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现实,超越自己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posts - 269,comments - 32,trackbacks - 0
一、概述
Strategy(策略)模式又称Policy模式,用于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可相互替换。这里的算法并非狭义的数据结构或算法理论中所讨论的KMP、shell sort等算法,而是指应用程序设计中不同的处理逻辑,前面所说的狭义的算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Strategy模式使得算法与算法的使用者相分离,减少了二者间的耦合度,使得算法可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变化;同时,由于设计粒度的减小,程序的复用性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分离出来的算法可以更好地适应复用的需要。

二、结构
Strategy模式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从结构上看,Strategy模式与State模式有几分相似,但二者所讨论的Context(情景)具有显著的差异:
State模式在于将其状态信息分离出来保存到一个独立的对象中,以便状态信息的获取或状态的转换;Strategy模式在于将可能的算法分离出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此外,二者的区别还在于,Strategy模式中各个Strategy(算法、策略)往往用于解决相同的问题,即只是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策略”、“途径”,而且,一次只能有一个Strategy为上次应用提供服务;而State模式中的各个State本身往往具有一定的差异,但他们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转换的关系,而且这种转换往往会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经常性地发生,同时存在一个以上State也是可能的。

区别参考:二者的应用场合不同。状态模式用于处理对象有不同状态(状态机)的场合,策略模式用于随不同外部环境采取不同行为的场合。在状态模式中,状态的变迁是由对象的内部条件决定,外界只需关心其接口,不必关心其状态对象的创建和转化;而策略模式里,采取何种策略由外部条件决定。所以,有人说“状态模式是完全封装且自修改的策略模式”。至于Bridge,在结构上与前两者都不一样了。要说相似之处,就是三者都有具有对外接口统一的类,展现出多态性而已。

三、应用
当存在以下情况时可考虑使用Strategy模式:
1.
许多相关的类仅仅是行为有异。“策略”提供了一种用多个行为中的一个行为来配置一个类的方法。
2.
需要使用一个算法的不同变体。例如,你可能会定义一些反映不同的空间/时间权衡的算法,当这些变体实现为一个算法的类层次时,可以使用策略模式。
3.
算法使用客户不应该知道的数据。可使用策略模式以避免暴露复杂的、与算法相关的数据结构。
4.
一个类定义了多种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在这个类的操作中以多个条件语句的形式出现。将相关的条件分支移入它们各自的Strategy类中以代替这些条件语句。
更具体的应用实例包括:
1.
以不同的格式保存文件;
2.
以不同的方式对文件进行压缩或其他处理;
3.
以不同的方式绘制/处理相同的图形数据;
等等。

四、举例
下面是一个应用Strategy模式对vector进行排序的例子,为了简化问题,其中的排序Strategy实际上调用的是STL的排序算法:sort和stable_sort。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vector>
  3 #include <algorithm>
  4 #include <time.h>
  5 using namespace std;
  6 
  7 template <typename T>
  8 class SortStrategy    // Strategy
  9 {
 10 public:
 11     virtual void Sort( vector<T>& v_t ) = 0;
 12 };
 13 
 14 template <typename T>
 15 class SortQuick : public SortStrategy<T>    // ConcreateStrategy1
 16 {
 17 public:
 18     void Sort( vector<T>& v_t ) { std::sort( v_t.begin(), v_t.end() ); }
 19 };
 20 
 21 template <typename T>
 22 class SortStable : public SortStrategy<T>    // ConcreateStrategy1
 23 {
 24 public:
 25     void Sort( vector<T>& v_t ) { std::stable_sort(v_t.begin(), v_t.end()); }
 26 };
 27 
 28 template <typename T>
 29 class Context {        // Context, who or whose client takes charge of which strategy will be selected
 30 public:
 31     Context() { m_pStrategy = NULL; }
 32     virtual ~Context() { if (m_pStrategy != NULL) delete m_pStrategy; }
 33 
 34     void SetStrategy(SortStrategy<T>* pStrategy);    // select a strategy
 35 
 36     void ReadVector( vector<T>& v_t);
 37     bool SortVector();
 38     void OutputVector();
 39 private:
 40     vector<T> m_vt;
 41     SortStrategy<T>*  m_pStrategy;    // a pointer to current strategy
 42 };
 43 
 44 template <typename T>
 45 void Context<T>::SetStrategy( SortStrategy<T>* pStrategy )
 46 {
 47     if ( NULL != m_pStrategy )
 48         delete m_pStrategy;
 49 
 50     m_pStrategy = pStrategy;
 51 }
 52 
 53 template <typename T>
 54 void Context<T>::ReadVector( vector<T>& v_t)
 55 {
 56     m_vt.clear();
 57     copy( v_t.begin(), v_t.end(), back_inserter( m_vt ) );
 58 }
 59 
 60 template <typename T>
 61 bool Context<T>::SortVector()
 62 {
 63     if ( NULL == m_pStrategy )
 64         return false;
 65 
 66     m_pStrategy->Sort( m_vt );
 67 
 68     return true;
 69 }
 70 
 71 template <typename T>
 72 void Context<T>::OutputVector()
 73 {
 74     copy( m_vt.begin(), m_vt.end(), ostream_iterator<T>( cout, " " ) );
 75 }
 76 
 77 // a functor to generate random int
 78 struct RandGen
 79 {
 80     RandGen(int ratio) { m_ratio = ratio; }
 81     int operator() () { return rand() % m_ratio + 1; }
 82 private:
 83     int m_ratio;
 84 };
 85 
 86 int main()
 87 {
 88     const int NUM = 9;
 89     vector< int > vi;
 90     time_t t;
 91     srand( (unsigned) time(&t) );
 92 
 93     // create a vector with random information
 94     vi.reserve(NUM + 1);
 95     generate_n(back_inserter(vi), NUM, RandGen(NUM));
 96 
 97     Context< int >  con;
 98     con.SetStrategy( new SortQuick<int>() );
 99     con.ReadVector( vi );
100     con.OutputVector();
101 
102     cout << endl;
103 
104     con.SortVector();
105     con.OutputVector();
106 
107     return 0;
108 }

