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竹的天空

theorix

  C++博客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聚合  :: 管理 ::
  34 随笔 :: 0 文章 :: 20 评论 :: 0 Trackbacks


查看完整版本 : uigarden资料集-人物篇-01-Alan Cooper


ryana
2004-09-09, 03:20
http://www.zdnet.com.cn/i/developer/story/200207/39045224/a_cooper.gif

-01-Alan Cooper
Alan Cooper,对于广大开发人员来说,以VB之父著称;对于从事实用性和用户界面研究的人员来说,可能更熟悉他的“目标导向设计”(Goal-Directed Design) - 将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的设计方法。

在编程很多年后的1992年,Alan 决定停止编程,转向提供设计服务,成立了cooper交互设计公司,近十年来,他创建的软件设计咨询公司已经帮助众多的公司开发新的产品以及帮助他们改善技术行为。Alan 开发的人物角色(persona)技术自从1998年在他的第二本书《软件创新之路》中公开以来,已经广为采用。

在Alan的公司的网站 (http://www.cooper.com)上,他将自己描述为:“Alan Cooper 是一个有使命的人,由于无法忍受低级使用性对于软件用户的长期的折磨,Alan 决定做些事情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于1992年成立了Cooper交互设计公司(Cooper Interaction Design),现改名为Cooper 公司 (Cooper)。公司的明确使命是:构思并设计能够让用户使用时感觉有能力并愉悦的交互产品。”

Alan 先后出版了《About Face》和《The Inmates are Running the Asylum》(中文已出版,名为:《软件创新之路》),并在2003年和Robert Reimann合作重新写作和出版了《About Face 2.0》 (http://www.amazon.co.uk/exec/obidos/ASIN/0764526413/qid=1094736026/sr=1-1/ref=sr_1_10_1/202-3757588-0281406)。 书出版后,反响强烈,Cooper也是非常有名的人性技术(humanizing technology)的作家、讲演者和布道者,拥有宗教领袖一样号召力。

他的网站:www.cooper.com (http://www.cooper.com)
他的《About face》一书目前还没有中文译本,但是有网上好像有英文电子书下载,《软件创新之路》在http://www.china-pub.com打折销售。

有关他的访谈很多,提供一些链接给大家:
http://webword.com/interviews/cooper.html
http://www.zdnet.com.cn/developer/design/story/0,1000001288,39045224-3,00.htm
http://www.uidesign.net/2000/interviews/cooper1.html

还有一个中文翻译过来的:
http://www.lanxuan.com/text/UI/UItext018.htm

肥鸟
2004-09-09, 10:13
软件创新之路,我也读过,算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启蒙课本吧!哈哈!
读过之后觉得感慨颇多,但是实际的指导并不是很多,只能唤醒大家的意识。
中国UI创新之路更为艰难,甚至传统软件会对他有抵触,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10年8年都不一定有结果!

空气
2004-09-23, 22:06
http://www.nngroup.com/images/smportrait-dnorman.jpg

Don Norman 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制造既能吸引情绪,又能吸引理智的产品。他认为,一个良好开发的完整产品,能够同时增强心灵和思想的感受,能够使用户拥有愉悦的感觉去欣赏,使用和拥有它。

Norman 自称为 “用户鼓吹者”(user advocate),商务周刊则称他为“刚愎自用的梦想者”(cantankerous visionary),他在追求卓越上是极为难以满足的。1999年, Upside 杂志并提名他为世界100精英之一。Norman 博士为设计每天的日常事物带来了社会科学和工程学的混合意识。作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的鼓吹者,Norman 最著名的书就是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 (中译本 《设计心理学》)了。

Norman 博士是 Nielsen Norman Group (http://www.nngroup.com), 帮助企业设计制造以人为中心的产品和服务的商务咨询公司的发起人之一。他是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教授, 同时作为加州大学的名誉教授,他在那里建立了认知科学系,并担任心理学系的主任。他还是芝加哥设计学院的理事。

Norman 在MIT获得了他的第一个电子工程学士学位,然后在宾州大学得到了硕士学位,同样也是电子工程。他继续在宾州大学获得了他的博士学位,专业是心理学。1995年,他还得到了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荣誉学位。

2002年,Norman 获得了由SIGCHI, 人机交互专家协会授予的终身成就奖。

Norman 博士出版了大量的书籍和研究报告。他是13本书的作者或作者之一,作品被翻译成12种语言,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我们刚才提到的“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 (中译本 《设计心理学》)以及 “Things That Make Us Smart”。他的 “The Invisible Computer: Why good products can fail, the PC is so complex, and information appliances are the answer” (看不见的电脑)被商务周刊称作“后PC思想时代的圣经”。他最新的著作是“Emotional Design” (情感设计,2004年一月出版)着眼于从使用性到美学的过渡, 并强调,一个完好开发的,有凝聚力的产品,应该看上去美观,用起来舒心,并且以拥有它为自豪,也就是说,快乐的拥有,快乐的使用!

Norman 的公司网站:http://www.nngroup.com
Norman 的个人网站:http://www.jnd.org

ryana
2004-10-16, 16:48
http://www.useit.com/jakob/photos/jakob_yellowtie_small.jpg

关于jakob nielsen,这人实在太出名了,网上的资料翻天覆地的,在他的个人网站,总结了媒体上给他如下的称谓:

“可用性之王” (Internet Magazine) (http://www.internet-magazine.com/features/jakob1.asp)

小企业十大one of the top ten minds in small business (FORTUNE Small Business) (http://www.fortune.com/fortune/smallbusiness/articles/0,15114,359124,00.html)

网络十大影响人物第六名(ZDNet) (http://www.zdnet.com/anchordesk/story/story_2557.html)

"网页可用性宗师" (The New York Times) (http://www.nytimes.com/library/tech/98/07/cyber/articles/13usability.html)

"the next best thing to a true time machine" (USA Today) (http://www.usatoday.com/life/cyber/ccarch/ccc0111.htm)

"网页友好设计方面的首席专家" (Stuttgarter Zeitung, Germany) (http://www.stuttgarter-zeitung.de/stz/page/detail.php/228123)

"网页可用性最著名的专家" (Business Week) (http://www.businessweek.com/2000/00_47/b3708076.htm)

"网页可用性领域的统治人物" (WebReference.com) (http://www.webreference.com/new/nielsen.html)

"网页可用性方面的绝对领袖" (FORTUNE) (http://www.fortune.com/fortune/technology/articles/0,15114,368323,00.html)

"杰出的网页可用性领袖" (CNN) (http://asia.cnn.com/2001/WORLD/asiapcf/east/02/23/web.usability/index.html)

"not yet as famous as Elvis" (CONTENTIOUS Magazine) (http://www.contentious.com/articles/1-5/qa1-5a.html)

"网络中最聪明的人" (ZDNet AnchorDesk)

"全世界网页可用性方面的头号专家" (U.S. News & World Report)

"这个星球上最了解网站怎么运行的人"(Chicago Tribune, March 6, 2000)

"可能是最知名的英特网设计和可用性大师" (Financial Times)

"可用性教皇" (Wirtschaftswoche Magazine, Germany)

"新媒体先锋" (Newsweek)

Jakob Nielsen, 哲学博士, 是他和 Donald A. Norman博士共同创建的Nielsen Norman Group 的主要负责人. 直到1998年他一直是Sun公司的顶级工程师.

