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02
C++博客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聚合
::
管理
::
197 随笔 :: 3 文章 :: 37 评论 :: 0 Trackbacks
<
2010年4月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常用链接
我的随笔
我的评论
我参与的随笔
留言簿
(4)
给我留言
查看公开留言
查看私人留言
随笔分类
(179)
android ndk开发(6)
(rss)
Android开发(71)
(rss)
android面试题(4)
(rss)
android模拟器学习(7)
(rss)
android组件学习(15)
(rss)
c++学习(9)
(rss)
laucher开发(转载)(7)
(rss)
OGRE(1)
(rss)
笔试(24)
(rss)
简历(6)
(rss)
算法(7)
(rss)
游戏开发(3)
(rss)
源码学习(19)
(rss)
随笔档案
(197)
2012年7月 (1)
2012年4月 (13)
2012年3月 (40)
2012年2月 (20)
2012年1月 (10)
2011年12月 (47)
2011年11月 (4)
2011年10月 (1)
2011年8月 (3)
2011年7月 (1)
2011年6月 (4)
2011年3月 (1)
2011年2月 (1)
2010年12月 (4)
2010年4月 (2)
2010年2月 (1)
2009年11月 (3)
2009年10月 (16)
2009年9月 (22)
2009年8月 (3)
文章分类
(1)
转载--OGRE(1)
(rss)
文章档案
(3)
2010年12月 (1)
2009年9月 (1)
2009年8月 (1)
收藏夹
(16)
c++游戏开发(2)
(rss)
笔\面试经验(5)
(rss)
笔试题(9)
(rss)
Android开发
Android 源码
(rss)
feng88724(android)
get android source
Himi-android game
java-admin
Sunboy_2050的专栏
widebright的个人空间
八度空间 一点点技术,一点点文艺
点点
愷风(Wei)的专栏
思想实践地
移动平台碎碎念
c++blog——游戏
3d Game Walkman
AI_blog
AI-CODE.ORG
AI博客集合
A东亮——blog
赖勇浩的编程私伙局
牛蛙社团队
牵着老婆满街逛
清源游民的网络笔记本
王者风范 浩荡天下
业内网面试笔试综合版
游戏程序员养成计划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c++学习
A老牛
c++虚函数
编程之美
QQblog
我想我是鸟
阿里巴巴
杨争的专栏
笔试
技术网站
AIGameDev
android 学习视频
(rss)
http://www.mars-droid.com/
Android开发指南中文版
C/C++ Reference
CSDN
Game Programming Wiki
GameDev.NET
linux学习
sourceforge.net
STL学习
STL中文站
软件测试
数据结构
游戏学习
游戏学习网站
搜索
最新评论
1. re: Android开发多线程断点续传下载器 (转载)
这个handler是不是只能放在外面?
还有哪些地方 。
--25Age
2. re: An internal error occurred during: "Launching New_configuration"
这个问题,这样解决不了啊!!!还有其他办法木啊
--李大明
3. re: Ubuntu 中学习 C/C++ 编程基础入门教程
fugkgfyuk
--46546416
4. re: IconUtilities类的createIconBitmap方法分析
分析在哪里?
--bs
5. re: android SD卡文件的读写(z转载)
不错,有帮助
--brief
阅读排行榜
1. 类string的构造函数、拷贝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6481)
2. Android中Context详解 ---- 你所不知道的Context (转载)(6287)
3. RJ48线序及RJ48的自环线缆做法(6001)
4. android控件详解----TextView(转载)(5438)
5. canvas 里drawbitmap方法(5218)
评论排行榜
1. 如何判断一点在三角形内(转)(8)
2. 类string的构造函数、拷贝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4)
3. 深信服笔试(转)(4)
4. Android开发多线程断点续传下载器 (转载)(2)
5. 笔试题(2)
职业生涯步步高:一位资深经理人的职业生涯感悟(转)
序言
在担任公司高管的几年间,我面试过数以百计的各个层面的员工,其中最让我感到遗
憾的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人有着非常好的素质,甚至有的还是名校的毕业生,因为不懂得去
规划自己的职业,在工作多年后,依然拿着微薄的薪水,为了一份好一点的工作而奔波。
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只要稍微修正一下自己的职业方向,就能够在职业发展上走得更从容
。
有一次一个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好像是学电子的,来应聘我们的公关企划部部长
。那小伙长得不错,将近一米八的身高,很阳光,个人素质也很好。他研究生毕业后去了
一家稍微有点规模的IT企业,因为他对于软件的了解很不够,就没有做技术,而是从事管
理,后来做到了总经理助理,主管行政和企划。工作5年后的薪水也就是5000多点,他在公
司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我在面试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之所以应聘我们的公关企划
部部长,只是因为我们这个职位给的薪水还可以,而不是因为他喜欢这样的工作。后来我
帮助他分析,依照他的素质和职业兴趣,如果选择得当,几年后应该有着很好的发展。但
是我们公关企划部部长的职位并不适合他,如果我们聘用了他,不但耽误企业的发展,而
且也会耽误他本人的发展。我帮助他分析以后他恍然大悟,对我十分的感谢。后来他经过
认真的思考及时修正了自己的职业道路,目前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所以有时候没有应聘上
反而是面试的成功。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大多都有一个
共性,那就是最初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应该在哪个领域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几年过去了,
稀里糊涂的换了几家公司,回过头来才发现,只是积累了不同行业、不同职能方向不成功地丰富经验。而且据我观
察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产生这样的问题。因为
似乎什么工作都难不倒聪明人,他们就有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结果却都是“蜻蜓点水”
。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发现,多种多样的工作经验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沉甸甸的收获,反而造
成了自己缺乏专长、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局面。最最关键的就是他们永远都难以结束低薪长
跑,白白浪费了上天赋予他们的才智。
当然,和此相对应的是另外的例子。有的人起点并不高,既非名校也不是什么好得不
得了的专业,甚至这里边还有大专和中专毕业的人,但是因为他们的正确的职业发展之路
,几年之后他们在职场上的价值超过了很多当初起点比他们高的人。我们公司现在的财务
总监就是专科毕业的。但在十多年的财务生涯中,从出纳、会计、主管会计到财务经理,
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踏实。不少和他同龄的本科生、研究生也还没有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也认识不少拿着高薪的人士,他们中不乏低学历的人才,只是因为在一个领域里辛勤耕
耘而成为这个领域的专精之士,从而能够获得和他们价值相匹配的薪酬。
各种有趣的职场现象还有很多。
有的人进了国有企业,进了政府机关,没有得到太大发展,一直非常矛盾,想离开又不
愿失去既得利益,转换成本越来越大,勉强得来一官半职,也很是没意思。始终处在矛盾
当中,年轻人的激情在无聊的事务中慢慢消磨。
也有的人盲目的相信考证和考研,希望借助证书增加自己在职场的砝码;有人成功了
,为数不少的人却越读越穷,所获得的薪酬远远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如果把考证和考研比
作投资的话,至少是投资收益率不高。我就亲自面试过不少MBA,至少我是觉得他们没有获
得和他们的投资相匹配的回报。
我们身边总有这种从一工作就抱怨不断却委曲求全的人存在,他们或者从一开始就没
有为自己的职业做过规划,要么只进行过短期的职业指导,等有了一份自己可以接受的工
作之后就“适可而止”,任由无聊和无奈一天天侵蚀自己日渐衰老的心。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和观察。有太多的人不了解如何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包括不少
读过职业生涯方面的书的人。接触到不少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对这样的问题更是全然
没有概念,甚至我看到有的人30岁了还在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感到迷茫,而且看趋势还要继
续迷茫下去。究其原因关键是功力太浅,仅仅囿于职业来考虑职业,没有能够从更高的高
度上来考虑这样的问题;而目前所谓的职业生涯之南的书也大都为学者所作,理论性有余
,实践性不足,用以促进思考或许还有点帮助,用来指导实践则全无所获。正是基于这样
的原因,近来我一直考虑怎么样将自己对于职业生涯的经验和观点能够系统的表达出来,
以期能够对这方面的问题感到困惑的朋友有所帮助。
事实上,只要我们拥有了一定的理念和技巧,我们完全可以使我们的职业生涯不断增
值,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境界。今天我就就和大家探讨一下职业规划相关的理念。
第一章 职业生涯扬帆于选择
首先想表达的第一个观点就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其实一生来讲失败的人和成功的人
努力差不多,我甚至发现很多在职业发展上并不顺利的人非常努力,反而一些人顺风顺水
,仿佛很轻易的就得到了别人眼中的成功。成功的人努力几年就很轻松了,顶多智力上开
发的多一些;而失败的人也很努力,因为一旦他不努力就没有饭吃。
一个人一生当中最大的幸福在于选择对两件事, 一是找对单位、找对老板、找对上司
;第二件事就是找对妻子或丈夫。 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太阳升起时我们与上司共 事,当
日落西下时我们与自己的爱人相拥。
正确的选择是如此重要,然而你会发现现实生活当中很多的人面临选择的时候竟然会
非常草率。一个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购买衣服上的心
思要少的多,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当他的未来幸福和富足全部依赖于这份工
作时。 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错误的——没有人会故意做出一个不利于自己的决定。他
们之所以选错,往往是由于不懂得如何选择。很多人认为自己无法了解自己到底适合做什
么工作,只好换来换去,希望能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但许多年过去了,仍然很迷
惑。所以我们要认真选择,否则你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那片土地适合你生长,什么样的
环境适合你发展。和企业发展是一个道理,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在没有选择对明确地方向
以前,单纯的谈速度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甚至有时等待优于行动。没有明确选择的行动就是
我们平时所说的瞎折腾,瞎折腾的结果就是无序导致无效.
在这个世界上,通向成功的道路何止千万条,但你要记住:所有的道路,不是别人给
的,而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你有什么样的选择,也就有了什么样的人生。你有什么样的
职业选择,你就拥有什么样的职业生涯。你今天的现状是你几年前选择的结果,你今天的选
择决定你几年后的职业状况.成功与失败者的区别在于,成功者选择了正确的方向,而失败
者选择了错误,因此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基础相差无几的人由于选择了不同的方向,职
业生涯迥然不同。问题是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是错误的,因为没有人
会故意作出一个错误的不利于自己将来发展的职业选择,他们之所以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是因为没有能力作出正确的答案,就如同我们在考场上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选择题,只能根
据自己的判断去选择,就如同我们的父母,他们就认为我们做某一份工作会对我们有利,
全然不知道那会把我们推向职业的陷阱。
晋惠帝司马衷当皇帝的时候,有一年闹大饥荒,官员向他汇报百姓无粮可吃,饿死了
很多人。这个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很惊讶的问道:“他们为什么不吃肉呢。” 我们或者
所谓得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很容易对于别人的职业选择开出药方,如果不喜欢自己当前所作
的工作,那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话很容易,但对于职业发展感到迷茫的人来说,
就如同上面的笑话一样,这种美好的愿望在现实中很难轻易实现。
职场生涯是很现实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生涯规划理论对我们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我个人的意见是一定要立足于现实积极思考,并且充分利用机会,一步一步的改善自己
的职业状况。正如我开始所言,职业生涯扬帆与选择。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选择是
一个连续的过程,你很难一下子就作出完全正确的选择,但要学会选择正确的方向。在生
涯之初或者遭遇职业困境的时候,你的个人选择余地非常的狭小,并不能完全自主地做出
决定,但是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无论如何,你总是会有一定的选
择余地,如何把握有效的选择权,使你的职业路径逐渐导向一个正确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在职业发展的长征路上,你的路才会越走越宽,你在职场的选在余地也才会
越来越大并最终达到真正的职业自由。
那么究竟如何来做职业选择?职业选择的依据是什么?选择要考虑的要点又有哪些呢?
