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74, 文章 - 0, 评论 - 26, 引用 - 0
数据加载中……

队列

队列

需要队列是出于两个原因。首先,需要队列来保存工作作业。还需要可用于跟踪已终止线程的数据结构。还记得前几篇文章(请参阅本文结尾处的 参考资料)中,我曾提到过需要使用带有特定进程标识的 pthread_join 吗?使用“清除队列”(称作 "cq")可以解决无法等待 任何已终止线程的问题(稍后将详细讨论这个问题)。以下是标准队列代码。将此代码保存到文件 queue.h 和 queue.c:


queue.h
												
														/* queue.h
** Copyright 2000 Daniel Robbins, Gentoo Technologies, Inc.
** Author: Daniel Robbins
** Date: 16 Jun 2000
*/

typedef struct node {
  struct node *next;
} node;

typedef struct queue {
  node *head, *tail; 
} queue;

void queue_init(queue *myroot);
void queue_put(queue *myroot, node *mynode);
node *queue_get(queue *myroot);

												
										



queue.c
												
														/* queue.c
** Copyright 2000 Daniel Robbins, Gentoo Technologies, Inc.
** Author: Daniel Robbins
** Date: 16 Jun 2000
**
** This set of queue functions was originally thread-aware.  I
** redesigned the code to make this set of queue routines
** thread-ignorant (just a generic, boring yet very fast set of queue
** routines).  Why the change?  Because it makes more sense to have
** the thread support as an optional add-on.  Consider a situation
** where you want to add 5 nodes to the queue.  With the
** thread-enabled version, each call to queue_put() would
** automatically lock and unlock the queue mutex 5 times -- that's a
** lot of unnecessary overhead.  However, by moving the thread stuff
** out of the queue routines, the caller can lock the mutex once at
** the beginning, then insert 5 items, and then unlock at the end.
** Moving the lock/unlock code out of the queue functions allows for
** optimizations that aren't possible otherwise.  It also makes this
** code useful for non-threaded applications.
**
** We can easily thread-enable this data structure by using the
** data_control type defined in control.c and control.h.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queue.h"

void queue_init(queue *myroot) {
  myroot->head=NULL;
  myroot->tail=NULL;
}

void queue_put(queue *myroot,node *mynode) {
  mynode->next=NULL;
  if (myroot->tail!=NULL)
    myroot->tail->next=mynode;
  myroot->tail=mynode;
  if (myroot->:head==NULL)
    myroot->head=mynode;
}

node *queue_get(queue *myroot) {
  //get from root
  node *mynode;
  mynode=myroot->head;
  if (myroot->head!=NULL)
    myroot->head=myroot->head->next;
  return mynode;
}

												
										

posted @ 2006-06-26 19:25 井泉 阅读(20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遍历文件目录--生成define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ctype.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diren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static void strtoupper(char *p)
{
 int i;
 int j=strlen(p);
 for(i=0;i<j;i++)
  {
 *p=toupper(*p);
 p++;
 }
};
int main( void )
{
 
 
 int fd;
 DIR * dir;
 struct dirent * ent;
 
 char *p1;
 char *p2;
 char temp[255];
 char lower[50];
 memset(temp,0,sizeof(temp));
 memset(lower,0,sizeof(lower));
 
 
 if(!(dir=opendir("/opt/sip_ui/res/."))){ //目录
 perror("opendir");
 return;
 }
 errno=0;
 

 if((fd=open("hw",O_TRUNC|O_CREAT|O_WRONLY,0644))<0){
 perror("open");
 exit(1); 
 }
 
 while((ent=readdir(dir))){
  
 if(strstr(ent->d_name,".bmp")){ //后缀名
 p1=strtok(ent->d_name,".");
 p2=strtok(NULL,".");
 memcpy(lower,p1,strlen(p1));
 lower[strlen(p1)]='\0';
 strtoupper(p1);
 strtoupper(p2);
 
  strcat(p1,"_PIC");
 //strcat(p1,p2);
 
 sprintf(temp,"#define %s \"res\" PATH_SEP \"%s.\" RESFILE_EXT\n",p1,lower);
 
      
     

 if(write(fd,temp,strlen(temp)) < 0){
 perror("write");
 exit(1);
 }
 }
 errno=0;
 }
 if(errno)
 {
 perror("readdir");
 return ;
 }
 
 close(fd);
 closedir(dir);
 return 1;
}

posted @ 2006-06-26 19:18 井泉 阅读(38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c# 到 c

1.可以简单的认为 一个.h 文件对应一层
2.用static变量,加全局函数 替代 全局变量,模仿属性概念。
3.宏的作用 实现默认参数,常量,与“##”连接字符串操作符实现动态名称
4.强大的位操作
5.动态内存分配
6.函数指针,回调机制,事件机制,消息机制

posted @ 2006-06-26 18:41 井泉 阅读(20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C语言中的面向对象

一 、面向对象思想



一、 面向对象思想的目的是框架化,手段是抽象

相信很多人都明白面向对象讲了什么:类,抽象类,继承,多态。但是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概念的产生呢?