Nielsen博士创建了"可用性工程打折"运动来快速低成本改进用户界面,发明了多种可用性方法,包括启发式评估法.他拥有75项美国专利,主要是在网页易用性方面。

出版物和专利列表

专栏
Alertbox column on Web usability,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since 1995 (current readership: 10 million page views per year).

专著
Homepage Usability: 50 Websites Deconstructed, 2001 (113 guidelines for homepage design)

Designing Web Usability: The Practice of Simplicity, 2000: a quarter million copies in print; 22 languages

Usability Engineering, 1994: textbook on the methods needed to make interfaces easier to use

Multimedia and Hypertext: The Internet and Beyond, 1995: second edition of textbook on linked online information

Usability Inspection Methods, 1994 (co-editor with Robert L. Mack): with chapters by each of the inventors of these methods

International User Interfaces, 1996 (co-editor with with Elisa del Galdo)

Advances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Vol. 5, 1995 (editor)

Hypertext and Hypermedia, 1990: the first edition of classic textbook (no longer in print)

Designing User Interfaces for International Use, 1990 (editor)

Coordinating User Interfaces for Consistency, 1989 (editor): still the best book on how to get a standard look-and-feel (reprint edition published 2002)

专业背景
Nielsen博士负责了几轮Sun公司网站和内部网的可用性设计和再设计工作,包括1994年SUNWEB最初的设计.

他早期在Bellcore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丹麦科技大学,IBM用户界面研究中心供职. 在丹麦科技大学,他获得了用户界面设计/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


--------------------------------------------------------------------------------

Dr. Jakob Nielsen
Nielsen Norman Group
48921 Warm Springs Blvd.
Fremont, CA 94539-7767
USA
Email: nielsen@nngroup
Office: Luice Hwang, hwang@nngroup, tel. (408) 720-8808

Website: http://www.useit.com

christina
2004-10-17, 00:39
对啊,哈哈,怎么都没链接。。。 :razz:

ryana
2004-10-17, 08:48
http://www.edwardtufte.com/tufte/graphics/photo_tufte.jpg
Edward Tufte已经写了七本书,包括《Visual Explanations》,《 Envisioning Information》, 《The Visual Display of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和《 Data Analysis for Politics and Policy》.他写作,设计,自己出版了关于信息设计的书籍,因其内容和设计而获得了40多次奖励和荣誉. 他是耶鲁大学退休教授,曾在那里教授统计,信息设计和界面设计.现在的工作包括数字影像,雕塑,版画,而且正在写一本新书《Beautiful Evidence》.

访谈:
http://www.ercb.com/feature/feature.0008.2.html
他的官方网站:http://www.edwardtufte.com/tufte/

空气
2004-10-17, 13:46
给你改好了。url里面不要加引号就行了 8)

ryana
2004-10-19, 03:57
临时把Doug Engelbart这个人物加进来,是因为网上发现了他很详细的中文资料,原来他是鼎鼎大名的鼠标之父、人机交互大师-道格·恩格尔巴特。
文章链接: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25113.html
标题:《IT史记》连载之五-道格·恩格尔巴特(Doug Engelbart):鼠标之父、人机交互大师
作者:方兴东 王俊秀

http://radio.weblogs.com/0001015/images/2002/06/11/engelbart.jpg


入选理由
出版著作30余本,并获得20多项专利,其中大多数是今天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功能。他所发明的视窗、文字处理系统、在线呼叫集成系统、共享屏幕的远程会议、超媒体、新的电脑交互输入设备、群件等等,

姓名(中文)
道格·恩格尔巴特

姓名(英文)
Doug Engelbart

机构与职务
1989年,恩格尔巴特创办“Bootstrap学院”,担任主任

出生年月
1925年1月30日

出生国家、地点
俄勒冈州波特兰市

教育背景
1994年,获俄勒冈州立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1955年,获加州伯克利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

1952年,加州伯克利大学研究生院

1948年,获俄勒冈州立大学电机工程学士学位

职业背景
1990-至今,Bootstrap学院主任,并担任斯坦福兼职教授

1989-1990年,斯坦福大学Bootstrap项目主任

1984-1989年,McDonnell Douglas ISG资深科学家

1977-1984年,Tymshare公司资深科学家

1959-1977年,斯坦福研究院增智研究中心主任.

1957-1959年,斯坦福研究院研究员

1955-1956年,加州伯克利大学电气工程助理教授

1948-1951年, 阿梅斯实验室电气工程师

1944-1946年,美国海军,电气与雷达技术员

名言(著作)


电子邮件(网址)


联系地址
Bootstrap Alliance

6505 Kaiser Drive

Fremont, CA 94555

Tel: 510-713-3550

Fax: 510-792-3506

ryana
2004-10-19, 03:57
被忽略的天才
恩格尔巴特是电脑界的一位奇才,是“人机交互”领域里的大师,自60年代初期,在人机交互方面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令恩格尔巴特哭笑不得的是,他苦其一生研究计算机,想建造一套可以为人类增加智慧的计算机,他出版著作30余本,并获得20多项专利,其中大多数是今天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功能。他所发明的视窗、文字处理系统、在线呼叫集成系统、共享屏幕的远程会议、超媒体、新的电脑交互输入设备、群件等等,已遍地开花,却少有人提及他。人们提起他,却仅仅是因为他创造发明的一个边角料:鼠标。如今数亿只鼠标遍布全球,而这位鼠标之父却仍默默无名。

1968年,旧金山秋季联合计算机会议(FJCC),恩格尔巴特的演示震惊了同行。他利用远在25英里之外的一台仅仅是192 KB的原始大型机,就将上述发明集成在一起。当时“鼠标”还没有这个大俗的大名,而很雅致地称为“显示系统的X-Y位置指示器”。这个历史性的一幕,后来被拍成了电影。

恩格尔巴特的发明太超前了。直到1984年,苹果Mac推出才让鼠标流行起来。直到Windows 95巨大成功后,才证明了恩格尔巴特原始视窗的概念是多么英明。1996年6月,比尔·盖茨对恩格尔巴特开拓性的研究大加赞扬。《Byte》杂志将其列入对个人计算机发展最具影响的二十人之列,并评价说:“将他比作爱迪生并不牵强”,“无法想象没有恩格尔巴特,计算机技术将会怎么样”。

2003年,恩格尔巴特已经78岁了,但他还在自己创办的“解靴带学院”(Bootstrap)工作。在那里,他既是发明家,又是多用户商业计算系统的顾问。在他心目中计算机不仅仅是巨大的加法器,而应该成为人类更友善的工具。

当年过于超前的恩格尔巴特,如今却又显得陈旧、落伍。当他还在埋头扩大计算机多用户的性能时,外面的世界却是崇尚一人一台自己的计算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他不多的将来,恩格尔巴特永远置身于主流之外,留给历史一个独特而孤独的背影。

ryana
2004-10-19, 03:59
寻梦之路

1925年1月30日,恩格尔巴特生于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9岁时,父亲去世,性情开始变得忧郁。1942年,考上俄勒冈州立大学。当时雷达技术刚刚出现,很让恩格尔巴特激动,就学习电气工程。二年纪时扔下学业,应征入伍,进入海军,从事雷达工作。

1945年夏末,日本刚刚投降。20岁的恩格尔巴特是美国海军雷达技术员。一个闷热的日子,他踱进红十字会图书馆。里面安静、凉爽,在那里他邂逅了Vannevar Bush的文章。这是有关信息处理技术用于扩大人类记忆和思想的论文。从此,一个梦想植入他的大脑。