本文转自:http://blog.csdn.net/haiyan0106/article/details/1651797
posted @ 2012-07-17 08:11 王海光 阅读(46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一、概述
Iterator(迭代器)模式又称Cursor(游标)模式,用于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 而又不需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或者这样说可能更容易理解:Iterator模式是运用于聚合对象的一种模式,通过运用该模式,使得我们可以在不知道对象内部表示的情况下,按照一定顺序(由iterator提供的方法)访问聚合对象中的各个元素。
由于Iterator模式的以上特性:与聚合对象耦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广泛运用,一般仅用于底层聚合支持类,如STL的list、vector、stack等容器类及ostream_iterator等扩展iterator。
根据STL中的分类,iterator包括:
Input Iterator:只能单步向前迭代元素,不允许修改由该类迭代器引用的元素。
Output Iterator:该类迭代器和Input Iterator极其相似,也只能单步向前迭代元素,不同的是该类迭代器对元素只有写的权力。
Forward Iterator:该类迭代器可以在一个正确的区间中进行读写操作,它拥有Input Iterator的所有特性,和Output Iterator的部分特性,以及单步向前迭代元素的能力。
Bidirectional Iterator:该类迭代器是在Forward Iterator的基础上提供了单步向后迭代元素的能力。
Random Access Iterator:该类迭代器能完成上面所有迭代器的工作,它自己独有的特性就是可以像指针那样进行算术计算,而不是仅仅只有单步向前或向后迭代。
这五类迭代器的从属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箭头A→B表示,A是B的强化类型,这也说明了如果一个算法要求B,那么A也可以应用于其中。

1、五种迭代器之间的关系
vector 和deque提供的是RandomAccessIterator,list提供的是BidirectionalIterator,set和map提供的 iterators是 ForwardIterator,关于STL中iterator的更多信息。
二、结构
Iterator模式的UML结构如下图所示:

三、应用
Iterator模式有三个重要的作用:
1
)它支持以不同的方式遍历一个聚合 复杂的聚合可用多种方式进行遍历,如二叉树的遍历,可以采用前序、中序或后序遍历。迭代器模式使得改变遍历算法变得很容易: 仅需用一个不同的迭代器的实例代替原先的实例即可,你也可以自己定义迭代器的子类以支持新的遍历,或者可以在遍历中增加一些逻辑,如有条件的遍历等。
2
)迭代器简化了聚合的接口 有了迭代器的遍历接口,聚合本身就不再需要类似的遍历接口了,这样就简化了聚合的接口。
3
)在同一个聚合上可以有多个遍历 每个迭代器保持它自己的遍历状态,因此你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遍历。
4
)此外,Iterator模式可以为遍历不同的聚合结构(需拥有相同的基类)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即支持多态迭代。
简 单说来,迭代器模式也是Delegate原则的一个应用,它将对集合进行遍历的功能封装成独立的Iterator,不但简化了集合的接口,也使得修改、增 加遍历方式变得简单。从这一点讲,该模式与Bridge模式、Strategy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但Iterator模式所讨论的问题与集合密切相关, 造成在Iterator在实现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将在示例部分进行讨论。

四、优缺点
正如前面所说,与集合密切相关,限制了 Iterator模式的广泛使用,就个人而言,我不大认同将Iterator作为模式提出的观点,但它又确实符合模式“经常出现的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的 特质,以至于我又不得不承认它是个模式。在一般的底层集合支持类中,我们往往不愿“避轻就重”将集合设计成集合 + Iterator 的形式,而是将遍历的功能直接交由集合完成,以免犯了“过度设计”的诟病,但是,如果我们的集合类确实需要支持多种遍历方式(仅此一点仍不一定需要考虑 Iterator模式,直接交由集合完成往往更方便),或者,为了与系统提供或使用的其它机制,如STL算法,保持一致时,Iterator模式才值得考 虑。

五、举例
可以考虑使用两种方式来实现Iterator模式:内嵌类或者友元类。通常迭代类需访问集合类中的内部数据结构,为此,可在集合类中设置迭代类为friend class,但这不利于添加新的迭代类,因为需要修改集合类,添加friend class语句。也可以在抽象迭代类中定义protected型的存取集合类内部数据的函数,这样迭代子类就可以访问集合类数据了,这种方式比较容易添加新的迭代方式,但这种方式也存在明显的缺点:这些函数只能用于特定聚合类,并且,不可避免造成代码更加复杂。

STL的list::iterator、deque::iterator、rbtree::iterator等采用的都是外部Iterator类的形式,虽然STL的集合类的iterator分散在各个集合类中,但由于各Iterator类具有相同的基类,保持了相同的对外的接口(包括一些traits及tags等,感兴趣者请认真阅读参考12),从而使得它们看起来仍然像一个整体,同时也使得应用algorithm成为可能。我们如果要扩展STL的iterator,也需要注意这一点,否则,我们扩展的iterator将可能无法应用于各algorithm。

