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81年,97年开始接触电脑,6年的编程学习经历, 曾有4年工作经验,最终转向基础理论学习和研究, 现华中理工科技大学在读,有志于图形学领域工作发展

EMAIL:alanvincentmail@gmail.com QQ:31547735

随笔分类(34)

文章分类(99)

相册

收藏夹(6)

编程技术网站

出国留学网站

数学资源网站

图形学网站

英语资源网站

自由职业者

搜索

  •  

最新评论

BACH乐旨

 

巴赫音阶
巴赫音阶

音乐中,BACH乐旨指的是由\mathbf{B}^{\flat}, \mathbf{A}, \mathbf{C}, \mathbf{H}^{\natural}四个音符组成的序列。由于在德语\mathbf{B}指的是英语中的\mathbf{B}^{\flat},而\mathbf{H}指的是英语中的\mathbf{H}^{\natural},所以这四个音符正好串成"巴赫"的名字BACH。所以这个音阶也称为BACH音阶。

在古代德国音乐符号中, \mathbf{B}代表\mathbf{B}^{\flat}, \mathbf{H}代表\mathbf{H}^{\natural}, 因此巴赫的名字用音乐符号写出来就是: \mathbf{B}^{\flat}, \mathbf{A}, \mathbf{C}, \mathbf{H}^{\natural}

巴赫使用一种以数字密码为基础的密码. 这种密码的规则是A=1, B=2, C=3等等, 因此B-A-C-H的和等于41(巴赫时代的德语字母I 与J相同). 在几乎每个巴赫的作品中都出现过14和41(即相当与BACH和JSBACH). 例如, 在第一首赋格曲, C大调赋格曲,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体"第一篇章中, 主旋律有14节 (另: 整个24篇内, 有22篇是完整的, 第23篇是几乎完整的, 第14篇没有完成), 一般认为这些密码是巴赫故意放进去的.

很多作曲家都使用过这四音音阶,以表示对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尊敬。但第一个已知的例子却是扬·皮特森·施威林克(Jan Pieterszoon Sweelinck)的一部作品。他创作该作品有可能是为了向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某位祖先表达敬意。巴赫的祖先很多都是音乐家。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他的作品《赋格的艺术》(Die Kunst der Fuge, BWV 1080)的最后部分就是用了巴赫音阶,这部作品在巴赫1750年去世前都不曾完成。它也出现在巴赫其他作品的段落中,比如在卡农变奏曲《從至高天我今降臨》(Canonic Variations on the Christmas Hymn 'Vom Himmel hoch,da komm ich her', BWV 769)第四次变奏的末段。普遍认为在作品《和谐小迷宫》(Kleines harmonisches Labyrinth, BWV 591)中,倒数第二小节的巴赫音阶算不上地道,而且这部作品还被认为是伪造的。(推测指约翰·大卫·海尼森才是其作者)。這出現在他作品“聖馬竇篇耶穌受難”中合音唱出“這人真的是天主子”這句裡。在很多作品中,雖然不是剛好用B-A-C-H,但還是可以找到根據這形式移調的音階(同一音長的音,中間停頓時間一樣:第二個音降半音,然後上小三度,再降半音)。

为键盘乐器而写的F大调赋格,就用上了这种音阶。这部作品是巴赫的一个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Johann Christian Bach)或卡尔·菲利普·埃曼奴·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创作的。但一直到19世纪,公众再次燃起对巴赫的兴趣时,这音阶才被经常使用。

可能由于巴赫自己经常用这种音阶写作赋格曲,这种音阶就被其他作曲家用于赋格曲,或者其他複合對位法寫作。

以明显带有巴赫音阶为特色的作品包括,按时间先后排序:

这一音阶还出现在很多其他作品的段落之中,包括阿诺·勋伯格的《为乐队而作的变奏曲》 (1926-28)还有他的《第三弦乐四重奏》(1927年),克日什托夫·彭德雷茨基的《圣路加受难曲》, 和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在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中的华彩乐段

其他名字音阶有:

之所以能够这样表示,是因为在德语中,降E的符号为"Es"。
posted on 2008-01-01 07:56 姚明 阅读(376)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所属分类: 音乐知识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 博客园   IT新闻   BlogJava   知识库   博问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