1951年,他着手设计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系统。试图通过机器增加人类的智慧。这一工程一拉开,他就沉迷于其中,至今仍未停息。

战争结束后,他回炉续完学业。1948年,获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电机工程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去旧金山的阿梅斯实验室(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的前身)当了三年电气工程师。没有很大收获,却认识了一个人,并成了他的妻子。就在订婚的那个星期一, 恩格尔巴特突然意识到他的三个目标:一个学位、一份工作、一个妻子,全部都实现了。他成了一个没有目标的人。他在路上认真思考:这一生还剩下550万分钟的工作时间,有什么事值得他投资呢?1950年12月,25岁的他开始思考新的人生目标。

当时硅谷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果园。电子工业刚刚从几个车库中冒出一点萌芽来。“当我第一次听到计算机时,凭我雷达的工作经验,我猜想如果机器能用穿孔卡显示信息,并在纸上输出,你当然可以将信息写在或画在屏幕上。当我将阴极投射线屏幕、信息处理器和显示符号的媒介联系到一起,仅仅用了半个小时。”

经过三十年的挫败与打击后,恩格尔巴特一回想起自己25岁时的想法时,仍难以抑制激动之情。至今他还怀疑新一代的计算机专家,拥有了一流的硬件,但是否与真正的核心问题更接近了一步?

虽然历史证明,他是一个卓越的梦想家和思想家。但是,既使他的朋友也会用“顽固”这个词来描述他对理论的态度。他长期梦想的目标仍具有强大的磁性,一旦提及,仍会令他激动不已。1971年,他的朋友Nilo Lindgren在《创新》杂志上如此写道:“他微笑时,脸上充满着渴望和孩子气。但一旦他拘谨的动能消失,开始沉思时,他暗淡的蓝眼睛表达的是一种悲哀和孤独。当他向你打招呼时,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仿佛刚刚被长途旅行所减弱了。又仿佛他的词语被层层冥思所削弱了。他的身上缺乏自信,但有一种热情,他的天性温和但又顽固,使他受人尊敬。”而另一天才阿伦·凯则说:“他使我想起了离开红海的摩西”。摩西永远踏不上希望之土,而恩格尔巴特也永远不会有一个可以轻松共事的名声。

ryana
2004-10-19, 04:01
开始造梦

1951年,恩格尔巴特辞去工作,进入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研究生院。这里正在建造最早的冯·诺依曼架构的计算机。这时他开始注意到,人们不但不懂他所谈论的东西,而且一些科学家对他极度不友好。但这位年轻人仍表示质疑:“我们造出了计算机,但我能用他教导别人吗?我能给它挂上键盘让人和计算机相互交流吗?或者让它教人打字?”这些问题如果讲给学心理学的人听,或许不错,但工程人员却认为莫名其妙。

1955年拿到博士头衔后,当时已有过一项叫“双稳定气态等离子数字设备”的发明,随后又在斯坦福研究所工作。恩格尔巴特还想继续实施他的梦想。但系里没有人愿意听他谈论远大计划。大学只是让他拿到熟练工的证书,而不是实施梦想的地方。“如果你还是谈论这些,没有人会让你做,也没有人给你发表文章,你只能永远当一名助教。”

年轻的恩格尔巴特不得不重新踏入社会,去寻找新的机会,使他能够做成可以增加人类智慧的电子系统。他带着自己奇妙的想法,去Palo Atlo一带的新兴公司推销自己。还好,还真有不少人关心未来。那就是HP创始人威廉·休利特、戴维·帕卡德和公司研发负责人Barney Oliver。他们对恩格尔巴特的计划非常热心。协议达成了。恩格尔巴特兴高采烈地驾车回家。走到半路,恩格尔巴特典型的风格又发作了。他停车找到电话亭,给Oliver打电话,说下午谈论的建议只是向数字电子的一个过渡,他认为象HP这样的电子仪器公司,最好的路是全面迈向数字技术和计算机。Oliver说HP还没有做计算机的计划。恩格尔巴特就说:“很抱歉,我得去寻找数字的道路。”满怀鸿鹄之志的他就这样取消了刚刚与HP达成的协约,继续寻找他的理想之地。

1957年10月,正值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让美国人大为吃惊,对前瞻性的科研也突然重视起来。一天,恩格尔巴特忽然得到一个机构的邀请。这就是在Menlo Park的斯坦福研究学院(SRI)。他们对计算机在科学、军事和商业应用方面的长远研究深感兴趣。

恩格尔巴特对面试的人谈论了能与人相互交流的计算机构想。

“这些内容你跟多少人谈过?”那人问。

“还没有,你是我告诉的第一个人。”他回答。

“好,现在你不要再告诉别人。这个设想听起来很离奇,会引起别人的反对。”

于是恩格尔巴特闭上了嘴。这样工作了一年半,他又蠢蠢欲动,想把他的设想付诸书面。他向主管谈了他的打算,虽遇到点阻力,但最后居然同意了。美国空军的科研部给他提供了一小笔经费。恩格尔巴特终于可以着手他的研究了。但是他孤军作战,没有一个同事与之共事。那真是一个孤独的工作,没有人可以交换想法。但1962年他终于写成了文章,并于1963年发表。这篇论文的题目为“增加人类智慧的概念性架构”。

自然,人们对恩格尔巴特构想和工作了十年的概念性框架毫无反应。但还是吸引了几个人的注意。一代伯乐——NASA掌管部分研究经费的鲍伯·泰勒(Bob Taylor)是其中之一,他没有被恩格尔巴特超前的设想所吓倒,并为他的项目提供了最早的资金资助。幸运的是,还有另外一个人也能理解他的设想,这就是刚刚进入ARPA的Licklider。他们都对恩格尔巴特被主流计算机界所忽视的设想十分感兴趣。

1964年,从NASA转到ARPA的鲍伯·泰勒告诉恩格尔巴特和SRI,信息处理技术处(IPTO)准备投入1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开发新的分时计算机系统,其中每年有50万美元用来支持恩格尔巴特的“智慧增加”项目的研究。恩格尔巴特的主管大为惊诧。多年来,他一直想争取ARPA的经费,却从来没能成功。而今突如其来的资金让人不可思议。

对恩格尔巴特来说,可谓恰逢其时。此时他的概念性框架已经完成,所需的技术也已具备。下一步就是组建班子,建造第一台样机。恩格尔巴特的“增智研究中心”(ARC)立马红火起来。大概ARC最大的影响就是许多非凡的人物不断来到实验室,又不断离去,去从事其他著名的研究项目。十年中,有几十位天才般的人物为恩格尔巴特的梦想工作后,成了其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项目领导人。

ARC的“轮机船”内放着新造的分时计算机。“智能工场”模型象古罗马的圆形剧场,数十位研究人员坐在巨大的显示终端前,编制系统软件,彼此通信交流,并浏览在线系统的信息。

ryana
2004-10-19, 04:03
鼠标之父

鼠标最早于1963年开始研究,早期的鼠标只是一个其貌不扬的纯机械结构的小木盒(见图),精度低、反应迟钝,如果拿到现在来玩游戏一定像做噩梦。而且它的功能极其有限。1967年6月21日,恩格尔巴特为他的显示系统用“X-Y定位器”申请了专利,这就是如今众所周知的鼠标。为了这种装置,他已冥思苦想、辛勤工作了十几年。发明的目的不是赚钱或制造产品,相反,是恩格尔巴特希望“找到更好的方式,让人们共同使世界变得更美好”。Netscape通信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这样谈及恩格尔巴特及其同事:“恩格尔巴特那样的发明家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心目中最注重的是对人类的影响,这是一种今天不复存在的社会理想主义。”

1998年,鼠标已经度过了它的30岁生日。恩格尔巴特就鼠标及其开发过程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你是如何想到发明鼠标的?