以下是一个遍历二叉树的Iterator的例子,为了方便支持多种遍历方式,并便于遍历方式的扩展,其中还使用了Strategy模式(见笔记21):
(注:1、虽然下面这个示例是本系列所有示例中花费我时间最多的一个,但我不得不承认,它非常不完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考虑参考下面的参考材料将其补充完善,或提出宝贵改进意见。2、 我本想考虑将其封装成与STL风格一致的形式,使得我们遍历二叉树必须通过Iterator来进行,但由于二叉树在结构上较线性存储结构复杂,使访问必须 通过Iterator来进行,但这不可避免使得BinaryTree的访问变得异常麻烦,在具体应用中还需要认真考虑。3、以下只提供了Inorder<中序>遍历iterator的实现。)
 1 #include <assert.h>
 2 
 3 #include <iostream>
 4 #include <xutility>
 5 #include <iterator>
 6 #include <algorithm>
 7 using namespace std;
 8 
 9 template <typename T>
10 class BinaryTree;
11 template <typename T>
12 class Iterator;
13 
14 template <typename T>
15 class BinaryTreeNode
16 {
17 public:
18      typedef BinaryTreeNode<T> NODE;
19      typedef BinaryTreeNode<T>* NODE_PTR;
20 
21      BinaryTreeNode(const T& element) : data(element), leftChild(NULL), rightChild(NULL), parent(NULL) { }
22      BinaryTreeNode(const T& element, NODE_PTR leftChild, NODE_PTR rightChild)
23          :data(element), leftChild(leftChild), rightChild(rightChild), parent(NULL)
24      {
25          if (leftChild)
26              leftChild->setParent(this);
27          if (rightChild)
28              rightChild->setParent(this);
29      }
30     
31      T getData(voidconst { return data; }
32      NODE_PTR getLeft(voidconst { return leftChild; }
33      NODE_PTR getRight(voidconst { return rightChild; }
34      NODE_PTR getParent(voidconst { return parent; }
35      void SetData(const T& data) { this->data = item; }
36      void setLeft(NODE_PTR ptr) { leftChild = ptr; ptr->setParent(this); }
37      void setRight(NODE_PTR ptr) { rightChild = ptr; ptr->setParent(this); }
38      void setParent(NODE_PTR ptr) { parent = ptr; }
39 private:
40      T data;
41      NODE_PTR leftChild;
42      NODE_PTR rightChild;
43      NODE_PTR parent;   // pointer to parent node, needed by iterator
44 
45      friend class BinaryTree<T>;
46 };

本文转自:http://www.cnblogs.com/berry/archive/2009/10/12/1581554.html
posted @ 2012-07-16 08:11 王海光 阅读(69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singleton模式是Gof提出的23中模式之一,也称为单例模式,那么简单说一下,什么叫单例模式呢?
      通常我们创建类的对象是使用new Object(),然后就调用该对象里面的方法,那么当我们多次使用new Object()的话,会对系统资源造成一种浪费,当然.net内部已经有垃圾回收机制可以处理这种浪费。当然我们并不会再程序里面多次使用new Object(),但是,作为一个类的设计者,我们需要负什么责任,除了让别的模块可以调用使用之外,我们的设计还需要一种规范,这也是OO里面的规范,singleton模式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singleton模式的意图:确保一个类只能拥有一个实例,并保证逻辑的正确性以及良好的效率,并提供一个该实例的全局访问点。
      singleton模式类型:单线程singleton,多线程singleton
      singleton思路:要让使用者只能使用一个实例的话,那么必须绕过常规的公有缺省构造器

      singleton代码:

 1 public class singleton
 2 {
 3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4     private singleton() { }
 5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6     {
 7         get
 8         {
 9             if (instance == null)
10             {
11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12             }
13             return instance;
14         }
15     }
16 }
17 

      第4行:利用私有构造函数绕开系统自带的缺省公有构造函数,这样就使类的外部不可以直接使用new实例化对象
      第5行:提供一个静态的公有属性,供类外部调用
      第9行:在这里可能存在BUG,当有两个线程同时操作公有属性时,常规的话应该返回两个一样的实例,但是假如当第一个实例还未来得及创建时,第二个线程又访问了它,显然也会执行              new singleton()这个语句,那么这两个对象的引用就不一样了,可以使用object.ReferenceEquals测试一下对象的引用是否一样。因此,给大家提供多线程方案,请看下面代码

 1 public class singletons
 2 {
 3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s instances = null;
 4     private static object lockHelper = new object(); 
 5     private singletons() { }
 6     public static singletons Instance
 7     {
 8         get
 9         {
10             if(instances==null)
11             {
12                 lock (lockHelper)
13                 {
14                     if(instances==null )
15                     {
16                         instances = new singletons();
17                     }
18                 }
19             }
20             return instances;
21         }
22     }
23 }

      显然看起来与单线程singleton差不多,多了volatile 修饰符,还有一个Object对象,接下来跟大家解释使用这些其中的缘由
      volatile 修饰符
      假如我定义两个变量和两个属性

 1  int a;
 2  volatile int b;
 3  public int GetFirst
 4  {
 5      get { return a; }
 6  }
 7  public int GetSecond
 8  {
 9      get { return b; }
10  }

      GetFirst会得到当前线程中a的值,而多个线程就会有多个a的变量拷贝,而且这些拷贝之间可以互不相同,换句话说,另一个线程可能改变了它线程内的a值,而这个值和当前线程中的a值不相同,那么就造成线程冲突了。
那么再来看看b,因为volatile 修饰的变量不允许有不同于“主”内存区域的变量拷贝,换句话说,一个变量经volatile 修饰后在所有线程中都是同步的;任何线程改变了它的值,所以其他线程立即获取到了相同的值,当然加了volatile 修饰的变量存储时会比一般变量消耗的资源要多一点。