第二章 价值观之于职业规划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选择的最深层次的依据是你的价值观,选择的表面依据是你的职
业目标,当然对于没有目标的人选择的依据就是他个人所理解的利益。主动选择要考虑的
要点主要包括地域、行业、企业和职业。或者说一个非常清晰的职业目标应该描述为多少
年后我希望在某地(北京/上海/纽约/老家的县城)某个行业(房地产/物流/教育培训等等
)某个企业(500强/民企/国企/政府等等)的一个从事某职业(人力资源/财务/金融/管理
等等高/中/低层)的人士。这几个要点我会在后面做详细地论述,我个人觉得也是最有实
际参考作用的部分。
从实际的例子来看,我们的人生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态度,从而决定了我们的职
业取向并导致了我们做出各种的职业选择,这种职业选择决定了我们的职业状况从而也决
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又最后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幸福感。
价值观的这个环节是我们大多数人很容易忽略的,虽然它在事实上左右着我们的决定
并进而决定我们的人生包括职业。一个人之要想成为职场的顶尖人物,他就必须清楚知道
自己的价值观,同时确实按照这个价值观过其人生。我所见到的在职业上有着良好发展的
人士都是因为他们秉持他们的价值观念,而一些不太顺利的人士大多思想混乱,要么是秉
持错误的价值观念,要么是根本没有,随着社会大众的舆论摇摆不定。
从企业选人的角度也能够很好地揭示价值观的重要性。为什么麦肯锡的咨询顾问很多
并不是出身于管理专业?为什么一些学业上并不突出的同学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应聘中胜过
那些学习成绩突出的人?为什么外企在招聘trainee的面试中总是会有“你最大的成就是什
么”、“你最大的优缺点是什么”等等看似非常普通的问题?其实我觉得都和价值观有非
常密切的关系。因为一个人在职业上的价值观念和他能取得的成就是息息相关的,与此相
比,一时的学习成绩反倒成了末节。
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职业发展成功还是失败的判别标准就是你是否得到了你想要的
生活,你的职业所带来的生活方式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如果符合,你就会感觉很快乐,
哪怕收入会相对低一些;如果不符合,你会感觉很疼苦,哪怕你拿着看起来很高的年薪。
我刚刚工作的时候,遇到哪些拿高薪的人,总是很羡慕;到了今天心态就比较平和,遇到
比自己薪水高的人能够理解甚至有时候有些高薪的朋友还让人觉得同情,因为为了高薪他
们也失去了很多,比如天伦之乐和某种程度的身体健康,但他们得到了成就感。所以,我
一向主张在职业发展上我们没有必要去羡慕别人,因为当你得到的时候你就失去了,反之
亦然。你可能得到的是高薪,但失去的是时间;你可能不能成为一个好领导,但会成为一
个好儿子。关键是你得到的正好是你想要的,而你失去的你并不介意,真正的职业追求是
圆满和平衡。
职业发展不能用挣钱的多少来判断,那不应该成为我们职业上的目标。我看到的真正
成功的职业人士,即使在他们职业生涯的早期,也没有单纯的考虑金钱而是更多的追求自
己的梦想,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发展,应该说,这样的人反而会成功,金钱是职业发展所
带来的副产品。当你按照自己的梦想去追求而后成功,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会朝你拥来,包
括金钱。
接下来想谈一下选择的要点。来点实际的。
第三章 职业规划的选择有四—地域首当其冲
第一个选择是要考虑地域。这也是不少人容易忽略的。我的高中同学的案例最能说明
地域对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高中同学大都来自于农村,也有部分是县城的,我
们当地的教育不是很发达。同班的50个同学,包括后来复读的在内,后来考上大学包括本
科、专科和中专的在内,也就是在30人左右。从我大学毕业到现在10年的时间,应该说大
家的职业发展基本上定型。大学毕业后,大部分同学选择了比较发达的城市,但也有部分
同学回到了并不发达的老家。尤其是家在县城的同学,因为当时大都专科或中专,基本上
都回去了。但其中有两个本科毕业的农村同学也选择了回去。去年春节回家同学聚会,这
两个同学都很后悔,因为他们所谓的学历和能力在落后的县城并没有用武之地,失去了竞
争优势,稍微好点的企业加起来不超过5家,想跳槽都没有地方去,想再去一线城市吧,早
已失去了当初的锋芒,更何况已经娶妻生子;反倒是家在县城的同学,因为家庭有良好的
人际网络大都发展得不错。我说这话的意思并不是反对大家回去建设家乡,而是说一定要
考虑长远发展,因为你改变不了落后的思维,更何况工作之初你本身就不成熟。如果你却
由此意,我到建议你可以先在比较发达的地方学习,将来成为真正的职业人士在返回家乡或者到家乡去投资,都是
一个很好的方式。
地域甚至会成为限制一个人发展的瓶颈。如果你分到县城,如果从政的话,基本上你
就当到县委书记,至多当到地区专员,还要运气非常的好;如果你分到各大部委,运气不
算太差的话也能混个处长,稍微好点就能干个司长,不小心就当了部长。当然,我这里有
说笑的味道,但从概率上来讲,大致如此。
企业设立时选择和自己配套的区域。咨询公司基本上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
,这四个地方恐怕占了全国咨询公司的80%,其他地方也有,但大都规模不大。济南和大连
、青岛等地也有咨询公司,但日子整体上就不如上述四个地方的滋润。工厂选择时也要考
虑配套,所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工厂就星罗棋布。人才要发展也要考虑配套。你去比较适
合自己的区域,就能够得到好的配套,比如比较好的平台、比较好的培训、更宽广的视野
等等;否则缺了某个环节,比如得不到培训、事业狭窄等等你就很难得到发展。
单纯的说要去大地方发展或应该固守一隅都是不对的。因为更换地域而获得发展或发
展受阻的例子都很常见,我只是告诉你这是个值得考虑的因素。在职业流动越来越普遍的
今天,一生中在几个城市工作也很正常。我个人的建议是在职业发展的初期要尽可能在比
较发达的地方工作,等你已经在职业发展上达到相当的程度再考虑生活上更能接受的城市;
我也不建议职业发展过程中频繁的更换城市,因为你在某个城市积累的资源随着地域的变
动而大大贬值,会无形中使你的很多成本上升。
有的人认为大城市竞争过于激烈,生活成本太高而没有勇气去面对挑战;其实完全没
有必要。因为从另一方面来说,大城市的机会更多,而且激烈的竞争更能够激发个人潜能
,更容易达到更高的职业高度。在二三线城市有个二三十万的年薪就很难再有上升的空间
,但在北京、上海这样的薪水算不上什么。我原来公司的行政秘书素质很好,是学建筑的
,身高178,很有气质,钢琴九级,因为工作的原因从大连调到上海,后来跳槽到斯坦威,
是一家销售奢侈钢琴的公司,有了更为光明的职业前景,但在大连她永远没有这样的机会
。
大多数人毕业时理所当然的留在自己读书的城市,或者回老家等等,其实有必要深思
哪些地方更适合自己发展。即使在职业中期的朋友也可以考虑通过地域的转换让自己的职
业生涯跃上一个新的平台。
第四章 职业规划选择之二—行业选择要有内在连续性
第二个选择是要考虑行业。也有不少的朋友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有的人工作了7,8
年都难说自己停留在哪个行业,其实行业和个人发展息息相关。如果你选择了金融,那就
意味着几个人操纵上亿的资金;二三十个人操纵上千万上亿的资金,那是房地产行业;几
百人拼死拼活的再干,只有百万数量级的利润,那是生产行业。选择什么样的行业,就有
了什么样的发展空间。
在行业选择上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没有行业。这是职业发展的大忌,也是最让人感到
惋惜的,但是这点确实是比较容易避免的,关键是是要有行业的意识。有的人聊起来我干
过多少多少行业,以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其实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并没有多少
好处。我面试中遇到不少的人,在不同的行业作过,但是对哪个行业都没有深入地了解。
我们前段时间招聘一个地产的副总裁收到了不少的简历,30-35岁这个年龄段,只有很少的
人在这个行业拥有超过6年以上的行业经验,仅从这一点就能够淘汰很多的人。我在后面会
讲到职业的选择,职业的选择也一定要结合行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即使就财务而言,房
地产的财务和物流行业、贸易行业的财务也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刚刚工作的人有时也很难马上发现最适合自己的行业,但你可以去尝试,但我建议你
的目标是要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无论你是从事技术还是管理。没有相当年的行业经验,
你很难说了解了一个行业,比如对于行业的惯例、发展趋势得了解、行业的价值链条、各
个层面的细节、人脉关系的积累等等都需要相当时间的积累。失去了行业背景,你的价值
就会大打折扣。
要尽可能的在一个行业深入的做下去,尽可能的不要轻易改行,因为这会让你损失掉
很多的积累,但行业不是不可以改,如果一定要改行的话我的一个建议就是行业发展要有
一定的内在的连续性。所谓内在连续性就是你以前积累的资源如经验、技能、人脉等等能
够不断地得到延续和强化,有一条清晰的连续的轨迹,而不是天马行空的跳跃式发展。比
如一直在一个行业作,或者沿着行业的价值链条在不同的企业工作,原来作建筑施工的到
房地产公司做了工程管理,原来在国际物流企业去做贸易,原来做教师的改做培训师,原
来做建筑的改到房地产,等等基本上都是比较可行的转换。
内在连续性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保持你的职业资源的不断升值增值,而不是把精
力浪费在不同的行业,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我在后面谈的职业的选择。其实职业发展的很多
道理和作企业管理是相通的,比如管理中的SWOT分析、销售中的4P、战略制定的步骤等等
很多的管理工具都可以拿过来指导我们的职业发展。我一向反对企业作不相关多元化,企
业应该聚焦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同样我们个人也是如此。有的聪明人拥有的能量是10,
分散在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不超过5,而我们大家认为得并不聪明的朋友,或许能量只有
8,但聚焦在一个领域反而会有好的发展。我有一位大学同学六年干过十个行业,基本一无
所 成,只积累了每个行业不成功的丰富经验。在高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往往一个专
业足够一个人奋斗一生,在这种分工很细的空间里我们自己的特长在哪里?我们立志在哪
个行业干一辈子?你对行业的透彻见解和有所作为令人敬佩和追崇,那你的收入和你的生
活才能跟一般人不一样。
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往热门的行业里去,其实现在也存在这个情况。但
是冷和热要辩证地去看,每个行业都有其发展的周期。如果是特别热,也就意味着到了波
峰了,说不定就要开始衰退了,而冷门意味着衰退到底了,彻底没有希望了,或者处于低
谷,开始积蓄力量,要上升了。任何行业本身也会经历高潮与低潮。行业判断要看大的趋
势即可,如同投资股票,中间自然会有震荡调整,但真正投资成功的都是坚定的价值投资
者,在行业的选择上我们也要做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一个行业,只要大的趋势有前景而我
们又喜欢,就应该坚定的在这个行业耕耘。互联网出现的时间这么短就已经经历了2-3个来
回,今天成功的绝大多数都是在低潮的时候依然在坚持的企业和个人,那些因为低潮而震
荡出局的人固然很难在这个新兴的行业里挖不到金恐怕也很难在其他的行业里成功,原因
无它,就是频繁的转换行业而影响了积累。尽管中国的股市已经进入了牛市,但身边那些
频繁操作的朋友挣到大钱的不多,反而是那些坚持投资原则不轻易跟风的人在获得越来越
大的收益。
第五章 职业规划选择之三—合适的企业
第三个选择是要考虑企业。
企业是个人职业的承载平台,是个人职业生涯不断得以拓展、得以精彩展现的舞台。
一个好的平台往往能够让人得到成长和锻炼,不断获得职业能力的提升,增强个人对于职
业的信心和兴趣,不断促进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而一个不好的平台往往不能够促进个人
职业生涯的发展,甚至会让一个人慢慢的丧失职业发展的竞争力,让个人的职业生涯出现
停滞或者是倒退。从某种程度而言,进入一个好的企业甚至比考上一所名牌大学都要更重
要,因为你所获得的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的机会比大学所能提供给你得要多得多,所以选择
一个有助于自己发展的企业非常重要。
但是很多的人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有一个很出名的笑话,说一个喝得醉熏熏的人
在路灯下拼命地找着什么东西。一个过路人恰巧经过,问他在找什么。那个醉鬼说在找钥
匙。过路人就帮助他一起找。可是什么都没有找到。过路人问道:“我什么都找不到。您
大概是在哪儿丢的钥匙?”醉鬼指向了街道旁边的黑暗处。过路人吃了一惊:“天哪,那
您为什么不到那边去找?”醉鬼愤怒得看着他说道:“为什么?因为这里比那边亮。”其
实很多的人在接受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往往就是这样,比如企业就是位于他读大学的地方或
者是这家公司有父母的朋友等等。这样解决职业的问题很方便,却往往将打开自己未来职
业发展的钥匙给遗忘掉了。我最初工作的时候就没有任何的考虑。大多数人在开始跳槽后
会开始重视企业和自己职业发展的问题。
美国人一辈子在不同的企业作相同的职业,日本人一辈子在相同的企业作不同的职业
,唯有中国人不同,没有改革开放的时候,和日本人差不多,一辈子在相同的企业作不同
的职业,改革开放了,人才流动了,不少人却又有点矫枉过正,变成了在不同的企业作不
同的职业。当然随着大家职业意识的提高,这种状况会有所好转。
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生活方式,选择企业更是如此。粗略来说,国内的企业大致可
以分为外企、国企和民企,政府部门可以归到国企中去,我个人没有到政府部门发展的想
法,但从和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素质不错的人,只是要适应他们的工作习
惯太难了,但我个人认为,如果把去政府也作为一个职业的话,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首选当然是各大部委,比去什么外企都要好,因为占有的资源多,其次是省、市,再下面
的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企业里面有很多的隐形冠军,就是企业知名度不高,但是获利能力
很好,又很好的行业地位,各大部委包括中央的一些企业有不少这样的隐形冠军,名气虽
然没有500强大,但那待遇让500强的所谓白领都要羡慕,但他们不属于你我穷孩子做职业
规划要考虑的范畴,基本可以排除,但是如果你万一遇到这样的机会,可别千万错过。
稍微有点跑题,接着刚才的话题来谈,其实外企、国企和民企他们各有各的风格,关
键是什么样的企业适合不同阶段的你。有的人在国企作的很不好,到了外企反而成了一条
龙;别看你在外企很牛,给你个民营企业你却不一定能玩得转。我在上海招聘我们下属工
厂的销售总监的时候有比较深的体会。当时销售总监有在500强外企的工作经历,业绩也还
不错,整体素质也很好,但到了民营企业就不知道怎么干了。他在外企的时候,有大把的
钱花,预算批准了就可以去干,相对比较规范,下属人员的素质也都比较高;但我们上海
工厂刚开业的时候比较节省,要用一分钱办两分钱的事,下属人员的素质和知名外企比也
要差一些,有的流程也不是很清晰,总之需要他自己去完善的东西比较多。我就发现他很
长时间不适应。外企的财务总监到了民营企业也会面临很多新的课题,要想着怎么去避税
甚至要逃税,要想着如何运用非常的手段去融资,这些课题以前他们可能都没有接触过。
所以单纯的说外企的能力强我是不认同的,大家的强项在不同的地方,要互相去学习。
我在这三种的企业都呆过,总的体会是外企讲能力,国企讲本事,民营企业既要讲能
力,还要有本事。本事是中国人特有的词汇,也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明白其中的内涵。我
们说政府部门或者国企某某人升迁了,我们的评价往往是这个人很有本事,所以我们遇到
的国企领导大多都是比较有本事的人,但是能力怎样就不好说了。因此我的建议是有本事
的朋友要去国企,有能力的朋友要去外企,两方面能兼顾的朋友要去民企呵呵。当然,这
个事情不是绝对的,现在国企也讲能力,应该是国企本事的比例要大一些,外企对能力的
要求要大一些,至于具体的比例,不同的企业不同。你要选择适合你自己的企业。
就具体的福利待遇而言,也要看最终的结果。外企总体的福利很好,但也很难让你有
意外的收入;民企总体福利不好,但一不小心公司蓬勃发展,你就成了小富翁。外企压力
大一些,培训比较系统,进步比较快;国营企业压力小,可以兼顾很多家庭的事情。我觉
得本身无所谓好坏,就像我前面谈到的价值观,关键看你想选择什么。
但是扒开企业一个个看,却是各有各的特点。很难就简单得说外企就比国企或者民企
好。要针对每个企业来做决定。同样是国企/民企/外企,也分三六九等。有的外企只是挂
羊头卖狗肉而已,其管理和福利等甚至还不如一般的民企,即使是500强的下属公司,有时
候待遇和发展空间也会有很大差异。我的一个同学就去了西门子的一家公司,待遇在外企
里面也属于一般。刚毕业的同学最容易被这个光环迷惑,也有不少的企业用这个幌子来骗
人。一旗在前面的帖子提到“好,继续期待,不过,在做选择的时候,有个问题是很难解决的
,就是信息不对称,特别是对于某个企业的了解。”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
定的手段来识别出来。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如果大家看后说这个帖子没有耽误我的时间,而且还会有
一点启发和帮助,那我就感到非常的欣慰了。也非常欢迎大家提出建议和批评意见。
由于工作本身比较忙,还要抽出时间来写文章,有些朋友的留言回复的不一定很及时
,但我会争取尽量回复,不周之处,请大家体谅。
大工的那个例子是这样的,企划部部长很难成为将来的总经理,而且及时刚开始的薪
酬是不错的,但是后来薪酬提升的幅度很有限,就像我文章所言,我们企业的企划没有在
主战场,如果将来换工作,这份工作很难为他加分。所以那个小伙后来回到了通讯行业去
做销售去了,目前做的很不错,早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当初所给的薪酬,更重要的是他的
职业具有非常强的可持续性。)
就规模而言,企业还可以分为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大公司,你可以直接学习其思维
方式和管理理念,大公司的视野、经验和人脉积累是小公司所不能比拟的;而在小企业你
可以和公司一起成长,你甚至会成为左右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杨元庆和联想一起成长就
是最典型的例子,很多成长起来的创业型公司的员工都获得了很好的汇报,这甚至是大企
业很难获得的。在大公司,你可能学到很多管理规则和方法,但是很多背后的东西要想领
悟则很难,比如沃尔玛的物流系统很先进,大家都知道很厉害,知道为什么并能够将其复
制到另一个企业的人很少;大企业给的培训体系比较完善,会给你最基本的职业训练,把
你塑造成更职业化的人士;大企业的职责分工清晰,在团队合作过程中能够学到沟通与协
调等组织运作能力。缺点是工作相对狭隘,螺丝钉的工作居多。在中小企业你往往是身兼
数职,实战经验强,而且中小企业是绝对的业务导向,创业机会多,缺点是培训机会少,
经营风险大,说不定哪天公司就关门大吉了。
一般来说,大企业培养的人才大都是标准件,至少在大企业彼此之间是适配的,这是
因为大企业的发展基本上是战略导向的,按照公司的战略稳步推进,各种制度比较规范,
流程比较清晰,工作的内容比较标准。在这家干人力资源到了另一家同样规模的也马上就
能上手,所以基本上没有失业的顾虑,只是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小的企业培养的人才以非
标件居多,这是因为每家企业都有每家企业的特点,比如同样是做人力资源工作,可能有
很大差异,人力资源工作本身的具体内容可能差别非常大,而且这家的人事还兼着行政,
那家的人事还兼着法律。非标件再到其他企业契合的时候就稍微有一点麻烦,有时候不一
定合适,有时候要多磨合一段时间。
我个人的意见是刚开始不要进一些比较小的企业,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同学,除非遇到
特别好的老板,当然这种机率非常小。因为你那时的社会经验非常少,很难处理得好很多
的关系,非常容易对社会和职业等等方面形成一些错误乃至极端的看法。你从小企业获得
的东西太少了,看似学到了一些东西,实际上得不偿失,再去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已经处
于竞争的劣势。我就遇到过几个在小企业作副总经理的人,个人能力还不错,但是稍微大
一点的企业都不愿再给他们机会,因为他们已经长成了一颗歪脖子树,公司宁愿招一些完
全没有经验的人来。当你在大公司完成基本的职业训练并且具有了某种专长,已经是学有
所成,到了厚积薄发的阶段,就可以到一些成长性很好、迫切需要规范的中小企业去。既
可以让自己的所学有一个发挥的平台,从实践的角度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又可以分享
到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所带来的收益。
谈到这里,又要说题外话。不少人误把经验当作能力,误把学历、知识当作能力,都
是不对的。有的人所谓的十年行业经验也只是对行业有点粗浅了解,有的人干了三年已经
有了很深的见识。或者有的人让你感觉,虽然他的经验很不够,但他的那种思维方式很好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肯定会有不错的发展。小时候老家有句骂人的话“你一把年纪都
活到狗身上去了”指责某些人的见识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话糙理不糙。所以我们
人在企业,但不能局限于企业,要有更高的视角。董事会关注产业,总裁关注行业,总经
理关注企业,员工关注职业,你要想成长为总裁或董事长,就要去关注他们应该关注的事
情。
职业发展中最悲哀的两个状况一是拼命的在贫瘠的土地上耕耘,二是总是在寻找机会
却不知道自己就站在肥沃的土地上。在企业里工作这么多年,我的体会是让你100%满意的
企业是不存在的。我遇到不少的人整天抱怨企业,福利不好,上司或老板太苛刻等等,这
都不是一种职业的素质。如果你觉得企业不满意,我的建议是要么离开他,要么去适应或
者改进,抱怨不解决任何问题。我刚刚工作的时候,我们一帮一块进公司的大学生聚会的
必修课之一就是一起抱怨公司,每天晚上的卧谈会就是对公司的声讨大会。我后来发现这
种状态太危险,很容易把自己给搞成老大姐。去年我又到原来的公司去了一趟,发现抱怨
的那些人还在抱怨,而没有抱怨的那些人要么已经在公司有了不错的发展,要么已经重新
开辟了自己的职业领域。我并不是说一点都不能抱怨,现在不公平的事情太多,还不让我
们说几句发泄一下嘛,但我只主张有限度的抱怨。根据我的观察,其实抱怨很容易形成习
惯,结果最后抱怨成了主旋律。尤其是几个喜欢抱怨的人走到了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开
完声讨大会,不解决任何问题,反而容易消磨人的意志,所有的抱怨之词都成了你安慰自
己的借口。这不是一个积极心态的人的做法。我和不少的私营企业老板打交道,现在社会上太多不公平的现象,尤其是政府部门,太多需要我们抱怨的东西,但
曳⑾炙呛苌俦г梗侵皇窍胱湃绾卫蠢媚壳暗恼庵痔逯啤N也皇撬邓且欢ㄊ嵌缘
模抑皇乔肽阆嘈牛嵬醋杂诓缓侠怼?