答:我曾在笔记本上把它勾划出来,随身携带这个笔记本数年之久。大约在1951年,我就开始考虑如何交互地使用计算机,并一直探索提高人们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途径。60年代早期,我在参加一个不大感兴趣的会议时,以曾在实验室见到过的一种有趣的仪器(测面仪)为基础画出了草图。我把机械装置转换成数字距离,画出一种在下面使用两个互相垂直的轮子来跟踪动作的装置的草图。我想是在1964年,我们手头有了钱,可以做些实验来看一看我们能使用什么样的装置来定位,我又回过头去找到了我所做的有关这种装置的笔记。

问:为什么选择鼠标而非其他装置?

答:我们有四五个人参与了研究。在对光笔、控制杆等其他装置进行实验之后,发现鼠标效果最佳。我们自己开始使用它,以寻找最佳的、最有效的装置。研究小组设置了一套简单任务,指定一群人用各种装置来完成这些任务,结果,鼠标的性能最佳。

问:它为什么叫鼠标?

答:它拖着一条尾巴,就像一只老鼠,我们在实验室中都叫它鼠标。在我们自己开始使用它后,以及它后来越来越普及时,我们以为它会有一个适当而体面的名称,但却一直没有!

问:在1968年举行的、至今仍被称为“展示之母”的著名斯坦福研究所(SRI)展示

会上,人们注意到了鼠标,是吗?

答:是的,鼠标只是“增强知识工人力量”展示会的一小部分。展示会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办公自动化上,人们认为计算机的“真正用户”是需要让工作任务自动进行的秘书。我们感到非常失望,一度被迫中断研究。我最终留在了SRI,在那里,我可以追求自己的目标,开发出能更大地发挥人类智力的系统。到1968年底,我们不仅开发出了鼠标,还有一种类似于Windows界面的全屏编辑程序以及链接程序超媒体—另一种PowerPoint。我们还利用租来的电视线路展示了会议电视功能,在电视摄像机上看到了实验室中的同事。它展示了直观展现事实画面的协作计算的效果。我们还使用了一种相当于用五个指头操作的键盘装置来作为定位设备,至今我仍在自己的计算机上使用这种装置。

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不断普及和升级,鼠标作为电脑一个最不起眼的输入设备身价陡升,在某些场合它的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键盘。看似简单的鼠标并不是一成不变,从发明之初的一个木盒子向着实用和多功能的方向不断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鼠标科技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光学式、光机式鼠标,轨迹球、特大轨迹球,以及衍生到笔记本电脑上的指点杆和手指感应式鼠标,还有红外线鼠标等等,鼠标家族可谓人丁兴旺。如今的鼠标与世界第一款鼠标相比简直是质的飞跃,并且鼠标家族向着多功能、多媒体、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向继续发展。这想必是恩格尔巴特都没有料到的,小小的鼠标在若干年后竟会有如此大的威力,甚至动摇了键盘在外部输入设备领域老大哥的地位。

恩格尔巴特在PC方面的贡献卓越,全世界每天有上亿的人在他发明的鼠标。他在网络方面的成就更是惊人。恩格尔巴特在阿帕网的创建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阿帕网最早相联的四个节点中,第二个就是他所在斯坦福研究院。

1968年,恩格尔巴特应邀参加一次在旧金山举行的电脑会议,在会议上,他拿出了许多令人吃惊的绝活:视窗(Windows)、超媒体(Super media)、群件(Groupware),还有鼠标。这是鼠标第一次作为搜寻工具公开亮相。那场90分钟的多媒体演示无疑是一个高潮。那时候将字体显示在屏幕上还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创新。恩格尔巴特所使用的字处理文本编辑器更需许多年后才被人们广泛接受。当然,那时的显示技术实在原始,屏幕上的字母和数字看起来坑坑洼洼,就像手写体。

http://www.ggnxp.com/index/image/engelbart/doug_engelbart_collage.jpg

第一个鼠标(1963-1964年)

ryana
2004-10-19, 04:06
所有计算机演示之母

1968年12月8日,计算行业的同人们聚集在旧金山的布鲁克斯大楼,召开计算机机械协会冬季会议。与会者代表了新工程学科——电气工程学中的顶尖人物。而处于这一学科前沿的就是计算。美国的力量大门集中在计算上,而这些人就是掌握钥匙的人。

讲台上,恩格尔巴特来回奔忙,安排他的演讲中需要的一些道具。他颇有贵族风度,身材修长,衣饰整洁,是一个话语不多的人。恩格尔巴特站到新发明的后面,他上方的银幕就亮起来,出现一幅计算机显示器的图像。其实,恩格尔巴特远离他的计算机有40英里之遥。人们目睹了远程计算机的第一次公开演示。这绝对是新颖而有趣的事情。在场的每个人都对计算机的人性化,创建巨型大脑、人工智能的想法着迷了。这是第一次有人把机器提升到人类的高度。从巨兽般的大型机演化出这种计算机,有可能变成人性化、友好,并能够迅速响应人的东西。

这一思想基本上是美国式的,就像世纪初汽车的大批量生产一样,它切合美国人对个人主义、不必依赖铁路时刻表或者轨道的位置到处开车的需要。这种思想击中了美国精神的精髓。当恩格尔巴特展示出对有关人机界面如何构架的想法时,无疑,他飞翔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触动的将是整个人类。

“当信息与计算机联系起来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一个视窗跳到另一个视窗的能力,从而探究事实与设想之间的新关系。”恩格尔巴特娓娓道来。

观众入了迷。恩格尔巴特不仅仅展示了带有嵌入信息的可压缩的视图,实际上他把信息的图形化表示与嵌入的信息联系起来了。

大厅里静悄悄的。新奇的内容太多了,简直目不暇接:又是视窗,又是链接,又是地图。对于整天沉浸在穿孔卡片的工程师、程度员和设计师来说,坐在控制台前,能够实时操纵数据,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恩格尔巴特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在那里,用户是操纵机器的人,他可以控制着一切。这与大型机的操作概念完全相背,在那里,机器以及使用机器的人都近似乎仪式主义的语言工作。

“为了能够使视图的变更和跳跃生效,我们必须改变在屏幕上操作的方式。这台设备是我们能够想出的最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已经开始叫它‘鼠标’我们觉得它真的不可或缺。”

这是绝大多数听众第一次看见屏幕上的“窗口”。到这时,观众已被彻底征服了。这是一系列思想的集合,它们在一起像一个智能整体一样运转。一切都合情合理,而且它是那么有人性,在机器与用户之间不存在任何鸿沟。它彻底地让人无可挑剔。

后来,人们将这次演示称为:“所有计算机演示之母”。因为,未来几十年的计算机技术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

ryana
2004-10-19, 04:07
梦是一场空?

