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赋值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你可以把赋值操作连在一起:
int x, y, z;
x = y = z = 15; // 一连串的赋值
另一件有趣的事是:这一赋值工作是自右结合的,所以上面的赋值链可以解析成这样:
在这里,15首先赋值给z,然后这次赋值的结果(就是更新过的z的值)将赋给y,然后这次赋值的结果(就是更新过的y的值)又赋给x。
这种实现方法的本质是:赋值时,返回一个指向运算符左手边参数的引用,当你为你的类实现赋值运算符时,你应该遵循这一惯例:
class Widget {
public:
...
Widget& operator=(const Widget& rhs) // 返回值类型是一个指向当前类的引用,
{
...
return *this; // 返回运算符左边的对象
}
...
};
这一惯例对于所有的赋值运算符同样适用,不仅仅是上述的标准形式。于是,我们要这样书写:
class Widget {
public:
...
Widget& operator+=(const Widget& rhs)
{ // 这一惯例对于+=、-=、*=等运算符均适用
...
return *this;
}
Widget& operator=(int rhs) // 即使某些时刻运算符的参数不符合惯例,
{ // 赋值运算符仍应遵守这一惯例
...
return *this;
}
...
};
这仅仅是一个惯例,不遵循这一惯例的代码也能够得到编译。然而,所有的内建数据类型,以及标准库中所包括(或者即将包括的,可以参见条目54)的所有类型(比如说,string、vector、complex、tr1::shared_ptr,等等)都遵守这一惯例。当你要做一些有悖于该惯例的事情时先要考虑一下,是否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做?否则请遵循惯例。
时刻牢记
l 让赋值运算符返回一个指向*this的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