第六章 职业规划选择之四—职业选定主战场
第四个选择是要考虑职业。
我在这里先解释一下,所谓的职业就是你所从事的具体职能比如营销、财务、行政、
管理或者业务。我遇到的大部分职业规划不理想的人是在这部分,而在具体职业上的选择
出现误差带来的伤害也最为明显、最为严重。
我先结合职业和企业来讲。
我遇到过学管理的同学到很小的企业去做管理,我觉得这个选择欠妥当。不是说小企
业不需要管理,而是目前中小企业的现状实际上不重视管理。中小企业是业务和机会导向
,还没有发展到战略、管理导向。如果你是做业务的,去中小企业也不一定有什么不妥,
因为所有的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走过来的,但是学管理的或者说将来希望做管理的,你必
须到能够让你理解管理、应用管理的地方去。千万不要以为你是管理专业毕业的你就会管
理,这里面的学问太深了。你去了以后,一切全凭自己摸索,真正规范的东西没有学到,
积累了一大堆错误的观念和操作办法,真的是把自己给害了。
人事行政部就是不少中小企业的产物。不否认有大的公司会设行政总裁,主管人事和
行政,也不否认有的人事行政部经理发展得很好,但就我个人的职业经验而言,这个职位
的发展空间小。尤其是行政。前段时间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的小女孩很高兴的告诉我她刚工
作半年就被提升为办公室主任,后来我给她分析她才明白其中的道理。为什么呢?行政这
个职位的发展空间太小,刚开始好像工资不低,但我很少见到在这个职位上拿高薪的,能
突破20万年薪算是不错了。因为就绝大多数公司而言,它的进入门槛很低,经常遇到不知
道干什么好地说,我来干行政吧,这个岗位提供的价值是基本上一定的,无论谁来做,也
不可能做出花来,薪水上升到一定空间就后继乏力。很多有才情的小姑娘稀里糊涂在这个
岗位呆了好几年,结果就成了软翅膀的蝴蝶,很难再飞起来了。这样的工作倒是很好找,
但是哪怕你做了很多年的行政,薪酬也是在某个位置打晃,很难有突破。所以这个职位可
以作为跳板,但不宜久留,那些能力强的,要迅速利用这个职位,成长为副总等等。
其实,不光是行政,不少岗位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关于职业这里我的建议就是要尽可
能的到企业的主战场耕耘。
什么是主战场?举例来说,实际上就是那些最能够直接提供价值的部门,主要是业务
部门,当然,对于一些大的企业而言,我认为财务、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部门等等也可以
划入主战场的范畴。如果是在军队里面,那就是直接打仗的那一部分,当然也会包括信息
和情报等支持部门,但是你如果进了炊事班,那你的职业空间就不是很大。有个笑话说炮
兵连炊事班的战士“背黑锅、戴绿帽子”还要看别人打炮,简直是悲惨之极。也很少听说
那个将军有多少年的炊事员生涯。所以,你要想当将军,不要去当炊事兵;你要想在职业
上有上升空间,最好不要去企业的不是主战场的部门。但是大家可能会说,这些部门的存
在对企业是确实必要的,我们都不去,那谁去?我的意见是让没有看到这个帖子的人去看
呵呵。不过请大家放心,因为总归有些人喜欢平平淡淡,乐意去那样的部门。
主战场的部门汇集了公司最多的资源,也会拥有公司最多的升迁机会。一般来说,公
司的高层大都出身于主战场的部门,偶尔有那么一个负责次要部门的高管,在公司的实际
地位都还不如一个主战场部门的负责人。关于这一点,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最有体会,主
战场部门的处长比那些边缘部门的局长要牛的多,其实无他,就是因为拥有更多的资源,
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而已。当经济不景气或者公司裁员时,往往是从边缘部门开始比如行政
、公关等等,而那些公司的核心部门反而是需要加强或者影响不大的部门。
主战场的部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样的部门员工的回报往往是随着公司业务的成长而
成长,而且是非常的正相关;再者往往是同类型的公司都肯定要设的部门,往往决定公司
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不愁工作不好找。
我们也许选择了一个非常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也加入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公司,但如果
不能进入主战场,在一些无关紧要的辅助性部门工作,即使付出了很多地努力,都很难取
得职业上的长足发展。
企业中还有另外一个主战场,那就是权力的主战场,尤其是在大的公司,这点尤为重
要。这也意味着要尽可能的在公司的总部工作。在规模较小的公司而言,老板可能就会认
识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员工的能力和成绩都能够被老板观察到;事实上,也只有你的业绩
被人认可你才有发展的机会,否则即使你打破了世界纪录,没有权威的人作证明也是没人
相信。在分支机构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公司里,在总部以外的地方工作的人,往往会遇
到这个问题。他们离那个权威的能够证明他们业绩的人太远了,总部的决策层很难会注意
到他们。这个和我在前面讲到地域的时候是一样的,那些县、乡镇就相当于分支机构,拼
了老命才能熬个县长,就是因为远离权力的主战场;而在中央部委工作的那些人,稍微有
点成绩往下一放就是个地区专员。因此,要想获得外在职业生涯的发展,一开始要尽可能
的争取机会在公司总部工作。在公司总部,潜在的升迁机会更多,视野更宽广。接触到不
同层面的人,从基层员工,中层经理直到董事会成员。还有不少的领导职位是分公司所不
可能有的,尤其是公司总部不仅要安排总部自己的职位,而且当下属机构要为空缺的岗位
安排人的时候总部的人员也是进水楼台。从这么多的职位中得到机会的机率,显然要比在分公司大很多倍。当然,
如果当下属企业的规模本身足够大,几乎就能
桓愕闹耙瞪暮艽蟮姆⒄箍占淠且彩强梢越邮艿摹?
前两天遇到一个著名大学学计算机的研究生,他去了一家比较大的公司作业务软件的
开发和硬件维护,虽然目前待遇也还可以,但我认为他的发展空间很有限,原因就是他没
有在企业的主战场,他们公司将来的总经理只能是业务出身,不太可能是他的这种经历。
如果将来他们公司计算机方面的业务外包,这非常有可能,他的发展就要受损,因为他和
那些在软件公司工作的同学的差距已经在逐步拉大。我遇到好几个学计算机的,都在房地
产、生产等等方面的企业,他们的发展空间可想而知。类似这种情况,要去也只能去一些
非常大的公司,否则一点意思都没有。
这里想再说点题外话,我们去企业工作的时候,首先应该问一下我们能够替企业创造
多大的价值,因为我们的收益实际上来自于我们创造的价值,如果我们的专业技能不能为
企业创造价值的话,即使我们能够拿到一时的高薪,也很难有大的发展,关键是有职业素
养的人会觉得很难受。我来目前公司的时候,有另外一家企业的老板也希望我过去做管理
,给我的薪水是目前企业的1.5倍,但是那家企业只有50、60人的规模,远远不如我目前企
业的规模,所以我思虑再三,还是到了目前的这家公司。原因就是我去了那家公司,从管
理的角度来说,一是我很难再有提高,二是那样一个规模的公司我很难创造和自己收入相
匹配的价值,时间一长,在公司的地位就要下降,再找工作的话这段经历就不能够为我的
职业发展增值,而目前的公司空间就比较大,光集团职能部门就有8个,还有下面的产业,
在这种体制下,我的管理思想能够创造价值。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但毫无疑问,主战场
原则是最主要的因素。从目前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我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有个朋友问到为什么讲财务也可以划入主战场呢?这是因为在大的企业财务能够创造
非常大的价值。一个一定规模的企业财务总监能够拿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那时因
为在那样的公司通过财务管理比如税务筹划、资金运营、内部控制等等能够创造几百万甚
至上千万的价值,某种程度上比业务部门的价值并不小。比如房地产公司而言,财务能力
甚至会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且随着管理的发展,财务会逐步的介入业务,大家
对财务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将来的高层管理者,谁在说自己不懂财务那就不应该了。
公司里的三驾马车,无论如何是应该有财务的一席之地的。但是小的公司就不同,皮包公
司老板或者老板娘就相当于财务经理,顶多设个出纳,规模再大一点的公司,如果要设副
总,一般也是业务出身,财务就是中层,因为业务有限,财务能够创造的价值本身就有限
。
这里我要恭喜学财务的家人,我个人认为财务是非常有前途的一个职业,也是一个很
容易规划自己发展路径的职业。我遇到一些学财务的朋友,提起财务来大吐口水,认为财
务没有什么意思,其实我觉得是没有从更高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走
向以财务控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而且财务和投资、资本运作、金融等等都有千丝万缕的
联系,可谓是前途无限。
其他和财务是差不多的职业包括人力资源、内审、管理、战略规划等等,如果不小心
没做好职业和企业的结合,只能是埋怨领导不重视你这一部分,其实不是领导不重视,而
是你那里创造的价值很有限,如果你是领导,你也这样干。当然我不否认这里面有管理理
念的因素,但是这是目前国内企业的现状。
还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就是销售。销售是最能考验和锻炼一个人能力的职业,而且我个
人觉得这是一个对于起点比较低的朋友非常好的一个职业。我就遇到过几个学历并不高但
薪水很不错的做销售的朋友,但我还遇到一个东财毕业的哥们,他大学毕业后在国内做了
2年,后来竟然跑到新西兰读了个营销的研究生,结果他的同学在国内都做到十几万年薪了
,他回到国内找工作都还成问题。为什么?研究生学历去大学教书有点低,人家的门槛现
在都提到了博士,用来做销售又有点高,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所以我一向不建议身边
的朋友去读营销方面的研究生,除非你想做研究或者工作深造。销售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
的职业,大家全凭业绩说话,而且业绩也比较容易衡量。当然,从最基层的销售做起,在
此过程中你要不断的提升自己,从而到销售经理、销售总监乃至成长为一个公司的总经理
。
我前面讲到在行业和职业的选择方面要有内在的连续性,最好的连续性当然是两者都
要保持,因为现在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有些职业和业务的结合比较紧密,比
如你会做洗发水的销售但不一定能做好化肥的销售,你能担任生产性企业的财务总监但是
做地产公司的财务总监你就很吃力。但是如果做不到两者都连续,我建议你最好能保持其
中的一个是连续的。比如你一直在地产作但是作不同的职业,这样你将来的发展方向应该
就是某个地产公司的总经理或者高管;或者你一直从事某个职业,比如你一直做销售、财
务或者人力资源,这样即使在不同的行业作,但你会成为某个职业领域的专家。
第七章 确立职业目标
以上所论述的内容应该对大家有所启发,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而言,这些内容是远远
不够的,职业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后面我所述的很多内容。比如有聪明的朋友
可能会问:“那我进行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当然,你在实际决策的过程中会找到很多的
因素,包括你的价值观、喜好、爱情等等,他们综合后会形成你的职业目标,从职业发展
的角度,你最主要的依据就是你的职业目标。
前两天一个曾经在公司实习过的研究生小姑娘给我打电话向我请教,说自己面临2个机
会,“是去华为作sales还是到华润地产去做marketing。”这个小姑娘还是蛮优秀的,我
在后面的文章中可能还会引用她的例子。我告诉她其实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这2个机会
的起点都是可以接受的,最关键的是她期望得到什么?她更期望怎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如果她喜欢和人打交道,希望最直接的解决很有挑战性的问题,那就去华为作sales;如果
喜欢创意,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那就去华润。我告诉她,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叩
问自己的内心。当然,我和她一起分析,最终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案。
工作这么多年,我有个比较深的体会,大多数人的职业困惑是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
是什么?职场中很多这样的朋友,觉得工作很乏味,甚至质疑自己入错了行,如果不是迫
于生计的压力,他们说早就不干了,总之他们觉得工作不开心,甚至是一种疼苦,至少他
们享受不到工作的乐趣。我们中太多的人跟着生活的惯性去安排职业,包括不少很优秀的
人。社会大众舆论说外企好就去外企,媒体讲MBA不错就去读MBA,大学毕业就要求按照自
己所学的专业选择工作,茫茫碌碌恰恰忘了问自己一句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不知道你
想要的是什么,往往什么也得不到,或者得到了才发现那并不是你想要的。
如果你只给我5分钟,让我出个注意帮助你获得职业上更大的成功,我会告诉你:“
确认你的职业目标,制定实施计划,然后每天依此行事。”职业目标可以是成为行业的专
家或者高管,也可以通过自己职业的发展为将来的创业奠定基础。
如果你采纳这条建议,那么它对你的益处将胜过你能学到的其他任何东西。根据我个
人的体会,这个简单的行动甚至比四年的学业都更有价值。很多职业成功的人士都是因为
有意无意的遵循了这个原则从而获得他们职业上的成功。
翻开众多成功学的书籍,无一例外的都要告诉你明确的目标对于获得成功是多么的重要
,我这里不是在谈成功学,但我也不能免俗,这是因为它确实很重要。
以下的这个故事被很多人讲过很多遍,用来说明拥有清晰的目标的重要性。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他们的职业
生涯。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
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
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
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
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
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他们的目标,而另一
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很多的人都看到过上面的这个故事,我也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这个故事的多个版本,
其目的都是告诉大家目标的重要性。相信不少人在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都会有所触
动,也会尝试着来确立自己的目标,但事实是为数不少得人越想越糊涂,到最后也没能整
明白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我就亲身经历过好几个目标模糊的人大谈目标的重要性。这
说明大家大都知道目标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只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来确立自己的目标,
无论是人生还是职业方面的。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未来的目标,你就永远到不了那里;如果你没有自己的目标,别人
就会为你做主;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计划,你就会成为别人计划里的一枚棋子。这个
世界上永远是有希望的人带着没有希望的人飞奔,没目标的人为有目标的任务。
就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能够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清晰目标并贯彻执行,事情本身就是个
人综合素质的一个反映。
确立职业目标对我们的帮助显而易见,我个人的经验,至少有以下的几个好处:
其一,会让你觉得充实,有干劲,俗话说就是有奔头。看看那些高考的学子,那个不
在忙忙碌碌,因为他们有一个非常现实的目标,那就是考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但是这个
目标毕竟是自然而然树立的,是家长或者说社会为他们树立的目标。很多的人考上大学之
后,没有意识到要树立新的目标,竟然不知道大学应该怎么过。不信你去问一下,所有说
读大学没意思的人肯定没有什么目标和追求。同理,那些说工作没意思的人也是因为没有
自己的职业目标,而那些有自己职业目标的人正围绕着自己的目标一点点的添砖加瓦,每
向自己的目标靠近一步就有一种内在的喜悦,怎么会觉得工作没有没劲呢。大家可以按照
我所说的话作一个简单的测试,你可以很随意地问一下身边的朋友“你将来有什么打算?