1969年,ARC成为ARPA网最早联接的节点之一。ARC也扩大研究内容,成为网络信息中心。70年代初,正当恩格尔巴特感到目标已经不远时,研究小组内部却开始对前景质疑。1975年,资助了12年后,ARPA终于抛弃了ARC。大家纷纷作鸟兽散。人员很快从35名锐减到十几名,又从十几名减到几名,最后只剩下恩格尔巴特一人,陪伴他还有一大堆软件和机器。

十多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已大大加速,而ARC始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1977年,SRI将恩格尔巴特小组开发的计算机系统卖给了Tymshare公司,顺便把恩格尔巴特也随系统一起搭售了。

从1963年至1975年,是计算机技术的野生时期。尤其是迈入70年代,新的计算机文化已经酝酿。恩格尔巴特发现自己时常夹在自己员工的保守和自己学生的激进之间。从70年代初开始,许多恩格尔巴特小组的重要成员都离开SRI,投向新的技术圣地-----施乐PARC研究中心。恩格尔巴特也曾想与在施乐的学生一起合作,但最后发现他们不可能走到一条路上。恩格尔巴特奋斗几十年的乌托邦幻灭了。

同事们离去了,但恩格尔巴特依然故我,继续他的造梦工作。到了80年代,他所制造的计算机系统不再象科幻小说一般,而开始真正在办公室自动化中发挥作用。这时人们才开始注意恩格尔巴特在十多年前发表的观点。



1989年,恩格尔巴特创办了“Bootstrap学院”,准备将他的梦想带入21世纪。目前,他与相伴40年的妻子住在旧金山湾区,有4个小孩和8个孙子。拥有二十五本著作,二十项专利以及无数的荣誉:1987年《PC Magazine》终生成就奖;90年美国计算机学会软件系统奖;1993年IEEE计算机先驱奖;1994年Smith Sonian奖;1994年当选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院士……

ryana
2004-10-19, 04:08
目标仍然困扰着他

恩格尔巴特仍然是今天计算机用户界面设计方案中提出最佳思路的人。除了鼠标、电子邮件和最早的全集成式双向计算机/视频会议外,他还首先提出了多窗口计算机显示器、超级媒体、群件和电子出版等技术思路。

最近,他的功绩终于得到了公众的承认,他受之无愧。1997年,恩格尔巴特荣获麻省理工学院颁发的50万美元莱梅尔逊(Lemelson-MIT Prize),这是为美国人的发明和革新技术颁发的现金数额最大的奖金。

1998年,他的同年和崇拜者举办了为时一天的“恩格尔巴特未完成的革命”的纪念活动,庆祝“所有计算机演示之母”30周年,特德•纳尔逊指出:“提出了预见但是未能得到应有的荣誉,这种情况完全存在。人们对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之所以没给予足够的重视,原因就像你站在纽约帝国大厦的旁边,可是你并不知道它究竟有多高,你只知道它比你高。”

虽然恩格尔巴特对人们给予他的褒奖深为感动,但是看得出来他尚未解决早在1951年就为自己提出的那个问题,即增长人类的智慧以便处理生活中的许多复杂问题。

他的计算机附属装置只不过是他提出的创意思路的一个组成部分,恩格尔巴特认为,要想从任何一个机构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关键在于对信息和技术实行共享。

恩格尔巴特认为,个人计算机革命中正在取得的成果大多对信息共享技术的进步没有太大的作用。在他看来,个人计算机革命的憾事,是这个10年长的革命道路偏离了以新的、更有效的方法将人们联系起来这个关键目标。其信息共享只不过是收发的电子邮件和静态文件而已。

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发展即是人们有效地协同工作的一种模式,也是对协同工作技术的实际测试。他的思路与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发展进程是吻合的。当自由共享软件思路和代码的支持者谈论在开放式气氛中许多问题会多么迅速地得到解决的时候,以及如果人人都能自由地为最有前景的开发项目贡献自己的力量,技术会如何迅速地得到发展的时候,除了引导进程外,他们还会谈论什么别的东西吗?

大约50年前,恩格尔巴特为自己提出的努力目标如今仍然困扰着他。这期间已经取得了许多并不显眼的成功,有些成果获得了人们的承认,得到过时断时续的开发资金,也有过许许多多的失望和失落。但是随着许多企业对互联网的积极利用,我们也许正朝看恩格尔巴特早先期望的未来前进。他对未来抱着审慎的期望,不过目前他仍然在他的“引导研究所”每天工作12个小时,录求各种途径,让技术使人们变得更加聪明。

如今,恩格尔巴特既不富有,也不著名,更不强大。而这一切不影响他追求的目标。他所追求的一切还是他曾追求过的那一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在Tymshare的办公室,与苹果公司总部只相隔几个街区。在那一方,图标、鼠标、视窗、位映射屏幕显示及其他恩格尔巴特所开创的技术已经发展成几十亿美元的大业务。

而恩格尔巴特仍在实验室与自己孤独的身影相伴。2003年,恩格尔巴特已经78岁了,却依然活跃在旧金山湾区一带。与他相沐与共40年的妻子已经在6年前去世。不过,生活也不乏乐趣,他有四个孩子与9个孙子(女)。锻炼、旅行、野营、航行、阅读、民间舞蹈、骑自行车,还养鸭,养蚯蚓和蜜蜂,给孩子们讲科幻故事。当然最大的快乐还是家人团聚一刻。生命无非就是如此,无论曾经成就过什么。

christina
2004-10-19, 11:31
嗯,有意思。这个人还真是被大多数人忽略了。。。

ryana
2004-10-19, 15:35
http://66.98.148.43/~uigarden/forums-c/files/7.jpg
Scott Jenson 事用户界面设计和战略策划已经20多年了。他曾经是苹果公司System 7, Newton, 和苹果用户界面规范等工作主创人员。作为Symbian公司设计实验室的负责人,3年中,他领导20名设计人员做了大量的对未来无线移动产品的设计,原型,和用户测试的工作。他目前在MediaLab South Pacific主持移动设备研究工作,并经营自己的设计咨询公司:Jenson Design, 专业研究移动通信设备的界面和交互。

作为软件行业的老将, Scott参与过Mac OS两个版本的工作, Newton5个产品周期, 改版过四个大型商业网站,设计过2款不同的手机,主持过许多次可用性测试和焦点小组,有9项专利,这些专利已被20个软件采用.