Object对象锁
      对象锁可以保证Lock里面的代码只能同时让一个线程执行,所以确保了一个对象只存在一个实例。

      同样的需求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实现,以下是另外一种实现singleton模式的代码,代码更简单,不够有缺陷,请看

1 public class singletonss
2  {
3      public static readonly singletonss Instance = new singletonss();
4      private singletonss() { }
5  }

      首先定义一个静态的只读实例,当然也需要私有构造器绕过缺省构造器,这样子也可以保证多线程里也只诞生一个对象实例,因为.Net类型初始化机制保证只有一个线程执行了静态构造器。当然这么少的代码也可以实现singleton,但是静态构造器不支持参数,也不能重构,因为在.Net机制里面只允许一个类拥有一个静态构造器而且是私有的,外部不能调用只能供系统调用,所以我们不能使用参数。

本文转自:http://www.cnblogs.com/magicchaiy/archive/2010/12/02/1894826.html
其他链接:http://www.cppblog.com/dyj057/archive/2005/09/20/346.html

posted @ 2012-07-13 08:14 王海光 阅读(40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摘要:      今天开始这个系列之前,心里有些恐慌,毕竟园子里的高手关于设计模式的经典文章很多很多,特别是大侠李会军、吕震宇 老师的文章更是堪称经典。他们的文笔如行云流水,例子活泼生动,讲解深入浅出。好在他们都是用C#描述,也没有提供必要的源码下载,所以我这里用C++实 现。首先我想声明的是我的文笔绝对不如他们的好,例子也没有他们的形象,不过我打算把C+...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7-12 08:44 王海光 阅读(52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Active Object 模式是Command模式的一种,是实现多线程控制的一项古老技术 .

在《敏捷软件开发》这本书中描述的算法如下:
1、构造一个命令。(实现Command模式的一个命令)
2、将该命令放入Active Object Engine(也就是放入一个队列,LinkedList)
3、从该Engine取出一个命令,执行,若该命令没有执行过,设为执行过,然后将自己加入队列尾部,若执行过,判断该命令执行需要的事件发生没有,未发生,再将自己加入队列尾部。事件发生了,将需要执行的命令加入队列尾部。

Active Object模式不属于《Design Pattern》23模式。实际上,她是一种特殊的Command Queue。其特殊之处在于:
1. 队列的拥有者会顺序地执行队列中所有Command对象的Execute方法。(这个其实不算特殊)
2.Command对象在自己的Execute方法结束前,可以把一个新的command对象(实际上常常是这个command对象自己)再加到队列的尾部。
看出来了吗,这个队列有可能不会终止的,他可以一直执行下去。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应用或者服务的主模块了,想像一下她可以作多少事情吧。
《ASP》指出这个模式可以用来在一个线程中处理多任务的问题!!! ^_^ 太cool了。
如何处理呢?你可以把每个command对象看作是一个任务。他在Execute函数中,处理自己的任务,在任务告一段落时,记录自己的状态,然后把自己插入到队列的尾部,结束Execute方法。当队列轮完一周后,又会再次执行这个command对象的Execute方法。 ^_^ 很cool吧。
那么这种方法和多线程的方法相比有什么有缺点呢?
最大的优点是,所有的command都在同一个线程中,因此切换时,不需要进入内核模式!!超高效啊!!而且,可以有很多很多的command,数量上远远超过多线程的数量。
缺点嘛,是这种方法需要用户自己来实现调度,另外这其实是一种非剥夺模式的多任务,如果command处理不好,就会连累其它所有的command,因此实际上比多线程要更复杂。(嘿嘿,程序员能够怕麻烦吗?)
还有一点,Active Object运行于单线程,也就是说,她不能享受多处理器或多处理器核心带来的性能上的改善。
其实,这最后一点是非常致命的一点。也就是说,在当前intel的超线程CPU机器上,如果系统的负担并不重的时候。Active Object的效率有可能比多线程更低。
Anyway,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模式。只是一般的程序员可能没有机会用到。

本文转自:http://www.cppblog.com/tx7do/archive/2010/02/28/108617.aspx
posted @ 2012-07-11 08:14 王海光 阅读(769)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摘要: 引言 提起Command模式,我想没有什么比遥控器的例子更能说明问题了,本文将通过它来一步步实现GOF的Command模式。 我们先看下这个遥控器程序的需求:假如我们需要为家里的电器设计一个远程遥控器,通过这个控制器,我们可以控制电器(诸如灯、风扇、空调等)的开关。我们的控制器上有一系列的按钮,分别对应家中的某个电器,当我们在遥控器上按下“On”时,电器打开;当我们按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7-10 13:40 王海光 阅读(476)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假设需要执行的程序如下: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return argc;
}


执行它,并取得其返回值,我写了一个函数如下:

DWORD         WinExecAndWait32(    LPCTSTR lpszAppPath,   // 执行程序的路径
                                LPCTSTR lpParameters,  // 参数
                                LPCTSTR lpszDirectory, // 执行环境目录
                                DWORD dwMilliseconds)  // 最大等待时间, 超过这个时间强行终止
{
    SHELLEXECUTEINFO ShExecInfo 
= {0};
    ShExecInfo.cbSize    
= sizeof(SHELLEXECUTEINFO);
    ShExecInfo.fMask    
= SEE_MASK_NOCLOSEPROCESS;
    ShExecInfo.hwnd        
= NULL;
    ShExecInfo.lpVerb    
= NULL;
    ShExecInfo.lpFile    
= lpszAppPath;        
    ShExecInfo.lpParameters 
= lpParameters;    
    ShExecInfo.lpDirectory    
= lpszDirectory;
    ShExecInfo.nShow    
= SW_HIDE;
    ShExecInfo.hInstApp 
= NULL;    
    ShellExecuteEx(
&ShExecInfo);