”,能够立即把这个问题给回答上来的一般都会做的不错,有的人可能会很诧异的看你半天
,然后告诉你“这个问题,还真的从来没有想过。”比较正规的企业在面试一些比较重要
岗位的员工的时候,这也几乎是必问的一个问题。说句题外话,一般有责任感的姑娘在选
择对象的时候肯定会问一句“你将来有什么打算?”,而那些能够描绘美好前景的青年自
然更容易获得芳心。
如果没有相对明确的职业目标,那你告诉我,已经工作的你,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想对自己做一些必要的提升,从什么方面着手呢。是加强英语还是学习财务,是考个证书
还是要去读研,是参加管理培训还是强化自己的行业经验。现状是不少的人看两天英语又
学两天财务,想考研又下定不了决心,想考某个证却因为没有动力准备不充分虽然交了报
名费都没有参加考试,让时光慢慢地从身边溜走,最后逐渐地习惯于惯常的工作,偶尔搬
家的时候翻出以前努力学习的材料,呆呆的想上半天,知道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努力过
,仅此而已。
逢证必考是某些缺少职业目标的人的典型症状之一。这种人典型的解释是艺多不压身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考个证,以备不时之需,说不定什么时候能用上。这种逻辑害人不
浅,说是谋财害命也不夸张。首先“证”能不能代表“艺”实在不好说,很多的证都是某
些机构谋利的手段,就连国家的学历证书都随着高校的扩招而变得水分越来越大,更何况
那些短期培训而获得的所谓证书呢。你的这些证书真正的摆到雇主面前得时候往往不能给
你加到期望得分数,和工作无关的证书写到简历上还会让你丢分;其次,毕竟每获得一个
证书都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一定数量的金钱,如果所获得的证书本身无助于你职业目标的
实现岂不是一种时间和精力得浪费,把这些时间和金钱投入到最有助于你职业发展的领域
岂不是会产生更高的收益。我遇到的比较夸张的是一个应聘市场经理的人的简历,在证书
一栏竟然赫然写着什么厨师证,看了让我哭笑不得,立即放进人才库(废纸篓)了事。
有一次一个人来公司面试人力资源的职位,谈完后感觉不是太合适,他竟然说看看公
司有没有其他方面的职位,也是职业目标不清晰的原因。想想看,你喜欢一个女孩,女孩
说我们可能不是太合适,不过我有个朋友挺不错的,给你介绍一下吧,你说好呵,我试一
下吧,那后果是可想而知了。
当然要想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对大多数人而言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它不是靠冥思苦
想就能获得。就我个人的经验和观察而言,它是在我们的工作中一步步浮现出来的,它就
如同我们找对象,我们很难一下子描述出来我们到底希望找到一个什么样的终生伴侣,到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接触到不同的异性,随着了解的增多,内心里就会发出一个声音,对
,就是她(他)了,我就是希望拥有这样的一个伴侣。在我们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大都要
经历一个“为谋求生存而就业—为终生发展而职业—为人生价值而事业”的一个过程。我
们不太可能在职业发展之初就拥有一个我们希望为之奋斗一生的职业,如果是那样的话你
就太幸运了,就如同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青梅竹马的爱情一样,而是在为谋求生存而就业的
过程中,一步步发现了我们愿意为了终生发展而从事的职业,并随着我们条件的改善和追
求的提高,我们找到了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从事的事业。刚刚工作的时候,我们对很多的东
西了解的太朦胧,难免在认识上有偏差,也很有可能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前两天有
个将要毕业的研究生女孩问我,是不是不要进入房地产行业,因为她觉得房地产行业是夕
阳行业,我听了哑然失笑。还有一个男孩雄心勃勃的要进入咨询行业,只是因为咨询的收入高,他并不了解咨询行
业的工作状态。其实这都很正常,这是我们人
生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我们很难超越也没有必要超越,正如有句广告词说的“年轻
,没有什么不可以。”当然,大多数的人停留在第二个阶段,只有极少数的杰出人士能够
达到第三个阶段,但每一个阶段的递进都是自然而然的,你连自己的生存都没有解决,奢
谈人生价值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很难达到第三个境界,甚至有的人一
直在第一个阶段徘徊。如同李开复博士所说,什么是事业?事业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
是持之以恒的追求;事业不是可有可无的应酬,而是矢志不移的奋斗。当心甘情愿为一件
事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时,当能够从这件事中获得最大的满足和愉悦时,你已经在从事一
项真正的事业了。可以说,不对你所从事的工作怀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是很难达到事业这
样境界的,在职业的发展上自然也难有大的发展。
记不清是在那个网站上看到了下面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触很深,你可以发现这个女孩真
得很可爱,尽管还透露者女孩的稚嫩,但我几乎可以断定,这个女孩将来的职业或者创业
的成功,因为她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得是什么,而且正在一步步的积累自己所需要的资源
。这篇文章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觉得这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会给很多的朋友有所启发,
它回答了很多朋友对于职业目标的疑问,所以当时我就保存了下来,全文索引如下:
本人浙江某小城镇普通女生。家境一般。中学读书时成绩尚可,高考报厦门大学金融
系,6分之差调剂到广东某末尾重点大学金融系,家人要求复读,因想去那个据称比浙江富
裕的地方去待待,于是去读书,一晃四年,七月毕业。
原想去找银行对口工作,但英语没过六级,屡被拒之门外。遂收起银行工作念头,与
深圳、广州四处找工。因外貌、身材还过得去,今年四月在深圳某广告公司觅得业务员一
职,一去就安排下规定业务量,虽然底薪有2.8千,但对于一个刚出校门没任何社会经验的
女生来说,这份工作实在艰辛,以致最后半途而废。
此时凑巧因为广交会原因,同学推荐去了一个台湾老板的纺织品外贸小公司。也是在
这里定下了我的从业方向。
老板台湾人,典型家长式性格。起初说不包吃住,月薪2千。虽然在广州,这样的
月薪并不高,但是也不会饿死了,自己学校虽然是第一批的重点本科,但是在广州这样的
城市,这样的学历什么也算不上。于是小心翼翼的开始上班。老板脾气非常暴躁,而作为
新人,每天早上一去要擦干净所有桌子,下班的时候要打扫完三个办公室,倒干净垃圾。
本来自己虽然不是什么娇生惯养,但是家务活还是比较少做,突然要干这些,手忙脚乱,
被呵斥过几次。不得不更小心,每天提起120分精神。起初并不要我做什么活,事实上金融
和服装也是风马牛不相及,唯一稍微有点关系是对信用证还比较熟悉,其他的什么也不会
。也没有任何人教你,每天就是看到哪里脏了马上去收拾干净,老板手机不放在手边响了
,马上去拿过来给老板,没事就去叠布样,每天都会有一些新布样,老板要求叠整齐。
以前同事把布样按时间排序,老板经常记不住是哪天的布样,找不到布样就会发脾气
。于是自己留了点心,凭手感,把近似的布样放一堆,然后按颜色再分成小堆,最后按时
间再分小堆,重新排列收拾了一下。老板发觉后说了一句“这个小鬼还不错。”于是分配
了一台电脑给我,可以看他的邮箱和客人交往的记录,每天早上帮他打印出来放办公室桌
上,但是不准我回。他有次拿到我的打印件的时候随口问了一句“客人今天说什么。”我
小心翼翼的把几封邮件的内容说给了他听,他看过以后似乎从此对我稍微有点好感,称赞
我记性不错。接下来我的工作似乎就变成了老板的专职小秘书,他和客人交往的邮件我可
以回复,只要他看过以后觉得没问题就可以发出去,也会教我对不同的客人要怎么回复,
我整理样品的时候也会抽空稍微指点一下。这时比较好的是老板准许我和另外一个女同事
免费住他他不住的五羊新城的一个二居室旧房子,房费省了不少。但是在老板对你青睐的
时候同事就会对你不友善。开始时没人教你,这种情况下更没人教你。对服装和面料的知
识仍旧贫乏,而老板依旧暴躁,每天谨小慎微的注意每一个细节,原先大大咧咧的性格一
下收敛了不少。
台湾老板似乎越来越觉得我这个小鬼做事情还是不错的,于是在其他老板面前有时会
炫耀一下我为他准备的资料是多么细致齐全。这时已经慢慢接触到一些别的老板了,都是
看起来毫不起眼,但是每年少少也有几百万可以赚到。接触多了,渐渐有了创业的想法,
于是更加留心服装、布料的专业知识,也更加留心看老板怎么和客户交流。但是这些都没
有表现出来,看起来还是个傻乎乎的小丫头。随后认识了一个浙江老板,当他听说我是浙
江人时候,竭力让我回浙江,说要介绍我给一个朋友的工厂做。
于是兜兜转转毕业典礼后我又回来了浙江,而薪水也由深圳的2千8,到广州的2千,
再到现在的一千。
为何薪水少还要回来做?当有了创业的想法后,觉得工厂才是能学到所需要的一
切的地方。所以义无反顾的来到现在这个在郊区,薪水只有1千的工厂。刚到工厂时,一个
大学生刚走,因为老板觉得他人不够机灵,而他也觉得在工厂没多大发展,于是走了。我
刚来时的局面就是整个工厂只有我这个英文没过六级的人稍懂英文。
尺寸表不会翻译,只认识脖子、袖子、胸...这样的单词,拿着尺寸表到样板房,和
打样师傅看着尺寸加我认识的单词一起猜,师傅教我服装说袖开口叫克夫,胳肢窝叫夹圈
叫袖隆...学了三四次学会了尺寸表的翻译,顺带学会了服装的名词应该怎么叫,顺带知道
了什么部分大概多少尺寸
买家要来供应商评厂,评厂全英文报告看不懂,借着金山词霸一个个生词翻译过去,
两天以后跟着人事部一起去查消防查安全查仓库,帮着财务部造查厂的假工资假保险,一
个星期内学会了应付查厂整套程序和应付花招。
现在慢慢开始熟悉面料也慢慢熟悉服装工艺,工厂的对外英文交流也开始由我负责,
英语强迫性加强了不少。没有周六周日,每月放假一天,每晚自己加班到九点半。熟悉的
越多越觉得创业艰难,但是熟悉的越多越坚定创业的意志。当你发现或许能力很一般的老
板却能每年几百几千万的赚,而你却还在算这个月有几千能加几百,心里很不是滋味。
以上为工作到现在的大致总结,以及创业理想。
以下为具体的薪水支出。
每月1000,工厂包吃包住包水电,没有交通费支出。
1、手机费:150。和在广东的男友通讯主要方式,为了省钱,每天强忍到12点以
后打电话,可以节省一半手机费用。短信能省则省。一毛一毛的加起来也很多。
2、买衣买鞋化妆理发:200。因为是短发,每个月要修剪,否则会很邋遢,20元,
只剪吹干净,不做别的任何护理和造型,省钱要紧。皮肤不错,没有化妆品,只有超市买
的二十几元一支的洗面奶和润肤霜,两个月都用不完一支。每个月只能添一两件打折的比
较低档次的专卖店衣服。
3、买书买资料:200。每月预200的钱买资料,因为服装、面料都是从头学的,毫
无基础,现在的书又超贵,到现在还没买齐一套完整的书,还在继续采购中。另外还要买
些英文的书加强英文。
4、回家车费:80元。包括到车站的公交车费用。每个月回家一趟,来回80元。
5、零食:50。比较爱吃零食,但是没有太多钱买,学生时每个月零食要花百元左
右,现在只能控制到每个星期花10元左右,这是最痛苦的一件事。
6、q币:50。这个是最被男友鄙视的一项支出。喜欢买衣服,买不起真的于是好
打扮qq秀,想结婚没钱结婚于是养了qq宠物结婚,这些都需要一些支出,50可能还不止,
但是心理会愉快不少。由于是异地恋,时间会稍微有些空余,除了加班和看书,中午休息
之类的空余时间都花在qq上了。
7、早饭:30。每天一元,一包豆浆一个茶叶蛋。
理论上算每月实际剩下的不到200。实际上每个月都花的剩下不到50,还有一些生活
用品支出,牙膏牙刷纸巾洗头水袜子笔记本可爱的圆珠笔之类的,虽然如此,这个月挤出
50元进了一些可擦写的圆珠笔,准备在淘宝上开个小店,第一次卖的打算就是这些可擦写
的圆珠笔,觉得挺可爱,挺新奇。以后等攒些钱,用我现在初步专业的服装成衣、面料知
识去进500元衣服卖。当然,这些只是赚些零花钱。等我攒到5000元时我要开始我的创业第
一步,去申请一张国际信用卡,打算去ebay卖中国的silk衣服。既然国内c2c可以做的这般
红火,如果英文过得去的话,为什么不在世界范围做c2c呢?既然我现在以及将来都希望能
够做外贸b2b,为什么不让对外c2c当中间的桥梁呢?
是,虽然现在的收入很少,这个我知道的很清楚,厂里的车工都比我赚的多。但是,
我想,现在我这样拼命努力,总有一天我也能赚到足够的钱去西湖边买一套大房子给爸爸
妈妈,这是一个普通的浙江女生的梦想。
因为对职业生涯感兴趣的原因,看了这个故事之后我很感动。这个女孩在芸芸众生中追
寻着自己的梦想,今天的她平凡如你我,虽然她也会经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几乎可以
判定若干年后她会实现自己的梦想,让很多的人仰视,慨叹她的幸运和机遇,但很少有人
知道那是因为多年前她给自己树立了坚定的职业目标并一步步地为之奋斗才获得了属于自
己的成功。这个案例有着非常现实的参考意义,正如一个网友所总结的,这个女孩从现实
出发,渡过了一个阶段的迷茫期之后在工作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围绕自己的目
标开始一点点地积累资源。在此过程中,这个小姑娘没有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紧紧
围绕自己的目标去工作,这样的格局和气度确实是很难得的。其实我个人的经验,职业(
其实不仅仅是职业)的成功需要vision,passion还有action,当然还有一点点的运气。Vis
ion属于战略范畴,一般大家认为有点虚,就是大家一般说的职业生涯规划,我谈到的选择
和职业目标都在此列,它是要解决你往那个方向走的问题。大家可能会说很多人没有visi
on一样能够成功,就如同很多的企业没有战略一样能够生存。我也承认这种现实,但是一
是有了清晰的方向,能够让你少走弯路,能够加速你的成功,它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但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必要条件
;其次是现在的职场环境和几年前发生了很
蟮谋浠耙祷娜瞬旁嚼丛蕉啵俺【赫嚼丛郊ち遥郧懊挥衯ision照样成功但不意
味着今后可以成功。三是有的人认为环境变化太快,计划跟不上变化,设定了目标也没有
什么意义。这个观点流毒甚广。前段时间我们的地产集团讨论战略,竟然还有的人提出来
讨论战略意义不大,意思是这个市场机会主义者或许能生存的更好,我就指出来,我们非
常有必要讨论战略,或许我们的战略导向只能占到40%,但我们要逐步提高到80%乃至更多
,逐步由机会导向走向战略导向,否则企业很难发展。战略定了以后本身并不是议程不变
得,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调整。Passion介于vision和action之间,制定你的发
展方向的时候要考虑什么事情能让你又激情,你有激情才能够积极地去行动。Action当然
更为重要,其实现实中很多人发展不顺利不是方向的错,入对了行也选对了企业,但就是
不能把事情做正确。我举得这个案例从这三个方面都会对我们有启发,比如在action层面
这个小姑娘作事情的态度,连台湾老板都觉得这个小鬼作事情还是不错的。当然还涉及到
理财,人脉关系的处理等等,我在后面都会讲到。
三是不愿意去叩问自己的内心,而将发现自己的兴趣寄托于什么职业测评或所谓的职业
顾问。在这里,我不是否认职业测评的科学性也不是否定职业顾问的作用,而是说你这样
的手段毕竟只是参考,你很难依赖他们来发现你真正的兴趣。兴趣与本人的成长环境和个
人阅历息息相关,既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不
断的尝试和实践而发现的。没有人比你自己本人更了解你自己,其他人的建议都只能作为
参考。
我在这里推荐几个有助于发现你职业兴趣的方法,大家可以有机会尝试一下。
一、工作观察法
1、 你对目前的工作哪些方面最满意?哪些方面最不满意?你认为理想的工作是怎样的
?
