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看我的blog,看到我以前写的日记,忽然觉得现在的我已经完全没了以前的斗志,伤心之余不能不陷入深深的回忆。本篇回顾我第一篇文章的投稿历程,以为纪念。
虽然发文章不是科研的全部,但不得不说它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我的第一篇文章写于去年四月份,是关于PMD的。日期我还记得很清楚,4月12号投到PTL。可能是我对八股文有很好的适应力。所以一审没被据,而且竟然有一个审稿人说我语言上不用修改。不过他的意见挺狠的,要我测outage probability。我们实验室连误码仪都没有,审稿人的要求显然满足不了,遂二审被据了。整个过程总共花了近5个月。
PTL毕竟是不错的杂志,拒我这个刚入道的也不足为奇,尝试着投到其他杂志。加了点理论处理,投到OC,结果还没进入审稿流程就直接被编辑拒了,说是通信方面的文章已经很充分了,OC已经不接受网络方面的稿子了。但后来还是看到了OC上发表了不少PMD的文章。明显我遇上了一个不负责任的编辑,郁闷!
再次修改,丰富了理论处理。把心一横,挑战JQE。编辑很好,发信给我说,你的文章似乎比较工程,还是投JLT吧。遂投到JLT。Journal的审稿就是慢,等了一个多月,还没有进入审稿流程。年轻气盛的我无法忍受这种慢速度,遂以文章有大问题为由,申请撤稿。这时已经是十一月份了。
这期间正好做了些其他试验,于是继续修改,加了不少内容,同时删除了那些似乎很臃肿的理论处理部分,投到OFC。12月初无理由被拒(会议据人一般不给理由)。
我就不信这个邪,我觉得我文章的想法很好,写的也不错,怎么老没人要呢?修改,再修改。这次是压缩成两页,投到EL。EL更慢,一个月后,格式审查才结束,让我做些初步的修改。我觉得EL的编辑态度太差了,拒绝修改。
时间已经到了2006年1月。这时我其他的文章都一个个被接受,SCI已经4篇,国际会议也2篇了,但第一篇文章还是没人要。其实之前我也有一两篇被拒,但被拒后我一般就不想再投了。这一篇,可能是我的第一篇吧,我仍然不死心。这次做了大改,根据我写文章的新套路,抛弃前面的思路,完全重写。论证那是相当的缜密啊,反反复复从各个侧面证实我的核心观点。洋洋洒洒三页纸,读的我自己都感动得要落泪了。这样好的文章,至少要投PTL啊,故重新投PTL。一审很快就出来了,被拒,但是被拒的太冤枉了。两个审稿人,一个给的评分是high,说可以直接发表;另一个也是medium,说做些细微的修改就可以发表。但是副编辑的结论却是据稿,修改的机会都没有。我写信给主编认为我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显然主编很重视,亲自给我回信,那个副编辑也对自己的结论做了说明,他很在行,认为PMD已经过时了,不适合在PTL发表,不过仍然给我机会修改。但是随后被副编辑报复了,再次被拒,每个审稿人的意见都是特别简单的“已经过时了”。
我真的要失去信心了,而且研究PMD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不甘心啊不甘心。稍作修改后投O&QE,一个影响因子只有1的杂志。这是我见到的最慢的杂志,从收到文章到分配副编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副编辑分配审稿人又用了三个月时间,审稿用了两个月。结果是接收,不过估计奥运会开完也不见得能发表出来。那时PMD应该真正的过时了。
不管如何,我的第一篇文章总算有人要了。回想其历程,真是历经千辛万苦,我当时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态度终于让它重见天日。也正是由于一遍遍修改这篇文章,我悟出了不少表达自己的方法和技巧,造就后面的一个个小成功。
现在我近半年没有想过发文章,我甚至怀疑我是不是还有斗志。7篇SCI虽然足够毕业,但并不能反映我潜心经营的博士研究。我应该从现在开始,继续做出更多的成绩。
重新飞翔!!!