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250  评论-20  文章-55  trackbacks-0
 

  春天,种子发芽了。看着稚嫩的芽苞,一个孩子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所有的花草都是从地里钻出来的呢?

  钻出地面的花草都是那么明艳、那么美丽,地里一定是一个很美的天堂,一定也有着蓝天、白云和自由的阳光。孩子想。

  可妈妈告诉他,地里有的只是无尽的黑暗,花草钻出地面,正是为了摆脱黑暗,去追求蓝天、白云和自由的阳光。

  光的背后不是光。妈妈说。

  孩子稍大一点,读到了冰心的一首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直到这时,孩子才真正明白了母亲那番话的深刻含义——光的背后不是光。

  于是,身处人生的黑暗,这个孩子仍不放弃对光明的渴望;身受人生的挫折,这个孩子仍不放弃对人生的追求。

  这个孩子,就是我。

posted @ 2015-07-28 14:49 jay 阅读(7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最近看到知乎网上有人提问了一个问题,觉得很值得分享给大家:

  问题是:为什么有些人开车到家后会独自坐在车中发呆?

  回答的人有很多,有人说因为车里好安静,有种小时候看树下蚂蚁搬家时的平静。

  还有人说,是因为车里那首歌没听完。

  有个朋友说,他不仅喜欢把车开到家门口停一会儿,有时候他甚至绕过家门口掉个头奔快环,有无数个想不明白的夜晚,他一个人开着音响在高速上兜圈。他的最高纪录是开着暖气熄了灯坐在车里静静的看着人们在楼下银行的atm机里取钱,来来往往,看了一个小时。

  很难理解对不对?好好的家不回,车里又没有志玲姐姐,为啥喜欢待在车里?

  后来,回答的人越来越多,

posted @ 2015-07-27 15:12 jay 阅读(66)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一个人坐在动车上,这算是我第一次一个人旅行,没有想象中那么兴奋。我坐在靠窗的位置,欣赏着路上的风景,中途上来一位大叔,西装革履,皮鞋锃亮,梳着个精神抖擞的小背头,带着个和瓦片一样厚的镜片,看起来十分严谨,他在我身旁的空位坐下了。

  一个人的旅行,本来想着能遇到个美女聊聊天,结果却和大叔邂逅了,我暗暗叹息。

  我自顾自地看着窗外的风景,过了大概二十分钟,严谨的大叔先和我搭讪了:“小伙子,你这耳朵一边一个耳洞,父母不说吗?”

  大叔的开场白弱爆了。“嗯,这不还年轻嘛!”

  “年轻就是好啊!”大叔感慨道。

  “您也年轻过啊!”我们三言两语地聊了下去,也算是缓解下彼此旅途上的寂寞。

  “你这是出去玩吗,一个人?”

  “嗯,也不能算一个人,到那边有个朋友接我,您呢?”

  “我啊,出差,为了生活奔波,机械运动,和你们这些年轻人比不了。”

  我心里窃喜,什么都比不了年轻。

  “但我也不羡慕你们,我年轻的时候可比你们疯狂得多。”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真没看出来,大叔不落俗套,还有过疯狂的青春。

  “我小的时候,一个人跑遍了我们那边的整个大山,一个星期没回家,每天在山上吃野果,睡草窝。你们现在那种什么支帐篷露营的玩法,全是从我们那会儿进化过来的,没意思。后来和朋友做生意,闯遍了半个中国,什么搭车去旅行啊逃票啊穷游啊是我们那会儿每天的生活而已。唉,那时候还真想就这样过一辈子,多潇洒自在。”

  “我有点崇拜您了,您过去的生活是这个时代很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

  大叔笑了笑:“没什么可羡慕的,年轻时候再疯狂,最后还是要归于平淡。你看我现在,每天为了妻子和闺女,为了那点柴米油盐奔波,你可别把出差当成旅游,这是重复性的机械运动,索然无味。”

  “您年轻时候这么疯狂,现在就受得了如此平淡的生活?”