    
// 指定时间没结束
    if (WaitForSingleObject(ShExecInfo.hProcess, dwMilliseconds) == WAIT_TIMEOUT)
    {    
// 强行杀死进程
        TerminateProcess(ShExecInfo.hProcess, 0);
        
return 0;    //强行终止
    }

    DWORD dwExitCode;
    BOOL bOK 
= GetExitCodeProcess(ShExecInfo.hProcess, &dwExitCode);
    ASSERT(bOK);

    
return dwExitCode;
}

我上传了两个工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载

本文转自:http://www.cppblog.com/humanchao/archive/2007/12/28/39815.html
posted @ 2012-07-10 08:28 王海光 阅读(764)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完成端口听起来好像很神秘和复杂,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这方面的文章在论坛上能找到的我差不多都看过,写得好点的就是CSDN.NET上看到的一组系列文章,不过我认为它只是简单的翻译了一下Network Programming for Microsoft Windows 2nd 中的相关内容,附上的代码好像不是原书中的,可能是另一本外文书里的。我看了以后,觉得还不如看原版的更容易理解。所以在我的开始部分,我主要带领初学者理解一下完成端口的有关内容,是我开发的经验,其他的请参考原书的相关内容。
采用完成端口的好处是,操作系统的内部重叠机制可以保证大量的网络请求都被服务器处理,而不是像WSAAsyncSelect 和WSAEventSelect的那样对并发的网络请求有限制,这一点从上一章的测试表格中可以清楚的看出。
完成端口就像一种消息通知的机制,我们创建一个线程来不断读取完成端口状态,接收到相应的完成通知后,就进行相应的处理。其实感觉就像 WSAAsyncSelect一样,不过还是有一些的不同。比如我们想接收消息,WSAAsyncSelect会在消息到来的时候直接通知Windows 消息循环,然后就可以调用WSARecv来接收消息了;而完成端口则首先调用一个WSARecv表示程序需要接收消息(这时可能还没有任何消息到来),但是只有当消息来的时候WSARecv才算完成,用户就可以处理消息了,然后再调用一个WSARecv表示等待下一个消息,如此不停循环,我想这就是完成端口的最大特点吧。
Per-handle Data 和 Per-I/O Operation Data 是两个比较重要的概念,Per-handle Data用来把客户端数据和对应的完成通知关联起来,这样每次我们处理完成通知的时候,就能知道它是哪个客户端的消息,并且可以根据客户端的信息作出相应的反应,我想也可以理解为Per-Client handle Data吧。Per-I/O Operation Data则不同,它记录了每次I/O通知的信息,比如接收消息时我们就可以从中读出消息的内容,也就是和I/O操作有关的信息都记录在里面了。当你亲手实现完成端口的时候就可以理解他们的不同和用途了。
CreateIoCompletionPort函数中有个参数NumberOfConcurrentThreads,完成端口编程里有个概念Worker Threads。这里比较容易引起混乱,NumberOfConcurrentThreads需要设置多少,又需要创建多少个Worker Threads才算合适?NumberOfConcurrentThreads的数目和CPU数量一样最好,因为少了就没法利用多CPU的优势,而多了则会因为线程切换造成性能下降。Worker Threads的数量是不是也要一样多呢,当然不是,它的数量取决于应用程序的需要。举例来说,我们在Worker Threads里进行消息处理,如果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会造成线程阻塞,那如果我们只有一个Worker Thread,我们就不能很快响应其他客户端的请求了,而只有当这个阻塞操作完成了后才能继续处理下一个完成消息。但是如果我们还有其他的Worker Thread,我们就能继续处理其他客户端的请求,所以到底需要多少的Worker Thread,需要根据应用程序来定,而不是可以事先估算出来的。如果工作者线程里没有阻塞操作,对于某些情况来说,一个工作者线程就可以满足需要了。

===========================================================

“完成端口”模型是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种I/O模型。然而。假若—个应用程序同时需要管理为数众多的套接字,那么采用这种模型。往往可以达到最佳的系统性能,然而不幸的是,该模型只适用于以下操作系统(微软的)Windows NT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因其设计的复杂性,只有在你的应用程序需要同时管理数百乃至上千个套接字的时候、而且希望随着系统内安装的CPU数量的增多、应用程序的性能也可以线性提升,才应考虑采用“完成端口”模型。要记住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假如要为Windows NTwindows 2000开发高性能的服务器应用,同时希望为大量套接字I/O请求提供服务(Web服务器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那么I/O完成端口模型便是最佳选择.

