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比能力更重要
我喜欢《挪威的森林》。
既喜欢披头士的那支曲子也喜欢村上春树的那本小说,无论在哪里听到这首曲子,我都会停下来听一会儿;那本小说里很多精妙的比喻,比如“喜欢你就象春天里的熊。”“妙到森林里所有的老虎都变成黄油。”“安静的就象全世界所有的细雨落到全世界所有的草坪上。”这些感受常常会涌上我的心头。而其中描述诱惑的一句话,是我觉得关于诱惑的说得最好的一种:
“身边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可能,而自身又具备这样的能力,就忍不住想试一试。”
不就是这样吗?
彩票期期开大奖,总是有人获得500万,而获得500万的人的能力和所做的事情和我们差不多,是不是我们只要象他/她一样去做就可以中大奖;
与彩票类似,纳斯达克经常有创造神话的公司,尤其是在稻糠亩繁盛的时候,神话被批量制造,于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创造神话的可能,于是数万或数十万年轻人离开自己过去的生活轨迹,去追随一个梦想;
开公司年年有人兴旺,经常会听到过去某熟人又换车了,又买楼了,而在公司打工,似乎得到的数得清而前途看不清,于是大家说,我们有什么什么样的能力,可以做什么什么样的事情,这种事情一定是被市场需要的,所以我们应该去开公司。
可是,这么多的“可能”,哪一种对你来讲是“最可能”的?
同时,“可能”与“最可能”,都不是现实,从可能到现实要有一个过程,你预备了多少现金储备和心理储备?
还有,你一生可以为“可能”而折腾多少次?每次多长时间?可能折腾两次,青春就没有了,再折腾两次就已经中年了。
所以多少朋友找对象都是从20岁谈起,到32岁结婚,80%最终不是选择最漂亮、最可爱、最聪明,而是最容易结婚的女孩。看上去这票人都属于折腾够了的样子。
上个星期,我们大学的同学聚会。因为正好一个同学从深圳来,一个同学从上海来,在北京的同学就难得地凑得这么齐。
在觥畴交错、起坐喧哗中,忽然发现毕业到现在的7年里,虽然大家都一直在北京,虽然大家的地位、财富并没有特别大的区别,但是大家的气质已经变了,明显地各自归入了社会某个群落的特有气质。比如:大机关/金融单位里的那种矜持、谨慎,比如在小公司里的那种实际和利益当先,比如大公司外企里那种细节之处故作洋派和喜欢高谈阔论等等,一切都如此鲜明,基本上十分钟内就可以判断这个人基本生活层面。
7年前我们的气质有区别吗?
肯定是有的。但那个时候,我们的气质属于共同的一个群落,“学生”。
7年前我们的能力有区别吗?
有。有人考试90分,有人考试70分;有人跑百米12秒,有人跑百米14秒。就是这么大的区别,不超过20%。
当时这20%的区别,和今天气质上、未来道路上、十年后的成就上,将必然产生的迥异的差别有多大的关系呢?
想到这里就有一点理解《哈里波特》第二本里的一段情节。哈里波特是个天生的小巫师,与生俱来有作为一个黑巫师(用武侠小说的话来讲就是邪派高手)的禀赋。到了年龄,他就要上巫师学校,系统地学习巫术。但是巫师学校里,不同禀赋的小巫师的学习内容是不一样的。比如斯莱特林学院是培养黑巫师的地方,那里诞生过魔法史上最可怕的黑巫师伏地魔,小哈里的禀赋与他类似,所以巫师学校认为以他的能力应该去斯莱特林,并告诉他在那里会有很多机会给他,而小哈里选择了以正义和勇敢为追求的格兰芬多学院,并因此而有了他以后的所有的经历。
小哈里一方面已经选择了格兰芬多学院,另一方面,小哈里身上又有黑魔法的能力,他周围的人,包括他自己都为哈里是否应该是黑巫师这一问题而困扰。
魔法学校的校长、智慧的邓不利多大巫师对此的解答是:
“只有在选择中才能体现真正的自我。选择比能力更能说明你是怎样的人。”
就像是几个女孩一起去燕莎,都打算买1000块钱的衣服,消费能力都是一样的,但是可能有人会买镶着珠片的色彩招摇的衣衫,有人会买颜色和款式都很保守的套装。在一样的能力下,做出的不同的选择,折射出来的就是真正的自我。
中国有十亿人,即使是万份之一的优秀,全国也有10万人一样优秀。但是人和人之所以5年会有一个区别,10年又是一个区别,30年差同云泥,是因为这段时间里的人们一次又一次的选择。
刚才和一个老领导吃饭,问起当年和我一起出道的一个女孩,他摇摇头说:“这个女孩子能力是有,但是每次只要一给她选择的机会,她的选择总是很奇怪??哎,本来很有前途的一个孩子。”
纵观古今,很多少年成名的人,最终并未获得大家在他少年时对他期望的那么大的成就。是不是因为他们太年轻的时候就有了太多选择的机会,而少年心气时的选择,和经过千锤百炼的成年人的选择不一样?
所以我想,能力是聪明,而选择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