  “二十多岁的时候,和一个女人结婚,生子,养家,为自己的家庭负责,为妻子和孩子努力,孝敬好父母,日复一日地生活。你可以站起来问问这个车厢的人,有多少人不是过着这样的生活。”大叔微笑着看着我。

posted @ 2015-07-27 15:09 jay 阅读(99)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很多朋友都在问我这种问题:感情这事让我左右为难,我到底应该怎么选?

  先来说个简单的事。

  小雅是个刚念大学的女生,她留言问我:爸妈不让我在大学恋爱,我应该告诉他们么?

  我:成年人了,这事儿自己决定。

  小雅:求支招呀,我怕说了爸妈会生气。

  我:那就不说。

  小雅:不说的话,我有负罪感呀,出去玩儿总要撒谎。

  我:那就说呀。

  小雅:可是,说了不让我们在一起怎么办?我家教好严的你知道吗?

  我:那就既不说也既不不说。

  小雅:啥意思?

  我:不去考虑这事儿。

  小雅:……,就我平时会多和爸妈提他的事,说他的好,但是没有表明关系。

  我:你看你不处理得挺好吗?

  这个女生提的问题,就是刚刚恋爱的小女生的小问题,很多朋友会说,这哪里算是烦恼啊,简直不值一提对么?

  那我们来看更加的左右为难些的。

  小F不小心闯入了别人的婚姻,男人大她10岁,爱她,宠她,让她每天生活在爱情之中,直到她知道,这个男人已婚有子,可是,爱是那么真实,那么有温度,那么有力量,然而,她知道,他不可能离婚选择她,同时,她陷入巨大的负罪感之中,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破坏他人家庭的“小三”,而且,自己的未来会走向何方呢?是去是留?真的很难抉择,很痛苦。

  再难一点儿的。

  小G身处一段平淡似水的婚姻,老公是相亲认识的,人很好,很nice,可是彼此之间就是好像缺了点什么,老公不善言谈,不谙表达,只是一个愿意担负家庭责任的沉闷的男人,小G这么形容他,究竟是留在这段稳定却又了无生气的关系之中?还是离开他去寻找动人心魄的爱情?小G同样感到非常纠结。

  更难一点儿的。

  小K在维持这一段在她眼里“名存实亡”的婚姻;朋友、亲人都觉得我应该离开他,认识7年,结婚6年,他从玩暧昧、到出轨、最后同居,一次比一次更加过份,认识他时一穷二白现在依然清贫如水,我提离婚,他不愿意,只说可以暂时分开几年,因为结婚太早,还没玩够!现在两个小孩除我之外无人照看,所以我也不能选择工作,不敢想象没人照看孩子他们会成怎样?感觉自己很压抑很难受,却又别无选择。

  对于小K,她的问题真的不是只言片语可以解决,对于爱情的理解,对于婚姻的态度,对于子女的教育,对于未来的安排……,太多的困惑需要去处理,太多的困境需要去穿越,只有这些问题逐一澄清,她才能最终为自己作出选择,那么,名存实亡的婚姻到底应不应该继续?

posted @ 2015-07-27 15:07 jay 阅读(80) | 评论 (0)编辑 收藏

  这世上到底存不存在所谓的“对的人”?

  回头看看自己的经历,总觉得情况不容乐观;再看看身边的朋友,依然没有找到多少信心。

  奶茶虽然唱着:“对的人终于会来到,因为犯的错够多”,可优秀如她,也是等到四十多岁才遇见那个所谓的“对的人”。

  不是惧怕年龄,只是一想到那些一生中最美好最璀璨的岁月注定要独自走过,还是忍不住会遗憾。遗憾没有在最好的年华里,与那个对的人不期而遇。以至于连快乐都不那么纯粹了。

  身边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慈悲善目的老者,我喜欢与他们一起坐在冬日的暖阳中晒太阳,什么都不用说,却能感到一种被包容的谅解。

  他们的年龄通常要比张牙舞爪的七大姑八大姨要大出一截,漫长而琐碎的生活将他们打磨地如同鹅卵石般温润。他们常常出现在老屋的房檐下,神态安详,从不出口伤人,也绝不强人所难。

  他们会在漫长的沉默后,轻轻地对着虚空说一句:

  “不要急,时候未到。总会遇到的。”

  听到的那一刻,我仿佛受到了佛性的洗礼,内心第一次甘愿相信:

  这看似宽慰的话语或许真的是生活沉淀之后最大的哲理。

  怀揣着一颗将信将疑的心,我从二十六岁走到三十岁。

  生活一如既往地平淡如水,那个命中注定会到来的人依然迷失在路上。

  我不知道这场没有时间没有地点没有邀请函的遇见究竟会在生命的哪一个转角出现,只能带着宿命般地稀薄认同一步步向前。

  我无法预见未来,却依然对未来抱有飘忽不定的幻想。

posted @ 2015-07-25 15:43 jay 阅读(70)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你要好好爱自己。

  这话来自一句叮嘱。最早向我们说起它的人,可能是我们的父母,可能是我们的师友,可能是我们的恋人爱人……他们也许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冷了要添衣,热了要洗脸。不要熬夜,不要一忙就忘了吃饭。要和大家伙儿搞好关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早睡早起……如果从来没有人对你说起过这些絮絮叨叨啰啰嗦嗦的话,那你的童年和少年加上青年时期,孤寂荒凉。你未曾被人捧在手心,极少承接过温情。

  不过,这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无论别人怎样对你说过这些话,说过多少次,都是身外之物。话音终将袅袅远去,要紧的是——你要自己对自己说这句话——你要好好爱自己。在纷杂人间的清朗月夜,你要耳语般但无比坚定地对自己说。

  好好爱自己,是简单朴素的常识。可是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够懂得能够记住能够做到呢?

  放眼四周,谬爱种种。

  有人年轻时不顾死活拼命挣钱,预约给自己年老的时候可以肆意享乐,放开一搏。他们以为这就是爱自己。

  有人以为给自己的胃填进一些过多的食物,让罕见的山珍野味把肚腹撑得两眼翻白,这就是爱自己了。

  有人以为在手腕上箍住名表,在颈项间悬挂重磅的金饰,这就是爱自己了。

  有人以为把身体安置在一个庞大的屋舍内,再用很多名牌将自己掩埋,这就是爱自己了。

  有人以为把自己的腿最大限度地闲置起来,抵达任何一个地方都由汽油和钢铁代步,这就是爱自己了。

  有人以为让自己的外貌和自己的内脏年龄不相符,让面容在层层化妆品的粉饰下,显出不合时宜的嫩相。严重者不惜刀兵相见大胆斧正自我,甚至可以将腿骨敲断以求延展下肢增加身高,就是狠狠地爱自己了。

  有人以为让自己的身体委曲求全,和不爱的人肌肤相亲,以换得衣食无忧甚至纸醉金迷,这就是爱自己了。

  有人以为让嘴巴说言不由衷之话,让表情肌做不是发自内心的谄媚之态,让双膝弯曲,让目光羞于见人,这都是爱自己。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以上诸等,皆是对不起自己,害了自己。

  爱自己是需要理由的。我们的爱要想持之以恒,先要明白自己究竟是谁。

  最明确的结论是——自己首先是一个身体。这个身体结构精巧,机能完善,高度发达,精美绝伦。千百万年进化的水流,将身体打磨成健全而温润的宝石。

posted @ 2015-07-25 15:42 jay 阅读(6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如果问我:小时候的记忆中,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我一定会回答你:“我想变得瘦瘦的。”

  小学的时候,情窦初开,总是会默默地喜欢一个男生,却在见到他的那一刻,飞一样地躲开,如果实在躲闪不及,我就会佯装出很平静的样子,内心早已波涛汹涌。

  记得小学那会儿,我喜欢瘦瘦高高聪明的男生,可是当时,瘦瘦高高聪明的男生怎么会喜欢一个胖胖羞涩还不解风情的女生呢,也就是怎么会喜欢我呢,当时的我内心颇为自卑,虽然一度大家认识我的方式都是“那个学数学竞赛的女孩”,但是都不足以让自己昂扬自信起来。

