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200, comments - 8,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0

Google利器之Chubby

Posted on 2013-06-22 12:18 鑫龙 阅读(373)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所属分类: 分布式

http://blog.csdn.net/historyasamirror/article/details/3870168

Google利器之Chubby 

写完了Google Cluster,该轮到Chubby了。

参考文献:
[1] The Chubby lock service for loosely-coupled distributed systems 
[2] Paxos Made Simple

声明

文中大部分的观点来自于文献[1]中的描述,但也夹杂了部分本人自己的理解,所以不能保证本文的正确性。真想深入了解Chubby还是好好读原版论文吧:)

前言

MapReduce很多人已经知道了,但关于Chubyy似乎熟悉它的就非常有限,这倒是不奇怪,因为MapReduce是一个针对开发人员的ProgrammingModel,自然会有很多人去学习它,而Chubby更多的是一种为了实现MapReduce或者Bigtable而构建的内部的 工具,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基本上是透明的。文献[1]我反复读了至少有两三天,但感觉也只是一个囫囵吞枣的结果,里面有很多工程实现上的细节,如果不是自己 亲自去设计或者实现,很难体会到其中的道理和奥妙。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分布式service的研究,还是让我对一个分布式系统的结构和设计思想有了更加直 观的感觉。

从distributed consensus problem说起

distributed consensus problem(分布的一致性问题)是分布式算法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它的问题描述大概是这样的: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有一组的Process,它们需要确 定一个Value。于是每个Process都提出了一个Value,consensus就是指只有其中的一个Value能够被选中作为最后确定的值,并且 当这个值被选出来以后,所有的Process都需要被通知到。
表面上看,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比如设置一个server,所有的process都 向这个server提交一个Value,这个server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规则来挑选出一个Value(例如最先到达的Value被选中),然后由这个server通知所有的Process。但是在分布式系统中,就会有各种的问题发生,例如,这个server崩溃了怎么办,所以我们可能需要有几台server共同决定。还有,Process提交Value的时间都不一样,网络传输过程中由于延迟这些Value到达server的顺序也都没有保证。
为 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多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Protocol,这些Protocol可以看做是一组需要遵循的规则,按照这些规则,这些Process就能 够选举出一个唯一的Value。其中,最有名的一个Protocol就是Paxos算法。(八卦一下,Paxos的提出者叫做Lamport,有很多分布 式的算法都是他提出的,他还是Latex的作者,大牛啊...)。想更加了解Paxos算法可以参考文献[2],很漂亮的一篇文章。

那么 这些和Chubby有什么关系呢?其实Chubby就是为了这个问题而构建出来的。只是它并不是一个Protocol或者是一个算法,而是google精 心设计的一个service。这个service不仅能够解决一致性问题,还有其它的一些很实用的好处,会在下文慢慢介绍。

一个实例

在Google File System(GFS)中,有很多的server,这些server需要选举其中的一台作为master server。这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consensus问题,Value就是master server的地址。GFS就是用Chubby来解决的这个问题,所有的server通过Chubby提供的通信协议到Chubby server上创建同一个文件,当然,最终只有一个server能够获准创建这个文件,这个server就成为了master,它会在这个文件中写入自己 的地址,这样其它的server通过读取这个文件就能知道被选出的master的地址。

Chubby是什么

从 上面的这个实例可以看出,Chubby首先是一个分布式的文件系统。Chubby能够提供机制使得client可以在Chubby service上创建文件和执行一些文件的基本操作。说它是分布式的文件系统,是因为一个Chubby cell是一个分布式的系统,一般包含了5台机器,整个文件系统是部署在这5台机器上的。
但是,从更高一点的语义层面上,Chubby是一个lock service,一个针对松耦合的分布式系统的lock service。所谓lock service,就是这个service能够提供开发人员经常用的“锁”,“解锁”功能。通过Chubby,一个分布式系统中的上千个client都能够 对于某项资源进行“加锁”,“解锁”。
那么,Chubby是怎样实现这样的“锁”功能的?就是通过文件。Chubby中的“锁”就是文件,在上例 中,创建文件其实就是进行“加锁”操作,创建文件成功的那个server其实就是抢占到了“锁”。用户通过打开、关闭和读取文件,获取共享锁或者独占锁; 并且通过通信机制,向用户发送更新信息。