2、 你曾经做过的什么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
3、 你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哪些你学得很快并且非常有兴趣学?哪些学的很认真
但总是很吃力而且掌握不好?
4、 记下你的成绩、受到的肯定、觉得有收获、充实的事情。
记录以上的东西,大约3个月或半年左右分析一次,如是几次你就能够逐步的明白你的
兴趣所在。即使你没有参加工作,你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得类似的资料。
二、羡慕他人的工作
我们都曾经有过羡慕别人工作的经历。在人生的某个特定阶段,或者在某个特定的场
合比如我们参加某个培训或者论坛,我们觉得如果我们能够从事那个人的工作该是多么的
幸福。有些羡慕只是一个很短暂的念头,很快就消失了;而有些羡慕会在我们的脑海中一
直徘徊。
当然我们的这种羡慕往往是对我们所理解的被羡慕对象最光鲜的一面的片面理解,当
我们理解了那份工作的全部,或许我们并不喜欢很多背后的东西。但是毕竟我们羡慕别人
的工作,这种感觉往往是我们自身兴趣的一种投射。一个喜欢IT的人会羡慕比尔.盖茨而不
会是周杰伦;一个对管理感兴趣的人会羡慕张瑞敏的工作而不太可能是王朔的工作。所以
找个安静的地方静静的回忆在过去的某段时间里你曾经对某个工作比较强烈的羡慕经验,
从中是否可以体会出你乐意为之奋斗的工作。
三、如果现在已经达到了财务自由,那你最想从事的事情是什么?不要告诉我除了享
受你什么要不想干,如果是那样的神仙也拿你没办法。
四、职业生涯兴趣测验
这类的测试又很多,可以在网上搜一下,或者看一下相关的书籍。我也可以给大家推
荐一个网站
http://www.psytopic.com/
上面有关于职业方面的测评,可以参考一下。几种
不同的方法互相印证,基本上能够发现自己大致的兴趣点。我不是很建议单纯的花钱去做
测试,一是这样的人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竟然通过上面那么多的方法都不能发现自己的
兴趣,不是很有功力的顾问或者咨询师很难给你什么比较好的建议,反而会把你搞得很糊
涂,还不如找自己周围比较成功的朋友听一下他们的建议。二是职业咨询是个很专业的工
作,而有的咨询师本身都没有成功的职业经历,他们只是比你多熟悉一些工具而已,咨询
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糊口的工具而已,以己之昏昏,岂能使人之昭昭。有家职业咨询公司
竟然把我的帖子改头换面,写成了他们自己的感受,如此的职业道德和原创精神的缺乏,
怎么能够相信他们会对客户负责任,他们的做法也会让职业咨询整个行业蒙羞。万一你找
个不称职的咨询师说不定会越帮忙越乱,当然那些真正有功力的咨询师对于你的职业发展
还是会提出有价值的建议的,但无论如何最重的决策人和执行人仍然是你。如果那天我一
高兴去做职业咨询,应该是个不错的咨询师(呵呵,自吹一把)。其实来自你这个行业的成功人士的建议更有价值
,所以如果有机会,研究一下你所在行业的成
θ耸康木蛘哂谢嵯蛩乔虢袒蛐砟芄挥兴栈瘛?
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第一步是要证明你选对了方向-属于你自己的方向。根据我的观
察,大多数人都没能选对方向或者说根本没有去选方向。在职业的道路上,你不可能走别
人的路取得成功,很多的成功模式本身就不具有可复制性,很多人成功是因为他们找到了
适合他们自己的职业道路,你要想成功,也必须为独一无二的你找到适合你的独一无二的
道路,而这条道路,只能靠你在工作实践中一步步明晰。
当你暂时没有目标时,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的意见是把当前的事情做好,
先把所谓的目标放一放,不要为了寻找目标而目标。当你把当下的事情做好的时候,新的
机会往往就会浮现出来,他们会把你带向新的目标。
确立自己的事业目标不是劳动竞赛,不要去和别人比,而要立足于自己的现状一点点
进步,只要今天的你胜过昨天的你,只要在正确的方向上进步,你就能一步步逼近自己的
目标。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人比你更优秀,普通人眼中的千万富翁去和李嘉诚比也只会越比
越沮丧。目标是自己的,别人的成功并不能否定你的幸福,和别人比很容易把心态搞坏,
凭空多出来那么多敌人,何苦呢。
尽管职业兴趣很重要,但是不要寄希望于一分工作能够符合你的全部兴趣。一个老师,可
能很喜欢讲课的感觉但不喜欢研究,他可能也要写几篇论文好混个教授;一个官员,可能
很喜欢享受权利,但也要忍受平衡利益的疼苦;一个歌手,可能很享受唱歌的快乐,但恐
怕也要配合公司的商业推广;一个高管,可能做起事情来很有成就感,但也要承担非常大
的决策压力;一个技术人员,可能很喜欢研究并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但他也要学会和应用
部门做好沟通。其实大家要明白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工作,你会喜欢它的全部。
能有一个工作你喜欢它的大部分已经是很不错了。对于你所不喜欢的部分,就是为你喜欢
的部分所付出的一种代价。就如同我们喜欢自己的爱人,他(她)也有一些缺点让我们觉
得不太舒服,但我们知道,爱一个人就要喜欢他的优点也要接受他的缺点。
中国有句俗话叫“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什么叫武?什么叫功?职业的武功怎么练
?我高中期间是个武侠迷,对于武功还是做了点了解,我的理解是武指技巧,功指功夫.所
谓技巧就是方法,而功夫则是实力。擒拿,格斗,散打都有技巧,但是也要有功夫才能成为
高手.假如你有技巧,能够打到对方,但是功夫不够,只相当于轻轻摸一下那么大的劲,又有
什么用呢,这就是:练物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而同样,练功不练武,进步也会缓慢,比如你
的力量很大,一拳有千斤之力,但是没有技巧,每次都是打不到敌人,白费力气,结果还是
没用。所以说,既要会技巧又要有实力.就是有功夫了,缺一不可。前两年成功学非常的火
爆,但是现在江河日下,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只是停留在方法的层面,而且很
肤浅。我也注意到成功学的大师大多在除了培训以外的行业没有什么成就,他们的成功就
是因为市场的需求让他们获得了成功,而对于学员的帮助非常有限。我这里并不是完全否
定成功学,只是告诉大家,成功学本身是远远不够的。
设定目标其实并不太难,可是要贯彻执行下去就非常难了。去年有本非常火的管理书
籍叫《执行力》,提到大多数的企业没有获得成功,不是企业的战略出现了问题,而是执
行力不足,不能够实现公司预定的战略目标。作者所说的问题,放在职场上也实再恰当不
过了。和企业的成功类似,一个人职业上的成功,30%靠战略,50%靠执行力,20%靠运气,
不同的人给出的比例或许会有所不同,但执行力肯定会占到最大的比例。运气没法教也学
不会,战略和执行力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得到提升,而且上帝在分配运气的时候似乎
也很迁就这两方面做的不错的人。我的伯父当年从部队转业没有留在省城而是选择了回镇
上的供销社,职业生涯规划属于战略,执行力就是你实现职业目标的能力,很多人的职业
发展不理想,往往不是职业规划出了问题,而是执行力出了问题。
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验,我在刚工作的第二年,觉得要学点什么,因为对英语的兴趣,
就去报了一个英语本科自考,起初的时候热情很高,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但两个月
之后基本就放弃了;我还报名参加过CPA的考试,书都买好了,报名费也交了,后来却没有
坚持下去。直到工作到第四年,意识到在这样下去的话,终会蹉跎岁月,一事无成,才重
新树立目标并坚持下来,最终去读研,一点点地沿着自己的职业路径前进,才算是有了一
点的进步。
当你有了自己初步的目标以后,接下来最为关键的就是立即让自己行动起来,向着把
目标实现的方向拿出具体的行动,可别一拖再拖。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关键是你要不断
的行动,不同的行动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从结果中又可带出新的行动,把我们带向特定
的方向,最后就决定了我们的职业人生。
小时候每一次有了一个新的笔记本,总是喜欢在扉页上写点什么激励自己的名言,比
如“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之类。有一句“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
志”也是时常会写的,在工作多年后的今天,对于这句话也就有了更深的体会。有志向的
人确立目标以后不会轻易的改变,他们会通过实际行动不断优化改进方法,直到实现目标
;而没有志向的人却不断改变自己的目标,今天想做职业经理人,明天又想自己去创业,
却唯独不肯改进自己的方法,最终导致一事无成,却反过来羡慕别人的幸运,抱怨社会的
不公,却全然没有注意到别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 比如我们身边经
常见到这样的人,就是不愿意去改进自己的沟通技能,就是不愿意和别人合作,就是邋遢
,不愿意改进自己的形象,这样的同志,就是神仙帮你做职业规划,恐怕他自己都会“坚
定”地走向职场的地狱而竟然都不知道自己落败的原因。
第八章 跳槽与职业生涯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现在的社会,为了找到一份自己心仪的工作而频繁跳槽的人越
来越多,身边的朋友聚会时关于跳槽也是一个很热的话题。从求职者的角度来看,按照自
己的想法随心所欲的跳槽是件很酷的事情,但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在一个公司工
作时间的长短和跳槽的次数相当重要。虽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多长时间跳一次槽比较合
适,但跳槽过频不但容易失去雇主的信任而且更关键的是不利于个人职业的发展,很多人
跳来跳去没有越跳越高,反而最后跳入了职场的坟墓;另一种相反的做法是不懂得跳槽,
明明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却没有改变的勇气,只能在一次次的抱怨中维持现状。
有的人从年轻的时候开始跳槽,不断地跳来跳去,他们的借口是无法了解到自己适合
干什么样的工作,没有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只好换来换去,希望在工作的过程中
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样的人实在非常的悲哀,因为他们不愿投入的去作几乎任何
一件事情。记得哪一年的高考题好像是一幅漫画,一个人在挖井,挖了好多口,每次在快
要挖出井水的时候就放弃了,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频繁跳槽的人和这个挖井的人很像。
其实,频繁跳槽一点都不好玩,这可不像爱迪生做实验,没有失败,即使没有成功地发明
了一种不可行的方法,至少为后续的试验或者科学家提供了帮助,而我们个人的职业生命
很有限,可没有那么多让你试错的机会。
跳槽的原因不胜杖举,大致可以分为下几类:
一、待遇问题,感到自己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每次和应聘者交流,几乎没有一个
应聘者谈到因为待遇的原因而跳槽;但事实是大部分人选择跳槽都是由于薪金问题。
二、发展问题,感觉当前的工作制约了自己在职业上的发展。具体的情况如公司的盈
利状况一直不好,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产生忧虑,感到没有安全感;对自己在公司的职位发
展前景不乐观,短期内看不到发展机会,又不愿意耗时间“用青春等明天”,通常的说法
就是遭遇职业天花板;再比如感觉自己选错了行业或者职能,希望能够重新找到自己的职
业定位。
三、环境问题,不适应目前工作的环境。具体的表现如认为自己的很多建议想法不被
重视,认为公司的运作机制有问题又无力改善,感到自己的才能在这里无法施展;再比如
人际关系不尽如人意,无法忍受公司复杂的人事关系。甚至有的人是因为和“苛刻”的上
司或者老板关系没有处理好而萌生跳槽的念头。
没有哪一个单一的因素促使一个人下定跳槽的决心,一般人跳槽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
果。比如本来薪酬也不是很有竞争力,又遇到了一个工作上配合别扭的上司,再看看自己
的同学和朋友,似乎薪酬都比自己高,自然就准备跳槽了。在这里我首先需要提醒的是职
业发展本身是一个长跑而不是一个百米赛,短时间的比较没有任何意义。大学刚毕业的时
候最容易和别人去比,而且心态不好,似乎哪个同学的起薪比自己高了1000元就意味着永
远会高过自己,总想着找一份更高薪的工作让同学刮目相看。我的第一份工作分在了一个
效益很好的国有企业,按说工资也还可以,但经常和朋友交流时谈到某某的高薪经常会萌
生跳槽的冲动,如今十几年过去,发现最初高薪的同学发展的未必有起点低的同学好。起
点很重要,但是把握自己发展的方向更重要。
在每个人工作的早期,入错行或者选错职业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很多人都要工作几年后才能初步具有生涯规划的意识,而在此之前,身边的朋友或者老
师未必能够给予有效的指导。我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是我
家在农村的父母最大的期望,为了让我读书他们已经竭尽所能,他们不可能在职业上给我
什么有效的指导,外面的职业世界超出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想象空间;刚毕业的时候也很
少什么所谓的人脉能够在职业发展上给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包括老师在内。对于将来的职
业只能是自己探索着面对,很多农村出生的大学毕业生都和我差不多。按说城市出身的同
学能好一些,他们的父母见多识广,肯定能够给予很多的指导,事实也并非如此。大多数
父母也只是凭感觉,某某职业不错,挣钱多又体面,他们在职业发展上的所知所解和我们
刚毕业时一样的贫乏。这是因为任何事情的出现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在一个工作就是
为了吃饭的年代,是没有人考虑职业生涯规划的。而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中,急剧变化
的中国社会,人们对职业的理解和要求,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已经并正在发生剧烈的变
化。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能够让身处其中的职业人士拥有那么多动人的机会,却又面临那么多选择的疼苦。也正
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
职业生涯规划才会开始在中国的职场流行,它是和需求相伴而生的。
因此当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入错了行当或者选错了企业的时候,可以考虑跳槽,重新换
一个跑道。跳槽本身很正常,但你要认识到最初的莽撞并从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好今后的
路。我们的第一份工作往往就如同我们的初恋,尽管那时我们充满了激情但我们确实不懂
感情,往往不能修成正果;但它会让我们知道感情的美好并最终寻找到真爱。但一个因为
初恋不成功就怀疑感情的人是不可能获得真爱的,就如同一个第一份工作不如意就不珍惜
今后机会的人一样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因为心态搞坏了。所以我们每一次的跳槽都要像
换一个真心想爱的女朋友那样珍惜。
刚刚参加工作的人跳槽的机率最高,就业第一年连续换二三个单位也不奇怪,之后才
能逐渐稳定下来。原因之一我上面已经讲过,那就是是刚出校门对社会和自己的了解不深
,选择的第一份工作未必适合自己;其次是谈不上什么人生阅历,承受压力和适应环境的
能力较弱,遇到工作压力,对薪水和职位的失望等等问题缺少化解的方法和技巧。而成熟
的员工会尽力去化解各种矛盾,适应压力找可以着力的地方作改善,一点点地拓展自己的
职业生存空间,不仅能在工作中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更能够克服困难和障碍逐步发
挥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更广泛的认可—比如学会建议胜过意见的道理,学会用恰当的方
式说服老板采纳自己的建议,学会合作精神,学会和尽量多的人友好相处使自己的工作阻
力更少。学会忍耐今天的委屈为明天的发展奠定基础,仅仅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限制而没
有慎重思考就离职事实上是一种逃避,是一种软弱的表。因为有的问题是绝大多数企业的
共性,不管在那个企业,都有可能碰到相同的问题——所有的企业都会存在人际上的冲突
,都要需要克服的困难。当然我并不是告诉大家不要跳槽,我在后面还会谈到有的时候你
必须果断跳槽,只是跳槽应该是一种清醒、理智的选择,仅仅因为不能适应这个环境或者有另一家薪水更高的企业
在招手就跳槽都是失败的——尤其对年轻人而
言,路还很长,跳槽应当是深思熟虑的选择。
就绝大多数人而言,在其职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个人觉得你至少应该有在某一个还不错的
公司里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适当地积累起某一领域里的专业知识。
一个人不在一个公司里工作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就无法充分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这3年左
右的时间是让你获得真正的职业竞争力的阶段。如同我前面所说,职业发展的阶段是有三
个层面---“为了生存而就业,为了发展而职业,为了人生价值而事业。”在为了生存而就
业的阶段,你最重要的工作是通过积累获得职业竞争力,从而达到为了发展而职业的层面
,再此基础上你再获得行业领导力,才能够最终达到为了人生价值而职业的阶段。而频繁
跳槽是很不利于你获得职业竞争力,当你拥有了行业领导力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海阔凭
鱼跃了。
对于任何一个不满意目前工作而有跳槽念头的朋友来说,我所建议的第一个做法就是
重新审视自己当前的工作而不是轻率的作出跳槽的决定。我并不是反对跳槽,而是反对无
目的的跳槽或者没有经过认真思考过后的跳槽。你最初为什么会选择你目前的工作?你当
前的工作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薪酬太低还是发展前景暗淡?是压力太大还是没有兴
趣?重新换一份工作能否解决你现在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当前工作的好处是你已经认清