  当时,我很羡慕小学时的音乐课代表M,她身材高挑,常常面带自信的微笑,最重要的是,她真的很受男生欢迎。每天中午午休结束,她就会走到讲台上,伸出双手举到齐头高的位置,接着我们就在她纤细手臂的挥动下开始唱歌。我常常出神地望着她,有一次她买了一双很流行的白色大头皮鞋,我羡慕极了,回去就开始纠缠妈妈给我买白色大头皮鞋。

  就这样,我一直把自己收不到男生情书和表白归结为“我胖”。到了初中,随着越来越在乎外表这件事,我就开始减肥,还记得当时刚好是非典集中爆发的时期,学校停课了。“机会来了。”我内心狂喜,终于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减肥”上了。

  拿出纸笔,细细制订计划:“早上去体育场跑十圈,晚上连走带跑十圈,每顿饭只吃半碗饭,配一些清淡的菜。”偷偷制订计划之后,就开始严格执行。开始我瘦得很慢,但是几天后,我发现我平躺的时候可以摸到自己的肋骨,我的腰身越来越纤细,再后来,我的裤子由二尺二变成了二尺,又变成了一尺八,我开心极了,暗想:“时机未到,继续坚持。”直到有一天,我去上古筝课,学古筝的老师指指我的手腕对我说:“你看看你瘦的。”我才发现,我手腕处的骨头凸出来了。上完课,狂奔回去,一上称,竟然只有82斤。对于当时身高一米六、体重向来都是三位数的我来说,这个数字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兴奋,还有重新找回的自信。

  复课后,大家都围过来,看着我宽松的裤子,“你怎么瘦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得非典了?”我很低调,“没,减肥减的。”在一系列的追问中,大家开始适应我瘦瘦的样子。

  我可以很轻松地翘二郎腿了,可以看到喜欢的裤子直接说给我拿最小码,看到喜欢的衣服不再关注“会不会显胖”这个问题。所有的好运都是一环套一环的,我的成绩变得更加稳定,一度考了一个年级第一。

  其实,现在想想:当时的毅力哪来的?我觉得,可能是我享受减肥这件事情带给我的成就感远远大于胃液灼烧和胃壁摩擦带给我的痛苦。乐在其中地去坚持一件事,总好过天天暗示自己“你必须这么做”要来得容易且长久。

posted @ 2015-07-25 15:40 jay 阅读(66)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森林里有一只漂亮的鹿,它总是为自己拥有一对美丽的鹿角而骄傲。于是,小鹿看不起其他的任何动物,经常嘲笑它们外表难看。一天,森林之王狮子出来了。小动物们都纷纷逃跑,只有那只骄傲的鹿还站在原地。同样,小鹿居然开始嘲笑狮子,认为狮子没有它头上那对漂亮的鹿角,不值得骄傲!狮子受到小鹿的嘲笑,非常恼火,于是狠狠地扑向了小鹿!当小鹿拼命逃跑的时候,那对漂亮的鹿角居然卡在树上,它只能秫秫殆命了!这时候,骄傲的小鹿才明白:没有头上那对骄傲的鹿角,也许没有那么漂亮,但至少能够活得长一些小鹿因为自己美丽的外表而异常骄傲,看不起任何同伴,甚至用骄傲来挑衅森林之王!最后,当然是死路一条!这告诉我们,不能单纯地满足自己美丽的外表,不能骄傲自满,要学会谦虚,学会审慎。
posted @ 2015-07-24 14:49 jay 阅读(9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很多年前我便认识她,那时我刚出茅庐,刚开始有大学女生慕名而来,其中就有她一个。

  第一面我吃了一惊,想来想去,最客观的评价还是一个字:丑。农家女,矮个子,扁平脸塌鼻梁,皮肤黄黄的,最触目惊心的是一口烂牙,一说话一笑就像是在龇牙咧嘴。她眼神诚恳,我却有点儿不知所措:我能给她什么样的建议?尤其是,她还是专科生。

  这听起来是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生:出身寒微,挣扎出鸡窝却离枝头远得很。专科毕业的她,将来能做什么呢,文员?尤其是,爱与喜欢,往往都要以相貌打底,她有再多优点,也会被她土气甚至难看的面容全盘挡住。女孩子到底是干得好还是要嫁得好?仿佛,她两者都没份。