    从本质上说,完成端口模型要求我们创建一个Win32完成端口对象,通过指定数量的线程对重叠I/O请求进行管理。以便为已经完成的重叠I/O请求提供服务。要注意的是。所谓“完成端口”,实际是Win32Windows NT以及windows 2000采用的一种I/O构造机制,除套接字句柄之外,实际上还可接受其他东西。然而,本节只打算讲述如何使用套接字句柄,来发挥完成端口模型的巨大威力。使用这种模型之前,首先要创建一个I/O完成端口对象,用它面向任意数量的套接字句柄。管理多个I/O请求。要做到这—点,需要调用CreateIoCompletionPort函数。该函数定义如下  

HANDLE CreateIoCompletionPort(

                              HANDLE FileHandle,

                              HANDLE ExistingCompletionPort,

                              DWORD CompletionKey,

                              DWORD  NumberOfConcurrentThreads

                              );

在我们深入探讨其中的各个参数之前,首先要注意意该函数实际用于两个明显有别的目的:

    ■用于创建—个完成端口对象。

    ■将一个句柄同完成端口关联到一起。

    最开始创建—个完成端口的时候,唯一感兴趣的参数便是NumberOfConcurrentThreads 并发线程的数量);前面三个参数都会被忽略。NumberOfConcurrentThreads 参数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定义了在一个完成端口上,同时允许执行的线程数量。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每个处理器各自负责—个线程的运行,为完成端口提供服务,避免过于频繁的线程“场景”切换。若将该参数设为0,说明系统内安装了多少个处理器,便允许同时运行多少个线程!可用下述代码创建一个I/O完成端口:

CompetionPort=CreateIoCompletionPort(INVALID_HANDLE_VALUE,NULL,0,0)

    该语加的作用是返问一个句柄.在为完成端口分配了—个套接字句柄后,用来对那个端

口进行标定(引用)

  

 1.工作者线程与完成端口

    成功创建一个完成端口后,便可开始将套接字句柄与对象关联到一起。但在关联套接字之前、首先必须创建—个或多个“工作者线程”,以便在I/O请求投递给完成端口对象后。为完成端口提供服务。在这个时候,大家或许会觉得奇怪、到底应创建多少个线程。以便为完成端口提供服务呢?这实际正是完成端口模型显得颇为“复杂”的—个方面, 因为服务I/O请求所需的数量取决于应用程序的总体设计情况。在此要记住的—个重点在于,在我们调用CreateIoComletionPort时指定的并发线程数量,与打算创建的工作者线程数量相比,它们代表的并非同—件事情。早些时候,我们曾建议大家用CreateIoCompletionPort函数为每个处理器都指定一个线程(处理器的数量有多少,便指定多少线程)以避免由于频繁的线程“场景”交换活动,从而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CreateIoCompletionPort函数的NumberofConcurrentThreads参数明确指示系统:  在一个完成端口上,一次只允许n个工作者线程运行。假如在完成端门上创建的工作者线程数量超出n个.那么在同一时刻,最多只允许n个线程运行。但实际上,在—段较短的时间内,系统有可能超过这个值。但很快便会把它减少至事先在CreateIoCompletionPort函数中设定的值。那么,为何实际创建的工作者线程数最有时要比CreateIoCompletionPort函数设定的多—些呢?这样做有必要吗?如先前所述。这主要取决于应用程序的总体设计情况,假设我们的工作者线程调用了一个函数,比如Sleep()或者WaitForSingleobject(),但却进入了暂停(锁定或挂起)状态、那么允许另—个线程代替它的位置。换行之,我们希望随时都能执行尽可能多的线程;当然,最大的线程数量是事先在CreateIoCompletonPort调用里设定好的。这样—来。假如事先预料到自己的线程有可能暂时处于停顿状态,那么最好能够创建比CreateIoCompletionPortNumberofConcurrentThreads参数的值多的线程.以便到时候充分发挥系统的潜力。—旦在完成端口上拥有足够多的工作者线程来为I/O请求提供服务,便可着手将套接字句柄同完成端口关联到一起。这要求我们在—个现有的完成端口上调用CreateIoCompletionPort函数,同时为前三个参数: FileHandle,ExistingCompletionPortCompletionKey——提供套接字的信息。其中,FileHandle参数指定—个要同完成端口关联在—一起的套接字句柄。

    ExistingCompletionPort参数指定的是一个现有的完成端口。CompletionKey(完成键)参数则指定要与某个特定套接字句柄关联在—起的“单句柄数据”,在这个参数中,应用程序可保存与—个套接字对应的任意类型的信息。之所以把它叫作“单句柄数据”,是由于它只对应着与那个套接字句柄关联在—起的数据。可将其作为指向一个数据结构的指针、来保存套接字句柄;在那个结构中,同时包含了套接字的句柄,以及与那个套接字有关的其他信息。就象本章稍后还会讲述的那样,为完成端口提供服务的线程例程可通过这个参数。取得与其套字句柄有关的信息。

根据我们到目前为止学到的东西。首先来构建—个基本的应用程序框架。

程序清单89向人家阐述了如何使用完成端口模型。来开发—个回应(或“反射’)服务器应用

在这个程序中。我们基本上按下述步骤行事:

1)      创建一个完成端口。第四个参数保持为0,指定在完成端口上,每个处理器一次只允许执行一个工作者线程。

2)      判断系统内到底安装了多少个处理器。

3)      创建工作者线程,根据步骤2)得到的处理器信息,在完成端口上,为已完成的I/O请求提供服务。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我们为每个处理器都只创建—个工作者线程。这是出于事先已经预计到,到时候不会有任何线程进入“挂起”状态,造成由于线程数量的不足,而使处理器空闲的局面(没有足够的线程可供执行)。调用CreateThread函数时,必须同时提供—个工作者线程,由线程在创建好执行。本节稍后还会详细讨论线程的职责。

4)      准备好—个监听套接字。在端口5150上监听进入的连接请求。

5)      使用accept函数,接受进入的连接请求。

6)      创建—个数据结构,用于容纳“单句柄数据”。  同时在结构中存入接受的套接字句柄。

7)      调用CreateIoCompletionPort将自accept返回的新套接字句柄向完成端口关联到  一起,通过完成键(CompletionKey)参数,将但句柄数据结构传递给CreateIoCompletionPort

