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talk.163.com/06/0823/07/2P6M8ONL00301IJH.html
在我们的制度下,你不能想象一个差几分没有上北大的学生,还有上复旦、清华的机会。但是,这样的学生,很可能被密歇根、威斯康星这样著名的美国州立大学录取。而这样的学校,教育质量比北大清华高得多,毕业的出路也光明得多。
作者:薛涌 知名旅美学者
在中国高等教育界,今年最能被记住的事件,大概就是香港冲击波了。明年或后年是什么呢?也许是留美热的再次升温。据《新京报》报道,目前已经出现了一批以留美为目标的高中生,而美国也放松签证政策,美国大学也改变了过去姜太公钓鱼的姿态,纷纷主动前来中国招生。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高考”SAT和ACT越来越流行,其中ACT正式在中国设考点。估计SAT不久也会效法,未来几年,这两门考试也许会像托福、雅思一样风行。
美国“高考”在中国登陆,直接挑战中国的高考,对各大学的冲击,会比今年的香港冲击波更深刻。美国有近4000所大学,有比香港大学品质高得多的世界一流名校,也有许多低档次的地方院校,可以满足不同水平考生的需要。只要有1000所美国大学来中国招生,就会招走数万学生,形成和中国各个层级的大学争夺生源之势。中国僵化的高考制度若不改革,我们就会在这新一轮的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中输掉。
那中国高考该怎么改革呢?我看应该拿三个环节开刀。
第一,取消统一招生的制度。在现行制度下,考生必须按照等级填写报考志愿,两个等级之间的学校必须拉开距离。否则,第一志愿如果差几分没有考上,第二志愿也就没希望了。这样的制度对考生来说,是一场人生赌博。美国的高考则给考生提供了充分选择: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同层次院校可以随便报,到时候收到两三份录取通知,可以挑肥拣瘦,选一个最喜欢,提供的条件最好的上。而在我们的制度下,你不能想象一个差几分没有上北大的学生,还有上复旦、清华的机会。想想看,一个差几分上不了北大的学生,凭素质很可能被密歇根、威斯康星这样著名的美国州立大学录取。而这样的学校,教育质量比北大清华高得多,毕业的出路也光明得多。虽然投资较大,但是收益可能更高,野心勃勃的高考第一志愿落榜生最容易走这条路。改革统一招生制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让考生在同层次学校中进行充分选择,同时报多所学校,去不了北大可以上清华、复旦;反之亦然。否则,考生在中国不能充分择校,在美国则可以充分择校,中国的大学等于把自己摆在不公平的竞争地位上。
第二,要以标准化考试代替高考。SAT和ACT这样的标准化考试,都是一年可以考几次,让考生在自己准备最充分、状态最好的时候上阵。另外,这样的标准化考试,也可以提供一个多元的科目,让考生充分显示出自己的特长。比如SAT-2,其实就是个专业考试,科目包括英语、美国历史、世界历史、数学一级、数学二级、生物、化学、物理以及中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意大利文、拉丁文、日文、韩文等多种外语考试。这样,有特长的考生就有了表现的机会,衡量考生的素质也更全面。我们的高考,应该分成一般和专科两部分,每年举行三四次,考生可以在任何时间报考。普通考试只考语文、数学、科学等一般性知识。专科则可以分得很细,设十几科,由学生自愿选择其中任何三四门。这样,考生就不必都去背一样的书,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来选择科目。
第三,标准化考试要私营化,容许多种考试系统的竞争。SAT和ACT都是由不同的民间教育机构经营。这些机构凭借自己发明的优秀考试系统,赢得了大学的信任,同时彼此也竞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如果它们设计的考试反映不出学生的实际学术能力,大学在录取时拒绝参考其考试成绩,它们就马上会垮掉。同时,如果不照顾考生利益,考生不愿意参加其考试,它们也很难维持。私营机构随时面临生死存亡的竞争压力,不像官僚机构那样敷衍迟缓。以中国之大,考生之多,完全可以有三四套考试系统,让各大学决定选择哪一套系统录取学生。这样会同时促进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多元化。
总之,无论是今年的香港冲击波,还是未来的留美热或“美国高考”,都将对故步自封的中国高等教育产生巨大冲击。我们希望中国高等教育界人士吸取今年的教训,进行先发制人的改革,把中国的大学放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平台上竞争。这就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 (作者系知名旅美学者)
posted on 2006-08-23 20:08
beyonlin 阅读(309)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所属分类:
文章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