综上所述,Chubby是一个lock service,通过这个lock service可以解决分布式中的一致性问题,而这个lock service的实现是一个分布式的文件系统。

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不是直接实现一个类似于Paxos算法这样的Protocol来解决一致性问题,而是要通过一个lock service来解决?文献[1]中提到,用lock service这种方式有几个好处:
1.大部分开发人员在开始开发service的时候都不会考虑到这种一致性的问题,所以一开始都不会使用consensus protocol。只有当service慢慢成熟以后,才开始认真对待这个问题。采用lock service可以使得在保持原有的程序架构和通信机制的情况下,通过添加简单的语句就可以解决一致性问题;
2.正如上文实例中所展现,很多时候并不仅仅是选举出一个master,还需要将这个master的地址告诉其它人或者保存某个信息,这种时候,使用Chubby中的文件,不仅仅是提供锁功能,还能在文件中记录下有用的信息(比如master的地址)。所以,很多的开发人员通过使用Chubby来保存metadata和configuration。
3. 一个基于锁的开发接口更容易被开发人员所熟悉。并不是所有的开发人员都了解consensus protocol的,但大部分人应该都用过锁。
4. 一个consensus protocol一般来说需要使用到好几台副本来保证HA(详见Paxos算法),而使用Chubby,就算只有一个client也能用。
可以看出,之所以用lock service这样的形式,是因为Chubby不仅仅想解决一致性问题,还可以提供更多更有用的功能。事实上,Google有很多开发人员将Chubby当做name service使用,效果非常好。

关于lock service,还有两个名词需要提及。
一 个是advisory lock。Chubby中的lock都是advisory lock。所谓的advisory lock,举个例子,就是说当有人将某个文件锁住以后,如果有其他的人想不解锁而直接访问这个文件,这种行为是不会被阻止的。和advisory lock对应的是mandatory lock,即如果某个文件被锁住以后,如果有其他的人直接访问它,那么这种行为是会产生exception的。
另 一个是coarse-grained(粗颗粒度的)。Chubby的lock service是coarse-grained,就是说Chubby中的lock一般锁住的时间都比较长,可能是几小时或者几天。与之对应的是fined-grained,这种lock一般只维持几秒或者更少。这两种锁在实现的时候是会有很多不同的考虑的,比如coarse-grained的lock service的负载要小很多,因为加锁解锁并不会太频繁。其它的差别详见文献[1]。


Chubby的架构



上图就是Chubby的系统架构。 

基本上分为了两部分:服务器一端,称为Chubby cell;client一端,每个Chubby的client都有一个Chubby library。这两部分通过RPC进行通信。
client端通过Chubby library的接口调用,在Chubby cell上创建文件来获得相应的锁的功能。
由于整个Chubby系统比较复杂,且细节很多,我个人又将整个系统分为了三个部分:
Chubby cell的一致性部分
分布式文件系统部分
client与Chubby cell的通信和连接部分

先从Chubby cell的一致性部分说起。
一般来说,一个Chubby cell由五台server组成,可以支持一整个数据中心的上万台机器的lock service。
cell中的每台server我们称之为replicas(副本)。
当Chubby工作的时候,首先它需要从这些replicas中选举出一个master。注意,这其实也是一个distributed consensus problem,也就是说Chubby也存在着分布式的一致性问题。Chubby是通过采用consensus protocol(很可能就是Paxos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所以,Chubby的client用Chubby提供的lock service来解决一致性问题,而Chubby系统内部的一致性问题则是用consensus protocol解决的。
每个master都具有一定的期限,成为master lease。在这个期限中,副本们不会再选举一个其它的master。
为 了安全性和容错的考虑,所有的replicas(包括master)都维护的同一个DB的拷贝。但是,只有master能够接受client提交的操作对DB进行读和写,而其它的replicas只是和master进行通信来update它们各自的DB。所以,一旦一个master被选举出来后,所有的client端都之和master进行通信(如图所示),如果是读操作,那么master一台机器就搞定了,如果是写操作,master会通知其它的replicas进行update。这样的话,一旦master意外停机,那么其它的replicas也能够很快的选举出另外一个master。