著书: 《Default Thinking, Future Products 》今年将要出版
Chapter within The Inside Text: Social perspectives on SMS in the mobile age
(编辑: Richard Harper, Springer Verlag. )

2002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The Simplicity Shift: Innovative Design Tactics in a Corporate World 》 (http://www.amazon.co.uk/exec/obidos/ASIN/052152749X/uidream-21)

1992年出版了《苹果用户界面指南》

Scott 曾经在多项学术会议上进行主题报告。他拥有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学士学位以及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christina
2004-10-19, 21:03
哇你这快啊! :o 嗬嗬,我还没顾上给你发他的照片呢。。。我以为你要先贴Scott Berkun。。。

明天查你邮件吧 8)

ryana
2004-10-20, 16:16
http://66.98.148.43/~uigarden/forums-c/files/jordan.jpg
Patrick W. Jordan博士是国际著名的设计师,市场顾问,作者和专业演讲人。他的方法和思想影响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很多产品的设计。

Pat 是当代趋势研究协会CTI(国际趋势和品牌顾问)的拥有者和CEO。其客户包罗了各行业的跨国公司,包括:航空,日用消费品,计算机,IT,家电,医药,通信,食品和饮料,休闲业和零售业。

Pat曾是Symbian公司的副执行官和设计负责人。该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财团,股东包括摩托罗拉,三星,诺基亚,Psion,爱立信,索尼和松下。除此以外,Symbian也授权了Kenwood,飞利浦,Sanyo和西门子。在此之前,Pat是飞利浦电子(欧洲最大的电子公司)Trends and Identity的头头,负责市场拓展和品牌推广。而在这之前,他在飞利浦Trends and Identity还主管过家庭用品和个人护理品品牌设计工作。

Patrick W. Jordan博士被邀请在各国的学术会议演讲。他发表了上百的杂志评论,书籍和会议录。他共编著了6本书,而其中5本曾登上亚马逊书店销售排行冠军宝座,是他所在的领域全球最卖座的作者。他的书包括 《 Designing Pleasurable Products 》 (http://www.amazon.co.uk/exec/obidos/ASIN/0415298873/uidream-21)(《设计让人愉快的产品》)(Taylor and Francis 2000年出版)。这本书已经成为行业和学术界公认的设计标准和课本。他于02年出版了《How to Make Brilliant Stuff that People Love and Make Big Money Out of It》 (http://www.amazon.co.uk/exec/obidos/ASIN/0470847115/uidream-21)。 他的新书《黄金法则》也即将出版与大家见面。他的设计和相关活动为他赢得了大量的专业荣誉。

Pat是伦敦时装学院 (London Coleege of Fashion)和 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 (Central S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的客座教授。他还经常到不同国家的许多学校客座授课。在荷兰代夫特大学,Pat为大学的设计研究出谋划策。他还是Sense全球(一个领先的国际趋势署)的非执行主管。

Pat是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趋势和战略部的领导人。他被列入了世界Who's Who名人名单和世界名人传记辞典。他还担任了美国设计教育届最负盛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的Nierenberg主席。

Jordan博士目前担任着许多世界最成功品牌的顾问,为美国和英国政府的政策担当谋略,发表广泛的文化观点,研究文化带来的人们对设计和销售的反应的影响.

ryana
2004-10-21, 13:43
http://www.uiweb.com/scott4.jpg
Scott Berkun,对于总上MSDN上找交互和可用性资料的人来说,应该是很熟悉的人了,又年轻又帅,只是本科毕业,却在微软公司迅速成长成很厉害的角色。

1994-1998
在微软参与开发IE1.0版本到5.0版本,其间,经历了可用性工程师,程序经理等职位,设计或者管理IE的许多界面功能的开发,包括工具条,自动完成,收藏夹,历史,搜索和许多其它功能。程序经理要负责:协调穿梭与各个团队,写说明书,创建原型,领导编程人员和测试人员,与第三 party companies合作,解决Bug,还有其它一切为了确保产品满足用户体验,商业,技术和进度目标而要做的事情。

1998-2000
领导程序经理,开发人员,设计者和可用性工程师推动程序的UI模型适应Windows平台。

2000-2003
在微软管理和培训程序经理和设计者们,包括授课,为不同的网页团队,产品团队,服务团队提供咨询。还经常有一些新团队和公众提供有趣的讲座和培训。

Berkun写了很多东西,给微软出版社,Que出版社,Wired杂志。有段时间,还在MSDN的设计/可用性专栏写文章。他参与了很多设计和UI会议:在从96年开始几乎每年的CHI会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Berkun出生成长在纽约,现住在西雅图。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念逻辑&计算专业本科,在那里学习了计算机科学,HCI,哲学和设计。

他的主页:http://www.uiweb.com/,一直在更新很不错的研究文章。

ryana
2004-10-22, 14:42
http://www.molly.com/articles/interviews/2001-05-zeldman.jpg

Jeffrey Zeldman是国际知名的网页设计师和书作者,网页标准化运动中的旗帜,和一些网上最知名品牌的缔造者。他的个人网站拥有超过2500万的访问者,使行业每日读物。在将近10年里,他描绘出了内容,设计,出版和技术领域媒体的精神。

Zeldman是一个出版人和A List Apart(一本很有影响力的杂志,面向“所有搭建网站的人”)的创造性地领导,和快乐Cog工作室的创建者。

他写了《 Designing with Web Standards 》 (http://www.amazon.co.uk/exec/obidos/ASIN/0735712018/ref=ase_uidream-21/026-1745447-9574055)(2003年出版,已经发行了中文版本 - 《网站重构 》 (http://www.china-pub.com/computers/common/info.asp?id=18781),荣登亚马逊2003年最佳书籍)、《Taking your Talent to the web》 (http://www.amazon.co.uk/exec/obidos/ASIN/0735710732/ref=ase_uidream-21/026-1745447-9574055)(2001年),在A List Apart,Adobe.com,《创造力杂志》,《数字网页杂志》,《Mac世界》,《PDN-Pix》和其他一些别的出版物写了大量文章。

在1998年,Zeldman的与人合创了网页标准化项目(WaSP)-网页设计师和开发者们的一个草根联盟,来终结微软和Netscape之间的浏览器之战,去推动同一技术被不同的浏览器支持。Zeldman设计了最初的Wasp品牌,起草了一些最有效的战略和文档,2000-2002年一直担任领导工作,03年退休。它可能是全世界最出名的网页标准圣经.

ryana
2004-10-22, 15:32
向爱德华 Tufte提出的十个问题
这个信息设计领袖为powerpoint提出了很少的选择词.
作者:丹 Nadel


几个月前,我参见了国外一个工业设计公司主持的为期5天的关于powerpoint陈述的主题会议。那是很粗略的,内容单单是对用词进行革新。到第3天,我还在午饭时喝啤酒。到第5天,我被告知,在会议中间我由于喝醉了直哼哼。

回到家,我看到了一篇关于Tufte 论文的广告:《powerpoint的认知类型》,我想这一定是个可爱的辩护。Tufte 认为powerpoint鼓励了一些演说者和听众成员的懒惰和肤浅。他当然知道的。他已经写过三本关于信息方面的书了:《定量信息的视觉展示》,《想象中的信息》,还有《可视化的解说:图象和数量,证词和阐述》。自从结束政治学和统计学的教学工作,从耶鲁大学退休后,Tufte就住在康涅狄格,断断续续的写作,然后通过自己的图象出版社印刷出版。一边对手稿进行严格审核一边准备着下一本书《美妙证据》,这书又拖了两年才出版。(之前已经写了六年了)。《美妙证据》一书将会使powerpoint作为在一场统计结果的讨论中的一部分。这场讨论不仅有非凡的视觉效果,而且饱含智慧:一场艺术和科学融合的盛会。它归功于作者对两个领域的严谨忠实的贡献。

问题1:是什么促使您写《powerpoint的认知类型》一文的呢?
回答:部分原因是在google搜索那些教我的课程和正在学习的那些人时,发现成千上万的人习惯使用powerpoint格式。这很恐怖,因为这些演讲和我分析设计的工作正好相反,他们与其说是好的提纲倒不如说是拙劣的模仿。


问题2:用powerpoint来教课是不可能的么?
回答:有很多关于复杂主题的真实的陈述太长而不适合用powerpoint做幻灯,而有些复杂主题,没有那么多真实陈述则是适合的。这意味着,与其缩减那些原理啊事实啊,不如创造一种新的陈述方法。

