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到一篇文章,说日本人煮蛋是用一个长宽高各4厘米的特制容器,放进鸡蛋,加水50毫升,点火后1分钟把水煮开,3分钟后熄火,再利用余热3分钟把鸡蛋煮熟,整个过程耗时7分钟。而中国人煮鸡蛋的惯常做法:首先打开炉具点火,锅里接水250升放进鸡蛋,3分钟水开,再煮10分钟鸡蛋煮熟灭火。两相比较,前者节水4/5,节省燃料近2/3,效率却提高近1倍。
同样是煮熟一个鸡蛋,差别何以这么巨大呢?问题就在于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日本人煮鸡蛋关注的不仅是要把鸡蛋煮熟,而且还充分考虑到了如何才能更节约能源和提高工作效率。可是我们煮鸡蛋就不一样了,我们只问结果——只要鸡蛋煮熟就行,至于能源消耗和效率问题压根就没有考虑进去。
正是由于简单地追求结果,忽视资源的节约,造成我们在生产领域的各种浪费,直接危及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资料统计,我国万元GDP用水量是美国的10倍、日本的24倍,每创造一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消耗掉的煤、电等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如果不尽快转变发展观念,再大的“家当”也经不起如此折腾。
日本人够富裕的了,煮个鸡蛋都“抠门”得很。而不少国人却总想着“穷大方”:“等俺有了钱,吃油条,喝豆浆,想蘸白糖蘸白糖,想蘸红糖蘸红糖,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这固然是则笑话,却透露出部分国人的畸形摆阔心态。现实生活中的豪华庆典、豪华装修、天价服饰等等,无不渗透着浪费的影子。水、土地、能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天生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如果由着人的欲望开采,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
国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当然,节约型社会并不等同不求发展,也不等同于坚守清贫、一味“节衣缩食”,而是要综合运用立法、规划、制度等手段,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的风气和提高效率的意识。愿我们就从学习日本人煮鸡蛋做起,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能自觉考虑到节约能源和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