再说说Chubby的文件系统
前 文说过,Chubby的底层实现其实就是一个分布式的文件系统。这个文件系统的接口是类似于Unix系统的。例如,对于文件名“/ls/foo /wombat/pouch”,ls表示的是“lock service”,foo表示的是某个Chubby cell的名字,wombat/pouch则是这个cell上的某个文件目录或者文件名。如果一个client端使用Chubby library来创建这样一个文件名,那么这样一个文件就会在Chubby cell上被创建。
Chubby的文件系统由于它的特殊用途做了很多 的简化。例如它不支持文件的转移,不记录文件最后访问时间等等。整个文件系统只包含有文件和目录,统一称为“Node”。文件系统采用Berkeley DB来保存Node的信息,主要是一种map的关系。Key就是Node的名字,Value就是Node的内容。
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的 是,Chubby cell和client之间用了event形式的通知机制。client在创建了文件之后会得到一个handle,并且还可以订阅一系列的event,例 如文件内容修改的event。这样的话,一旦client相关的文件内容被修改了,那么cell会通过机制发送一个event来告诉client该文件被 修改了。

最后谈谈client与cell的交互部分
这里大致包含两部分的内容:cache的同步机制和KeepAlive握手协议。
为 了降低client和cell之间通信的压力和频率,client在本地会保存一个和自己相关的Chubby文件的cache。例如如果client通过Chubby library在cell上创建了一个文件,那么在client本地,也会有一个相同的文件在cache中创建,这个cache中的文件的内容和cell上文件的内容是一样的。这样的话,client如果想访问这个文件,就可以直接访问本地的cache而不通过网络去访问cell。
cache有两个状态,有效和无效。当 有一个client要改变某个File的时候,整个修改会被master block,然后master会发送无效标志给所有cache了这个数据的client(它维护了这么一个表),当其它client端收到这个无效标志 后,就会将cache中的状态置为无效,然后返回一个acknowledge;当master确定收到了所有的acknowledge之后,才完成整个modification。
需要注意的是,master并不是发送update给client而是发送无效标志给client。这是因为如果发送update给client,那么每 一次数据的修改都需要发送一大堆的update,而发送无效标示的话,对一个数据的很多次修改只需要发送一个无效标示,这样大大降低了通信量。

至于KeepAlive协议,则是为了保证client和master随时都保持着联系。client和master每隔一段时间就会KeepAlive一次,这样的话,如果master意外停机,client可以很快的知道这个消息,然后迅速的转移到新的master上。并且,这种转移对于client端的application是透明的,也就是说application并不会知道master发生了错误。关于cache和KeepAlive还有很多的 细节,想了解的读文献[1]吧。

总结

其实在我的这篇文章中,还有一个很大的主题没有提及,那就是Chubby的容错机制。基本上,容错这个思想贯穿了文献[1]的始终,也正是因此,我很难将 它单独提取出来解释,因为它散落在了Chubby系统设计的所有角落。我个人感觉,容错是一个分布式系统设计的核心思想,在设计的时候要求考虑到所有可能 会发生的错误,不仅仅包括了硬件的错误,网络的故障,还包括了开发人员可能出现的错误。我想,这是我读这篇文章[1]最大的收获。


/Files/mysileng/Paxos算法深入分析.doc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 博客园   IT新闻   BlogJava   博问   Chat2DB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