了问题的全部,如果你愿意认清的话,所以你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去解决,去改进;新的工
作固然会给你带来新的希望,但它背后的不确定性在你进入之前完全难以预料。人们往往
会有这样的心态,当讨厌一份工作的时候,巴不得尽快逃离,一分钟都不想停留,殊不知
新的工作着手以后原来所遇到的问题又浮现出来,于是忍受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祭出跳槽
的法宝。
不要把跳槽作为解决职业发展问题的唯一手段。有的人频繁跳槽,美其名曰寻找适合自己
的平台,其实这个世界上很难存在为你量身定做的平台,更多的时候,成功的职场人士都
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和公司共同打造这个平台。工作不顺利跳槽;和同事关系不和睦跳槽;
工资不理想跳槽;不喜欢当前的工作跳槽……有的人工作发展上遇到什么不顺的情况就采
取这种手段,而不从更深的层面来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或者说即使找原因,也很少
从自身的方面来考虑。然而工作不顺利,可能是你的能力需要提高;和同事关系不和睦,
可能是你的人际沟通能力需要加强;工资不理想可能是因为你的业绩不够好;不喜欢当前
的工作可能是因为你没有认真地付出所以没有体会出工作的乐趣。这些问题不解决,你跳
到哪里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结果。当你和其他人一起被拥堵在“瓶颈”里的时候,只能说
明你还不够优秀,不足以脱颖而出,跳槽很难解决你是否优秀的问题。因此当你真的决定
要跳槽之前,要好好总结一下自己在目前公司的工作是否还有哪些值得改进的方面,自己
去努力了,改进了,你可能就能够在当前的工作上获得职业生涯的进步。哪怕真的要重打
锣鼓另开张,搞清楚这些问题,至少也可以在下一家公司里能够避免。
跳槽不是“转学”而是“升学”,跳槽要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能够利于自己的职业
增值,尽可能减少同水平跳槽。所谓同水平跳槽就是新的工作和你原来的工作基本处在同
一个水平线上,既没有让你增加多少的薪水,也没有让你去承担更大范围的责任,新的工
作并没有让你从原来小学五年级的水平提升到初中一年级的水平,你只是换了一个学校而
已,甚至连这两个学校的教育水平也是差不多的,职业人的职业技能水平并没有本质上的
提高。正应为如此,转学不可能带来待遇方面的本质提高。
人才具有自己的市场价值。同样的一个人在人才市场上会有一个大家比较认可的价值,不
同的公司所给的价钱肯定会围绕着这个价值波动,而且这个波动的幅度一般而言不会有太
大的差别,尤其是放在相对长的一个时间里来考量更是如此。这里,你需要应该明白的一
个职业道理是:在职业价值没有本质提高的情况下,你的职场价格只能是现在的这个水平
。对于这种情况下的跳槽,如果是为了获取更好的条件以便进一步地提高职业技能,那么
跳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目的,那么,“转学”就只会浪费时间,从而延迟
而不是加速职业人下一个职业目标的实现。这种不是升学而是转学性质的跳槽意义并不是
很大,我个人的意见是不鼓励,我建议要大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当你的
职业技能水平有了本质上的提高时就会发现:有很多既稳定待遇又高的职位在供你选择。
当然,我这么说的前提是在一个完全竞争完全公平的前提下,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比这个要
复杂的多
永远不要单纯为了薪水而跳槽,哪怕你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当你想从一份工作换到另
一份工作,要对两份工作所能提供给你的总体价值进行比较。薪酬是这个总体价值的重要
组成部分但绝对不是唯一组成部分,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他包括个人所能获得
的发展机会、工作的适应性等很多方面的内容。个人的发展机会是其中最重要的,尤其是
对于40岁之前的职场中人,因为它意味着你未来的薪酬。
不同职业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特点。比如行政该开始的起薪并不低,但发展后劲不足;财务
会随着你经验和技能的增加收入稳步增长;有的职业明显是吃青春饭的,比如模特、空姐
和某些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公务员的收入刚开始不算高,也要用心去揣摩所谓的潜规则
,难以尽情展示你的个性和激情,但一旦当了一个小官或者有了一点实权,其收入(往往
主要是某种类型的收入,地球人都知道)就会出现跳跃式的增长;而像律师、医生等的发
展曲线是典型的厚积薄发型,所谓越老越值钱,刚开始的几年是技能和经验包括个人品牌
的积累阶段,一旦你的个人品牌获得客户的认可,收入会越来越可观。如果进了这样的行
当,刚开始你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对那些挣快钱的职业作无谓的羡慕,这就像企业的投资
,有的项目投资少,见效快,但不见得长久;有的投资大,见效慢,但一旦开始收获,那
就有着稳定可观的收益。
职 业发展过程中,职场人士需要通过个人职业能力、资源、素养等的不断提升来使自
己增值,由此而构建和延续个人职业品牌。这就意味着,界定一次跳槽是否成功的标准在
于,新的岗位是否表明自身职业价值的提升、新的平台能否为自身职业价值的增值提供保
障。
如果你真的认为目前的公司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帮助不大,那么你应该去寻找下一个能
让你长期发展的公司,成功地跳槽一定能够为你描绘出职业生涯管理的上升曲线,是向更
高层级的跃升而不是同水平的移动。
很多人在面对职业中的挫折时会说,挫折是一种财富,但这并不意味着挫折到成功是
一种自然而然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于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如果不能进行必
要的总结和反思,那经历只能是经历,只有战胜了挫折,总结了经验,这个经历才是财富
,才能职业生涯步步高。
如果你真的认为目前的公司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帮助不大,那么你应该去寻找下一个能让
你长期发展的公司,成功地跳槽一定能够为你描绘出职业生涯管理的上升曲线,是向更高
层级的跃升而不是同水平的移动。
很多人在面对职业中的挫折时会说,挫折是一种财富,但这并不意味着挫折到成功是
一种自然而然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于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如果不能进行必
要的总结和反思,那经历只能是经历,只有战胜了挫折,总结了经验,这个经历才是财富
,才能职业生涯步步高。
但也不是说我们就非得从一而终,与频繁跳槽者不同的是,有的人却很少跳槽,即使
出现了属于自己的跳槽机会也没有识别出来。如果你大部分时间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你可
能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归属意识,很难放弃过去。我个人的意见是要忠于职业而不是忠于企
业,这点和你的职业化行为本身并不矛盾,对于你的雇主,工作的每一天你都应全力以赴
,为公司创造价值,但当企业的环境影响你的职业发展或者有更好的机会出现时你要考虑
行动。优秀的企业会考虑员工的生涯发展,当员工个人的生涯规划和企业为你设定的生涯
规划最大程度的重叠时,对企业和个人都是最有利的。但有时候二者会出现冲突,即使是
最优秀最人性化的企业也不可能完全站在员工的角度来考虑员工的职业发展,把自己的职
业发展完全寄托于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做法。这时候,你要忠于自己的生涯规划
而不是过于迁就企业为你设定的生涯规划。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必要的时候跳槽还真是
一个必须的手段,跳槽把握的好,会丰富我们的职业经历,拓宽我们的职业视野,实现我
们职业生涯的增值。应该跳槽的时候不跳槽反而也会消耗我们的职业生命。
在很多人工作的初期,跳槽的频率比较高。很多人跳槽是因为第一份工作的盲目性。当
时选择的时候他们仅仅是需要一份工作,或者是为了应付父母的询问,抑或是因为经济的
压力等等。但当他们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工作本身的新鲜感开始消退,新的尴尬却浮上心
头,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喜欢自己当前的工作。如同我前面讲的,他们最初没有职业生涯规
划的意识,或者说对自己将来的方向缺乏清醒的认识,就作出了选择。他们的工作与他们
的兴趣和价值观并不符合。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他们觉得目前
的工作很新鲜,毕竟这是一份工作,有事情做总比无所事事好,至少我积累了工作经验。
但是真正入行之后,发现自己坐这样的工作并没有内在的动力。一个常有的例子是因为就
业竞争的压力很多人选择去做老师,依据是老师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每年有较长的假
期,可以有外快等等。但是真正喜欢老师这一行的人应该是能够从对学生的教导、帮助和
指引中获得成就感。随着对走上社会的新鲜感的消失,大家对社会和职业的认识变得越来
越现实,对自己的了解也更加深入,想换一个更适合自己愿望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此种
情况下,跳槽几乎是必由之路。
以下是我能够想起来的有必要跳槽的几种情形,当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跳槽
甚至也未必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比如你可以先尝试内部的岗位转换或者和你的上司共同探
讨职业发展的困惑,如果你的上司值得信任并愿意为你提供建议的话。我所列的几种情况
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有必要跳槽的情形,比如你上班的时间太远,比如你家庭的原因等等
,具体的情况还需要具体的分析,我所列的情况更具有举例的性质。
1、如果你在目前的公司已经缺少发展空间,欲更上层楼,则需等待很久的时间时可以考虑
是否要换一家公司。现实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发展比较稳定的企业,如果没有
新的业务拓展,则很难创造出新的机会;如果企业论资排辈现象在严重一些的话,你升迁
的机会就会少很多;如果你和你的上司年龄很接近,又会进一步降低你的机会。而那些蓬
勃发展的公司,不断地在新的业务线新的地域创造新的升迁机会,它能够让你分享到公司
成长的果实。在我们职业发展的过程中,最理想的当然是我们和公司一起成长,公司的规
模越来越大,运营越来越健康,我们的责任越来越重,职位越来越高,回报也越来越高;
次之的是公司发展一般但是你个人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你的职位得到提升,承担越来越重
的责任;最差的就是公司没有起色,自己也没有起色,与其半死不活得混日子不如早谋出
路。
2、如果你觉得在目前的公司继续工作下去技能上很难有提高时,这个时候就要考虑
是否要跳槽了。因为你的技能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未来的成长,如果你的技能停滞了
,意味着你预期的薪水增加机会不大,所以要考虑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提高。温水煮青蛙的
故事大家都知道,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以下咱们做一个稍微深度的分析。
在我们的职业经历中,我们的职业技能,知识、观念等会有一个内在的变化曲线,它
们构成我们的内职业生涯;同时,显性得来看我们的毕业学校、工作单位、工作职位乃至
工作内容等等也有一个外在的变化曲线,它们沟成了我们的外职业生涯。说白了,外职业
生涯就是你简历上体现出来的内容,内职业生涯就是你的简历内容下面所隐藏的你真正的
技能、知识和观念的变化。研究一下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
觉得它们就像我凭着死记硬背就能靠高分但现在忘得一干二净的政治当中所描述的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一样。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
总结如下: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状况(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性质
和形式。
2、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能动地反作用
1、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评判一种生产关
系先进与否,必须以生产力标准来判断,研究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为生产力服务的,脱离
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这种研究就会失去意义。
所以,我套用一下,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如下:
第一, 内职业生涯决定外职业生涯
1、内职业生涯的状况(包括内职业生涯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外职业生涯的
状况、性质和形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在决定外在。
2、内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决定外职业生涯的变革。当一个人的内职业生涯获得了突破
的时候,外职业生涯的突破就之日可待了。
第二,外职业生涯对内职业生涯能动地反作用
1、当外职业生涯同内职业生涯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有力地推动内职业生涯的发展
。比如一个人当了主管或者经理,如果他有相应的素质,自然而然会逐步的提高自己的内
在职业生涯,不断在这个职位上积累经验,提升技能,丰富人脉,从而促进内职业生涯的
有效发展,反过来向更高层次的外职业生涯迈进。
2、当外职业生涯不适合内职业生涯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地阻碍了内职业生涯的发展
。如果一个人被安插到不适合自己的岗位上,或者这个岗位和自己的能力不匹配,他技能
的提高是很难的。
外职业生涯一定要适应内职业生涯的性质,这是职业发展的普遍规律。评判一种外职
业生涯先进与否,必须以内职业生涯标准来判断,研究外职业生涯归根结底是为内职业生
涯服务的,脱离内职业生涯来研究外职业生涯,这种研究就会失去意义。(套用这段文字
的时候,好几次我都乐了呵呵)
如上关于内外职业生涯的辩证逻辑关系很好的解释了现在职场上存在的种种问题,比
如为什么有的所谓总经理的收入还没有人家一个普通的sales收入多,为什么有的人迟迟不
能升职?为什么有的博士找不到工作?为什么有的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收入还不如某些普通
院校的学生?为什么有人考研后并没有为就业增加太多的砝码?其实,了解了内外职业生
涯的辩证逻辑关系,我们今后的职业决策就变得简单了不少,那就是你的所作所为是否能
够促进你内职业生涯的发展从而不断促进你外职业生涯的发展。
关于内外职业生涯的辩证逻辑关系还可以做很多的发挥,时间关系,我先暂时写这么
多,后边有时间咱再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大家也可以发挥聪明才智进行相应的发挥从
而丰富这一“理论”的内容。
如果内职业生涯比外职业生涯超前恰当时候舒心,说明你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刚刚可以把
工作做好;内职业生涯比外职业生涯超前较多时烦心,这时候你感到工作没有挑战性,也
不太会尽心工作,容易出现不认真负责的现象,觉得大材小用,心里难以不平衡;内职业
生涯比外职业生涯超前太多时要变心,你感到在这里受到压抑,根本无法发挥你的能力,
你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所以你就会有跳槽的念头。外职业生涯比内职业生涯适度超前你
会有工作的动力;外职业生涯比内职业生涯超前较多你会感受到较大的压力,就如同你本
来能举100斤的东西,现在让你举120斤,你肯定会感觉比较吃力;外职业生涯比内职业生
涯超前太多时有毁灭力,就如同你能举100斤,忽然让你举500斤,可能会把你给压趴下。
正是基于此,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一手是不行的,套用小平同志的话来说,要以
内职业生涯建设为主,以外职业生涯建设为辅,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在这个原
则下,充满希望、富有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之路才能形成,否则好似“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过于关注内职业生涯的发展,就会成为“有
才华的穷人,”郁郁而不得志;如果过于关注外职业生涯的发展,就会出现“官迷”、盛
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现象,职业的危机就潜伏在你盛名的光环之下,随时都会出现。
4、如果你的公司在竞争中落后,而你又无力促使公司迎头赶上时。企业之间的竞争越
来越激烈,而企业的成功有赖于公司的战略、团队的执行能力、外部的市场环境等等很多
的因素,往往个人的努力只能促进局部的改善而不能决定最终战局的胜负,常让人产生“
有心杀敌无力回天”之感。比如某些国有企业的半死不活、比如某些民营企业的突然休克
,这不是你个人的力量所能改变的,而此时最好的选择往往是跳槽,重新换一个更能够发
挥你作用的平台。
5、如果公司的改组或变动使你的前程计划受到阻碍时。公司的发展目标和个人的发
展方向有时候并不完全一致,当企业的战略方向发生了变化的时候,很可能你从主战场被
边缘化,这种例子屡屡出现。如果你实在不能通过内部转岗寻找到自己的位置,那么或许
跳槽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手段。
6、如果你有更高的眼界与新的理想时。山东有个乡土作家,好像叫刘什么,有句话
