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TTP请求格式:
<request line>
<headers>
<blank line>
[<request-body>]
在HTTP请求中,第一行必须是一个请求行(request line),用来说明请求类型、要访问的资源以及使用的HTTP版本。紧接着是一个首部(header)小节,用来说明服务器要使用的附加信息。在首部之后是一个空行,再此之后可以添加任意的其他数据[称之为主体(body)]。
2.GET与POST区别
HTTP定义了与服务器交互的不同方法,最基本的方法是 GET 和 POST.
HTTP-GET和HTTP-POST是使用HTTP的标准协议动词,用于编码和传送变量名/变量值对参数,并且使用相关的请求语义。每个HTTP-GET和HTTP-POST都由一系列HTTP请求头组成,这些请求头定义了客户端从服务器请求了什么,而响应则是由一系列HTTP应答头和应答数据组成,如果请求成功则返回应答。
HTTP-GET以使用MIME类型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的urlencoded文本的格式传递参数。Urlencoding是一种字符编码,保证被传送的参数由遵循规范的文本组成,例如一个空格的编码是"%20"。附加参数还能被认为是一个查询字符串。
与HTTP-GET类似,HTTP-POST参数也是被URL编码的。然而,变量名/变量值不作为URL的一部分被传送,而是放在实际的HTTP请求消息内部被传送。
(1)get是从服务器上获取数据,post是向服务器传送数据。
(1) 在客户端,Get方式在通过URL提交数据,数据在URL中可以看到;POST方式,数据放置在HTML HEADER内提交。
(2) 对于get方式,服务器端用Request.QueryString获取变量的值,对于post方式,服务器端用Request.Form获取提交的数据。
(2) GET方式提交的数据最多只能有1024字节,而POST则没有此限制。
(3) 安全性问题。正如在(1)中提到,使用 Get 的时候,参数会显示在地址栏上,而 Post 不会。所以,如果这些数据是中文数据而且是非敏感数据,那么使用 get;如果用户输入的数据不是中文字符而且包含敏感数据,那么还是使用 post为好。
注:所谓安全的意味着该操作用于获取信息而非修改信息。幂等的意味着对同一 URL 的多个请求应该返回同样的结果。完整的定义并不像看起来那样严格。换句话说,GET 请求一般不应产生副作用。从根本上讲,其目标是当用户打开一个链接时,她可以确信从自身的角度来看没有改变资源。比如,新闻站点的头版不断更新。虽然第二次请求会返回不同的一批新闻,该操作仍然被认为是安全的和幂等的,因为它总是返回当前的新闻。反之亦然。POST 请求就不那么轻松了。POST 表示可能改变服务器上的资源的请求。仍然以新闻站点为例,读者对文章的注解应该通过 POST 请求实现,因为在注解提交之后站点已经不同了(比方说文章下面出现一条注解)。
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它们的区别:
<!-分别通过get和post方式提交表单-->
<FORM ACTION="getpost.asp" METHOD="get">
<INPUT TYPE="text" NAME="Text" VALUE="http://wxf0701.cnblogs.com//>
<INPUT TYPE="submit" VALUE="Get方式"></INPUT>
</FORM>
<BR>
<FORM ACTION="getpost.asp" METHOD="post">
<INPUT TYPE="text" NAME="Text" VALUE="http://wxf0701.cnblogs.com/>
<INPUT TYPE="submit" VALUE="Post方式"></INPUT>
</FORM>
<BR>
<% If Request.QueryString("Text") <> "" Then %>
通过get方式传递的字符串是: "<B><%= Request.QueryString("Text") %></B>"<BR>
<% End If %>
<% If Request.Form("Text") <> "" Then %>
通过Post方式传递的字符串是: "<B><%= Request.Form("Text") %></B>"<BR>
<% End If %>
(http://blog.csdn.net/notbadgirl/article/details/3876096)
相关资料:
如何使用SOCKET 发送HTTP1.1 GET POST请求包
HTTP报文是面向文本的,报文中的每一个字段都是一些ASCII码串,各个字段的长度是不确定的。HTTP有两类报文: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
请求报文
一个HTTP请求报文由请求行(request line)、请求头部(header)、空行和请求数据4个部分组成,下图给出了请求报文的一般格式。
(1)请求行
请求行由请求方法字段、URL字段和HTTP协议版本字段3个字段组成,它们用空格分隔。例如,GET /index.html HTTP/1.1。
HTTP协议的请求方法有GET、POST、HEAD、PUT、DELETE、OPTIONS、TRACE、CONNECT。这里介绍最常用的GET方法和POST方法。
