想,总想在黑色的午夜里驱除灵魂的渣滓。

总想,总想在蓝色的忧郁中窥视那些虚无的快乐。

渴望,渴望在大学里留一点思想的记忆,渴望在青春的轨迹中沾染一点黑夜的影子,沾染一点蓝色的底蕴……

 

 

 

posted @ 2006-11-17 21:24 黄文进 阅读(286) | 评论 (0)编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