,“有的楼,小时候看着高,长大了未必这么看。”随着你阅历和眼界的开阔,你原来觉
得很好的工作未必能够满足你的发展需要了。大家可以看一下李佳明和曾子墨都是很典型
的例子,包括用友的王文京、零点的袁岳,他们起初的平台都非常好,李佳明是从中央台
出国留学,曾子墨是从国外的投行到了凤凰卫视,王文京和袁岳都是从国家部委的公务员
角色下海创业。他们之所以有这种转换都是因为自己有了更高的眼界和新的理想。事实上
,职业的发展如同我们走楼梯,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走的,等你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
职业之路自然是海阔天空。
往往成功人士的跳槽不是在职业的最低潮而往往是职业发展比较成功的时候开始转换跑
道,他们能够提前避免职业危机的来临,其实职业规划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研判职业的
发展趋势,尽可能促使你的职业向着理想的方向前进而阻止不利事情的发生。风险相对比
较小的是职业过程中的“T”型发展,指“T”字从下往上写,意思是说在职业发展的最初
,先在一个相对狭窄的领域做深,写好那一竖,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然后再写那一横,
培养自己广博的知识和全面的技能,使自己具备成为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
更换工作需当机立断,不要犹豫不决,宁可冒点风险早作改变,也比踌躇不定好,以
免错失良机。当你真的决定跳槽了,那就尽快进行相应的准备。成功的跳槽至少需要2-3个
月左右的准备时间。不要把跳槽仅仅当成换一个简单的工作,而是要把它当作自己职业生
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这样的契机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加深对自己职业目标的
评估。
现在是人才自由流动的时代,不小心进入了一家不地道的公司完全可以随时走人。从
表面上看,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事情往往伴随着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更重要
的是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处事方式,容易让人迷失方向。所以应聘一家公司的时侯,
你的任务不仅仅是让用人单位对你满意,你也要好好的评估你的雇主。在你欲加盟一家公
司前,下点力气对你未来雇主的风格进行了解还是很有必要的。要考虑企业和自己的需求
是否吻合。总的来说,大型企业选文化,中型企业选行业,小型企业选老板。(更具体的
论述,大型企业相对比较安全,职位不会老是变化。。。)而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对自己有
利的关键标准就是能否对你的内职业生涯发展有利?你可以通过公司的网站,行业内的相
关报道,你面试时所接触的公司的人员,甚至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的朋友等等,尽可能多
的了解这家公司是否符合你的职业目标。一般中低职位的人在面试的时候一味的等待面试
者发问,很少主动利用机会去观察和了解目标公司的相关情况,实在是有些浪费机会。一
般来说,经过前期的深入了解,入职后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更可以充分利用实习或者试
用期进一步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如果和自己的职业目标有太大的差异,也好尽快地修正或调整。
即使已经下定决心从公司离职,也要体面地撤退,为原来的公司留下一份人情和好印
象。我们骑驴找马,但也不能虐待驴,最关键的你要骑上头能让你找到千里马的驴。等你
找到了新的雇主,得意之余,千万别忘了和当前的公司进行比较好的工作交接。有的人比
较情绪化,工作不交接,甩手走人或者把公司的重要资源带走,据为己有,这种过河拆桥
的做法不但是不职业,简直算的上愚蠢。一是你往往是在行业内的公司就业,这个圈子很
小,极端的行为往往容易在圈子里传开;其次是除非你一直作低端的职位或者一直在比较
滥的公司,比较正规的公司在重要的岗位都会做背景调查,如果了解到你有这样的经历的
话对于你将来的发展很不利。退一万步来讲,当前的公司毕竟是你职业旅程上的一个站点
,毕竟你曾经满怀希望的加入这个团队,体面地离去对大家都有好处。
第九章 专业与职业生涯
因为职业和兴趣的原因,我会非常关注不同专业的人员的就业情况。我注意到两个非
常有意思的现象,一是不管专业的冷热,从个体而言,我都见到过求职困难的现象。我见
到过学计算机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我见到过学法律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我见到过学金
融的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见到过学工程的人找不到工作,学英语的、学中文的……。他
们大都把原因归结为专业,冷门专业毕业的自然很有理由,专业太偏了;热门专业竟然也
振振有词,学这专业的太多了,竞争太激烈了。而与此同时,我却注意到另外一个现象,
真正在职场上成功的,什么专业的都有。搜狐张朝阳的专业是物理学,阿里巴巴马云的专
业是英语,复兴集团总裁郭广昌的专业是哲学,国美老总黄光裕没有专业。你可能会说这
些人都是超人而且都是创业者,不具有代表性。其实我个人十多年的职业经历中接触过各
行各业的职场杰出人士,他们最初的专业真的是五花八门。每当我参加各种各样论坛的时
候,我都会比较留意大会材料中关于嘉宾的职业经历,他们绝对算的上是行业的精英,其
专业竟然也是五花八门。我有一次参加一个在上海举行的投融资论坛,这算是比较专业的
行业了吧,发现竟然有超过半数的嘉宾本科所学专业和所谓的金融投资完全无关。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更多,你
数一数现在文坛上有点名气的作家,有几个是
中文系毕业的。如果还不信的话随意在你身边做个调查,你就会认同我所说的这种现象。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反而与专业无关,正如新东方徐小平老师所说的,教育
严重与市场需求脱节,是中国大学教育以及人才发展体系中最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直
接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导致按理说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一代人,无法享受中国经济发展的
甜蜜果实——就业挣钱、回馈父母、成家立业、享受人生。这些问题包括:大学生就业意
识稀薄——不知道毕业后原来是要工作的;求学历程中职业意识缺位——不知道一切学历
必须以职业定位为最终目标,结果今年硕士明年博士后年烈士;求职技巧匮乏——不懂得
求职技巧原来是连接大学与社会的跨海大桥,因而不知道如何向雇主卖自己(sell onese
lf)、赢得机会;从业心态糟糕——进入职场后往往不懂得如何珍惜工作机会、竞争发展
空间、处理与上司、同事、客户之复杂关系……这不是哪一个专业的问题,而是很多专业
的毕业生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其实不管是哪个专业的学生,只要是拥有了良好的就业意
识和一定的求职技巧都能够在职场的长跑中通过不断做出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职业决策来获
得最终的胜利。所以我想在本章谈一下专业和职业生涯之间的关系。
专业的冷热不均,在就业市场上已经被众人熟知。同一学校不同专业毕业的学生,由
于社会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会面临不同的用人单位需求。社会对某些专业毕业的学生需求
较小,毕业生于是供大于求;而另外一些专业的学生,由于行业发展对人才构成较大的需
求,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培养的毕业生仍然保持着“旺销势头”。所以我们当
年高考的时候经常挂在老师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好学校不如好专业。”
首先想先谈一下专业所带来的优劣势。所谓专业优势,是指所学专业近年来有着旺盛社会
需求或者预期具有旺盛需求的专业,在就业过程中可能具有的由于专业原因而产生的优势
。专业优势的另一通俗表达就是“热门专业”。
专业最大的优势自然是就业容易而且就业后的发展前景好。由此衍生出了社会比较认
同的热门专业,比如说计算机、金融、物流、财务等等。说白了就是这些专业的产品相对
比较好销售,市场的需求比较热烈,而且这些专业大都起薪高,发展前景好。
热门专业的好处咱就不多说了,锦上添花得事情咱不作,但是热门专业里面也有
发展不顺的兄弟姐妹,那是因为热门专业本身并不能够把你放进成功的保险箱,选择了热
门专业的人们,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热门专业并不等同于自己喜欢的专业。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当初报考大学选
择专业时,是根据父母的意见和社会舆论的导向进行的。即使自己是被填报的第一志愿录
取,但究竟自己对这一专业是否喜欢,自己的气质性格是否与将要从事的职业匹配等等,
却难以给出肯定的回答。也许,从表面上看,自己进入了“中意”的专业,而在具体的学
习过程中,却未必能调动足够的兴趣。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在什么地方都管用。
(2)热门专业在学习和就业过程中面临更加激励的竞争
对热门专业的“争夺”,从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就已经开始。往往只有填报第
一志愿,而且考分位居前列的学生,才能被录取。因此,进入热门专业的学生,原有的基
础更为扎实,而要在这批尖子学生中做到出类拔粹,也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两点,
是最为让人担忧的,一是有的学生一看“高手如云”,就自动缴械,放弃去做最好中的最
好的斗志;二是有的学生心气很高,斗志很盛,却不能认同虽然努力了,却仍然不能像以
前那般“名列前茅”,于是意志消沉。要知道,任何群体,只要存在,如果一定要按某方
面的指标排序的话,一定会有一个最后一名。但这个指标并不一定就代表全部素质的客观
体现,你需要一种对自我的认同,要看到自己的特色和优点所在。再说随着中国大学的扩
招,不同学校新增的专业大都是热门的专业,导致所谓热门专业的就业人数疯狂扩张,在
就业的时候自然而然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3)热门专业的学生容易被“热门”的假像迷惑
热门专业的就业形势好,热门专业的同学自然心态也很牛,“我是‘热门’,我怕谁
”。可有的人身在“热门”,自然不免高估“热门”的威力,认为自己无论怎样“混”,
到时依旧能对用人单位进行挑挑拣拣。道理是没错。但是事实却并不完全如此,一是你进
大学的时候是热门,毕业的时候未必是热门,比如说某专业目前的供需比是1:8,等到毕
业的时候形势发生变化,供需比变成了1:2甚至是2:1。我刚读大学的时候贸易可算是热
门专业,可等到毕业的时候学贸易行业一片萧条,找工作都有困难。那时候通讯算时冷门
,可到了毕业的时候竟然成了热门中的热门。铁路和邮政专业也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二
是用人单位是来招贤的,宁缺勿滥,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专业背景并非十分看中,而是更
关注考察其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专业再好,能力和素质跟不上也是枉然;三是专业的门
槛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高,外专业能跨越这一门坎与你进行的竞争的人多着呢!像
物流、管理等等很多的专业本身基本上门槛很低,即使象一些门槛看似很高的专业也不像
想象得那么高,很多数学系、物理系、机械系以至外语系学生计算机水平反而比一般的计
算机专业的学生还要高,很多系的学生英文水平超过英文专业的也并不稀奇,至于“高手总在文坛外”的说法更是
早就有之。
所谓专业劣势,通俗地说,是被人们认为“冷门”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与就业过程中,
面临的专业就业前景不理想的压力。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帖子,叫大学十大最恐怖专
业,主要包括像矿业加工工程、采矿工程、造纸、皮革、历史、文学、力学等等,该帖对
每一个专业都做了点评,以证明该专业的恐怖。比如对于中文专业的评论如下:
8.中文
一般综合性的大学都是有这个专业的,但是真正以研究为目的的仅仅是北京大学复旦
大学南京大学这样的高校,其他的大学设这个专业仅仅是为了建设综合性的大学,这个专
业的学生毕业之后都是处在半失业的状态,这个专业的是吃青春饭的,一般漂亮的女生去
做文秘,不漂亮但是声音好听的去做总机,声音不好听也不好看的但是有文笔地去做编辑
,都没有的话就只有做招待了,-----这是一个典型的靠青春吃饭的行业。
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说,这个帖子写的是在有点悲观。尤其是已经进入冷门专业的同
学,想到将来的就业前景,心态更是会受到很负面的影响,甚至会严重地丧失信心。但我
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几乎在上面所举的每一个专业中我都遇到过职业成功的案例,甚
至有的人专业比上面的专业还差,比如哲学或者马列之类毕业的,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我还纳闷帖主为什么没把这些专业给列上去。
专业劣势还有一种表现就是你不喜欢你的专业,而且往往是到了大三、大四才发现这
个问题,这就很要命。有个专家叫高燕定,认为人生规划要从童年开始,从中国社会的实
际情况来看,我并不是非常的认同,但是我觉得至少从考大学的时候就应该开始去规划自
己将来的人生和职业。遗憾的是,中国的教育还远远没有发展到这个地步,这几年教育部
扩招更是直接把大学从精英教育变成了街边的大白菜,导致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但话又说回来,即使教育部门的决策者们承认这是他们的责任,那又能如何?他们也不可
能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那句老话,靠人不如靠己,埋怨政府和学校都没用。再说了,这种
情况下毕竟还是有很多的成功者,你不能获得职业上的成功,还是因为你自己不够优秀。
我非常能够理解一个不好的专业给一个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今天的中国,毕竟你
的专业是你工作的起点和基础。但是即使真的不小心选了所谓的冷门专业也并不意味着不
能获得职业的发展,关键是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一步步地扭转自己的劣势。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怕专业冷门,只怕学艺不精。不管你的专业是什么,
只要你在这个领域确实学有所成,你就一定能利用你在这个领域的知识成就一番事业。事
实上,除了极少数确实和民生关系不大的专业,没有永远的热门也不会有永远的冷门,就
如同海尔所言“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 尤其是经历过职业长跑以后,原来
所学的专业热门也好冷门也罢,都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稀释。
其实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职业规划办法,人家没有专业的都能够取得职业的成功,何况有专
业的呢,关键是不要让你的专业成为前进的包袱而要成为发展的基石,根据自己拥有的资
源不断去调整和积累,职业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在我工作的这十多年时间里,我还从来没
有发现那个人因为专业不好而从根本上耽误了自身的发展,从长远来看,真正决定你职业
发展的是你得个人素质。当然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去做职业规划绝对是事半功倍的做法。从
我个人的实际经验来看,我觉得我们所学的专业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当然这种分法未
必见得科学:
1、 工具类专业,这类专业的特点是专业本身只是一种工具,其行业性特点不强比如
说象语言类专业,管理类专业等等。对于这类专业,要想获得比较好的职业发展,最关键
的选择是要入行,否则想获得职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之难,职业之路会越走越窄。我以英
语专业来做个例子,这种类型的其他专业都可以作参考。我当初大学毕业的时候有个英语
六级证书就觉得算是个有含金量的证书了,但是在今天这个人人学英语,人人会英语的年
代,阿猫阿狗都会讲英语了,英语说的好的人已经是随处可见了,很多非英语专业的人也
能够操着熟练的英语进行工作和交流了,所以英语作为一种工具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因此
对于英语专业的人来说,第一个选择是走精深之路,比如做英语方面的研究者或者老师,
就是单纯的凭借英语吃饭,这注定是少数人的选择,因为这个领域容纳得人本身很有限;
第二个选择是要迅速的进入一个行业或者职能,比如利用英语的优势进入外贸行业或者机
械行业,比如利用英语的优势去做销售或者人力资源,比如利用英语的优势去做导游等等
。这个应该是大多数人的选择。用我的话说这叫入行,工具类专业的人如果不入行很难做
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意义上的翻译做个小白领还绰绰有余,但要想有大的发展还是要入行,而且入行之
后要逐步成为主战场的一分子。
另一个和这个类似的例子就是管理。管理似乎是个非常高尚的工作,很多人说不清道不明
的时候往往就来一句“我是从事管理工作的。”为数不少的人上大学读企业管理专业,好
像还很热门;至于管理的升级版MBA的热度更是一直有增无减。但是我们在组织中进行工作
的,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无论从事哪个具体职位,都是需要了解管理知识的;现实
中也很少有哪个企业设置专门的管理职位(除了一些综合性的企业偶尔设置这样的职位)
。管理一定是和具体的行业、企业和职能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是皮而管理是毛,如果失去
了具体的行业和职能本身,管理就会浮在上面,就像我前面所讲的,你就会成为“职场骷