问题3:您提到了简化格式没什么新奇的。。。
回答:很多年前,我在ibm做信息设计顾问时,用高高架在头上的放映机和幻灯片来做演示,当然,有一大堆片子。我经常半路停下来,因为许多胶片没有图象。我经常离开,弄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开会,信息转换的比率如此的低下。这一大堆胶片看上去和正在讨论的问题的复杂性背道而驰。最后留下印象的往往是在胶片停顿中间的那些陈述,告诉我们谁正在做什么还有怎样达成表单上的目标的那些陈述。

问题4:我们走得还不是太远,对吧?
回答:如果你喜欢幻灯机,那你就会喜欢powerpoint.我认为这是个严肃的问题。我们希望最少的借助的展示技术,应该是无害的。至少不会混乱我的内容。我的研究显示,对于大约10-20%的用户,powerpoint确实改进了表述,因为这些用户太不会组织内容了,powerpoint迫使他们去组织观点。但是对于其他80%的用户,有很明显的思想上偷懒的幅度。统计数据说明这种损害加速了痴呆症的产生。多数认真的演讲者,特别是从事商务或干政府工作的,却被卷到这个问题中来。

问题5:在您的论文中,您认为什么是从Stalinism到powerpoint的一个飞跃,您怎么得出来的?
回答:我正在写《美丽证据》的一个主题是关于雕刻基架的章节,它使我想到在基础之上正在升起的更伟大的领袖。我用了很少的页来描述斯大林在布达佩斯的逐渐破败的雕象,剩下的全部就是在地面上平整的方块。我那时侯就想,"伟大的领袖站在高台上讲话,就象powerpoint."然后,哥伦比亚倒下了。我看着那个幻灯片《Boeing 在飞翔中》,它显示泡沫撞在翅膀上不具备危险性。美国航天局这样认为,我们也看到了所发生的,通过powerpoint.不是powerpoint使哥伦比亚倒下了,而是这种陈述方法打败了关于微小碎片的争论,它有强烈的等级感--没有句子,只是一些短语。


问题6:哪您用什么来做演讲呢。一本小册子就可以了么?
回答:我希望可以尽快出发而且有效率。那些观点对一篇文章来说太长,对一本书来说又太短。所以小册子看上去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我们印了两万,现在我们正打算二次印刷。他们大多数是通过我的网站销售出去的。他们真的很生动。这仅仅是电子商务的一个成功案例。


问题7:你吃惊么?你肯定发神经了(hit a nerve)
回答:这篇散文的观点将会改变一些事情。这当然是个精彩的响应,但是真正的结构我们要在5年后才能知道。我已经将这个问题的回答在我的网站论坛里发表了一部分。

问题8:“我们希望最少的借助的展示技术,应该是无害的。”如果大部分的应用,反应会是什么呢?
回答:我看到很多贴子提到,比如“我想知道为什么这些演示如此糟糕”,还有“我发现这家公司用了这个素材,我怎么办呢?”答案就是,用不同的,但是不要发表。第二,用powerpoint作为简单的幻灯放映,而不是一种信息工具。第三,给每个在场的听众一份打印好的11*17英尺大的纸,里面根据我的数据,包含了相当于200到250个powerpoint幻灯片的内容。这样,听众可以按自己的速度来阅读这些东西。同时这些纸也成为可以保存的文件。人们可以复印,可以给其他人看,每个推荐的人都想这么做。


问题9:无论如何,我们现在怎么结束呢?
回答:我们。。。。。。。他被广泛应用因为它简单,很适合官僚主义的模式。同时,因为它被广泛应用而单一。它有动力。

问题10:现在有您比较喜欢的可选择的工具么?
回答:嗯,纸张技术。纸。它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Dan Nadel,I.D成员,在纽约星期一的上午,在9/10月份的杂志上为 Douglas Coupland做专访。这篇访谈发表在I.D网站上,地址我忘了,等我找到再贴上来~

ryana
2004-10-25, 13:41
http://www.mcs.vuw.ac.nz/~craig/images/people/JefRaskin.jpg

Jef Raskin是人机界面专家。1978年作为第31个职员加入了苹果公司,后来雇佣了他原来的学生Bill Atkinson从加利福利亚大学到苹果公司,开始Macintosh项目,成为Macintosh系统的创造者。

Jef Raskin曾经担任了Information Appliance公司的CEO。他的客户范围从start-ups到跨国企业到政府机构,包括美国航天局,Hewlett-Packard,IBM,摩托罗拉,NCR,Xerox,Ricoh,佳能,McKesson,Intel和AT&T,还创造出了佳能Cat计算机。Raskin发表了500多篇文章在四十余种期刊上,包括Wired,Foebes ASAP,IEEE Spectrum,IEEE Computer,Nature,Quantum,Newspapers,Innovations,和ACM社区,写了 《The Humane Interface》 (http://www.amazon.co.uk/exec/obidos/ASIN/0201379376/uidream-21)( 《人本界面》 (http://www.welan.com/html/95/20895.Html))一书。

Raskin在纽约州立大学获得了数学学士和哲学学士,在宾夕法尼亚州大学获得了计算机科学硕士。现在是加利福利亚州Pacifica公司的用户界面和系统设计顾问。在加利福利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大学教授计算机科学和摄影,还担任了旧金山Chamber歌剧公司的指挥和音乐指导。

从千禧年开始,Raskin担负起THE(人性化环境)的建设。THE是一个体现他的人性化界面概念的系统,在ZUI(缩放型用户界面)里使用开源环境。
他的网站:http://www.jefraskinhumane.com
他的文章:http://www.usabilityviews.com/jef_by_date.html

空气
2004-11-04, 14:23
http://www.wqusability.com/images/wq-jht2.jpg

Whitney Quesenbery 是一位热衷于提供清晰的交互的用户界面设计师和使用性专家。

她致力于发展产品设计中的新概念,并且开发了很多获奖的多媒体产品,网站,以及网络和软件应用产品。

Whitney 是使用性专家协会 (http://www.upassoc.org/)的主席,并且领导着热门的 STC 使用性兴趣小组 (http://www.stcsig.org/usability)网站。作为UPA选举使用性项目的领导者以及美国联邦委员会成员,她致力于保证选举系统的使用性。

在被计算机迷惑从而进入使用性领域之前, Whitney 是百老汇的舞台灯光设计师。从戏剧上学到的知识在她创作用户体验的时候仍然保留着。

Whitney 领导者自己的设计咨询公司 Whitney Interactive Design (http://www.wqusability.com/)

Whitney 将会参加12月份中国upa协会在北京的学术会议 (http://www.upachina.com/userfriendly2004/index.htm)

空气
2004-11-12, 11:41
http://louisrosenfeld.com/biography/images/lou_new.jpg

Lou Rosenfeld 在做信息架构设计(IA)工作的人员中可是鼎鼎大名。他和Peter Morville 合作的书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for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mazon.co.uk/exec/obidos/ASIN/0596000359/ref=ase_uidream-21/026-1745447-9574055)(1998年第一版,2002年第二版)是亚马逊网站上1998年最畅销的 Internet 书籍。这本书被当作信息架构设计的经典,已经成了几乎每个做 IA 的工作人员必读的书并且被用作大学里 IA 教学中的教科书。作为IA界的奠基人,他清晰的说明了图书管理学出身的IA人员在网络领域中的工作定位 (这里说明一下,传统的IA这个角色是来自于图书信息学的角色)。

