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的博客

导航

<2014年6月>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12345

留言簿(43)

收藏夹

随笔档案

文章档案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常用链接

统计

最新评论

IP 包丢失率

13.4 IP 包丢失率 
对于 IP 包丢失率来说,包长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在测量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同时, 
还要规定一个时延的门限值,时延超过门限值则作为丢包处理。 
13.4.1 测量方法 
参数名称 IP 包丢失率 
输入量 源主机 SRC; 
目的主机 DST; 
测量包类型 P; 
包长值 L(字节,包含IP 包头部字段); 
测量间隔均值 1/λ(s); 
时延门限 s D ; 
测量持续时间 T(s)。 
输出量 IP包丢失率LR(%) 
测量过程 以λ为参数产生泊松抽样间隔,以 SRC 为源地址,DST 为目的地址,发送包 
长为L 的IP 包(类型为P),测量持续时间为T,若IP 包的时延大于门限值s D 
则其IP 包丢失结果为1。 
结果统计 按包长值对单体测量中 IP 包丢失结果为1 的出现次数进行统计,并计算得到 
LR。 
LR= LOSS/ N 其中LOSS  为包长为l 的IP 包的包丢失数,N 为 
包长为l 的IP 包的总发送数 
备注 
13.4.2 测量样例 
下面是一次测量的具体样例: 
测量输入量: 
SRC=202.112.10.3; 
DST=202.112.12.231; 
P=ICMP(type=8;code=0); 
L=2048bit; 
s D =1s; 
1/λ=30s; 
T=3600s; 
测量过程: 
从 SRC 向DST 发送长度为2048bit 的ICMP 报文,并记录发送时间;当收到DST 回送的测量数据 
包即记录接收时间,并计算时延值。若时延大于1s,则记录其IP 包丢失结果为1。测量持续时间到, 
即可计算出IP 包丢失率。 

posted on 2009-11-23 12:05 大龙 阅读(400)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 博客园   IT新闻   BlogJava   博问   Chat2DB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