打个比方说:你去买显示器,然而显示器的品牌样式是多种多样的,你在买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也是不可预测的。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在程序语言中如何去描述呢。面向对象的思想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编写一个程序(甚至说是一个工程),从无到用是困难的,从有到丰富是更加困难的。面向对象将程序的各个行为化为对象,而又用抽象的办法将这些对象归类(抽象),从而将错综复杂的事情简化为几个主要的有机组合(框架化)。

其实我们的身边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组成的:比如说电脑:电脑是由主板,CPU加上各种卡组成的。这就是一个框架化。而忽略不同的CPU,不同的主板,不同的声卡,网卡,显卡的区别,这就是抽象。再比如说现在的教育网:是由主核心节点:清华,北大,北邮等几个,然后是各个子节点,依次组成了整个教育网网络。

所以我觉得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就是:一个大型工程是分层次结构的,每层又由抽象的结构连接为整体(框架化),各个抽象结构之间是彼此独立的,可以独立进化(继承,多态)。层次之间,结构之间各有统一的通讯方式(通常是消息,事件机制)。

二、 以前 C 语言编程中常用的“面向对象”方法

其实C语言诞生以来,人们就想了很多办法来体现“面向对象”的思想。下面就来说说我所知道的方法。先说一些大家熟悉的东东,慢慢再讲诡异的。呵呵

1. 宏定义:

有的人不禁要问,宏定义怎么扯到这里来了,我们可以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define MacroFunction Afunction

然后在程序里面你调用了大量的AFunction,但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要用BFunction了,(不过AFunction又不能不要,很有可能你以后还要调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define MacroFunction Bfunction来达到这样的目的。

当然,不得不说这样的办法是too simple,sometime naïve的,因为一个很滑稽的问题是如果我一般要改为BFunction,一半不变怎么办? 那就只好查找替换了。

2. 静态的入口函数,保证函数名相同,利用标志位调用子函数:

这样的典型应用很多,比如说网卡驱动里面有一个入口函数Nilan(int FunctionCode,Para*)。具体的参数是什么记不清楚了。不过NiLan的主体是这样的:

Long Nilan(int FunctionCode,Para*){

Switch(FunctionCode){

Case SendPacket: send(….)

Case ReceivePacket: receive(…)

…..

}

写到这里大家明白什么意思了吧。保证相同的函数名就是说:网卡驱动是和pNA+协议栈互连的,那么如何保证pNA+协议栈和不同的驱动都兼容呢,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仅仅使用一个入口函数。通过改变如果函数的参数值,来调用内部的各个函数。这样的做法是可以进化的:如果以后想调用新的函数,增加相应的函数参数值就好了。如果我们将网卡驱动和pNA+协议栈看作两个层的话,我们可以发现:

层与层之间的互连接口是很小的(这里是一个入口函数),一般是采用名字解析的办法而不是具体的函数调用(利用FunctionCode调用函数,Nilan仅仅实现名字解析的功能) ――!接口限制和名字解析

接口限制:层与层之间仅仅知道有限的函数

名字解析:层与层之间建立共同的名字与函数的对应关系,之间利用名字调用功能。

3.CALLBACK函数。

我觉得这是C语言的一个创举,虽然它很简单,就象如何把鸡蛋竖起来一样,但是你如果没想到的话,嘿嘿。如果说静态入口函数实现了一个可管理的宏观的话,CallBack就是实现了一个可进化的微观:它使得一个函数可以在不重新编译的情况下实现功能的添加!但是在最最早期的时候,也有蛮多人持反对态度,因为它用了函数指针。函数指针虽然灵活,但是由于它要访问内存两次才可以调用到函数,第一次访问函数指针,第二次才是真正的函数调用。它的效率是不如普通函数的。但是在一个不太苛刻的环境下,函数调用本身就不怎么耗时,函数指针的性能又不是特别糟糕,使用函数指针其实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是函数指针除了性能,最麻烦的地方就是会导致程序的“支离破碎”。试想:在程序中,你读到一个函数指针的时候,如果你愣是不知道这个函数指针指向的是哪个函数,那个感觉真的很糟糕。(可以看后面的文章,要使用先进的程序框架,避免这样的情况)