作为密歇根大学图书管理学的硕士, Lou 认为图书管理员的技术和能力被低估了。还有什么人能够更好的为大家提供信息梳理,命名,和分类的服务呢?当网络热潮到来的时候,Lou 认识到要开发一个连贯的,符合用户直觉的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chitechture)就要提高另外的一些能力,这样才能让用户更好的使用网站上的信息。1991年Lou 和别人一起合作建立了Argus Associates (http://argus-inc.com/)。在这里,那些 “另外的能力” —— 使用性工程学,技术分析,人种学等与信息管理学等传统技巧被成功的集合到了一起,公司也几乎成了信息架构界最有名的企业。

Lou 还是 AIfIA (http://www.aifia.org/) (Asilomar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美国信息架构专家协会的创办者和负责人,并且成功地领导举办了最初3次关于IA的学术会议。他还为 Don Norman (http://66.98.148.43/~uigarden/forums-c/viewtopic.php?t=51) 和 Jacob Neilson (http://66.98.148.43/~uigarden/forums-c/viewtopic.php?t=70) 的 Neilson Norman Group (http://www.nngroup.com/) 教授一些最热门的讲座。从2001年起,Lou 成为独立的 IA 咨询师。目前他正在和使用性专家Steve Krug进行一个巡回演讲 (http://louisrosenfeld.com/presentations/seminars/eia/)。

Lou 和他的妻子Mary Jean Babic,女儿 Iris,小猫Schwa住在 Ann Arbor, Michigan。他的网站和blog:http://louisrosenfeld.com/home/

netfall
2004-12-06, 05:45
在国内能不能买到这本书?
有没有译过来的版本?

christina
2004-12-06, 11:01
这个还真不知道哦。。。

这本书真是好书。其实有条件不如读原版,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

vampirs
2004-12-07, 02:48
Steve Krug

http://www.sensible.com/krug.gif

(图片源自:http://www.sensible.com/about.html)

Steve Krug曾有十年的时间在从事计算机手册书籍的写作,直到1989年—他开始做可用性测试和界面设计,其工作从由解释问题变成了解决问题。

从那时起,他给很多用户作界面的评测和改进工作。这些用户主要是在线服务商和网站,包括Apple、AOL(美国在线)、Netscape、Excite@Home、BarnesandNoble.com、Lexus.com、和Circle.com(前身是Interactive Bureau)。

他的咨询公司—Advanced Common Sense (http://www.sensible.com/index.html)坐落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Chestnut Hill。

目前,Steve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评测已有网站和设计新网站,指导一些可用性研讨会,并帮助用户解决棘手的界面问题。

Steve Krug Email: skrug@sensible.com

(本文翻译自:Advanced Common Sense - Who we are (http://www.sensible.com/about.html))

netfall
2004-12-07, 05:36
想买原版的在国内也买不到
在网上买运费也太高了

ryana
2004-12-07, 06:59
恭喜netfall同学,本书影印版在国内有售,我就买了一本。
可以上china-pub.com去搜索一下,我是在那里买到的。很厚很厚。

ryana
2004-12-07, 10:50
Steve Krug曾有十年的时间在从事计算机手册书籍的写作,直到1989年—他开始做可用性测试和界面设计,其工作从由解释问题变成了解决问题。


先解释问题,再来解决问题,这个听上去还是满科学的职业发展道路。
不像偶上来就解决问题,有时候解释不清楚人家google,microsoft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有时候吸收不了人家设计的优点坚持自己的想法结果出了问题,有时候呢,是盲目的跟随别人的做法,结果被人问为什么这样,解释不了脸红~ :oops:

经验很重要~

christina
2004-12-07, 11:01
他的书——Don't make me think! 很值得一看

ryana
2004-12-07, 11:18
啊?那本书原来是他写的啊,这么伟大的事迹应该立刻补到公德碑里`

空气
2004-12-07, 11:33
多谢vampirs的翻译!

vampirs
2004-12-07, 12:47
空气不客气。

可惜偶以前浪费了很多时间:tv: 在学校的时候没有好好看看他们的书 现在想看看不到了 :broken:

xinxin83
2004-12-09, 12:50
最近才买了他的《软件创新之路》,虽然中文翻译的不太好,不过对于自己的启蒙还是有不少帮助的。

希望下次能够看到他的《About Face》的中译本吧

唉,偶英格历史是在太差了

xinxin83
2004-12-09, 12:52
《设计心理学》国内我好像找不到嘛

哪位同学指点一下?

vampirs
2004-12-09, 14:18
china-pub原来有卖 现在没有货 全国各地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货了

ryana
2004-12-10, 02:11
http://jingguan.china-pub.com/common/info.jsp?id=5592

怎么会找不到,这本书很好找啊,搜索一下就有了
不缺货啊,我是上个月刚买的

vampirs
2004-12-10, 02:17
那就是有一个月没有货了

ryana同学,这本书翻译的如何?

现在过内有emotional design的影印版之类的吗?

ryana
2004-12-10, 06:13
翻譯的還成吧,主要是我只是選了其中幾個章?看.
那本<Emotional Design>,不要說影印版,連電子書都找不到..看?碇荒?拇箨懸酝獾牡貐^才能買到了~

xinxin83
2004-12-10, 09:11
早知道当初买《软件创新之路》和《人机界面设计》的时候就一起了

唉,下次有机会在一起买了

vampirs
2004-12-12, 02:55
现在emotional design国内有人在翻译中出版中,但不知道何时可以看到... 不过糯曼先生的这本书的大概意思,估计很多地方都在转载,不难找到...

vampirs
2004-12-12, 05:22
太牛X了...好像梵高...

更正一下:bootstrap的意思是
n.提鞋带. 就是一般鞋后面顶部的一个布制或皮质的小环,可以提着它把鞋穿上

我看金山好像是翻译成解靴带的意思,那就不对了:
道格老先生开办了一间 ‘脱鞋学院’,哈哈 哈哈~

steven.liu
2004-12-21, 01:22
建议国内翻译的还是不买的好,我比对了The Design...的中英文版本,内容差异还是蛮大。

christina
2004-12-21, 10:36
Norman老先生说这本书还没中文版呢。。。 :roll: 偶没敢讲偶们有看哦。。。 :razz:

vampirs
2005-01-21, 03:15
建议国内翻译的还是不买的好,我比对了The Design...的中英文版本,内容差异还是蛮大。

会不会国内的《设计心理学》是老Don的第一版啊 Psychology of Every Things?

shirleymay
2005-03-29, 09:21
http://jingguan.china-pub.com/common/info.jsp?id=5592

怎么会找不到,这本书很好找啊,搜索一下就有了
不缺货啊,我是上个月刚买的


事隔半年,已经买不到了。

ryana
2005-04-04, 03:39
事隔半年,已经买不到了。

如果你是北京的,我倒可以借给你看看,不过要交押金滴噢,嘿嘿 8)

shirleymay
2005-04-09, 07:24
事隔半年,已经买不到了。

如果你是北京的,我倒可以借给你看看,不过要交押金滴噢,嘿嘿 8)

:( 千山万水……
不过以后到北京总部出差的话,倒是可以串个门 ^_^

posted on 2009-02-24 22:36 雪竹的天空( theorix ) 阅读(2643)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 博客园   IT新闻   BlogJava   博问   Chat2DB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