  后来没再见过面,只断断续续有联系:她专升本了;又过两年,她留校当辅导员了;去做讲座,她事后才知道消息,说她正在那所大学读研,可惜没来参加……不久前,我意外地在一次活动中遇见她——是她热情地喊我名字,我先没认出她来,她报出名字来,我吓了一跳:“判若两人”都不能形容她,几乎是天人之别了。娇小个子,身材保持得很好,一件香奈儿小黑裙穿得玲珑有致,八厘米高跟鞋进退自如。发型精致,妆容得体,细看,五官仍平凡,肤质仍泛黄——但这有什么关系,白璧亦有微瑕。她活泼了很多,常常大说大笑,但牙齿顺眼了,她笑着说:“前几年戴了牙箍。”

  细问她的近况:原来她已经博士毕业,现在大学教专业课。婚姻方面有些蹉跎,过了三十五岁才嫁给大她一岁的同校老师,去年生了儿子。我问得直接,她答得落落大方。谈起孩子,她诙谐地说:“我教育孩子的原则就是:人丑就要多读书。”仰头哈哈一笑,全不带一点阴霾。

  曾经的她,能如此坦然说起自己的外貌吗?我想不起来了。

  别撇嘴,说这不过是一个励志故事,我看到的,不是故事,是近在身边的、活生生的人,一个完美的范例,让我看到,人可以如何靠努力改变命运。她曾经一无所有,无背景,无学历,无颜值,只有一颗向上的心、不曾停下的双脚。我知道她爱过,但这爱被嫌弃了,挫折感像沙子一样磨损人的心,她什么也不说,一直往前走,选择了最笨拙而最有效的道路:学习。

  多么艰难的一条路,忍受寂寞、疲倦,同龄人有些嫁作人妻、相夫教子,有些在职场上尽情挥洒,有些吃喝玩乐、享受青春,自己却只有一卷书一盏灯而已。读出来会怎么样?是否一定有未来?她彷徨过没有,有没有起意放弃过?我想她能确定的就是:读不出来,多半没有未来。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是唯一的成功之道。

posted @ 2015-07-24 14:47 jay 阅读(74)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前些时间我们工作室招人的时候,一个小姑娘笑嘻嘻地进来了。看了她的作品,很不错,于是就问她:“你想面试哪个岗位呢?”

  她说:“剪辑。”

  其实我挺想聘她的,但是我们剧组的剪辑既刻苦,能力又强,而且预算又不够,矛盾中,我问:“有没有想过换一个职位,比如说特效什么的。”

  她说:“我不会啊。”

  我说:“那你还会什么?”

  她愣住了一下,继续说:“我剪辑很不错的,您看了我的作品应该知道。”

  那时我非常矛盾,因为她确实很优秀,可是工作岗位已经满了。优秀的人很多,她可以被替代,先来后到,所以我们讨论了一会儿,最后推荐她去了另外的工作室。本来故事应该结束了。可是当天晚上,小姑娘给我发了一条很长的短信,问:“我很想加入你们的团队,而且我的能力也不差,为什么不要我?”

  其实换成其他人,就不回复了。而我好为人师的臭毛病又出来了,我想了半天,回了一条很长的短信:“小美,我们都看出你很优秀,可是剪辑这项工作你还没有做到极致,虽然我们都看到你到我们这里来后能力会提升得很快,你有超强的潜力,可是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剪辑师,岗位已经满了。你虽然优秀,但运气不是那么好,可是你知道如果一个人无可替代,他的运气可能就好得多,下次一定要多学点儿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会更好的!告诉你一句话,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记得,优秀不够,一定要卓越,一定要无可替代才是最重要的。”

  那天以后,小姑娘和我成了很好的朋友。我们经常一起吃饭,直到今天,她已经与大工作室签约了,月薪上万。她的微博个性签名上写着:优秀不够,你是否无可替代。

posted @ 2015-07-24 14:40 jay 阅读(52)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
共25页: First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L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