三、 Event 和 Message

看了上面的描述,相信大家多少有些明白为什么要使用Event和Message了。具体的函数调用会带来很多的问题(虽然从效率上讲,这样做是很好的)。为了提高程序的灵活性,Event和Message的办法产生了。用名字解析的办法代替通常的函数调用,这样,如果双方对这样的解析是一致的话,就可以达到一个统一。不过Event和Message的作用还不仅仅是如此。

Event和Message还有建立进程间通信的功能。进程将自己的消息发给“控制中心”(简单的就是一个消息队列,和一个while循环不断的取消息队列的内容并执行),控制程序得到消息,分发给相应的进程,这样其他进程就可以得到这个消息并进行响应。

Event和Message是很灵活的,因为你可以随时添加或者关闭一个进程,(仅仅需要添加分发消息的列表就可以了)Event和Message 从程序实现上将我觉得是一样的,只不过概念不同。Event多用于指一个动作,比如硬件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调用一个什么函数等等。Message多用于指一个指示,比如什么程序发生了什么操作命令等等。

四、 小结

其实编程序和写文章一样,都是先有一个提纲,然后慢慢的丰富。先抽象化得到程序的骨架,然后再考虑各个方面的其他内容:程序极端的时候会发生什么问题?程序的这个地方的功能现在还不完善,以后再完善会有什么问题?程序是不是可以扩展的?

二、类模拟的性能分析

  类模拟中使用了大量的函数指针,结构体等等,有必须对此进行性能分析,以便观察这样的结构对程序的整体性能有什么程度的影响。

  1.函数调用的开销

#define COUNTER XX
void testfunc()
{
  int i,k=0;
  for(i=0;i<YY;i++)
}

  在测试程序里面,我们使用的是一个测试函数,函数体内部可以通过改变YY的值来改变函数的耗时。测试对比是 循环调用XX次函数,和循环XX次函数内部的YY循环。

  结果发现,在YY足够小,X足够大的情况下,函数调用耗时成为了主要原因。所以当一个“简单”功能需要“反复”调用的时候,将它编写为函数将会对性能有影响。这个时候可以使用宏,或者inline关键字。

  但是,实际上我设置XX=10000000(1千万)的时候,才出现ms级别的耗时,对于非实时操作(UI等等),即使是很慢的cpu(嵌入式10M级别的),也只会在XX=10万的时候出现短暂的函数调用耗时,所以实际上这个是可以忽略的。

  2.普通函数调用和函数指针调用的开销

void (*tf)();
tf=testfunc;

  测试程序修改为一个使用函数调用,一个使用函数指针调用。测试发现对时间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在第一次编写的时候,发现在函数调用出现耗时的情况下(XX=1亿),函数指针的调用要慢(release版本),调用耗时350:500。后来才发现这个影响是由于将变量申请为全局的原因,全局变量的访问要比局部变量慢很多)。

  3.函数指针和指针结构访问的开销

struct a {
  void (*tf)();
}

  测试程序修改为使用结构的函数指针,测试发现对时间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其实使用结构并不会产生影响,因为结构的访问是固定偏移量的。所以结构变量的访问和普通变量的访问对于机器码来说是一样的。

  测试结论:使用类模拟的办法对性能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三、C语言的多态实现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设计模式方面的书,大家有什么体会呢?Bridge,Proxy,Factory这些设计模式都是基于抽象类的。使用抽象对象是这里的一个核心。
   
  其实我觉得框架化编程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抽象,用抽象的对象构建程序的主体框架,这是面向对象编程的普遍思想。用抽象构建骨架,再加上多态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程序。由于C++语言本身实现了继承和多态,使用这样的编程理念(理念啥意思?跟个风,嘿嘿)在C++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可以说Virtual(多态)是VC的灵魂。

  但是,使用C语言的我们都快把这个多态忘光光了。我常听见前辈说,类?多态?我们用的是C,把这些忘了吧。很不幸的是,我是一个固执的人。这么好的东西,为啥不用呢。很高兴的,在最近的一些纯C代码中,我看见了C中的多态!下面且听我慢慢道来。

  1. VC中的Interface是什么

  Interface:中文解释是接口,其实它表示的是一个纯虚类。不过我所要说的是,在VC中的Interface其实就是struct,查找Interface的定义,你可以发现有这样的宏定义:

    #Ifndef Interface
    #define Interface struct
    #endif

  而且,实际上在VC中,如果一个类有Virtual的函数,则类里面会有vtable,它实际上是一个虚函数列表。实际上C++是从C发展而来的,它不过是在语言级别上支持了很多新功能,在C语言中,我们也可以使用这样的功能,前提是我们不得不自己实现。

  2.C中如何实现纯虚类(我称它为纯虚结构)

  比较前面,相信大家已经豁然开朗了。使用struct组合函数指针就可以实现纯虚类。

  例子:

  typedef struct {
    void (*Foo1)();
    char (*Foo2)();
    char* (*Foo3)(char* st);
  }
  MyVirtualInterface;
   
  这样假设我们在主体框架中要使用桥模式。(我们的主类是DoMyAct,接口具体实现类是Act1,Act2)下面我将依次介绍这些“类”。(C中的“类”在前面有说明,这里换了一个,是使用早期的数组的办法)

  主类DoMyAct: 主类中含有MyVirtualInterface* m_pInterface; 主类有下函数:

  DoMyAct_SetInterface(MyVirtualInterface* pInterface)
  {
    m_pInterface= pInterface;
  }
  DoMyAct_Do()
  {
    if(m_pInterface==NULL) return;
    m_pInterface->Foo1();
    c=m_pInterface->Foo2();
  }

  子类Act1:实现虚结构,含有MyVirtualInterface st[MAX]; 有以下函数:

  MyVirtualInterface* Act1_CreatInterface()
  {
    index=FindValid() //对象池或者使用Malloc !应该留在外面申请,实例化
    if(index==-1) return NULL;
    St[index].Foo1=Act1_Foo1; // Act1_Foo1要在下面具体实现
    St[index].Foo2=Act1_Foo2;
    St[index].Foo3=Act1_Foo3;
    Return &st [index];
  }

  子类Act2同上。

  在main中,假设有一个对象List。List中存贮的是MyVirtualInterface指针,则有:

  if( (p= Act1_CreatInterface()) != NULL)
  List_AddObject(&List, p); //Add Al

  While(p=List_GetObject()){
    DoMyAct_SetInterface(p);//使用Interface代替了原来大篇幅的Switch Case
    DoMyAct_Do();//不要理会具体的什么样的动作,just do it
  }

  FREE ALL

四、类模拟和多态,继承

  在面向对象的语言里面,出现了类的概念。这是编程思想的一种进化。所谓类:是对特定数据的特定操作的集合体。所以说类包含了两个范畴:数据和操作。而C语言中的struct仅仅是数据的集合。(liyuming1978@163.com)

  1.实例:下面先从一个小例子看起

#ifndef C_Class
    #define C_Class struct
#endif

C_Class A {
    C_Class A *A_this;
    void (*Foo)(C_Class A *A_this);
    int a;
    int b;
};

C_Class B{           //B继承了A
    C_Class B *B_this; //顺序很重要
    void (*Foo)(C_Class B *Bthis);         //虚函数
    int a;
    int b;

    int c;
};


void B_F2(C_Class B *Bthis)
{
    printf("It is B_Fun\n");
}

void A_Foo(C_Class A *Athis)
{
    printf("It is A.a=%d\n",Athis->a);//或者这里
//   exit(1);
//   printf("纯虚 不允许执行\n");//或者这里
}

void B_Foo(C_Class B *Bthis)
{
    printf("It is B.c=%d\n",Bthis->c);
}

void A_Creat(struct A* p)
{
    p->Foo=A_Foo;
    p->a=1;
    p->b=2;
    p->A_this=p;
}


void B_Creat(struct B* p)
{
    p->Foo=B_Foo;
    p->a=11;
    p->b=12;    
    p->c=13;
    p->B_this=p;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C_Class A *ma,a;
    C_Class B *mb,b;

    A_Creat(&a);//实例化
    B_Creat(&b);

    mb=&b;
    ma=&a;

    ma=(C_Class A*)mb;//引入多态指针
    printf("%d\n",ma->a);//可惜的就是 函数变量没有private
    ma->Foo(ma);//多态
    a.Foo(&a);//不是多态了
    B_F2(&b);//成员函数,因为效率问题不使用函数指针
    return 0;
}


  输出结果:

11
It is B.c=13
It is A.a=1
It is B_Fun</P< p>

posted @ 2006-06-26 18:31 井泉 阅读(323) | 评论 (1)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
共8页: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