髅人。”所以现在有一个很强烈的趋势,作业务的人都去学习管理,作管理的人都拼命去
学习业务。对于作管理的人而言,如果不能深入到具体的行业和业务当中去,职业生涯的
发展就会后续乏力。这样是为什么我把“管理”给放到工具类专业当中来。
2、 职能性专业,这类专业本身就是为企业的职能而设定的,比如财务、人力资源、营销
、投资等等。这类专业的职业生涯其实是最容易规划的,只要坚定的沿着自己的方向走下
去就能够成为一个领域的高薪人士。对于这类专业,需要注意的一是要尽可能的选择一定
规模的企业,因为只有这样这类专业才能够发挥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个人的发展空间
才会大。有的企业只有一个出纳一个会计,你做财务能有多大前途。其次是要加强本职能
领域的相关技能提升,遵循我前面所说的职能原则,保持内在职业生涯的连续性,不要轻
易的改弦更张。要把本领域的事情作深做透而不是停留在知道或了解的层面,不断向更高
端进阶,同时你的外职业生涯也会沿着本专业的既定职业路径发展比如会计—会计主管—
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或者招聘专员—薪酬专员—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总监等等。举
个最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做人力资源的的,有的人年薪2,3万,有的人年薪上百万,薪酬
差距天壤之别。原因就在于前者没有体现出来专业性。比如人力资源最基本的工作招聘面
试,拿2万的人的面试水平比非专业的人强不了多少,他们只是因为在这个岗位上从事这个
工作而已,至于人力资源的高端工作比如薪酬设计、绩效考核之类也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和见解,自然与高薪无缘
。等到了一定的高度你可选择的余地就会非常
的宽广。专业职能的人最容易去怀疑自己的专业价值,其实那是因为你的专业影响力不够
。我遇到有作人力资源的朋友,说公司不重视人力资源,我说这恐怕有部分的原因是你工
作不到位,没有发挥专业的影响力让公司看到你工作的价值。
3、 行业型专业,这类专业一看名称就知道你应该进那个行业,比如化学工程、造纸
、通讯等等。这一类的专业当然你能够喜欢那是最好,直接进入和其相关的行业,踏踏实
实去做,一步一步成为行业的专家或者高级管理者。不喜欢找一个方向去做也能够取得成
功。
4、 研究性专业。比如什么考古、马列之类的专业。如果喜欢这类专业,那就干脆一
路读到博士,老老实实呆在大学或者研究所做研究,实在耐不得寂寞可以做个兼职之类的
,收入也不见得低。应用数学专业,物理学专业通过考研二次革命过渡
5、 垃圾类专业。这类的设置有很多,几乎就等于没有专业,甚至有时候还会限制一
个人的发展,这时候最好的做法恐怕是只能忘记专业靠个人素质谋求长远发展了。
找工作要不要专业对口?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影响了很多人的职业发展。大学生毕
业时的第一反映就是寻找专业对口的岗位,总觉得花了好几年学个专业不能用一下实在太
可惜,对于专业不对口的岗位,连投简历的勇气都没有,尤其是在就业环境越来越恶劣的
今天。但是你要想获得职业生涯的发展,一定不要有专业限制的包袱。能够学到自己喜欢
的专业并找到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固然是一件幸事,但是学到了并不理想的专业企事业没有
什么大不了的,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职业生涯。
实际职业发展过程中,千万不要有太多的职业限制的包袱。如果对于工作5年以上的
人做个统计,真正从事原来专业的恐怕不到一半,职业发展过程中有太多的因素促使你去
偏离最初的专业。其实这往往是一件好事情,首先来说除了一些技术性比较强的企业,企
业中很多的岗位并没有很强的专业要求比如说销售、市场、人力资源等等,有些岗位即使
有一定的专业要求比如说财务、生产等,但更重要的是在工作当中的学习和锻炼,而且企
业里的绝大部分岗位,只要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都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胜任。谁都知道
在大学里学到的那点玩意,即使专业对口,大学里学到的知识能够发挥作用的也没有多少
。用人理念比较成熟的企业更看重应聘者的能力和素质。至于工作几年后的求职,企业更
是不看你原来的专业而是看你毕业后都作了什么样的工作,同样的条件下一个人力资源专
业的学生和一个历史专业毕业从事过2年人力资源工作的人相比那个在职场的竞争力更大是
不言而喻的。
其次记得看过一个说法,说是一个人大学毕业后五年内原有的知识基本上就折旧个差
不多了,实际上大学里学到的具体知识本身能够用上的就很少,这也是单纯从实用的角度
为什么用人单位在操作性岗位更喜欢用技校的,因为人家来之能战。我们工作稍微长一点
的同事肯定会有这种体会,我们今天工作中所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大部分都是工作后学习得
来的,而且工作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为实用。所以原来学什么专业并不是那么重要,
关键是你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同样条件下一个历史专业但有一年工作经验的人肯
定比人力资源专业的应届生更有竞争力,其实即使是同时起步,历史专业的也未必见得会
比人力资源专业的差,甚至很多时候还会超出。
最后,在考大学和找工作时都有一个天平,哪边的砝码更重,哪个就应该是我们的去
向。只是考大学的砝码是学校和专业,而找工作的硅码则是企业和兴趣。如果在考大学时
未能使专业和兴趣保持一致,那在找工作时,兴趣还是较专业更为重要。当然我并不反对
先凭籍自己的能力找到工作,解决生存问题后再一步步的去接近自己的职业理想。
从你入职的那天起,事实上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你的学生时代,你就开始为今后的每
一份工作书写简历。一定切记“经历即简历”,你固然可以去美化修饰你的简历,但没有
真正的经历所带来的真材实学,在老辣的人力资源经理和高管面前,你很快就会显出真实
的斤两,即使侥幸获得某个职位,还有后面的很多关卡,一样会检验出你真实的水平。人
力资源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让历史告诉未来,track record,追踪历史纪录。虽然说过
去未必就决定未来,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原则还是非常有道理的,而且也是对于
比较重要的岗位招聘会应用的一个原则。如果一个人过去曾经有过比较成功的带领团队的
经验,那他在未来带领团队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一个人曾经带领过团队,但是没
有什么突出的业绩,那他未来作出成绩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如果一个人过去频繁的跳槽,
那他将来的稳定性可能会很差;如果一个人在过去的工作中没有过得到提升的纪录,往往
能够印证这个人的能力或者某些方面有一定的缺陷。所以,从你开始职业生涯的那天起,
就要开始积累你的职业生涯成功纪录,不断地向你的职业生涯帐户投资,也只有这样,你
的职业财富才会不断地增加。
我的表妹正在读大三,有一次给我打电话说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希望我能够帮她物色
一个毕业后可以从事地工作,她可以从现在就提前学习,做准备。我听了以后苦笑不得,
然后把她狠狠地教育了一顿。在家庭的年轻一辈中,我是最先考上大学的,表弟表妹一大
堆,但我从来不给自己的亲人安排工作,即使长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而是告诉他们要对
自己负责,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负责。有什么能比自己拥有独立的职业人格和成熟的职业
心理更宝贵呢,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你可以寻求被人的帮助或指导,而且要善于征求前
辈们的意见,但永远不要去依赖任何人,哪怕是自己的父母。
我本人也是基本接近反面的例子,我也反复的思考过这个问题,其实你这个问题的方向可
能和职业规划没有太多的关系,但技术层面上是有关系的,我现在在这里提出我的一些看
法:
一个人是否成功,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渴望成功的欲望的大小,二是个人的
能力资源运气等。除运气外,能力的培养和资源的培植,是和个人的主观努力因果关系的
。我们下面单谈渴望成功的欲望的大小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这个问题。你要问一下自己,我
愿意付出什么。
依照渴望成功的欲望从小到大,我们依次要付出的代价是
1、时间、精力、娱乐、健康这一类正常的努力代价,这是第一层次的付出,也是最基
本的付出,如果一个人的成功欲望,连这些都克服不了,那么没什么要谈的,你就是阿三
阿四就好了。
2、个人感觉的克服,如对困难和变化的恐惧,对懒惰和渴求安逸生活的心,对长时间
高强度的精神压力的逃避感,毫无必要的自尊心,书生的冷傲清高,等等等等......,我
们要利用对成功的渴望和一些辅助的方法来克服他们,克服以后,你就会拥有一些优秀的
“习惯”。
3。还是价值观问题,也就是根据社会和个人所处实际情况的实际需求,调整个人价值
观里很多原则性的东西。包括很多不太正面的东西(如......),我在这里不想细细讨论
,太庞大了。但这个问题有多难呢?我毕业9年,3年后才懵懵懂懂意识到这个问题,又3年
才开始正视这个问题,后3年在实施这个改变,但还是收效甚微,可见撼山易,撼脑袋难啊
!
作为楼主偏重于精英意识的补充,我愿意在这里表达自己对初次择业或者初阶段开局
不理想的朋友的一些建议,也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少让人拍些砖。希望开局不理
想的朋友不要太悲观,在我不长的人生经历里面,先行者牺牲,后起者上位,也是常见的
事。
在围棋里,先行者往往会取“外势”,而应手者则可以对之以“实利”。象zmqstc形
容的那些有“口才”有“本事”的人,在职场生涯初期,他们取得了外势先手,典型就是
象有个网友猜测楼主的具体答案就是”去外企的总部“那些人。那么稍微落后的那部分人
,如果也想按照他们所走的路重走一遍,客观形势和个人实际情况未必允许。那么我们就
必须改变思路,目标从取“外势”改为取“实利”。如果应手者有计划的苦心经营,最后
的胜利就难以断定是鹿死谁手了!
什么是“实利”?
以下只是草草的表述:
一是金钱的积累;
二是有利于你的事业发展的资源积累,包括人际关系,行业的信息及你在行业里的积
累;
三是专业技能,注:要稍微特有一些的,和行业及其细分有关;
四是有目的地积累出来地个人的独特素质(这个凸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五是在行业里面的相对制高点(如从大企业到小企业)。
由于个人能力问题,不能详细的全部一一列举,请大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思考。
一、金钱的积累
这个非常非常的重要!是严重影响个人中后期发展(创业和个人选择)的制约因素。
可能有人会说,谁不知道挣钱重要啊!呵呵,但是往往就是很多人,并不注重也并不懂这
个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处理方法,我不是理财专家,只在这里提几个方面。
工资是个人收入的基础及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人不一定是主要部分),在处理时要
斤斤计较,在跳槽的选择中要注意不能牺牲太多的工资收入(失业期没收入,要花钱,还
有试用期,新工作不适应的风险等等),有些人往往喜欢弃大龙而取先手,这大龙可不能
轻易的放弃,要慎重再慎重。
外快,呵呵,这个问题牵涉很多,我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可不能做出坏的导向,
我只是知道,很多人,很多很多人走向老板之路,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其他我不说了,
我封嘴。
理财:不细谈,但有了钱一定要管理和投资,不要放在银行里拿那实际不存在的利息
,其实还有很多菜鸟所有的收入还是放在活期存折里呢(呵呵,不懂的人我偏不告诉他)
!
找老婆和买房:人生大事啊,由于很多争议,所以在这里只简单提一些,最好,我说
最好,老婆的收入要高一点的,外家负担要少一点的。买房这个我更没发言权了,只是希
望大家考虑几个方面:买或暂时不买,买贵的或便宜的,在什么时机买。
二.资源的积累:
个人认为,这是事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安身立命之本,甚至比金钱资本还要重要一
点点.
人际关系资源的积累: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此不需说明,只提一点,就是正常的社交除了
可以积累对事业有帮助的人力资源外,也是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所必要的环境.长
袖善舞的人也不需要我建议什么,这里只是探讨不擅及不喜交际的人(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如何开展这项工作.首先我们要统一思想,就是,建立人际关系是我们必须要去做的事,如果
不认同,那就继续思索.
我认为我们可以将任务分解成3部分来处理:
1.旧有的亲戚同学朋友人际圈的维系和发展,这个就算不喜交际的人,稍微努力一下也
可以做的到,维系无非就是上同学录,QQ,msn,sky,过节发个信息,有空聚下会,回家到亲戚家
登门送礼拜访.再通过他们逐步的认识新朋友,扩大交际圈,这样既稳妥有容易开展.
2.在实际生活环境中,找到自己的酒肉朋友和营造自己的小圈子,建立适合自己的生活
方式.酒肉朋友非常的重要,他们陪你渡过原本寂寞的时光,他们陪你吃饭逛街赌钱追女孩喝
花酒开不烂车满大街每角落找好吃的.......,很多人生的第一次都会在和酒肉朋友一起度
过.当然如果身边这些同事朋友的生活方式确实为自己所不容(如赌钱,喝酒,卡拉ok),那我
们要自行建立一种消遣方式.人总有爱好,找到爱好相同的人在一起做爱做的事,是多么美好
的事情.如运动,旅游,读书,音乐,如果你主动打开心扉,总能找到伙伴,因为可能你认识一个
,他就能给你介绍一群.通过网络认识同城同爱者,也是个好主意.我现在就开始在打羽毛球
,每周两次约几个朋友同事打球吃饭,感觉挺好.这样结交的朋友能处之以诚,在以后的工作
生活中,能给你很多的帮助.
3.针对个人事业发展方向的人力资源的累计:这个方面的处理,是一个心理难点,书生可
能会觉得这是赤裸裸的利益追求,不喜.但一个我们可以结合上面两个方面的交际方式来处
理,这样就没那么直接,二个在里面也有很多值得结交的朋友和知道珍惜的关系.三个按我的
成功大小和付出代价的理论,看你个人选择了,有时候走出了第一步以后,就没那么难了.呵
呵,想起第一次喝花酒的情形(手都没地方放).
行业信息及其他资源的积累:
这个是最实在的经验,也是对工作最有帮助的东西.如:行业内主要企业的分布和特点,
零部件的生产厂家的联系信息和基本价格,各主要岗位能介绍的人才,一些本企业无法解决
的问题能在行业内找到人帮忙等等,这是每个老板都欣赏的优点.这里说的有点偏制造业了
,我是搞工厂的,其他我不懂.
1.选择岗位和企业时,倾向于能积累信息的职位和企业,有时候大企业分工太过精细,反
而不美.
2.在工作中,要善于积累这方面信息和资源.
一开始可能在这一项上,可能很难得到很好的成果,但只要你不停的去积累,到最后会给
你非常大的助力.很多人的创业伙伴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结识的.另外提一点非常重要的:要注
意自己在朋友同事面前的形象,很多不男人的东西不要在人前表露,如优柔寡断,忘恩负义,
对朋友不义,对老板不忠这些原则性的问题,这些事情就算做了或者是脑袋里的真实想法,也
不能在朋友面前表露出来,因为,对一件事的看法,会影响别人对你一生的看法,最后的结果
就是,你的不好表现可能会导致对一个事业的负面影响的,绝对不会预你的份.如你曾经对朋
友不义,那么找人合伙做生意,绝对不会找你.
三.专业技能的培养:
这一项主要偏向专业人士,并不是每个职位都可以获得.但如果你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好
好的去研究思考创新,把它变成自己的智力成果,那么起码你工作无忧.
我有个老乡,他掌握着一种发热膜的加工工艺,按此工艺生产产品合格率高,成本低,结
果他成了香饽饽,给抢来抢去,现在他正在考虑用这个技能创业.
注意是行业里面独有一些的,或者相对领先的,就可以努力把它学好.我们在做职业规划
的时候,可以把这个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四.有目的地积累出来的个人的独特素质
通过时间和职位的锻炼,积累出来的独特素质或者不同素质的组合,积累完成后,可以在
进一步的职场选择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
1.个人独特素质这个不详述,这需要个人对自己发掘判断并结合职位发展.如我个人就
善于分析和文字表达,那么我就倾向于不选择企业里面第一线打仗的岗位,而选择有机会发
挥特长并进步的岗位,现在,效果还不错.
2.不同素质的结合:如"工程师"+"采购"的经历组合,我个人觉得,我非常欣赏这样的组
合,肯定会优先录取.而且这个人的组合会对其工作表现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这个由于行业
和个人的不同情况,有不同的优化组合,我个人只是制造业经历,也举不出太多的例子,只希
望大家结合自己的情况思考.
五.占领行业相对制高点:
1.行业领导企业.大企业的普通岗位相对于行业后进企业.小企业的骨干职位的相对高
度差.这也是我的个人经历,我在一个大企业做了四年,后来到一个同行业小企业里面,是中
层干部,老板也很信任很给机会,他就觉得我应该能力素质就是高些,而且又懂行.
2.经济发达地区相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可能你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地区和别人斗,觉得没
有优势,但如果你那你在斗争中获得的经验,拿到一个相对还没有那么发达的地区去发展,相
信会有一定的优势,包括创业或者择业都可以这样思考
posted on 2010-04-07 12:50
life02
阅读(1273)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所属分类:
简历
只有注册用户
登录
后才能发表评论。
【推荐】100%开源!大型工业跨平台软件C++源码提供,建模,组态!
相关文章:
户口迁移
应聘时漂亮的回答···要跳槽的求职的都来看看
职业生涯步步高:一位资深经理人的职业生涯感悟(转)
面试(转)
简历2(转)
简历1(转)
网站导航:
博客园
IT新闻
BlogJava
知识库
博问
管理
Powered by:
C++博客
Copyright © life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