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读过苏轼的《范增论》,原文的第一段是: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
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一直好奇陈平用的是什么计策,呵呵,今天在现代生物导论上看了陈丞相世家,才豁然开朗。
上大学以后就一直在抽时间看《史记》,毕竟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嘛,以前看的人物虽然战功累累,但是论智谋却只能算平平。也许因为我也属于智慧型,所以对陈平颇为看好吧,尤其是他的智谋^_^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这是第一段的收获,个人感觉看完史记至少得记住这人的封号还有籍贯 呵呵。
原来他还属于倒插门类型的,他家里很穷,但是他娶了一个富人的女儿张氏,记得李白也属于这种类型,难道有才之人都有这共通之处吗?呵呵
第三段对我来说印象较为深刻,“里中灶,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聪明的你一定看出来了吧,陈平一句“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道出了陈平的雄心壮志,宰肉算什么,要宰,就宰天下!
事实上,他做到了。
我觉得陈平最过人之处就是他的智谋,这从他使金离间项羽和亚父范增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接着刘邦与平一唱一和,“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这招可够聪明的,既散播谣言,动摇项羽内心,又区别对待楚使,这让项羽不得不信他的将领怀有二心。中国的政治斗争中,要想取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互相信任,一旦互相猜忌,后果就不堪设想。在想想战场上,忠心耿耿的岳飞吧,为了保卫国家,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是他最终没有死在敌人的利刃下,而是死在同朝幕僚的谗言中,不亦哀乎!。。。。。。防人之口,甚于防川啊。
再看陈平所献之第二计:诱捕韩信。韩信这个人,太傲气,功高盖主,竟自立为齐王。难道他没有像样一点的谋士吗?难道他不知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卸磨杀驴吗?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平定天下之后,功高盖主的必然是帝王的首要铲除对象。哎,韩信的下场大家都知道了,我只是可惜,因为我也很喜欢韩信的。闲话不多说,还是说陈平吧,当韩信自立为齐王后,各种各样有关他要谋反的谣言就自然而然地传到刘邦的耳朵里,问问武官,怎么办?武官们说,打!再问陈平,平曰“人之上书直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曰:“信知之乎?”曰:“不知。”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正由于陈平一番话,把问题的实质给揭露出来,既然打不过,这样做不是自取灭亡吗?况且出师无名,又如何取信于天下?韩信献计:不如来个天子南游,等群诸侯来谒之时,因而擒之,不过几个力士的事罢了?又何必动用军队?^_^
再看陈平做人,拿捏有度,不自矜其能,不功高盖主,为人谦让,这才是真正的做人之道啊!再看看你身边的那些人吧,一旦有了点权利就自高自傲,目空一切,殊不知这是在为自己买棺材呢。俞敏洪上次来演讲的时候还这样说,天上有座云做的沙发,位置很高,但是你敢做吗?座上去,还不摔死你?绛侯勃,为右丞相时,平为左丞相,首先必须知道,古代尚右。又一次孝文帝问:天下一年有多少刑事案件啊?勃不知,又问国家一年有多少钱谷收入呀?勃又不知,天子有些不高兴了。陈平这时显得很聪明,他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帮勃下台,说这些事情自有专门的人处理,左右丞相只不过是帮天子您管理好您的臣子罢了,我们的职责是“主臣!”这让勃自愧不如,只能自愿地将右丞相的位置拱手送给陈平。这不是很高明吗?个人认为陈平的做人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呵呵 司马迁对他的评价也很高,说其“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智谋孰能当此者乎?”纵观历史风云,最后得善始善终的寥寥无几,陈平这个人做到了,又岂能说是历史的偶然呢?
毛泽东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也读过史记,据闻他很喜欢做批注,不知道他对陈平的评价如何,是否英雄所见略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