8)      开始在已接受的连接上进行I/O操作。在此,我们希望通过重叠I/O机制,在新建的套接字上投递一个或多个异步WSARecvWSASend请求。这些I/O请求完成后,一个工作者线程会为I/O请求提供服务,同时继续处理未来的I/O请求,稍后便会在步骤3)指定的工作者例程中。体验到这一点。

9)      重复步骤5)8)。直到服务器终止。

程序清单89  完成端口的建立

StartWinsock()

//步骤一,创建一个完成端口

CompletionPort=CreateIoCompletionPort(INVALI_HANDLE_VALUE,NULL,0,0);

//步骤二判断有多少个处理器

GetSystemInfo(&SystemInfo);

//步骤三:根据处理器的数量创建工作线程,本例当中,工作线程的数目和处理器数目是相同的

for(i  = 0; i < SystemInfo.dwNumberOfProcessers,i++){

HANDLE ThreadHandle;

//创建工作者线程,并把完成端口作为参数传给线程

ThreadHandle=CreateThread(NULL,0

ServerWorkerThreadCompletionPort,

    0  &ThreadID);

//关闭线程句柄(仅仅关闭句柄,并非关闭线程本身)

CloseHandle(ThreadHandle);

}

//步骤四:创建监听套接字

Listen=WSASocket(AF_INET,S0CK_STREAM,0,NULL,

    WSA_FLAG_OVERLAPPED);

InternetAddr.sin_famlly=AF_INET;

Internet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InternetAddr.sln_port  =  htons(5150);

bind(Listen,(PSOCKADDR)&InternetAddrsizeof(InternetAddr));

//准备监听套接字

listen(Listen5);

while(TRUE){

//步骤五,接入Socket,并和完成端口关联

Accept = WSAAccept(Listen,NULL,NULL,NULL,0);

//步骤六 创建一个perhandle结构,并和端口关联

PerHandleData=(LPPER_HANDLE_DATA)GlobalAlloc(GPTRsizeof(PER_HANDLE_DATA));

printf("Socket  number  %d  connected\n",Accept);

PerHandleData->Socket=Accept;

//步骤七,接入套接字和完成端口关联

CreateIoCompletionPort((HANDLE)Accept,

  CompletionPort,(DWORD)PerHandleData,0);

//步骤八

//开始进行I/O操作,用重叠I/O发送一些WSASend()WSARecv()

WSARecv(...)

本文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8f4a2c0100nq44.html
posted @ 2012-07-04 17:02 王海光 阅读(51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基本算法
贪心算法:贪心算法 作者:独酌逸醉
贪心算法精讲 
作者:3522021224
递归和分治:递归与分治策略 作者:zhoudaxia

图论
图的遍历(DFS和BFS): 图的遍历 作者:jefferent
最小生成树(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 贪心算法--最小生成树 作者:独酌逸醉
Dijkstra算法: 最短路径之Dijkstra算法详细讲解 作者:绿岩
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迪杰斯特拉)算法分析与实现(C/C++) 作者:tankywoo
Bellman-Ford算法:最短路径算法—Bellman-Ford(贝尔曼-福特)算法分析与实现(C/C++) 作者:tankywoo
Floyd-Warshall算法:最短路径算法—Floyd(弗洛伊德)算法分析与实现(C/C++) 作者:tankywoo
Johnson算法:Johnson 算法 作者:huliang82
A*算法:A*算法详解 作者:愚人有节
拓扑排序:拓扑排序 作者:
midgard

如何去理解 拓扑排序算法 作者:张善友
关键路径:关键路径 作者:navorse
欧拉路:欧拉路问题 作者:MaiK
差分约束:差分约束系统 作者:fuliang
二分图最大匹配:二分图匹配总结 作者:北极天南星
二分图匹配算法总结 作者:z7m8v6
网络流:网络流基础 作者:chhaj523

数据结构
并查集:并查集--学习详解 作者:yx_th000
哈希表:哈希表 作者:猎人杰
二分查找:查找(二):二分查找 作者:xiaosuo
哈夫曼树:哈夫曼树 作者:angle平衡二叉树: 平衡二叉树(解惑) 作者:Never
树状数组:树状数组总结 作者:熊猫yingcai
线段树: 线段树总结 作者:星星
归并排序求逆序数:利用归并排序求逆序数 作者:kahn
动态规划(DP)
简单动态规划:动态规划 作者:brokencode
背包问题:《背包九讲》


数学
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入门 作者:heaad
容斥原理:容斥原理(翻译) 作者:vici
母函数:母函数入门小结 作者:zhangxiang0125
秦九韶算法:秦九韶算法 作者:simonezhlx
高斯消元法:
欧几里得定理(GCD):
扩展欧几里得定理:
中国剩余定理:
概率问题:

计算几何
几何公式:
离散化: 什么是离散化? 作者:matrix67
扫描线算法:
叉积和点积:
凸包:

本文转自:http://www.cppblog.com/cxiaojia/archive/2011/11/16/rumen.html
posted @ 2012-06-30 16:21 王海光 阅读(451) | 评论 (0)编辑 收藏

Floyd-Warshall算法,简称Floyd算法,用于求解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间复杂度为O(n^3)。

使用条件&范围
通常可以在任何图中使用,包括有向图、带负权边的图。

Floyd-Warshall 算法用来找出每对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它需要用邻接矩阵来储存边,这个算法通过考虑最佳子路径来得到最佳路径。

1.注意单独一条边的路径也不一定是最佳路径。
2.从任意一条单边路径开始。所有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边的权,或者无穷大,如果两点之间没有边相连。
对于每一对顶点 u 和 v,看看是否存在一个顶点 w 使得从 u 到 w 再到 v 比己知的路径更短。如果是更新它。
3.不可思议的是,只要按排适当,就能得到结果。
伪代码:

 1 // dist(i,j) 为从节点i到节点j的最短距离
 2 For i←1 to n do
 3    For j←1 to n do
 4       dist(i,j) = weight(i,j) 
 5  
 6 For k←1 to n do // k为“媒介节点”
 7    For i←1 to n do
 8       For j←1 to n do
 9          if (dist(i,k) + dist(k,j) < dist(i,j)) then // 是否是更短的路径?
10             dist(i,j) = dist(i,k) + dist(k,j)

我们平时所见的Floyd算法的一般形式如下:

 

1 void Floyd(){
2      int i,j,k;
3      for(k=1;k<=n;k++)
4          for(i=1;i<=n;i++)
5              for(j=1;j<=n;j++)
6                  if(dist[i][k]+dist[k][j]<dist[i][j])
7                      dist[i][j]=dist[i][k]+dist[k][j];
8 }

注意下第6行这个地方,如果dist[i][k]或者dist[k][j]不存在,程序中用一个很大的数代替。最好写成if(dist[i] [k]!=INF && dist[k][j]!=INF && dist[i][k]+dist[k][j]

Floyd算法的实现以及输出最短路径和最短路径长度,具体过程请看【动画演示Floyd算法】。

代码说明几点:

1、A[][]数组初始化为各顶点间的原本距离,最后存储各顶点间的最短距离。

2、path[][]数组保存最短路径,与当前迭代的次数有关。初始化都为-1,表示没有中间顶点。在求A[i][j]过程中,path[i][j]存放从顶点vi到顶点vj的中间顶点编号不大于k的最短路径上前一个结点的编号。在算法结束时,由二维数组path的值回溯,可以得到从顶点vi到顶点vj的最短路径。

初始化A[][]数组为如下,即有向图的邻接矩阵。



完整的实现代码如下: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string>   
  3 #include <stdio.h>   
  4 using namespace std;   
  5 #define MaxVertexNum 100   
  6 #define INF 32767   
  7 typedef struct  
  8 {   
  9     char vertex[MaxVertexNum];   
 10     int edges[MaxVertexNum][MaxVertexNum];   
 11     int n,e;   
 12 }MGraph;   
 13  
 14 void CreateMGraph(MGraph &G)   
 15 {   
 16     int i,j,k,p;   
 17     cout<<"请输入顶点数和边数:";   
 18     cin>>G.n>>G.e;   
 19     cout<<"请输入顶点元素:";   
 20     for (i=0;i<G.n;i++)   
 21     {   
 22         cin>>G.vertex[i];   
 23     }   
 24     for (i=0;i<G.n;i++)   
 25     {   
 26         for (j=0;j<G.n;j++)   
 27         {   
 28             G.edges[i][j]=INF;   
 29             if (i==j)   
 30             {   
 31                 G.edges[i][j]=0;   
 32             }   
 33         }   
 34     }      
 35     for (k=0;k<G.e;k++)   
 36     {   
 37         cout<<"请输入第"<<k+1<<"条弧头弧尾序号和相应的权值:";   
 38         cin>>i>>j>>p;   
 39         G.edges[i][j]=p;   
 40     }   
 41 }   
 42 void Dispath(int A[][MaxVertexNum],int path[][MaxVertexNum],int n);
 43  
 44 void Floyd(MGraph G)
 45 {
 46     int A[MaxVertexNum][MaxVertexNum],path[MaxVertexNum][MaxVertexNum];
 47     int i,j,k;
 48     for (i=0;i<G.n;i++)
 49     {
 50         for (j=0;j<G.n;j++)
 51         {
 52             A[i][j]=G.edges[i][j];
 53             path[i][j]=-1;
 54         }
 55     }
 56     for (k=0;k<G.n;k++)
 57     {
 58         for (i=0;i<G.n;i++)
 59         {
 60             for (j=0;j<G.n;j++)
 61             {
 62                 if (A[i][j]>A[i][k]+A[k][j])
 63                 {
 64                     A[i][j]=A[i][k]+A[k][j];
 65                     path[i][j]=k;
 66                 }
 67             }
 68         }
 69     }
 70     Dispath(A,path,G.n);
 71 }
 72  
 73 void Ppath(int path[][MaxVertexNum],int i,int j)
 74 {
 75     int k;
 76     k=path[i][j];
 77     if (k==-1)
 78     {
 79         return;
 80     }
 81     Ppath(path,i,k);
 82     printf("%d,",k);
 83     Ppath(path,k,j);
 84 }
 85  
 86 void Dispath(int A[][MaxVertexNum],int path[][MaxVertexNum],int n)
 87 {
 88     int i,j;
 89     for (i=0;i<n;i++)
 90     {
 91         for (j=0;j<n;j++)
 92         {
 93             if (A[i][j]==INF)
 94             {
 95                 if (i!=j)
 96                 {
 97                     printf("从%d到%d没有路径\n",i,j);
 98                 }
 99             }
100             else
101             {
102                 printf("  从%d到%d=>路径长度:%d路径:",i,j,A[i][j]);
103                 printf("%d,",i);
104                 Ppath(path,i,j);
105                 printf("%d\n",j);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111 int main()
112 {
113     freopen("input2.txt""r", stdin);
114     MGraph G;
115     CreateMGraph(G);
116     Floyd(G);
117     return 0;
118 }

测试结果如下:



本文转自:http://www.wutianqi.com/?p=1903

posted @ 2012-06-30 16:18 王海光 阅读(11298) | 评论 (2)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
共27页: First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L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