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4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5岁,4例均为体育活动较多者,且经药物、理疗等保守治疗无效,病程平均13个月。
1.2
临床表现
4例均述前膝部髌下疼痛,多为半蹲时痛,蹲下起跳时加剧,走平路时疼痛不明显。经休息、理疗及消炎镇痛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显。例2被迫暂停运动职业,其余亦减少运动。检查可见髌骨下极髌腱附着处压痛,半蹲时明显加剧。X光平片未见明显异常。例3行MRI检查,在矢状位见髌骨下极髌腱增厚伴信号增强,提示髌腱部分撕裂。
1.3
手术方法
术前在髌骨下极压痛处破肤进行标记,取常规前外侧入路观察髌骨下极及膝关节,沿髌腱下方插入电动刨刀,刀口朝向髌骨下极,由髌骨下体表标记处插入注射针头,在此针头引导下,观察针头周围的病变,若观察不清则用电动刨刀清除髌骨下极髌腱内的软组织,范围约1cm,并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的其它病变。术后弹力绷带包扎。次日进行直腿抬高锻炼股四头肌,1周后下床。
2 结果
本组4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3.5年(12月~5.1年),参照Griffiths的评价标准[1]:优:完全恢复以往运动水平,且运动后无任何不适;良:恢复以往运动水平,症状明显改善;一般:恢复运动,但达不到以往水平,且活动时有不适;差:无任何改善。本组4例中,优2例,良2例。完全恢复运动平均4个月(2.5~6个月)。
3 讨论
慢性髌腱炎系由Blazina首次提出[2],其主要表现蹲跳时疼痛,行走平路不受影响,查体可及髌下深压痛,本组病例全部有上述症状和体征。根据慢性髌腱炎的临床表现,一般分为四期:运动后出现疼痛;开始运动时出现疼痛,运动中疼痛消失,运动后出现疲劳和疼痛;运动时和平时均出现疼痛;髌腱撕裂。本组2期1例,3期3例。
超声检查和MRI有助于诊断,超声检查既可发现髌腱炎,还可确定其范围。Myllymaki[3]根据病变范围将其分为3度,病变范围小于10mm为1度,10~20mm 2度,20mm以上为3度,其还认为1度病变90%以上可用非手术治愈,而3度病变则40%需手术治疗。MRI可见增厚的髌腱T2加权像信号增强[4],而且还可发现并存的其它膝内疾患。本组1例行MRI即发现并存的膝半月板损伤,但由于MRI价格昂贵,在考虑手术治疗前,难以列为常规。
慢性髌腱炎的非手术治疗包括减少活动、休息、理疗及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不应行局部激素注射,以免髌腱脆性增加,引起髌腱撕裂。临床1、2期的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多可痊愈。
非手术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Martens等[5]用切开关节,直接清除髌骨下极髌腱的病灶,但创伤大、恢复时间长。Criffiths等采用关节镜下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且康期明显缩短。
由于滑膜及髌下脂肪覆盖,关节镜多数情况下难以直接见到髌下髌腱附着部典型病理改变。本组仅1例见到疤痕样结缔组织,另3例均经电动刨刀清理至髌腱后始见病变组织,并将其清除。
慢性髌腱炎往往伴有膝关节内其它病变,Griffiths报道的8例慢性髌腱炎病人中在关节镜下均有其它病理发现,5例有膝半月板损伤,4例有不同程度的髌骨软化症。本组4例中,1例有半月板损伤,1例并髌骨软化症,对于并存的膝内疾患应同时处理,以免残留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