GET:当客户端要从服务器中读取文档时,使用GET方法。GET方法要求服务器将URL定位的资源放在响应报文的数据部分,回送给客户端。使用GET方法时,请求参数和对应的值附加在URL后面,利用一个问号(“?”)代表URL的结尾与请求参数的开始,传递参数长度受限制。例如,/index.jsp?id=100&op=bind。
POST:当客户端给服务器提供信息较多时可以使用POST方法。POST方法将请求参数封装在HTTP请求数据中,以名称/值的形式出现,可以传输大量数据,可用来传送文件。
(2)请求头部
请求头部由关键字/值对组成,每行一对,关键字和值用英文冒号“:”分隔。请求头部通知服务器有关于客户端请求的信息,典型的请求头有:
User-Agent:产生请求的浏览器类型。
Accept:客户端可识别的内容类型列表。
Host:请求的主机名,允许多个域名同处一个IP地址,即虚拟主机。
(3)空行
最后一个请求头之后是一个空行,发送回车符和换行符,通知服务器以下不再有请求头。
对于一个完整的http请求来说空行是必须的,否则服务器会认为本次请求的数据尚未完全发送到服务器,处于等待状态。
(4)请求数据
请求数据不在GET方法中使用,而是在POST方法中使用。POST方法适用于需要客户填写表单的场合。与请求数据相关的最常使用的请求头是Content-Type和Content-Length。
(5)请求示例
POST:
POST报文头如下:
POST /sn/index.php HTTP/1.1
Accept: */*
Accept-Language: zh-cn
host: localhost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Content-Length: 12
Connection:close
sn=123&n=asa
在http头后边有一空行,空行后边接着发送post数据,长度通过Content-Length: 12指出,此post数据中包含两项sn=123n=asa其中: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指定POST数据的编码类型Content-Length: 12 POST数据的长度GET:GET报问头如下:GET /sn/index.php?sn=123&n=asa HTTP/1.1
Accept: */*
Accept-Language: zh-cn
host: localhost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Content-Length: 12
Connection:close
示例代码: 1 void MEF_Set_Http_Header(MEF_Http_Action_t method, S8 * action, S8 * server, S8 * msg_body, S8 * head, U8 connect_type)
2 {
3 S8 tmp_buf[20];
4 const S8 * http_methods_table[MEF_TOTAL_HTTP_ACTIONS] = {"GET", "POST", "HEAD", "PUT", "OPTIONS", "DELETE", "TRACE", "CONNECT"};
5
6 sprintf(head,"%s ", http_methods_table[method]);
7 if(action)
8 {
9 strcat(head, action);
10 }
11
12 strcat(head," HTTP/1.1");
13 strcat(head,"/r/n");
14
15 strcat(head,"Accept:*/*");
16 strcat(head,"/r/n");
17
18 strcat(head,"User-Agent: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5.01; Windows NT 5.0)");
19 strcat(head,"/r/n");
20
21 strcat(head,"Host: ");
22 strcat(head,server);
23 strcat(head,"/r/n");
24
25 if(method == MEF_HTTP_POST)
26 {
27 strcat(head,"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28 strcat(head,"/r/n");
29 }
30
31 if(method == MEF_HTTP_POST)
32 {
33 strcat(head, "Content-Length: ");
34 sprintf(tmp_buf, "%d", strlen(msg_body));
35 strcat(head, tmp_buf);
36 strcat(head,"/r/n");
37 }
38 if(connect_type == 1)
39 strcat(head,"Connection: Keep-Alive");
40 else
41 strcat(head,"Connection: close");
42
43 strcat(head,"/r/n");
44 strcat(head,"/r/n");
45
46 if(method == MEF_HTTP_POST)
47 {
48 if(msg_body)
49 {
50 strcat(head,msg_body);
51 }
52 }
53 }
转自:
http://blog.csdn.net/yc0188/article/details/474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